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害的兒科藥千萬別用!兒科醫生告訴你,孩子病了應該用什麼?

2020-12-23 澎湃新聞

不合理用藥每個國家都有,但在相信醫生的前提下,如果能識別一些明確沒用還可能有害的藥物,不給孩子用,不僅能省錢,還能避免孩子收到不必要的傷害。

一、退燒藥類

1. 安乃近、安痛定、來比林

這類藥容易發生粒細胞缺乏症,還可能導致自身免疫性溶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問題。

2020年3月17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對安乃近藥品,包括各類劑型,或進行停產停售,或修改說明書,向患者提供更嚴格的警示。

2. 阿司匹林、貝諾酯

流感、水痘可能會發生瑞氏症候群,12歲以下兒童使用含阿司匹林的退燒藥會增大這種風險。

3. 尼美舒利

肝毒性比較大,12歲以下禁用。

退燒藥比較安全的選擇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二、抗病毒藥類

1. 利巴韋林

利巴韋林在國外主要用於治療慢性C型肝炎和出血熱,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住院時可以選用。如果因為感冒拉肚子手足口病,門診醫生給孩子開這個藥,你可以溫和地提醒醫生不想用這個藥。

2. 金剛烷胺

這個藥無論對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基本沒用,還有很多不良反應,而且治療量和產生副作用的劑量比較接近,過量可能出現心、肺、腎、神經系統的損害。藥品名裡含有「烷胺」的感冒藥裡都添加了這個成分。

3. 阿糖腺苷

2歲以下沒有有效性和安全性資料,在美國僅作為眼膏用於治療由HSV-1和HSV-2引起的急性角膜結膜炎和復發性淺表性角膜炎。有致畸作用,高劑量可引起胃腸道和中樞神經反應。

特別說一下:抗病毒口服液是中藥,說它能抗病毒就跟說板藍根能抗病毒一樣。而且除了流感,兒童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的情況非常少,應用在兒童身上的抗病毒藥絕大部分是濫用的。

三、感冒、止咳藥類

這類藥很多,包括:艾舒、惠菲寧、納爾平、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美芬那敏銨糖漿、福爾可定、右美沙芬、羥甲唑林等。

感冒藥和止咳藥對兒童感冒的效果不確定,但副作用不少,嚴重的可導致呼吸抑制,所以美國FDA建議4歲以下的孩子不要使OTC感冒藥和止咳藥,英國、加拿大、澳洲等國建議6歲以下孩子不要使用這類OTC藥物。也不建議以治感冒為目的給孩子使用抗組胺藥,如撲爾敏、苯海拉明、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過敏可以據情況使用)。

此外,因為擔心呼吸抑制的作用,歐洲藥品管理局、美國FDA、中國藥監局,均要求12歲以下兒童禁用含可待因的止咳藥,12~18歲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也不能用。

四、化痰藥類

包括:愈創甘油醚、沐舒坦、易坦靜、N-乙醯半胱氨酸等。

五、一些「進口」藥物

2018年藥監局修改了匹多莫德的藥品說明書,改為禁用於3歲以下孩子,但其實不論孩子多大都沒必要用這個藥。

匹多莫德是義大利人發明的一個合成藥物,按照它所描述的機理,是靠刺激免疫細胞的成熟分化,增強這些免疫細胞的反應和吞噬能力來提高免疫功能的。但事實上人體並不是免疫細胞越多越好,也不是免疫細胞活性越強就越好,衡量免疫功能的好壞並不是強弱為標準,而是看免疫是否平衡,過強或過弱都是不健康的,系統性紅斑狼瘡之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可能和免疫失衡有關。

二歲以內的孩子平均每年8~10次感冒,如果孩子上幼兒園,因為群居交叉感染,一兩個月感冒一次很正常,並不意味著這些孩子就是抵抗力差或者免疫能力低下,對於不存在免疫缺陷的孩子,他們並不存在免疫失衡,所以不需要用額外的免疫調節藥物,對一個免疫平衡的孩子用了免疫增強劑,等於破壞了本來的平衡,結果可能有害無益。

匹多莫德的邏輯適用於另外一些聲稱能調節免疫的脾氨肽,也適用於另外一個聲稱能調節免疫的洋草藥施保利通,這個德國的傳統草藥,在美國是當成膳食補充劑來銷售的。

像施保利通這樣的從歐洲植物藥很多,比如小綠葉、桃金孃油、歐龍馬、切諾、桉檸蒎、邁之靈、銀杏葉提取物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有效性證據不足,都是一些無法進入主流市場的藥物,但在我國卻被包裝成高大上的進口藥備受追捧。

六、中成藥類

中藥生產上市之前沒有經過嚴格的臨床藥物試驗,所以不清楚它們的藥效和安全性,自然沒辦法權衡收益和風險。和民眾的認知不一樣的是,中藥並不是天然無毒性的,很多中藥被證實有肝腎和神經毒性

孩子從一出生就可能要和中藥打交道,茵梔黃、七星茶、保嬰丹等大家都耳熟能詳,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中成藥,諸如:蒲地蘭、百蕊顆粒、藍芩口服液、鼻淵通竅顆粒、開喉劍、康復新液等,都是兒科非常常用的中成藥。

更危險的是中藥注射液,喜炎平、熱毒寧、痰熱清等中藥注射液在兒科都應用得非常廣泛。2019年藥監局發過多個和中藥注射液相關通告,主要是限制這些藥物在兒童中的使用。

七、「消」字號產品

「消」字號是衛生消毒產品,這類產品上市前不需要臨床藥物試驗,只需獲得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一些不法廠商把這些消毒產品包裝成藥物,而且違規添加激素、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比如神夫草、一乾二淨、紫草維膚膏、黃皮膚....而且這些產品現在不光有皮膚外用藥,現在有的還有針對鼻炎的鼻噴劑,危害尤其大。

此外,每年手足口病流行的時候,就會有人兜售一種叫「手足口病病毒抗體噴劑」的產品,同樣是毫無用處的騙錢產品。

八、醫院自製藥

雖然準字藥裡有很多濫批下來的藥,但相比而言,醫院自製藥的生產許可、生產條件以及後續監管要求比準字藥低很多,所以自制藥的安全隱患也更大。

雖然不排除自製藥裡有一小部分是因為需求小藥廠不願意規模化生產,但大部分院內自製藥都是因為效性和安全性得不到驗證的垃圾藥,而且這類藥都有正規的可替代藥,所以沒必要使用這類藥,比如膚樂霜、抗601合劑等。

孩子生病時到底應該用什麼藥?

那麼,孩子病了到底用什麼藥?裴洪崗醫生針對兒科最常見症狀和疾病介紹了常見的家庭用藥。

1. 發熱

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2. 咳嗽

6歲以下不建議用藥,6歲以上如果咳嗽嚴重,可以使用含右美沙芬的止咳藥。

3. 腹瀉

輕中度脫水,在孩子能喝水的情況下,建議使用口服補液鹽Ⅲ;發展中國家的孩子也可以補鋅,如硫酸鋅、碳酸鋅等。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但特定致病菌引起的細菌性腸炎則需要用。

4. 嘔吐

通常不需要用止吐藥。滿6月的孩子,病毒性胃腸炎引起的輕中度脫水並因為頻繁嘔吐不能口服補液,在醫院外可考慮用昂丹司瓊。

5. 溼疹(特應性皮炎)

保溼劑(如凡士林)+外用激素(如氫化可的松乳膏、地奈德乳膏等)

6. 尿布疹

氧化鋅軟膏

7. 過敏性疾病

如變應性鼻炎、蕁麻疹等,2歲以上可用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針對過敏症狀。

8. 功能性便秘

乳果糖或聚乙二醇(國內沒有兒童劑型),大便嵌塞時可臨時用開塞露。

9. 外傷

可用生理鹽水衝洗,汙染傷口可用稀釋的聚維酮碘(證據弱)。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以上提到的只是兒科最常用的那些家庭用藥,不等於沒提到的藥就是不能用的藥。能用的藥,也都是有一定的使用指徵,並不是出現了前面的症狀或疾病,就一定需要用後面的藥,比如不是一發燒,就需要馬上吃退燒藥,而是孩子體溫到了一定度數(如39°C)且孩子有明顯煩躁、哭鬧等不適的表現,才需要用藥。

同一種病,病情輕重不一樣,用藥也會不一樣,比如腹瀉導致的脫水,輕中度的,嘔吐不頻繁的可以通過補液鹽,重度脫水或頻繁嘔吐的,則需要靜脈輸液或鼻飼管補液。

同一種藥,對有適應症的病情是好藥,對沒有適應症的情況,就可能是毒藥。比如對嚴重的細菌感染,抗生素是救命的藥,但對於普通感冒,抗生素則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增加過敏、腹瀉等不良反應風險。所以抗生素不要自己服用,而是要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

總的來說,如果出現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相信醫生,聽從醫囑。

看完了,點亮右下角的「在看」,給小編加個雞腿!

RECOMMEND

• 大寫的贊!90後大理姑娘、北大碩士,畢業後回到雲南駐村扶貧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青島首次找到充分證據鏈→

• 廚房裡一定不要再做這些事

長期接受來稿,投稿郵箱:

3514016325@qq.com

來源/健康時報 文/裴洪崗

原標題:《這些沒用還可能有害的兒科藥千萬別用!兒科醫生告訴你,孩子病了應該用什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這些沒用還可能有害的兒科藥千萬別用!兒科醫生告訴你,孩子病了...
    本文作者:裴洪崗,怡禾診所創始人,原深圳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不合理用藥每個國家都有,但在相信醫生的前提下,如果能識別一些明確沒用還可能有害的藥物,不給孩子用,不僅能省錢,還能避免孩子收到不必要的傷害。一、退燒藥類1.
  • 這些沒用還可能有害的兒科藥千萬別用!孩子病了應該用什麼?
    本文作者:裴洪崗,怡禾診所創始人,原深圳市兒童醫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不合理用藥每個國家都有,但在相信醫生的前提下,如果能識別一些明確沒用還可能有害的藥物,不給孩子用,不僅能省錢,還能避免孩子收到不必要的傷害。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奶爸陳曉親身傳授,千萬別忽視孩子這些小病
    最近追了一下陳曉和王子文的《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深有感觸,但凡少了一絲絲幸運我可能都長不到這麼大!劇中好多奇葩的病例和氣人的家長看得我心裡發毛,畢竟醫生也不是神,有病還是早發現早治療才是王道啊!呵呵,這下孩子下午可以不用上學了。 孩子說能看到「奧特之光」 父母千萬別當玩笑聽 還有一個住院的小男孩兒特別喜歡奧特曼,跟護士姐姐說自己能看到「奧特之光」。護士姐姐以為他只是童言無忌,但沒想到「奧特之光」其實是因為視神經瘤導致的視域狹窄,所以孩子只能感光。
  • 家長注意了,這些沒用還可能有害的藥千萬別給孩子用!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3日訊 不合理用藥每個國家都有,但在相信醫生的前提下,如果能識別一些明確沒用還可能有害的藥物,不給孩子用,不僅能省錢,還能避免孩子收到不必要的傷害。如果因為感冒拉肚子手足口病,門診醫生給孩子開這個藥,你可以溫和地提醒醫生不想用這個藥。2.金剛烷胺這個藥無論對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基本沒用,還有很多不良反應,而且治療量和產生副作用的劑量比較接近,過量可能出現心、肺、腎、神經系統的損害。藥品名裡含有「烷胺」的感冒藥裡都添加了這個成分。
  • 用什麼才能留住你,中國兒科醫生?
    「我打算離開,但孩子媽媽一把拉住我,一定要讓我一直看著她家寶寶。」一整夜了,基於醫學的判斷,她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身體疾病。疑惑中,她忽然想到:「你家小朋友晚上吃了什麼?」孩子家屬說,晚上小朋友嘴饞吃了塊牛排。 「原來小朋友是吃太多了!我繼續問小朋友是不是肚子脹。
  • 醫生說金眼科、銀牙科,千萬別幹小兒科 作為家長我們怎麼辦
    兒科醫生全國告急,2015年北上廣的數據是平均2300位兒童配備一位兒科醫生。想想2016年開始全面二胎,恐怕這個數據根本沒辦法維持。而正常數據應該是最少每1000兒童配備一位兒科醫生。偏遠省市每4000孩子都配不上一位醫生。
  • 孩子感冒發燒怎麼辦?——美國兒科醫生告訴你
    當寶寶生病的時候,你不能直接去醫院,必須先和兒科醫生預約。在狼寶發燒的當天,我跟他的兒科醫生預約了第二天過去看病。 第二天我們如約來到診所。診所人不多,但看上去很繁忙,要見到醫生需要等比較長的時間。
  • 兒科醫生缺口仍在,該用什麼留住青年醫生?
    「我打算離開,但孩子媽媽一把拉住我,一定要讓我一直看著她家寶寶。」一整夜了,基於醫學的判斷,她實在看不出來有什麼身體疾病。 疑惑中,她忽然想到:「你家小朋友晚上吃了什麼?」孩子家屬說,晚上小朋友嘴饞吃了塊牛排。「原來小朋友是吃太多了!我繼續問小朋友是不是肚子脹。但是他不能理解,就是說肚子疼很難受。後來吃了健胃消食片,什麼事兒都沒有了。」
  • 千萬別弄錯了,後果很嚴重!你的孩子刷牙牙膏用的正確嗎
    牙膏的用量是很重要的,因為如果你用的太多,那你就有患上氟中毒的風險。這會導致恆牙變色或有凹坑。當孩子使用含氟牙膏過量時,很多時候就會出現這種情況。父母的監督是非常重要。兒科醫生建議說,防止氟中毒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訴孩子一點點牙膏就能起大作用。那麼到底應該給孩子用多少牙膏呢?
  • 兒科醫生:3類人別親吻孩子,後果很嚴重
    據一位兒科醫生介紹:「親吻病」多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被人親,科室每個月會接診5例左右,春秋季是發病高峰。什麼是親吻病呢?兒科醫生:3類人別親吻孩子,後果很嚴重作為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監護人,守護好孩子的健康。不要隨意讓人以愛之名,做出危害孩子健康的行為。在給孩子做兒保時,兒科醫生曾提醒到:別讓這5類人親吻孩子,否則後果很嚴重。
  • 女人這一輩子最多能生幾個孩子?兒科醫生告訴你答案,別太意外
    導讀:女人這一輩子最多能生幾個孩子?兒科醫生告訴你答案,別太意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女人這一輩子最多能生幾個孩子?兒科醫生告訴你答案,別太意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科醫生告訴你:帶娃看病時如何溝通最有效 | 上海活動
    兒科就診最大特點就是孩子往往自己不會敘述病情,需要由家長代為訴說。醫生需要通過家長的敘述來了解患兒從發病到就診的全過程。我們完全能夠理解家長帶孩子看病的心情,但千萬別因為過度著急,而忽略了一些看病的細節!如何在短時間內向醫生傳達有效的內容,避免遺漏重要的信息,這是每個家長必須了解的兒科就診技巧!
  • 兒科醫生說-寶寶打嗝有害嗎?
    小的寶寶經常會出現打嗝,有時也會造成寶寶不舒服及嘔奶,有的家長擔心寶寶打嗝會對寶寶有害,那麼打嗝的原因是什麼呢?家長如何正確處理寶寶打嗝呢?歡迎參考:兒科醫生說-寶寶打嗝有害嗎?1.打嗝的原因是什麼?2.打嗝的表現是什麼?●通常在吃奶的過程中或吃奶後出現打嗝,打嗝有時很快自行停止,有時卻要很長時間經拍嗝後才好轉;●有的寶寶會表現為哭鬧。3.家長需要做什麼讓寶寶舒服些?
  • 孩子經常用的原子筆等文具被測有毒,千萬別再讓孩子用了
    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有6種文具千萬別買 它們有的被測可能有毒 更可能造成孩子 苯中毒、性早熟、誘發各種嚴重疾病!
  • 孩子夜裡哭鬧,兒科醫生告訴你3個原因,做好或能安心睡眠
    寶寶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呢?就讓兒科醫生告訴你答案!消化不良很多寶寶因為沒有安全感而習慣依靠母乳進入睡眠,其實這種睡眠習慣的養成對於孩子的身體發育沒有好處。若是寶寶吃的過飽而沒有活動就睡著,很容易產生消化不良。
  •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兒科醫生了不起,電視劇卻不行!
    你聽過這樣一句話嗎?「金眼科、銀外科、馬馬虎虎婦產科、千萬別幹小兒科。」假如身邊有當醫生的,你應該聽過這句話,這是中國200多萬執業醫生面臨的就業困境。為什麼?為什麼小兒科這麼不受待見?長此以往,醫生不願當兒科醫生,使兒科醫生的壓力更大。當然,這也從反面說明了,現在的兒科醫生有多麼了不起,不僅要身體素質過硬、技術還要精湛、經驗更要豐富,還要經得起輿論的考驗。你問我怎麼知道這麼多?看電視唄!
  • 保溫杯用不好,不僅不養生還可能有害健康!千萬別這樣做了
    現在我們生活條件好了,也越來越注重養生,走哪兒都帶一個保溫杯,但是你知道嗎?保溫杯用得不好,不僅不養生還可能對健康有害!到底怎麼回事,一起來了解一下!6種飲品,千萬別放在保溫杯現在市場上保溫杯種類繁多,質量卻參差不齊,並不是所有的液體都適合放進保溫杯裡,比如下面這幾種:
  • 這些民間土方、養娃常識你還在用嗎?千萬別害了孩子
    曾經聽很多人說過,孩子發燒後給他身體抹上酒精,這樣退燒快。還聽說過,孩子消化不良就去推拿按摩,有奇效。還有曾經的報導,幼兒輕微感冒,在腦門插針打點滴。以及孩子咳嗽就餵食止咳糖漿,或戴呼吸器的。殊不知,這些行為正在坑害兒童。
  • 退熱貼比退熱藥好用?醫生告訴你孩子發燒正確處理方式
    經常會遇到家長一上來就直接問說:「醫生,可不可以開退熱貼給孩子用。是藥三分毒,用退熱藥怕對孩子不好。退熱貼貼一貼就可以退熱,不用擔心副作用。」「我們家沒有退熱貼了,麻煩幫我開一點。」家長說得一副很有道理的樣子。
  • 寶寶發燒她這樣降溫,被醫生罵了,千萬別用這兩個方式給孩子降溫
    顧不上吵鬧,一家人忙帶著孩子趕到醫院,經過驗血醫生說孩子是病毒性感冒導致的發燒,開了藥,讓回家好好照看孩子。當時,醫生特意叮囑了,如果低於38度,在家可以給孩子物理降溫。提到物理降溫,菲菲就提了酒精降溫和冰塊降溫兩個方式,竟被醫生嚴厲指責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