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捕手》:心靈伴侶,你值得擁有

2021-02-12 白牙說

先聽一首音樂

在《爆裂鼓手:人生就是一場博弈》一文中,我提出了一個溫和的觀點:不同的教師個體聚在一起構成了一個豐富、複雜、多樣的教師群體。因為每個教師有如此多的不同點,才影響著同樣個性迥異的學生;因為允許每個教師可以擁有不同,才讓教師發現與眾不同的自己,成就一方天地。

我為什麼比較喜歡聊教師這個群體,一是因為本人是名教師,二是因為教師和父母、管理人員等身份比較相似。

上一篇文章中,我也提出了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面對學生的天賦與才能,是操縱還是讓他自己發掘?面對成功的誘惑,是拋棄一切孤獨前行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爆裂鼓手》給出了一個方向,而《心靈捕手》則正好相反。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矛盾,也是一個值得品味的對比。

很多時候,人和事物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也往往處在矛盾的境地。正如《黑格爾》說的,矛盾的雙方每一方只有在它與另一方的聯繫中才能獲得自身的規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對方的對方。

我們的認知正是在這樣的矛盾衝突中逐漸客觀,走向真實。在非黑即白不是對就是錯的世界觀中,我們觀察到的世界不是立體的;以自己的出發點為道德標準的評價,也會使自己陷入淺薄的境地。學會對比不同,學會了解矛盾,而非一味的判斷,會更加的客觀。

所以,不要害怕矛盾,它是另一種可能。

看完《爆裂鼓手》,再欣賞《心靈捕手》實在是一件既酷又有品味的事情。

《心靈捕手》:心靈伴侶,你值得擁有

白牙


《心靈捕手》是一部令人著迷的電影。影片上映距今已有10年時光,但時光沒有磨滅它的光彩,依然被許多人一再重溫。

這部電影的編劇兼主演馬特·達蒙和本·阿弗萊克如今已經紅遍全世界,當年的他們剛剛初出茅廬,憑藉此片一鳴驚人;另一位主演羅賓·威廉士則已經到了另外一個世界,他的許多電影為人熟知,我印象深刻的是並不算很有名的《機器人管家》。我曾經在《他們已經來了》一文中提到過這部電影,也是對他的緬懷和致敬。


關於這部電影,有很多評價。有一段來自時光網的評論很有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繩索,一圈一圈的把自己給綁起來。有些人樂在其中,有些人幡然醒悟。沉溺自我的結局,是會越陷越深窒息而死亦或是找到最後的出路?突然一天,如果在生命中有那麼一個會幫你解開繩索或者選擇與你一同捆綁的人,你是不是會選擇不再孤獨。也許已經出現,也許是自己把那些財富看得太平凡,但是,請珍惜。究竟有多少人,能捕捉自己的心,看清楚,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也許最難的那一步,便是踏出自己給自己編的牢籠。

    這個評論既概括了電影的主要內容,又點出了電影想要傳達的主要意圖。

《心靈捕手》這部電影講述了一位成長于波士頓南區貧民窟,絕頂聰明卻叛逆不羈叫威爾的年輕人,平日除了在麻省理工學院擔任清潔工作,便是與三五好友在酒吧喝酒、泡妞、順便賣弄自己的天賦。他在某次解答完數學系藍勃教授留在走廊裡的數學難題後,引起教授的注意。當藍勃教授把他從監獄保釋出來,要求他參與數學研討與接受心理輔導,希望他發揮自己的天賦異稟,威爾卻毫無不在意,不斷耍弄前來為他輔導治療的心理專家。直到他遇到了尚恩這個心理學教師,並且在好友查克的鼓勵下,走出了困擾20多年的心靈創傷,重拾對生活的追求。

威爾能夠打開心扉,最終走出自己幽閉的心靈,是遇到了電影中尚恩老師提到的「心靈伴侶」。

心靈伴侶:能夠和你匹敵,能使你敞開心扉、觸動你心靈的人。

我個人認為,電影裡威爾的心靈伴侶有一個半,一個指的是尚恩老師,半個指的是好友查克。


威爾遇到尚恩之前是什麼樣的呢?

他封閉自己。自小遭受的家暴,被人遺忘的經歷讓他對世界和別人始終心存戒心,除了幾個好友之外,他更喜歡用挑釁、暴力、拒絕的方式來對待。

他天賦異稟。閱讀過的知識過目不忘,以清潔工的身份解答出數學領域內只有少數人才能完成的題目,一言半語就能「搞定」哈佛學子,輕輕鬆鬆笑涮心理諮詢師。

他自大狂妄。他用自己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表現出不屑;他用自己的方式來對待別人,表現出冷漠。

這是一個典型的有天賦卻一身問題的年輕人,是我們常說的「問題少年」,他身上是不是有我們身邊一些人的影子呢?

 

尚恩是如何走進威爾的心裡呢?

影片共展示了五次他們面對面的對話。我用「對話」,而非治療,是因為尚恩一直沒有把自己作為心理諮詢師,而是當作一個教心理的老師,一個比威爾有生活經驗的老友,他的心裡一直把威爾當作一個有天賦、迷茫、闖禍的孩子。

這五次對話幾乎可以成為經典的教育與溝通的過程。

 

第一次對話以相互試探開始,以尚恩在威爾的挑釁下惱怒結束。

作為旁觀者的藍波教授不能理解尚恩為什麼會表現的如此不「專業」。儘管前面的五位(好像)心理諮詢師都以失敗而告終,雖然沮喪,雖然惱怒,但都是「體面」的離開,顯得更加的專業和職業。而尚恩卻在威爾的挑釁下,突然掐住威爾的脖子,惡狠狠地警告。

這種反常讓所有人都以為「治療」結束。然而,戲劇性的是,威爾和尚恩都願意繼續。

這很耐人尋味。

我的理解是,威爾一直封閉著自己,不允許有真實的情感,除了不可言說的童年時光外,他對所有企圖「救助」他的人有本能的排斥,這種人往往舉著高尚的旗幟,並且戴著專業和職業的面目,這意味著不是平等的對話,而是高下立判的救治;尚恩的真情流露恰恰說明他是個真實的人,有真性情,喜怒哀樂都可以表達出來,這給威爾一種認識,原來我們都是受過傷的人。這無疑拉近了倆人的距離,儘管所有人還沒有看出來。

正如我一直所提倡的,同樣在《最真的教育,來自最真的教師》一文中闡述的,什麼樣的教師最具有生命力——真實的教師。正如我在文中的呼聲:作為老師,我愛著每一個孩子,我尊重每一個孩子就如尊重自己一樣,正因為尊重,我不想做一個木偶一樣的老師;我不是機器人,我無法讓你們覺得自己應該儘可能的取悅別人,而失去自己的立場與情感。我想與你們一起快樂,也能分擔你們的憂愁,但我也有自己的快樂,也有自己的憂愁,我不會輕易的把自己的感情帶到學習中,但我也會有控制不住的時候。有一天你會明白,我不是一個偉大的教師,但至少是一個真實的教師。

第二次的對話更有值得品味的地方。

首先是空間。在威爾的心中,所有的心理諮詢應該是在封閉安靜的室內進行。尚恩卻反其道而行之,他領著威爾來到了湖邊。面前有藍天、清風、湖面、動物、人群,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恰似威爾想要打開卻一直封閉的內心世界。在這種環境裡,人的心扉更容易被觸動。尚恩的這一行為為後面的聊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是內容。尚恩從第一次粗暴行為談起,聊自己的沮喪與希望,這是第一步,降低威爾的戒心,展示真實的自己,找到兩人的共鳴點;然後直奔主題,一針見血的指出對威爾的認識。事實證明,那段噴發著力量與見解的話不僅打蒙了自負狂妄的威爾,而且也打醒了一直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威爾。這是一段非常有邏輯性的話:

我若跟你談美術,你只能引用美術專著空談理論。例如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畢生忠於藝術,滿腔政治熱誠,與教皇相交莫逆,他的性傾向。你對他很清楚吧?但你不知道西斯延教堂的氣味,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畫,我見過。

如果我問你女人的事,你八成會說出個人偏好的謬論,你可能上過幾次床,但你無法說出在女人身邊醒來時那種幸福的滋味!

你是個很倔的孩子,我如果和你談戰爭,你會說莎士比亞的話「共赴戰場 親愛的朋友」,可是你從未親臨戰陣,未試過把摯友的頭放在膝蓋上,看著他呼出最後一口氣。

問愛情,你會引述十四行詩,但你從沒看過女人的脆弱,她能以雙眼擊倒你,感覺上帝讓天使為你下凡,她能將你從地獄深拯救出來,你不了解成為她天使的滋味,擁有對她的愛直到永遠。經歷這一切,經歷癌症,你未試過住在醫院幾個月,緊握著她的手時那份感受,醫生看到你的眼神就會明白,探病時間的規定對你無效。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別人勝於愛自己才能體會。

我懷疑你敢那樣愛人,看著你我沒看到聰明自信,我只看到一個被嚇傻的狂妄孩子,但你是天才,沒人能否認,沒人能了解你的深度,但你看我的畫就認定了解我,你把我的人生撕裂了,你是孤兒,對吧?你想我覺得你的日子有多苦,你的感受,你是誰,只是因為我看過《孤雛淚》嗎?…我不能通過任何一本書了解你,除非你想說,我才能加入,但你不想那麼做,對嗎?你怕被你說出來的話嚇到,輪到你說了,大哥……

等威爾從自己的世界中猛然驚醒,想要張嘴的時候,尚恩卻選擇了起身離開,留下威爾一個人坐在湖邊陷入沉思……不能不說,這又是一個精彩的教育示範。


第三次對話更是經典,在沉默中開始,在即將打破沉默中結束。

旁觀者藍波教授堅定地認為,尚恩已經黔驢技窮了,就像其他那些諮詢師一樣陷入了山窮水盡。尚恩只用一句話就點明了行為背後的緣由:在這一個鐘頭時間裡,他不想講就不必講,誰先講誰就輸了。

這是一場智力與精神上的對決,看得見的是兩個獨自坐在一旁的人,看不見的是兩個人內心的比拼。誰更加強大,誰就越沉得住氣。所以,在教育中有時候的旁觀不語,遠勝過語重心長的絮絮叨叨。

正是因為前面三次的鋪墊,第四次的對話幾乎就是順理成章。為什麼我們要提倡尊重教育規律?正像影片中兩位教授的爭辯,藍波認為威爾已經可以發揮自己的天賦了,而尚恩肯定的說,那樣會毀了孩子,因為威爾還沒有走出來。

第四次的對話主要以尚恩的講述為主,貌似說的是對自己妻子的懷念,上了一節「親密關係」的課,實則是告訴威爾,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包括你。所以不必一直兜著,那樣多累。

這些小特點讓她成為我太太。她也知道我所有的小瑕庛,人們稱之為不完美。其實不然,那才是好東西,能選擇讓誰進入我們的世界。你並不完美,我不吊你胃口,你認識的女生也不完美,問題是你們是否完美地合適。親密關係就是這麼一回事,你可以知道全世界的事,但追根溯源的唯一途徑就是親身嘗試。

第五次的對話中,兩個人終於「走到了一起」,彼此成為對方的「心靈伴侶」。

第五次的對話中出現了爭論,這是一個更高的對話層次。前面大多是沉默或者獨自講述,隨著關係的逐漸密切,彼此心扉的敞開,威爾終於講出了自己的心裡話。所以,兩個人的關係中出現爭執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沉默。

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對尚恩如此,對威爾更是如此。

他們爭執的是什麼呢——你熱愛什麼?你想要什麼?你想做什麼?歸根結底,你想做什麼人?


這部電影為什麼在全世界享有盛譽,不僅是個勵志題材,最重要的就是它提出了這幾個叩問過許多人心扉的問題。威爾認為建築工人很偉大,清潔工很偉大,所以他才去麻省理工大學做清潔工。我想,深受西方文化(真的嗎)影響的中國部分人,也許在心裡也這麼想。尚恩反擊了一個問題:你做著清潔工,卻偷偷的去讀書解題,我看不出你有任何的榮耀。


這不是質問,而是點醒!

電影中那半個心靈伴侶來自威爾的好友查克。查克是個建築工人,生活在打工與喝酒泡妞中,論天賦,論學識,論精神,他們都不在一條線上,威爾一度認為他們將成為一類人,並且成為一輩子的鄰居。然而,查克關鍵時候點醒了威爾:

我告訴你我懂什麼。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們出去喝酒笑鬧,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時刻,只有十秒,從停車到你家門口,每次我敲門,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說再見,什麼都沒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這一點。


看到這裡,我的眼睛溼潤了。查克的話讓威爾真正知道,他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然而,讓威爾徹底走出心靈泥潭的,我認為是尚恩老師那十句同樣內容的「It's not your fault」,這不是你的錯。他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這句話,直到威爾徹底放下所有的包袱,撲入尚恩的懷裡嚎啕大哭。


尚恩緣何可以成為威爾的心靈伴侶,就是因為他能夠一步步的讓威爾敞開心扉,觸動他塵封20年的心靈。

人生有一心靈伴侶,還有何求?

威爾最終作何選擇?看看電影,你會會心一笑。

寫文章最喜歡篇末點題。到底誰才是心靈捕手?你覺得是尚恩,還是威爾自己?



相關焦點

  •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
    因為不會有人停下來拉你一把,大家所有人都在社會大潮中拼命往前趕,至於有人落下、有人消失不見,對於別人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因為大家自身難保,唯有你自己才是自己的「心靈捕手」。不用妄想著會有多少人來對你伸出援手,哪怕只是一個簡單的問候,一個點讚和安慰的評論。因為你只是你,你在絕大多數人的朋友圈中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存在,一個可有可無的「朋友」而已,不會有人願意與你交心,甚至在你把心交給ta之後,就離你而去,這樣的人大有人在。心靈捕手?
  • 《心靈捕手》:跟隨內心的感受,通往幸福的大門
    《心靈捕手》1977年美國上映的《心靈捕手》或許就是人生的窺視鏡,怎樣選擇完全取決於自己。《心靈捕手》如果我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你從沒站在那兒觀賞過天花板,我看過。
  • 心靈捕手:天才的平凡與不平凡
    這是著名的心理影片《心靈捕手》(又譯名《驕陽似我》)一開始的情節。看到這種情節,我腦子裡冒出一句話,世界是分裂的。MIT的光輝,竟被一個落魄的清潔工徹底蓋住了。 回到這部電影。可能都是和數學天才相關吧,剛才看電影的時候總是偶爾閃到另一部獲得過奧斯卡的影片------《美麗心靈》。
  • 《心靈捕手》| The power of love
    #挑戰三個月看一百部電影之第十八部 #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一個內心破碎的問題少年被治癒的故事。
  • 《心靈捕手》上映二十周年
    《心靈捕手》由達蒙和大本攜手創作劇本,由格斯·范·桑特執導。故事以天才少年威爾(馬特達蒙 飾)和心理治療師肖恩(羅賓威廉士 飾)之間的故事為主線,引申出有關於友誼和愛情的生活線。威爾在麻省理工當清潔工,有著超乎常人的高智商,卻終日打架、喝酒。一次因為解出了大學黑板上的一道難題,被數學教授注意到。
  • 《心靈捕手》電影影評
    當我們聲嘶力竭的吶喊「理解萬歲」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你自己又究竟了解自己多少?一次看到心靈捕手的時候.幾年前吧,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的自己覺得片子有點沉悶...給自己找個藉口,那時候還小..那時候的我是個整天尋求浮華東西的無知者。.就覺得熱鬧才是真實。靜靜的沉下心,重新看了一遍。
  • 《心靈捕手》:成功的含義在於你為那個目標走了多遠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勵志電影——馬特·達蒙主演的《心靈捕手》。《心靈捕手》劇照1、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閃光點片中馬特·達蒙飾演的威爾本是一個年輕的清潔工
  •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心靈捕手》一個天才的故事
    1997年首映的電影《心靈捕手》是一部勵志電影,它由格斯範桑特所導演,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聯袂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頗具天賦的少年維爾漢庭,他是一名麻省理工大學的清潔工,雖然在常青藤大學當清潔工,但他本人卻是個問題少年。
  • 中國「心靈捕手」:物流工人餘建春登大學講臺
    (原標題:中國「心靈捕手」:物流工人餘建春登大學講臺)
  • 豆瓣8.9《心靈捕手》|與自己和解,並不是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01 威爾和尚恩的療愈之情從「傷害」開始以擁抱結束《心靈捕手》中威爾有著超強的記憶能力和極高的天賦,他總能通過滔滔不絕講出書本上的知識,讓和自己爭論的人啞口無言。他同時也擁有極強的分析與觀察能力,所以他奚落了六位輔導自己的心理醫生,包括尚恩。
  • 你的「心靈捕手」對你影響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歲月如歌,流年似水你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走進校園時老師對你綻放的笑臉?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考試時老師叮囑你的隻言片語?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或幾個值得自己銘記一生的好老師你的「心靈捕手」對你影響最深的事是什麼?
  • 做自己的心靈捕手,移開無意識裡的阻礙
    心靈拉鋸戰是這部電影的重頭戲。最終,一句「那不是你的錯」捉住了這個少年的脆弱,令其打開深鎖之心扉,走出幽閉已久的心靈,潛能得以噴湧,其人生的精彩由此開啟。每個人的生長經歷不同,卻有一個相同:人人都有心理傷痕,只是深淺不一方面不同,形成的心理御機制也是行色各異。
  • 電影《心靈捕手》,真正的朋友,會在背後一直默默的支持你
    電影《心靈捕手》,真正的朋友,會在背後一直默默的支持你《心靈捕手》這部影片講述了智商超群的少年威爾的部分生活片段,威爾先後被多次領養,遭受虐待和校園欺凌。被別人用菸頭燙傷手臂,他長大後到麻省理工學院做清潔工,被教授藍勃發現數學天賦。
  • 心靈捕手:心理諮詢與普通聊天有什麼區別?
    你排斥心理諮詢嗎?如果遇到心理困惑,你會主動向諮詢師尋求幫助嗎?  今天我們來重溫一部心理學電影佳作《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神秘的數學天才因打架滋事即將被送進看守所,大名鼎鼎的數學教授將其保釋,但提出兩個條件:一是一起解數學題,二是接受心理諮詢。天才少年在接連羞辱了5名心理醫生之後,碰到了一位不一樣的諮詢師,與此同時也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 健康權威媒體稱心理專業人士「心靈捕手」要傳達何種信息?
    心靈是個美好的東西,也是非常隱私化的,人們都會展現心理美好的一面,也會通過心理成長克治那些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發生的一些東西。心理與情緒反應往往是在人們接受內外環境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聯想反應的後果。而把知名心理專家描述「心靈捕手」對於中華文化基因的人們,首先會聯想到什麼呢?
  • 《心靈捕手》:如果我數次拒絕你,請不要放棄我
    電影《心靈捕手》由一個大學校園的俯拍空鏡頭展開,進入課堂場景,不免讓我想起另一部電影《美麗心靈》。果不其然,這又是一部關於一位數學天才的片子。但較之《美麗心靈》,更為通俗易懂,也更溫情。在拒絕了教授為他找來的數個心理醫生後,他遇到了心理教師西恩,也就是片名所指的「心靈捕手」。
  • 從《心靈捕手》看迴避型人格
    今天我們還是以電影《心靈捕手》為例,解說迴避型人格的特徵與影響,若大家想知道自己是否屬這類人格,也不妨自行作初步的評測。放棄了「去擁有」在電影《心靈捕手》中,威爾明明智力超群,深知自己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卻終日無所事事,領著一份清潔工人的微薄薪水,過著與自身的才智不匹配的生活。
  • 《心靈捕手》:跌跌撞撞,做最好的自己
    成功的定義有很多種,在某個領域的出類拔萃,到自己作品的眾人追捧、成為行業中的數一數二的精英,甚至你有一份救濟世人水生火熱的善良,都不失為一種成功。那麼當叛逆天才與「事業低估」的心理專家各自灰暗的人生節點相碰撞,又會在沉澱經歷中過渡出怎樣動人的成功!工學院清潔工的身份解決了學院數學教授在公布欄公眾所認為的「數學難題!
  • 心靈捕手,真正的友情不是一直陪伴,而是讓你去你應該去的地方
    心靈捕手:真正的友情不是一直陪伴,而是讓你去你應該去的地方心靈捕手算起來已經是一部很老的電影了,距離今年已經整整二十年,但經典依然是經典。時間越久,更加彌現珍貴。查克在電影的高潮部分對威爾說:「如果你半輩子後還是和我在一起做著這份狗屎般的工作,那我就會殺了你。因為你對不起我。你比我們任何人都聰明,你值得去尋找到更好的女人,更好的生活。我們兩個喝酒打架,一起看球賽的時間很開心,但我最幸福的時間是每天早上去接你的那十秒鐘,我每天早上都在想我去接你的時候發現你一聲不吭的就離開我們,那我會開心到死。」
  • 《心靈捕手》的啟示:人生的目標只有一個「讓自己活得明白」
    桑恩告訴威爾,你只是一個孩子,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你可以在書本中了解到各種粗淺論調,說出各種觀點,但是自己卻從來沒有離開過這裡。桑恩的很多話直擊威爾的靈魂深處,他告訴威爾從其身上沒有看到聰明,自信,只看到一個被世界嚇傻的狂妄的孩子!他告訴威爾:「你是天才,沒人能 否認,但是也沒人能夠理解你」,除非你願意談談自己,始終保持沉默,第一次他無法去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