臺灣工業旅遊之特立獨行的白人牙膏觀光工廠

2021-01-13 careyt環遊世界

越是習以為常的,其實是大眾越不了解的東西,比如我們每天離不開的牙膏,但沒有多少人了解牙膏背後的秘密。那麼牙膏到底是怎麼來的,牙膏廠又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樂趣呢?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今天就帶大家去臺灣的白人牙膏工廠一飽眼福,看看牙膏背後的秘密。

白人牙膏是開放式的牙膏工廠,在這裡遊客不但可免費參觀牙膏製造、包裝生產線,還能遊走歷史超過130年、從大陸原建來臺組裝的將軍府,甚至DIY專屬牙膏,加上白人牙膏全天免費供應冷熱飲,聽取簡報送小禮物、冰棒,這些活動和營銷方式,讓牙膏廠遊客絡繹不絕。

白人牙膏從2011年3月打造全新觀光工廠以來, 定位要富有寓教於樂功能,除自由參觀,吃喝玩樂也一應俱全。 因工廠不以營利為目的,送得大方,知名度大開,每逢周末假日,滿滿人潮,在臺灣觀光工廠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觀光工廠的空間很寬敞,一進入廠區就可以看到一座安心池,安心池上的旗子就是國旗與白人牙膏的旗子,池子中還有幾個代表性牙膏的人偶公仔,其意義就是標榜著白人牙膏皆為MIT臺灣製造,根留臺灣,以白人牙膏的牙膏為主,藉以延伸出的吉祥物,以牙膏的型狀以及白色的簡潔,再加上潔白牙持的笑容正式代表著白人牙膏對牙齒潔白的理念以及注重。

走進廠區內可見白人牙膏的白人寶寶風扇,在商品中這算是熱銷的商品之一,實際商品內裝有無糖健齒口香糖這樣。

免費吃喝吸引了大量遊客。

此外還有專員帶領廠區導覽,就算是散客也可以跟著導覽隊伍一起前進去聆聽 , 領取免費牙膏贈品 。 對於喜歡觀光工廠的我們來說是個寓教於樂的好地方,不僅可以了解產品的生產過程,也可以長知識並對產品多一份了解。

節假日除外,可以看到整個牙膏的生產過程與運作, 不過生產線沒有運作的假日也還有聽取簡報以及看影片以便了解其生產過程,一樣可以了解牙膏的產出流程。

白人牙膏觀光工廠的廠區參觀是在二樓,以俯瞰的方式了解生產的運作與程序,一座長廊走到底就能大概了解牙膏的生產過程, 在每個流程的廠房上方橫梁上都有標示各廠房及各站的工作內容,全部流程接一目了然。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認為,這為我們的許多企業提供了不錯的範例。也就是說,在廠區適合觀看的情況下大可以大膽開放供人參觀,但在不方便讓人參觀的時候,遠程參觀也是不錯的選擇。

膏體課

首先第一站是膏體課(可以理解為車間),牙膏的製作首先是先看到膏體的製作,將天然膠、牙膏油、以及薄荷香料等原料, 依照標準比例放入攪拌機中,均勻攪拌成膠體後,在與牙膏粉等原料移入真空攪拌機製作,即完成牙膏膏體。

填充課

膏體完成後會在真空無菌的輸送管中進行全自動化包裝填充作業,對於衛生方面很是講究, 之後牙膏管電腦定位、填充、高周波封閉管尾、成品轉送、自動包裝,快速的生產動線,每天可製造最高產量,供應市場需求。

制管課

白人牙膏目前擁有全國最新的生產設備,從斥資引進瑞士原裝進口,尖端電腦科技全自動高速制管機, 片材由管身成形、 裁剪、到管肩、管帽的一體成形,都經由電腦全自動化掌控完成。

漱水課

漱口水生產流程設有二條生產線,分別為瓶裝及隨身型兩種包裝,生產線上的原料, 來自調配完成的中央控制桶,從填充到鎖蓋,都經嚴密管控制作而成。

白人牙膏皆有通過臺灣製造的微笑標章認證喔。

走出工廠便能看到牙膏成品裝箱後的倉庫,平日成品皆由這裡往外送至各大通路。

之後在導覽員的帶領下進入簡報室,進門就送兩款不一樣的牙膏贈品, 講座的內容會以影片方式講解有關白人牙膏的起源及製作流程,以及講解牙膏相關的各種知識, 其中還了解到白人蜂膠牙膏原來是與德國合作100%的天然蜂膠,然後皆在臺灣製作這樣。

在講解的過程中還另外了解了一則網路留言,起因是因為牙膏的管底都會有標示顏色色條,顏色分別為綠、藍、紅、黑,而網路謠言則穿鑿附會的把各個顏色說是標示著牙膏的各種成分,正確的功用是其管底的色條是製作牙膏時的定位點,是提供牙膏管在封尾時的定位與識別用的,與牙膏成分一點關係也沒有喔,由於電眼在定位識別時會選擇牙膏管體的最深顏色作識別用,以此機器才不會受到幹擾,各位朋友們也長知識了吧!!!

牙膏DIY手作工房

來白人牙膏觀光工廠不僅可以了解牙膏製作過程,更可以自己體驗製作自己的專屬牙膏。

DIY教室有貼心的導覽員講解著等等要操作時必須注意的事項與流程,大家也都很認真地聽著。

傳說中的電眼定位點

想要製作自己的專屬牙膏,領取號碼牌後排隊拍照,拍好的照片就是要做為牙膏的封面。

拍完照等待印製的過程就可以去體驗牙膏DIY了,其實就是把牙膏管置入機器後按按鈕,接下來就都交給機器了。

灌入膏體後封尾

之後再接住製作完成的牙膏就大功告成啦!!!

領取剛剛拍照的封面貼紙貼上後就有屬於自己的專屬白人牙膏了~~

當然參訪完工廠後不免俗的要逛逛商品部囉。

金德恆將軍府

在觀光工廠內看到有個這樣的建築還挺突兀的,原來這是白人牙膏觀光工廠為回饋參訪工廠的貴賓朋友們,於民國101年,遠從江西省九江市鄱陽縣原址並聘請當地的師傅將將軍府完整拆卸,將其編號後送到臺灣,送至臺灣後再組裝回原貌呈現在參訪遊客眼前,是非常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物。

將軍府是建於大清光緒年間,是清朝金德恆將軍府第,至今已有一百三十餘年之歷史。其整棟建築採取古式精細栓構建造方式,建材採用福杉木、樟木建構而成,每支圓柱均有青鬥石為地基,採用中國南方四合院,地坪由前戲臺、中廳、後廳均承中國地理學步步高升之結構。主結構以福杉木圓柱八十八支,樟木做為橫梁,梁上並雕刻精美人物陪襯,均屬古代民間典故。

所有將軍府的廂房、廚房、書房等等都一一原汁原味重現, 另外一旁還有十閻羅殿,深刻的描繪地獄的具體形象,頗具教育與勸世的意味。

王爺府

進入王爺府之前,有趣的水中摩天輪及魚池是小朋友最愛的餵魚項目。

王爺府後方整排中國秦朝的兵馬俑,當初秦始皇由手工建造,所以每個戰士的身材、體型臉部都是不同的表情。

二樓則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所有皇帝的畫像,就像走一趟歷史的洪流。

看到這裡,臺灣白人牙膏的工業旅遊項目就基本介紹完了。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這裡要提兩個問題:1. 為什麼這裡會免費提供飲料並發放牙膏? 2. 為什麼要加入將軍府、王爺府和兵馬俑?

藍裕文化認為,免費除了能更好的吸引遊客前往參觀外,更多的是能通過發放產品達到廣告宣傳的作用。作為大眾產品,試一試才知道好不好,才能讓人更放心,這樣人們才更容易接受產品,後續復購使用企業的產品。而後面加入不太相關的旅遊項目,其實是為了讓遊客玩的更開心,打造自己的特色,讓遊客記住企業。這其實相當於兒童小樂園。但美中不足的是,新奇度足夠,相關度太低,有一種突兀感。

相關焦點

  • 臺灣工業旅遊之觀光工廠
    觀光旅遊,這是傳統旅遊的一種叫法,那工廠旅遊呢?觀光工廠!這其實就是工廠的旅遊,所以我們一看,這觀光工廠其實就是工業旅遊,這個概念並不貼切,所以並沒有推廣開來。而工業旅遊這個概念貼合工業場所用來旅遊的妙用,所以,工業旅遊流行開來。
  • 臺灣工業旅遊(觀光工廠)概況
    觀光工廠其實就是當今的工業旅遊,臺灣人說的觀光工廠也就是產業旅遊,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部小編認為臺灣的翻譯還是比較正確的,小編在以前也曾闡述過這個觀點,工業旅遊其實翻譯成產業旅遊比較合適。世界的工業旅遊大概是源自歐洲英、法、德,轉入美日,進入臺灣,而今中國、俄羅斯等博採眾長,工業旅遊漸漸進入頂峰。下面我們進入正題,了解一下臺灣的工業旅遊概況。臺灣人眼中觀光工廠的緣起觀光工廠之源起可以追溯自十八世紀的英國,當時英國某座木器工廠開放予外人參觀,而成為當今普見於世界各國之觀光工廠的濫觴。
  • 把淘汰工廠變成觀光勝地,臺灣宜蘭縣的全域工業旅遊「野心勃勃」
    由於大地的脈動和溪水、海浪、季風的相互糅雜,宜蘭擁有臺灣其他地方少有的獨特景觀。同時也成就了在地文化的特殊性,是體驗臺灣文化古早原味與自然田園風光最適宜的一處旅遊亮點。今日的宜蘭,擁有雅致的景觀,潔淨的環境,質樸的民風和傳統的文化,被稱為臺灣人的「心靈之鄉」。
  • 振興學堂|把淘汰工廠變成觀光勝地,臺灣宜蘭縣的全域工業旅遊...
    把淘汰工廠變成觀光勝地,臺灣宜蘭縣的全域工業旅遊「野心勃勃」——①——宜蘭:臺灣的」心靈之鄉「臺灣的宜蘭縣,一直被稱作是臺北的「後花園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臺灣憑藉著代工模式和出口導向的政策,通過為先進地區的廠商代工建立了競爭優勢,工業經濟也實現了巨大的突破。但在工業浪潮過去之後,留下了一大批即將被淘汰掉的工廠。
  • 研學+旅遊丨臺灣觀光工業工廠轉型文創產業
    觀光工廠、種植體驗、或者造一個研學基地,都是一條出路。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臺灣的工業發展速度緩慢停滯,許多工業產業也逐漸沒落,不得不轉型觀光工廠項目;今天的臺灣觀光工廠,大多已成為親子遊,研學遊的首選旅遊地。
  • 臺灣盛行的「觀光工廠」是怎樣的旅遊體驗?
    「觀光工廠」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其結合「傳統再造」、「體驗經濟」、「藝文展演」等元素,再加上寓教於樂的活動,成為春節等節假日臺灣全家出遊的熱門選擇。「觀光工廠」是怎麼興起的,在臺灣有哪些「觀光工廠」值得一去?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一下。
  • 工廠變成觀光勝地,工業旅遊為全域旅遊添彩
    「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
  • 臺灣花蓮酒廠 觀光工廠的體驗經濟之道
    那麼,究竟文化旅遊深度融合能如何為人民美好生活賦能加持?   文以載商,旅見不凡。作為中國商業地產第一門戶,贏商網在第四屆文化旅遊商業地產節來臨之際,特推出【文商旅 大時代】大型系列策劃,篩選國內外知名文旅IP項目,從賦能、融合、變革的角度,共同探討與分享文商旅·新時代下的商業巧思和文化內涵。
  • 福建觀光工廠:打造工業與旅遊的融合之路
    中國網7月6日訊 作為較早引進觀光工廠業態的省份,福建於2015年啟動省級觀光工廠評定計劃。兩年間,福建省共有兩批共59家觀光工廠進入這一名單。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工業旅遊作為一種全新業態被廣為提倡。悄然興起中的觀光工廠,便是工業旅遊的重要形態之一。
  • 福建觀光工廠:工業與旅遊新業態的融合之路
    在產業融合的大背景下,工業旅遊作為一種全新業態被廣為提倡。悄然興起中的觀光工廠,便是工業旅遊的重要形態之一。它基於傳統工業的生產場景、工藝、設施,輔之以解說、導覽、DIY等服務,讓遊客獲得有別於傳統旅遊的體驗。作為介於二產與三產的中間形態,觀光工廠一方面豐富了旅遊產品體系,另一方面為傳統製造業轉型提供了新的路徑。
  • 臺灣「觀光工廠」的秘密
    資料圖片  提到臺灣旅行,你一定知道日月潭、阿里山、淡水老街,你或許也知道臺北101、眷村或華山1914文創區……但是你感受過「觀光工廠」嗎? 「觀光工廠」 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它的最大賣點是讓遊客親臨生產線現場,收穫身臨其境的互動效果。
  • 臺灣宜蘭,觀光工廠模式研究,工業研學目的地開發五大標配
    工業旅遊是指以工業生產過程、工廠風貌、工人勞動生活場景為主要吸引物的旅遊活動。國內工業旅遊作為旅遊行業的一個新領域,起源於我國組織開展的對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企業的參觀學習。現代工業企業開展工業旅遊不僅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且潛在的廣告效益也是巨大的,可謂「錦上添花」。
  • 福建著力"旅遊+工業" 再次命名30家"觀光工廠"
    據了解,培訓班邀請了臺灣明新科技大學林致遠博士作關於《觀光工廠規劃與故事營銷》講座,同時邀請了華僑大學旅遊學院黃遠水院長作《福建省觀光工廠建設與服務規範》專題輔導,福建省旅遊局政策法規處負責人對首批觀光工廠的創建工作進行了回顧總結,並對下一步工作做出具體安排。
  • 「工業+旅遊」——臺彰化「觀光工廠」在地經營「盼客來」
    餅乾學院館長張雅婷介紹,如今,觀光產業每年為線西鄉帶來上百萬的旅遊消費人潮。  「工業+旅遊」的「觀光工廠」模式,約十年前在臺灣興起,各地老舊廠房紛紛改造傳統工廠以成就這樣的旅遊項目。其中,勞力密集型工廠散布的彰化縣,具備「觀光工廠」開發及快速發展的先天條件。
  • 臺灣工業旅遊之愛木村主題樂園式工廠
    臺灣有多少家觀光工廠,似乎不得而知,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了解到,臺灣官方認證報導的觀光工廠有135家,但非認證的,食品行業就有160多家,臺灣的觀光工廠每年可吸引2200萬人次,產值50億臺幣,觀光工廠可以說是臺灣旅遊業的支柱產業之一。為了做到不雷同,臺灣的觀光工廠可謂千變萬化,模式多樣。
  • 從「觀光工廠」到工業研學
    這些工廠力求突破營運瓶頸,紛紛效仿已在歐美、日本蔚然成風的「觀光工廠」和日本的「工廠見學」,轉型為保有生產製造又開放廠區觀光的「觀光工廠」。「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
  • 【看世界】臺灣宜蘭的「觀光工廠」是如何成功的?
    但在工業浪潮過去之後,留下了一大批即將被淘汰掉的工廠。這些工廠力求突破營運瓶頸,紛紛效仿已在歐美、日本蔚然成風的「觀光工廠」和日本的「工廠見學」,轉型為保有生產製造又開放廠區觀光的「觀光工廠」。「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觀光工廠可以調動消費者五感(視聽觸嗅味),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並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
  • 大批代工廠被淘汰後怎麼辦?「觀光工廠」應運而生使宜蘭成為臺灣的「心靈之鄉」
    但在工業浪潮過去之後,留下了一大批即將被淘汰掉的工廠。這些工廠力求突破營運瓶頸,紛紛效仿已在歐美、日本蔚然成風的「觀光工廠」和日本的「工廠見學」,轉型為保有生產製造又開放廠區觀光的「觀光工廠」。「觀光工廠」是一種將傳統工廠與觀光旅遊有機結合的新型工業旅遊景點,以工廠生產設施、生產流程、工人作業等工業生產風貌作為旅遊項目,配以相應的解說、導覽、DIY體驗等服務,讓遊客獲取觀光、休閒、科普、手工製作、購物等多元化體驗。觀光工廠可以調動消費者五感(視聽觸嗅味),從生活與情境出發,塑造感官體驗及思維認同,以此抓住顧客的注意力,改變消費行為,並為商品找到新的生存價值與空間。
  • 探訪福建首家臺企觀光工廠:開啟「旅遊+工業」新模式
    中新網漳平3月22日電 (記者 張金川)在2015年底福建省首批公布的觀光工廠中,鴻鼎現代觀光體驗式茶廠榜上有名,這是唯一入圍的臺企。對此,福建漳平鴻鼎農場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志鴻向中新網記者連連稱道「很榮幸」。  鴻鼎現代觀光體驗式茶廠位於有「大陸阿里山」之稱的國家級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永福鎮,為臺商李志鴻投資創建。
  • 臺灣觀光工廠衰敗 旅遊業「黯然失色」
    央視網消息: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旅館、遊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倒閉。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臺灣觀光工廠曾經人山人海(左)如今門可羅雀(右)  觀光工廠的由來  「觀光工廠」的浪潮由歐洲興起,再到日本的「工廠見學」,將藝術性、實用性、教學性融合為一體,讓人們了解產品的製造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