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習以為常的,其實是大眾越不了解的東西,比如我們每天離不開的牙膏,但沒有多少人了解牙膏背後的秘密。那麼牙膏到底是怎麼來的,牙膏廠又能為我們帶來什麼樣的樂趣呢?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今天就帶大家去臺灣的白人牙膏工廠一飽眼福,看看牙膏背後的秘密。
白人牙膏是開放式的牙膏工廠,在這裡遊客不但可免費參觀牙膏製造、包裝生產線,還能遊走歷史超過130年、從大陸原建來臺組裝的將軍府,甚至DIY專屬牙膏,加上白人牙膏全天免費供應冷熱飲,聽取簡報送小禮物、冰棒,這些活動和營銷方式,讓牙膏廠遊客絡繹不絕。
白人牙膏從2011年3月打造全新觀光工廠以來, 定位要富有寓教於樂功能,除自由參觀,吃喝玩樂也一應俱全。 因工廠不以營利為目的,送得大方,知名度大開,每逢周末假日,滿滿人潮,在臺灣觀光工廠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觀光工廠的空間很寬敞,一進入廠區就可以看到一座安心池,安心池上的旗子就是國旗與白人牙膏的旗子,池子中還有幾個代表性牙膏的人偶公仔,其意義就是標榜著白人牙膏皆為MIT臺灣製造,根留臺灣,以白人牙膏的牙膏為主,藉以延伸出的吉祥物,以牙膏的型狀以及白色的簡潔,再加上潔白牙持的笑容正式代表著白人牙膏對牙齒潔白的理念以及注重。
走進廠區內可見白人牙膏的白人寶寶風扇,在商品中這算是熱銷的商品之一,實際商品內裝有無糖健齒口香糖這樣。
免費吃喝吸引了大量遊客。
此外還有專員帶領廠區導覽,就算是散客也可以跟著導覽隊伍一起前進去聆聽 , 領取免費牙膏贈品 。 對於喜歡觀光工廠的我們來說是個寓教於樂的好地方,不僅可以了解產品的生產過程,也可以長知識並對產品多一份了解。
節假日除外,可以看到整個牙膏的生產過程與運作, 不過生產線沒有運作的假日也還有聽取簡報以及看影片以便了解其生產過程,一樣可以了解牙膏的產出流程。
白人牙膏觀光工廠的廠區參觀是在二樓,以俯瞰的方式了解生產的運作與程序,一座長廊走到底就能大概了解牙膏的生產過程, 在每個流程的廠房上方橫梁上都有標示各廠房及各站的工作內容,全部流程接一目了然。
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認為,這為我們的許多企業提供了不錯的範例。也就是說,在廠區適合觀看的情況下大可以大膽開放供人參觀,但在不方便讓人參觀的時候,遠程參觀也是不錯的選擇。
膏體課
首先第一站是膏體課(可以理解為車間),牙膏的製作首先是先看到膏體的製作,將天然膠、牙膏油、以及薄荷香料等原料, 依照標準比例放入攪拌機中,均勻攪拌成膠體後,在與牙膏粉等原料移入真空攪拌機製作,即完成牙膏膏體。
填充課
膏體完成後會在真空無菌的輸送管中進行全自動化包裝填充作業,對於衛生方面很是講究, 之後牙膏管電腦定位、填充、高周波封閉管尾、成品轉送、自動包裝,快速的生產動線,每天可製造最高產量,供應市場需求。
制管課
白人牙膏目前擁有全國最新的生產設備,從斥資引進瑞士原裝進口,尖端電腦科技全自動高速制管機, 片材由管身成形、 裁剪、到管肩、管帽的一體成形,都經由電腦全自動化掌控完成。
漱水課
漱口水生產流程設有二條生產線,分別為瓶裝及隨身型兩種包裝,生產線上的原料, 來自調配完成的中央控制桶,從填充到鎖蓋,都經嚴密管控制作而成。
白人牙膏皆有通過臺灣製造的微笑標章認證喔。
走出工廠便能看到牙膏成品裝箱後的倉庫,平日成品皆由這裡往外送至各大通路。
之後在導覽員的帶領下進入簡報室,進門就送兩款不一樣的牙膏贈品, 講座的內容會以影片方式講解有關白人牙膏的起源及製作流程,以及講解牙膏相關的各種知識, 其中還了解到白人蜂膠牙膏原來是與德國合作100%的天然蜂膠,然後皆在臺灣製作這樣。
在講解的過程中還另外了解了一則網路留言,起因是因為牙膏的管底都會有標示顏色色條,顏色分別為綠、藍、紅、黑,而網路謠言則穿鑿附會的把各個顏色說是標示著牙膏的各種成分,正確的功用是其管底的色條是製作牙膏時的定位點,是提供牙膏管在封尾時的定位與識別用的,與牙膏成分一點關係也沒有喔,由於電眼在定位識別時會選擇牙膏管體的最深顏色作識別用,以此機器才不會受到幹擾,各位朋友們也長知識了吧!!!
牙膏DIY手作工房
來白人牙膏觀光工廠不僅可以了解牙膏製作過程,更可以自己體驗製作自己的專屬牙膏。
DIY教室有貼心的導覽員講解著等等要操作時必須注意的事項與流程,大家也都很認真地聽著。
傳說中的電眼定位點
想要製作自己的專屬牙膏,領取號碼牌後排隊拍照,拍好的照片就是要做為牙膏的封面。
拍完照等待印製的過程就可以去體驗牙膏DIY了,其實就是把牙膏管置入機器後按按鈕,接下來就都交給機器了。
灌入膏體後封尾
之後再接住製作完成的牙膏就大功告成啦!!!
領取剛剛拍照的封面貼紙貼上後就有屬於自己的專屬白人牙膏了~~
當然參訪完工廠後不免俗的要逛逛商品部囉。
金德恆將軍府
在觀光工廠內看到有個這樣的建築還挺突兀的,原來這是白人牙膏觀光工廠為回饋參訪工廠的貴賓朋友們,於民國101年,遠從江西省九江市鄱陽縣原址並聘請當地的師傅將將軍府完整拆卸,將其編號後送到臺灣,送至臺灣後再組裝回原貌呈現在參訪遊客眼前,是非常具有歷史價值的建物。
將軍府是建於大清光緒年間,是清朝金德恆將軍府第,至今已有一百三十餘年之歷史。其整棟建築採取古式精細栓構建造方式,建材採用福杉木、樟木建構而成,每支圓柱均有青鬥石為地基,採用中國南方四合院,地坪由前戲臺、中廳、後廳均承中國地理學步步高升之結構。主結構以福杉木圓柱八十八支,樟木做為橫梁,梁上並雕刻精美人物陪襯,均屬古代民間典故。
所有將軍府的廂房、廚房、書房等等都一一原汁原味重現, 另外一旁還有十閻羅殿,深刻的描繪地獄的具體形象,頗具教育與勸世的意味。
王爺府
進入王爺府之前,有趣的水中摩天輪及魚池是小朋友最愛的餵魚項目。
王爺府後方整排中國秦朝的兵馬俑,當初秦始皇由手工建造,所以每個戰士的身材、體型臉部都是不同的表情。
二樓則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所有皇帝的畫像,就像走一趟歷史的洪流。
看到這裡,臺灣白人牙膏的工業旅遊項目就基本介紹完了。藍裕文化工業旅遊規劃設計院這裡要提兩個問題:1. 為什麼這裡會免費提供飲料並發放牙膏? 2. 為什麼要加入將軍府、王爺府和兵馬俑?
藍裕文化認為,免費除了能更好的吸引遊客前往參觀外,更多的是能通過發放產品達到廣告宣傳的作用。作為大眾產品,試一試才知道好不好,才能讓人更放心,這樣人們才更容易接受產品,後續復購使用企業的產品。而後面加入不太相關的旅遊項目,其實是為了讓遊客玩的更開心,打造自己的特色,讓遊客記住企業。這其實相當於兒童小樂園。但美中不足的是,新奇度足夠,相關度太低,有一種突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