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權威媒體稱心理專業人士「心靈捕手」要傳達何種信息?

2020-12-25 健康界

周一一大早,打開《健康報》電子版,在第1版要聞版中的「致敬中國醫生」專欄讀的第一篇文章就是該報記者採寫的到《武漢去的「心靈捕手」》,此文是從正面的角度報導了某著名心理專家作為國家衛生健康委派出的專家之一,踏上徵程,逆行奔赴武漢戰「疫」前線,為一線醫務人員、患者和公眾提供緊急危機心理幹預服務的事。報導內容筆者都覺得挺好。但這個「標題黨」式的標題讓筆者對內容一下子失去了感動,心中泛起一種複雜的情緒體驗。

心靈是個美好的東西,也是非常隱私化的,人們都會展現心理美好的一面,也會通過心理成長克治那些可能導致心理障礙發生的一些東西。心理與情緒反應往往是在人們接受內外環境信息的過程中產生的聯想反應的後果。而把知名心理專家描述「心靈捕手」對於中華文化基因的人們,首先會聯想到什麼呢?

別人怎麼聯想不知道,但作為一個致力於漢字心理研究的我來說,最先想到的經典名著中的「捕快」,破案水平高,一下子能抓住罪犯。如果把心理障礙比做病魔,捕捉病魔也許說得過去。但病魔是看不見的,病魔附著在人的心靈中,巫醫除魔往往就是折磨著那些活生生的人。心理專家應該是幫助患者發現病魔,協助患者驅除「病魔」,而不可能是心理專家自己捕捉「病魔」吧?如果是這樣,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豈不是跟生物醫學專家一樣了嗎?所以筆者以為,把心理專家描述為「心靈捕手」似乎不確切,事實上也不是如此。

筆者以為撰寫該文的記者也許是個體育愛好者,因為「捕手」是棒球或壘球比賽中負責接住投手投球及接捕本壘附近的擊球,有所謂「場上的教練」之稱。如果從英文語境來看,覺得也是沒什麼問題的。但翻譯成漢字的「捕」就有點貶意了。本來心理障礙的人就可能存在「病恥感」如果健康科普專業報刊用可能加重社會對心理障礙歧視或加重患者「病恥感」的不當名詞,恐怕不太好。

筆者以為,心靈不需要「捕手」,心靈需要的是「同理」與「共情」,發現與覺察自己的心靈是每個人自己的事。如果不是患者或者來訪者有主觀需求,心理專家也無須去發現別的個人有什麼樣的心理。記者報導的專家是國內最為著名的心理評估專家之一,心理評估除非是司法需要,都是應來訪者或監護人的要求去履行的,這是最起碼的醫學倫理。相信所有的心理學工作者都知道也會嚴格堅守這樣的倫理。寫心理專業方面的人物或者科普文章,記者恐怕要先補上社會倫理學和醫學倫理課。保持心理隱私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只有做刑偵或者抓捕罪犯的時候,才需要有「心靈捕手」,當然,現在有的人也把「心靈捕手」用到了戀愛上,而這樣的戀愛手段想必也是為人所不恥。

每天堅持讀《健康報》她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有益知識與信息。但也偶爾發現記者採寫或編輯編寫的文章,標題有點「標題黨」,為了吸眼球和瀏覽量,不考慮社會倫理,有點過。不過,《健康報》編輯在處理標題上還是有所講究,畢竟在「心靈捕手」一詞上打了引號。

相關焦點

  • 媒體專業權威|清華大學真題解析02
    】本題為「媒體專業權威」的名詞解釋,作答時應開門見山,首先給閱卷老師一個對媒體專業權威的準確定義,再對媒體專業權威的構建進行詳實闡述,同時要注意理論和實例相結合,最後給出媒體專業權威的意義。對媒體專業權威的探討一直是新傳考研的熱點議題,寶寶們需涉獵更多的論文內容,如中國媒體專業權威演進、社交媒體語境下媒體專業權威何去何從、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體專業權威等,都需要大家進行自主補充。 參考答案媒體專業權威,是指新聞業有權力和能力決定傳遞何種資訊、以及如何解釋現實。
  • 心靈捕手:心理諮詢與普通聊天有什麼區別?
    今天我們來重溫一部心理學電影佳作《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神秘的數學天才因打架滋事即將被送進看守所,大名鼎鼎的數學教授將其保釋,但提出兩個條件:一是一起解數學題,二是接受心理諮詢。天才少年在接連羞辱了5名心理醫生之後,碰到了一位不一樣的諮詢師,與此同時也遇到了自己的愛情。
  • 《心靈捕手》:心靈伴侶,你值得擁有
    上一篇文章中,我也提出了幾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面對學生的天賦與才能,是操縱還是讓他自己發掘?面對成功的誘惑,是拋棄一切孤獨前行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人生?《爆裂鼓手》給出了一個方向,而《心靈捕手》則正好相反。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矛盾,也是一個值得品味的對比。很多時候,人和事物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也往往處在矛盾的境地。
  • 西安工業大學「心靈捕手」深入多地開展社會實踐
    西安工業大學「心靈捕手」深入多地開展社會實踐發稿時間:2020-08-07 10:11:00  中國青年網北京8月7日電(記者 張建偉 通訊員 柯珮瑤 賈奕寧 李佳)日前,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心靈捕手
  •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
    《心靈捕手》是部關於心理學的電影,男主威爾是個高智商的小混混,平時打架鬥毆,在一所大學裡當清潔工。有一天一位數學教授出了一道很難的題給學生,並且寫在了教室樓道的黑板上,但是一個學生都沒解出來,威爾卻悄悄地寫下了答案。
  • 中國「心靈捕手」:物流工人餘建春登大學講臺
    (原標題:中國「心靈捕手」:物流工人餘建春登大學講臺)
  • 《心靈捕手》上映二十周年
    《心靈捕手》由達蒙和大本攜手創作劇本,由格斯·范·桑特執導。故事以天才少年威爾(馬特達蒙 飾)和心理治療師肖恩(羅賓威廉士 飾)之間的故事為主線,引申出有關於友誼和愛情的生活線。威爾在麻省理工當清潔工,有著超乎常人的高智商,卻終日打架、喝酒。一次因為解出了大學黑板上的一道難題,被數學教授注意到。
  • 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心靈捕手》一個天才的故事
    1997年首映的電影《心靈捕手》是一部勵志電影,它由格斯範桑特所導演,羅賓威廉士、馬特達蒙等聯袂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頗具天賦的少年維爾漢庭,他是一名麻省理工大學的清潔工,雖然在常青藤大學當清潔工,但他本人卻是個問題少年。
  • 《心靈捕手》電影影評
    一次看到心靈捕手的時候.幾年前吧,不記得了。只記得當時的自己覺得片子有點沉悶...給自己找個藉口,那時候還小..那時候的我是個整天尋求浮華東西的無知者。.就覺得熱鬧才是真實。靜靜的沉下心,重新看了一遍。心靈捕手,每個人都想看透別人在想什麼,每個人同時都不想被別人看透,每個人有著自己的故事,痛苦,有自己不想為人所知的傷口。
  • 心靈捕手: 當數學民科遭遇浙大伯樂,偽素數無處可逃
    雖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他始終堅持著自己對數學的愛好和熱情。每到一個城市,他就跑到當地最好的大學,試圖拜訪數學教授,展示自己的數學發現。北大、復旦、武大、川大、甚至港大,都曾留下他的足跡。即便見不到面,他也會把自己的演算手稿寄給專業人士,期待他們的垂青。不過一直以來,餘建春投出去的這些「研究成果」,全部被當成民科,石沉大海。
  • 淺析電視媒體的健康傳播
    網絡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微博、博客等形式將一些信息放到網上,且不需要追究責任。網絡上許多健康知識、飲食習慣都是存在問題的。一些門戶網站或者專業健康網站會出現信息雷同、炒作的現象。電視媒體則會邀請醫學專家,讓他們對健康信息準確、權威的分析,解開觀眾心中的疑惑,給予正確的意見。
  • 《心靈捕手》:跟隨內心的感受,通往幸福的大門
    《心靈捕手》1977年美國上映的《心靈捕手》或許就是人生的窺視鏡,怎樣選擇完全取決於自己。《心靈捕手》如果我問你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你從沒站在那兒觀賞過天花板,我看過。
  • 《心靈捕手》:成功的含義在於你為那個目標走了多遠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專注於不專業的電影解說小麥~今天小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部勵志電影——馬特·達蒙主演的《心靈捕手》。《心靈捕手》劇照1、每個人的身上都會有閃光點片中馬特·達蒙飾演的威爾本是一個年輕的清潔工
  • 《心靈捕手》| The power of love
    #挑戰三個月看一百部電影之第十八部 #心靈捕手 《心靈捕手》,一個內心破碎的問題少年被治癒的故事。
  • 中國草根數學天才登CNN網站 被譽為中國版「心靈捕手」
    和浙大教授蔡天新一起探討數學之後  他的故事點擊率在美國今日國際新聞中排第三,被CNN譽為中國版「心靈捕手」  換了新工作,工餘搗鼓數學  餘建春的故事還在繼續  他是錢江晚報6月20日A8版的主角,他受浙江大學教授蔡天新邀請
  • 豆瓣8.9《心靈捕手》|與自己和解,並不是原諒傷害自己的人
    01 威爾和尚恩的療愈之情從「傷害」開始以擁抱結束《心靈捕手》中威爾有著超強的記憶能力和極高的天賦,他總能通過滔滔不絕講出書本上的知識,讓和自己爭論的人啞口無言。他同時也擁有極強的分析與觀察能力,所以他奚落了六位輔導自己的心理醫生,包括尚恩。
  • 「心靈捕手」任志洪:請把你說與我聽
    新華社武漢1月17日電題:「心靈捕手」任志洪:請把你說與我聽新華社記者李偉「回國是必須的。」面對記者的提問,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海歸」教授任志洪言語堅定。疫情期間,任志洪及其團隊組織全國3000多名心理諮詢師,為各類群體提供每天24小時網絡化心理援助。這也是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專業性最強、日均服務人數最多的網絡心理援助。
  • 你的「心靈捕手」對你影響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或幾個值得自己銘記一生的好老師你的「心靈捕手走心的留言將會出現在教師節當天的推文中哦~我們還將在留言中隨機抽取10名網友每人贈送南沙區融媒體中心特製書籤一套中獎名單將在9月10日推文中公布!
  • 中國草根數學天才引外媒關注,被譽為中國版「心靈捕手」
    這位下沙物流工人叫餘建春,他受浙江大學教授蔡天新邀請,參加了浙大數學系的討論課,他有些拘謹地站上講臺,演繹了五個數學發現,臺下坐著的是浙江大學數學與科學學院數論專業的三位博士生、一位博士後、一位副教授和一位教授。
  • 解構《心靈捕手》,面對家庭暴力,孩子該拿什麼自救?
    《心靈捕手》是1997上上映的勵志劇情電影,電影講述的麻省理工清潔工威爾是如何通過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從一個劣跡斑斑的叛逆少年絕境重生的故事。個人成長題材向來為電影市場青睞,佳作頻出同時也深陷套路既定化的泥沼,可在這種情況下,《心靈捕手》依舊能脫穎而出,備受喜愛,自有獨到之處,今天我們繼續重回經典,將視角聚焦於《心靈捕手》淺嘗輒止的暗線——原生家庭暴力,一同分析當面對家庭暴力時,作為孩子該如何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