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一直是個難題。在培養一個「別人家的孩子」這條道路上,不少家長都走得很辛苦。本期為「煩惱總會少一點」清涼問答。精選三個有關親子教育的問題,希望您能從中有所啟發。
請問師父,現代社會「利」字當前,凡事講競爭,要不要教孩子爭搶?孩子被別人欺負了,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法師開示:現代社會講成者王、敗者寇,有大人就教小孩子,你要比別人兇,別人打你,你跟他對打,別人罵你,你跟他對罵,這樣你才能立足於社會。這樣其實是害了小孩子。
在別人爭利的時候,要教會孩子養德,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心量大一分,福報就大一分。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一個小孩子從小能夠養成忍和讓,這種修養慢慢積累起來,其實成就了他生命中一種厚重。一個人養其德,反過來,德也滋養了他的生命。有德之人會變得厚重,越厚重的人越有智慧。他看問題,讀聖賢書,就會理解。長大以後必能成大器,擔當大事業。
教小孩去爭,即便爭到些利益也不可能長久,因為不依德行得到的利益來得快,去得更快。長久的利益求不來、爭不來,福德具足自會來。今天世界上擁有最多財富的名人,往往都是道德的標杆。有德之人,福德具足,能輕鬆擁有財富。
有德行,有福報,就會與聖賢神交,讀聖賢書就能通達無礙,這個孩子以後自會有他的成就。
請問師父,孩子不聽話、不孝順,自己精神上備受折磨,這是為什麼?
法師開示:不少父母訴苦,說孩子不聽話,有的已經長大卻不成器,自己不出去工作在家啃老,甚至對父母拳腳相加;有的說小孩子不認真讀書,整天逃學玩遊戲。我就反問「你們自己小時候聽父母的話嗎?」這時候他們不好意思了。
中華傳統孝文化就講,子女孝悌與否,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父母對老人孝順,子女耳濡目染,亦會對父母孝順。我小時候家裡難得買一個西瓜回來,爺爺奶奶先吃瓜中間的瓤,我們兄弟六個等著吃剩下的。小孩子還不懂事,跟著大人的一舉一動學習為人處世。
我的母親對爺爺奶奶一直都非常孝順。每次吃飯前,母親都會先把飯菜端到爺爺奶奶房間,請他們先吃,他們吃完後我們兄弟再吃,生活艱難的時候,母親只能吃鍋巴、刷鍋水。她說:「我對爺爺奶奶孝敬,也是做給你們兄弟看的。」
小孩子不聽話、不孝順,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問問你自己小時候對父母好不好?有沒有讓父母憂心、煩惱、傷心?如果有的話,要好好懺悔自己這些行為。你的心態變了,業力會隨之而變,業力一轉,小孩子就會起好的變化。
請問師父,小孩子沉迷於電視、電腦,最有效的對治方法是什麼?該如何做功德回向給他們呢?讀什麼咒語經典呢?
法師開示:小孩子是懂事的,是可以講道理的。就好像我上次遇到一個小孩子到寺廟裡來,他就很喜歡電腦,結果我給他講了一段道理,他自己就知道了,回去自己就會拒絕。他沉迷在這裡面,已經被電腦、電視控制住了,要激發他從被控制裡面超越出來。所有佛經、佛咒,都可以消除他業障,讓他有智慧,跟他講道理也是讓他有智慧,一個人要按照理智來管理自己。
榜樣的力量!佛陀是如何報父母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