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團隊在招互動設計師,在收到的簡歷中,慣常能看到一種呈現形式——用圖表表現自己軟體技能水平,比如:
在簡單統計後,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大部分人都會很自信自己辦公軟體(如PowerPoint、excel、xmind)用得不錯。
的確,操作熟練度層面如此。畢竟office等辦公軟體,我們可能從小學就開始接觸,到大學做畢設交paper的時候,更是已經運用得爐火純青。
但是就應用理解層面,就未必如此了。我們習慣性地將所有辦公軟體都當成是word的變體:
PowerPoint就是能夠翻頁的word;
Excel就是具有無限單元格的word表格;
Xmind就是能夠「劈叉」的word。
(說明:Excel是一款非常偉大的軟體,尤其是其數據處理能力,不過為了橫向對比討論的方便,此處僅討論excel在媒介屬性上的記錄功能。)
然而事實上,每一款軟體都有基於自身媒介特性差異的特殊價值。
以幻燈片軟體舉例。如果我們每次做PPT的時候,只是機械式地把word文檔裡寫好的內容,一頁一頁地貼進PPT裡,寫不下就放下一頁,是很不利於內容的呈現的,受眾的認知負擔會很重。為什麼呢?
如下圖所示,原本word裡的內容,是可以在同一頁(或由無限拼接的多頁組成的單個頁面流)裡面完整呈現的,我們可以通過控制元素樣式、排版布局從而清晰劃分信息層級。正因為在同一頁內,容易形成前後內容和形式的對照,受眾容易理解頁面元素之間的關聯性,從而識別信息層級。
然而,與word裡的內容呈現方式不同,PPT需要在前後割裂的幾張或十幾張幻燈片傳遞所有內容。由此,信息層級結構不直觀等問題就凸顯了出來,增加了讀者的負擔。
再來對比xmind、excel和word,我們在使用中也很容易混淆。
先來說說xmind,記得有一次和同事一起去開會,我和他都在記會議紀要,我用的是word,而她用的是xmind,最後他所做的會議紀要比我要易讀許多。為什麼呢?因為他用了xmind的樹狀圖結構化呈現會議要點。
我們知道,會議紀要包含各類信息,如「會議共識」、「下一步計劃」等等,「下一步計劃」下面又可拆分為「產品經理下一步計劃」和「設計師下一步計劃」等等。
樹狀圖的形式非常適合這樣逐層呈現信息——同一個分類維度下的信息被放在一個分支下,向下則可以按更細的劃分維度繼續拆分,逐層往下,項目與項目之間相互獨立、相互窮盡。
而word這種線性呈現的形式,想要逐層呈現信息,只能憋屈地用項目符號、縮進排版等方式。即便前文提到,因為內容都在同一頁內,用戶是可以通過前後內容和形式的對照,從而識別信息層級的,但畢竟相比樹狀圖還是不直觀得多。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xmind適合樹狀子分支多的情況,如果子分支少,比如只有一個層級的話,那用word和用xmind是差不多的。
再來看excel,相比word和xmind,excel也是一款結構化呈現信息的好工具。
同樣拿會議紀要舉例,我們可以把同一類的信息放在同一個大單元格下面,向下則可以按更細的劃分維度繼續拆分,逐層往下,項目與項目之間相互獨立、相互窮盡。(當然相較之下,xmind的逐層記錄信息時的靈活性還是會更高一些)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以為excel只是xmind的變體。但不是這樣的,excel在相比xmind和word,在內容呈現上則是高緯和低緯的差異。
因為excel有橫豎兩個軸,除了縱向逐層展現信息,還可以增加一個橫向的拆分維度。每一個縱向逐級拆解的信息,都得叉乘一次對應的橫向維度。
還是以會議紀要舉例的話,我們會議上的確定「下一步計劃」常伴有明確的推進時間節點,那麼我們就可以做這樣一份會議紀要:縱軸就是逐層拆分的落實到不同職能的「下一步計劃」,而橫軸則是按照月、日逐級拆分的時間節點。
如果做過項目管理的朋友可能會認出,這就是所謂的甘特圖的雛形啦。
甘特圖
還有朋友可能會發現,難道xmind就不可以實現多維度的信息呈現嗎?當然是可以的,但是會相當複雜,比如剛剛提到的帶有明確時間節點的會議紀要,就會變成下面這個樣子,每個子分支上都得開一個新的分支,腦圖變得很龐大而不易讀。
結語
以上,如果我們在使用工具的過程中忽視了自身的媒介特性,就無法最大化地發揮工具的價值。學習一個新工具的時候,不僅僅是要學會工具的操作方式,更要了解工具產生的原因和設計的初衷。
不少人會沉迷軟體工具的鑽研、積極下載新插件、揣摩新功能,知道怎麼用,卻不知道為什麼用、什麼時候使用、在解決什麼類型的問題的時候用。
工具的操作水平是比較容易被我們量化的,但這並不是核心,背後的思維決策模型,才是最核心的。我們正在努力做這樣的嘗試,把思維方式工具化、感性問題理性化。
近期團隊在招聘互動設計師(Base 北京),負責百度APP信息流產品相關業務,如果你認同我們,同時認為自己除了軟體技能以外,還有不錯的「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的話,誠邀你加入我們。
有意向可發送簡歷及作品集至:
maweifeng@baidu.com
或加筆者微信聯繫
wave8975752(加好友請註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