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孩子沉迷電視成「重災區」,家長一籌莫展,6招解決家長難題

2020-07-31 敖爸聊教育


暑假孩子沉迷電視成「重災區」,家長一籌莫展,6招解決家長難題

暑假是孩子看電視最為集中的時間,也是孩子沉迷電視的「重災區」,令不少家長感到一籌莫展。

01 看電視對孩子有哪些消極影響

電視節目信息量比較豐富,畫面比較討孩子喜歡,小孩子適當地觀看電視節目,有助於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豐富知識等認知能力。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積極影響將越來越弱,反而是消極影響呈現出越來越強的趨勢。如果孩子經常看電視,勢必會擠壓學習、運動、社交等時間,不僅如此,對身體還遠未發育成熟的孩子來說,如果看電視的時間過長,久而久之,還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視力和身體發育。

因此,對那些習慣於把電視當孩子「保姆」的家長來說,需要形成這種意識:電視並不是一個好「保姆」!家長切勿為了方便,讓電視成為孩子最主要的陪伴者。

02 家長如何防範孩子沉迷於電視

首先,我們在無法完全拒絕電視的情況下,要讓電視發揮積極的作用,消除電視帶來的負面影響。

客觀來說,看電視對孩子的發展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這其中影響差異的關鍵主要在於家長對電視節目的把關上。

暑假孩子沉迷電視成「重災區」,家長一籌莫展,6招解決家長難題

有些精選出來的電視節目還是能讓孩子獲取很多有益的信息,比如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類的電視節目等。此外,有一些類似中國詩詞大會這樣以文化薰陶和傳播為主的電視節目也是不可多得的教育孩子的好素材。

其次,讓孩子看電視總體來說是弊大於利,讓孩子減少看電視時間、用其它更有意義的興趣如閱讀、音樂繪畫藝術、體育運動等來取代看電視應該成為趨勢。因此,家長還是要認真做好防範孩子沉迷於電視的引導教育工作,可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

1.培養孩子至少一項足以取代看電視的興趣愛好

培養孩子至少一項足以取代看電視的興趣愛好,才是標本兼治,而且越早培養效果越好。以我自身的教育經驗來看,家長要主動出擊,通過有目的的引導,來培養孩子至少一項以上的興趣愛好,比如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繪畫興趣、音樂興趣、運動興趣等等,當孩子有了這些興趣之後,就會主動把時間、精力和興趣點投入進去,這樣自然就會淡化看電視、玩手機遊戲的欲望。

2.定好必要的規則,嚴格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

從實踐中來看,不少在暑期沉迷於看電視的孩子,其實正是因為家長沒有給孩子定好必要的規則,或者說定好規則之後,過於遷就孩子,以致定好的規則成為一紙空文。這些做法都不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

當孩子缺少規則的約束,他們自然就按著自己的性子來,甚至出現沒日沒夜、晝夜顛倒地看電視的情況,無節制無約束的作息習慣,不僅導致孩子學習鬆懈,還影響了他們身體的正常發育。

暑假孩子沉迷電視成「重災區」,家長一籌莫展,6招解決家長難題

如果孩子把這一惡習帶到平時(暑假結束開學之後),等到習慣了之後,就很有可能出現積重難返的現象,很難再糾正過來。

因此,家長要在這方面防患於未然,定好必要的規則。比如和孩子一起制訂暑假作息時間表,活動內容包括讀書、寫作業、看電視和休閒玩耍等時間的安排,其中看電視的時間要固定好一個時間段,限制孩子每周看電視的時間,規定在某些時間段不能看電視,儘量不要每天都安排看電視,建議看電視時間最好安排至周末,這主要是考慮孩子看電視有父母陪同,避免老人因為遷就孫兒而對規則「放水」。

此外,作息時間安排儘量接近平時上學的時間,這樣能讓孩子作息有規律,還能在開學後迅速進入正常狀態。

作為家長,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如果家長在孩子面前經常追劇,天長日久之後,孩子再有自制力也一樣會被家長「同化」。

3.控制電視不良信息對孩子的影響

家長除了給孩子制定一些看電視的規則之外,還要在電視節目的篩選上把好關,防止孩子收看一些過於暴力、成人化的電視節目。可以推薦孩子收看一些人文、自然科學之類的電視節目,這些電視節目相對一般的娛樂動畫片更有「營養」。

4.引導孩子多和同伴交往,不讓電視成為保姆

如果孩子與人交往的時間增多,觀看電視的時間自然減少。因此,家長要鼓勵孩子多和同伴交往。比如可以邀請孩子的好朋友來家裡做客,也可以讓孩子去朋友家做客等,引導孩子多開展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暑假孩子沉迷電視成「重災區」,家長一籌莫展,6招解決家長難題

5.降低電視對孩子的影響

第一,在進餐時,不要看電視。進餐時間是家庭成員就餐和交流的重要時刻,不要讓這段時間被電視「霸佔」,影響親子間的正常交流。

第二,不要把電視放在孩子的臥室裡。在孩子沒有專用書房的情況下,臥室兼具了學習和睡眠的功能,家長不要在孩子房間放置包括電視、平板和電腦等在內的電子產品,這樣可以避免孩子躲在臥室裡長時間收看電視,同時也便於家長的日常監督和管理。

6.用看優秀兒童電影的方式來取代看電視

在可能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讓孩子用看電影的方式來取代看電視。原因主要在於,看電影相對看電視而言,一部電影最多也就一個多小時,孩子看完之後即使再意猶未盡,一般也不大可能再重複去看第二遍,如果每周末安排看一次「家庭電影」,並不太容易讓孩子沉迷於其中,而且不少優秀兒童電影很有教育啟迪意義,能夠滿足孩子的成長需要。

而電視劇則大不相同,一部電視劇基本都是長達幾十集甚至上百集以上,而且由於電視自身的特點,往往讓孩子看完一集還想要看下一集,那看得是欲罷不能,很容易讓孩子「淪陷」到電視劇中。

暑假孩子沉迷電視成「重災區」,家長一籌莫展,6招解決家長難題

結語:

最後對以上六個方面進行簡單的歸納梳理。家長要防止孩子看電視成癮,最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這三點:

  • 一是培養孩子至少一項能夠取代看電視的興趣愛好,從源頭上來徹底解決孩子沉迷電視的問題;
  • 二是定好必要的規則,並嚴格落實,培養孩子規則意識,要知道,所有的惡習都是從剛開始的破壞規則開始「進化」;
  • 三是用看優秀兒童電影的方式來取代看電視,這種方式充分考慮了電影和電視各自的特點。

孩子沉迷電視主要還是以防範為主,相信家長把以上三個關鍵抓好,是能夠有效解決孩子沉迷電視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孩子暑假沉迷於手機怎麼辦?這些建議轉給家長
    孩子沉迷網遊會帶來諸多不良影響,比如因沉迷遊戲導致飲食、作息嚴重不規律,影響身心健康;孩子不服家長對玩手機的管控,影響親子關係;孩子的學習狀態也會受到影響等。如何對孩子玩手機進行管理,對家長來說是一個難題。孩子如何合理使用手機、避免自己沉迷遊戲?家長如何約束孩子使用手機?第15期「尋找中國好校長」參選人風採展請校長們對此提出一些建議。
  • 學會這幾招,讓孩子暑假不再沉迷手機
    隨著國內旅遊的開放,一部分家長為孩子規劃了暑假的研學或旅遊,但由於一小部分地區的疫情小爆發,另一部分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老老實實待在家中。在沒有了家長和老師約束的暑假,對於不少孩子而言,手機及電子產品成了他們度過暑假的首選方式。
  • 暑假裡要和手機搶孩子?這三個錦囊,解決家長們的難題
    暑假裡,「神獸」們宅(wan)在(shou)家(ji)的時間越來越長,家長們的憂愁也越來越大。手機等電子屏幕的過度使用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都有危害。其中,青春期孩子的手機沉迷困境最為嚴重,甚至常常引發一些家庭矛盾,造成親子衝突。因此,科學管理孩子的手機使用迫在眉睫!孩子為什麼喜歡看電子產品?在使用電子產品背後,孩子也有自己的心理需求。
  • 孩子沉迷於手機,家長不用打罵,學會3招,孩子乖乖放下手機
    孩子沉迷於手機,家長不用打罵,學會3招,孩子乖乖放下手機隨著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電子產品開始大量的進入我們的生活,特別手機,在日常的生活中,隨處都可以看到「低頭族」,很多小孩子也是人手一部手機。雖然手機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是玩的多了,多孩子也是不好的。
  • 暑假孩子沉迷手機沒節制,家長巧用這3招,輕鬆戒掉孩子手機癮
    在我們身邊,帶孩子玩手機,是最常見的現象之一。很多媽媽,為了不讓孩子影響自己做事,就把手機丟給孩子,孩子瞬間就能安靜下來,除了手機沒電,否則就不會過來打擾。媽媽們都把手機當作孩子的保姆,手機也成了讓孩子保持安靜的利器。
  • 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   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可以從這6個方向引導
    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開學了,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可從這6個方向引導
    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暑假過半!老師提醒家長:8月做好這6件事,新學期孩子成績會更好
    以下這幾點, 看看你的孩子中了幾招? 暑假過了一半,孩子做這6件事正是時候 1 科學制定作息,讓暑假的後半程事半功倍 相信在暑假初期,家長們已經和孩子商量著製作了一份暑期時間表。
  • 孩子沉迷電視成績下降,英國兒童專家:家長回事了孩子3種心理
    我相信孩子沉迷於電視或網絡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家長,面對這些高科技的娛樂工具,尤其是網絡的無窮魅力,爸媽陷入了兩難的抉擇:讓孩子接觸吧,給孩子自由又擔心把握不好尺度,讓孩子電視成癮、網絡成癮,影響身心發展;不讓孩子接觸吧,又怕孩子與時代脫節,這種因噎廢食的方式不可取。
  • 暑假過半!老師提醒家長:8月做好這6件事,新學期孩子成績會更好
    現在假期進行到中間階段,家長們也可以根據孩子前半段時間的表現適當地進行一些更改,讓孩子更高效地度過暑假剩餘時間。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譬如,對於每天幾點起床,幾點睡覺,要做多長時間的作業,可以玩多長時間,看多長時間的電視等規定可以做相應調整。重點是要合理安排,有所側重,然後按照暑期作息時間表進行具體的實踐。
  • 暑假孩子過度沉迷手機,家長該怎樣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
    暑假是孩子最喜歡的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當中,終於可以擺脫上學時的壓力,可以開心的玩這麼一段時間。一些家長對孩子也是比較放鬆,尊重孩子的意見,就沒為其報一些輔導班。這看似是在尊重孩子,但其實是在害孩子。現在科技發展越來越快,手機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必需品,手機中的遊戲可以讓自己感到非常的愉悅。
  • 拿高分的孩子暑假都在做這6件事!建議家長看看!
    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地區學校延遲開學,就拿我們這裡來說,4月27號正式複課,7月27日放假,學生們在校時間僅僅就三個月,有些家長比較擔心孩子們的學業,還有些家長提議學校可以考慮取消暑假,以彌補前期沒有回學校上課的遺憾。但從目前暑假安排來看,今年暑假的放假時間和往年相比,沒有發生太大改變。
  • 孩子沉迷於手機&電視怎麼辦?
    話說當80後、90後做了家長,孩子的小聰明、小手段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什麼聽到腳步聲趕緊關電視、用溼毛巾給電視降溫......因為這些招數都是他們玩過的。那麼對於孩子沉迷於電視、手機,家長們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1、控制看電視、玩手機的時間想要讓孩子有自控能力,不再沉迷於電視手機,首先要給孩子定好規矩,不能讓他為所欲為。比如規定只有保質保量的完成作業,才能看多久電視;吃飯時不能玩手機等等,規矩一旦制定就要嚴格的遵守,持之以恆的堅持。
  • 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束手無策?可從這6個方向引導。「學浪計劃」
    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 你會將孩子的手機收回嗎?孩子手機不離手,家長從這6個方向引導
    但令家長想不到的是,原本是為孩子的健康考慮,竟會引起孩子巨大的反應: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這名學生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簡訊,跳河自殺。「孩子玩手機該不該沒收」,成為了家長心中的「世紀大難題」。
  • 總待在家裡,孩子沉迷手機、電視。家長試試「門檻效應」
    相信大家身邊都有這樣的現象:兩三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夠熟練的操作手機,看動畫片、玩遊戲,操作起來還真沒想過是個兩三歲孩子。 甚至有個別小朋友特別沉迷看電視,不喜歡出去玩,變得越來越不喜歡與人交流。一、小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於電視、手機?有不少家長經常像《大話西遊》中唐僧嘮叨孫悟空一樣,一邊喋喋不休地說孩子不停玩手機、不停看電視,一邊自己也不停刷手機。家長這樣做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裡,天天嘮叨不讓看電視、不讓看手機,偏偏就越記在心上,天天想看,天天看。家長的過度囉嗦引起「白熊效應」。
  • 孩子沉迷電子設備,家長無計可施?教你5招克服這個問題
    文/月月媽媽育兒記隨著信息的時代的來臨,手機這樣的電子設備就成了人們必不可少的東西。更確切的說手機就像是人體的另一個器官一樣,跟隨著大家。大人們離不開手機,卻開始擔心孩子會沉迷電子設備。生怕孩子因為這些電子設備就會耽誤學習。
  • 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容易讓孩子上癮。家長用6招,教育可見效
    家裡的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稍不注意合理使用,你的孩子就上癮了。有人痛斥為「精神鴉片」,足見其危害之大。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能夠教育引導孩子,讓他們自覺遠離呢?我作為一名專職教師,結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歷程,深感家長需要注意下面六招,這一問題可能會得到有效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