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學生打架是時常發生的事情但是如果長時間被某些同學欺負會對受害的同學產生嚴重的心理影響。比如性格更加懦弱,膽子會變得越來越小,情緒也煩躁不安等。對於學生之間打架,老師通常不想把事情鬧大,不想讓學校或者是外界知道因此老師會對兩個學生都進行處理,各打50大板。這個時候老師的處理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
明明正在讀小學三年級,他性格內向,在班級裡一直少言少語很少結交朋友。也是因為這樣同桌總認為他好欺負而明明也不怎麼理他。
有一次,明明帶著姑姑給買的非常好看的原子筆去學校,被他的同桌看到後沒有經過明明的允許,便直接一把搶過原子筆。明明經常被同桌欺負他很生氣便去搶回原子筆,卻被同桌打了一拳,兩個孩子便大打出手,抱成了團在地上打架。
老師知道這件事情,覺得兩個孩子都存在不對便對每一個孩子都進行了責罰,讓兩個人寫了檢討。明明沒有將這件事情告訴媽媽,他不想讓家人知道這件事,沒想到媽媽卻在明明的書包裡發現了檢討書。明明媽非常生氣,便找到了老師而老師卻說:打架就是一件不正確的事情,就算是被欺負他也有錯不能同學打你就還手。沒想到明明媽非常生氣,直接就給老師一巴掌。老師覺得家長在無理取鬧,也還回去了一巴掌。
家長和老師打架。這樣的事情很少發生,很快便傳遍了學校。最終校長也知道了這件事情,校長出面解決,老師和家長也分別寫了檢討。很多家長認為,明明媽脾氣太暴躁,太容易衝動,即使老師做的不對,也不應該動手,應該理智處理,尊師重教呀。而有的家長則支持,被欺負還要寫檢討,挨打了也不能還手,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這樣豈不是老實人總會被欺負。
面對孩子被欺負,家長該如何處理?
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別人欺負,家長肯定是心疼,平時自己都捨不得打一下,怎麼可以讓別人家的孩子打呢?如果這種事情發生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一、孩子被欺負,堅決為孩子討要說法
當孩子在學校打架時,一般來說老師會向家長投訴打人的孩子。但是被打的孩子如果不是特別的嚴重,不出現了一些表面的損傷或者是內傷,老師一般是不會和家長說的。因此,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學校被人拳打腳踢,被同學欺負,應該去學校找老師主動討要說法協調此事必須讓同學給孩子道歉。
一方面是告訴自己的孩子有父母保護他,父母愛他,如果其他同學欺負他,一定要告訴父母。這樣,孩子才不會將這件事情放在心裡,造成心理陰影。另一方面是在告訴警示其他同學不要欺負我的孩子。
二、有事說事,不要刻意到學校鬧事
當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時,有許多家長都非常的衝動。只有極少的家長會很平靜,希望和平解決這件事情認為如果孩子沒什麼大礙就算了,讓孩子們下次注意一些就好了而這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數的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可以讓人欺負,一定要討要一個公道的說法這些家長有時會直接打電話給老師詢問情況,有的家長也會直接跑到學校找老師或者對方家長要一個公道。相對理智一些的家長是不會把事情鬧得特別的大,他們只是想搞清楚事情解決問題。給孩子一個道歉或者是解釋。還有一些衝動的家長則會在學校大吵大鬧,這樣的行為也是不可取的。
一方面,家長在同學們心中的形象會有些損傷。因為家長的不良行為會讓孩子在同學中有損面子不好做人不利於孩子和其他同學相處,另一方面如果動靜太大,也會對同學們造成不良的影響。
三、不欺負別人,但也不要被別人欺負
孩子的性格,大多數都受到家庭環境和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的性格非常剛強,那麼孩子的性格就比較勇。如果父母的性格膽小怯懦而孩子通常也會比較自卑,在同學相處時總覺得自己不如他人。
所以父母首先要讓孩子知道,不要害怕勇敢一些,他還有爸爸媽媽。除了從語言上讓孩子知道有爸爸媽媽在也要在行動上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應該該直接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給孩子明確的指示怎樣做。在學校的時候不可以欺負其他同學,但是如果其他同學欺負你時,也不能一直忍讓要進行反抗還擊,這樣以後才沒有人敢欺負他。
在學校,孩子難免會被其他同學欺負而身為家長,應該教導孩子保護自己。有些孩子被欺負之後並不敢告訴老師或者是家長,這時候就比較難發現問題。因此,家長也要學會和孩子友好相處良好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