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規模前列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開建

2020-12-17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全球最大規模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

資料顯示,氫能源是綠色零排放的終極能源形勢,氫能在能源、交通、工業、建築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尤其是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交通領域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與主要市場。工信部已啟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將新能源汽車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研究產業化重點向燃料電池汽車拓展。此外,在工業、建築業等領域,氫能源的廣泛應用也將獲得突破性進展,據測算相關市場將達到萬億產值,優先布局的企業將先行受益。

寶豐能源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計劃總投資14億元,氫氣產量將達到2萬標方/小時,同時配套建設光伏電站及下遊加氫站,預計2020年底投產。該項目將採用單臺產能1000標方/小時的國產最先進高效鹼性電解槽,為降低電解水制氫成本,促進位氫行業技術突破奠定基礎。不同於傳統化石能源制氫,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寶豐能源項目預計每年可減少煤炭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4.5萬噸。展望未來,所產氫氣一方面將與公司現有煤化工裝置有機結合,實現甲醇生產過程的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另一方面,還將配套進行制氫儲能、氫氣儲運、加氫站建設,通過與城市氫能源示範公交線路協作等方式拓展應用場景,實現氫能產業鏈一體聯動發展。

寶豐能源作為行業先行者,實現傳統能源企業「華麗轉身」。就寶豐能源自身的一體化產業布局而言,電解水制氫裝置與公司新型煤化工產業有效融合,再次降低產業鏈綜合成本。另外,公司目前正在進行規劃建設的300萬噸焦化多聯產項目,每年所產焦爐煤氣可生產12億方氫氣,這將進一步提升公司氫氣產量,大幅節約煤炭資源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寶豐能源正在從傳統能源產業快速邁向新能源領域,實現「華麗轉身」,成為行業先行者。

原標題:寶豐能源:開建全球最大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項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讓能源更清潔更綠色: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項目開建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近日,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目前國際頂級制氫儲能項目,預計建成後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 氫能源是目前已知最綠色清潔的能源,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當前,在行業整體發展的壓力下,「綠氫」項目的啟動對推廣發展清潔能源具有重要的示範意義。
  • 創多項國際、國內第一 寶豐能源開建電解水制氫綜合應用項目
    來源:紅刊財經4月17日,高端煤基新材料領軍企業寶豐能源(600989)開工建設目前全球最大規模的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該項目是大型國產制氫設備的首次大規模實證應用。不論是氫燃燒還是通過燃料電池的化學反應,產物只有水,沒有傳統能源利用所產生的汙染和碳排放。生成的水還可以繼續制氫,反覆循環使用,真正實現零排放。因此,氫能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同時,氫能源來源廣泛,特別是可以通過與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發電結合,利用電解水製取。這種方式不僅實現了氫能源全生命周期的綠色清潔,更拓展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
  • 寶豐能源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
    近日,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一體化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能及綜合應用示範項目在寧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目前國際頂級制氫儲能項目,預計建成後合計年產氫氣1.6億標方,每年可減少煤炭資源消耗25.4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44.5萬噸。氫能源是目前已知最綠色清潔的能源,通過太陽能電解水所生產的氫氣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氫氣」。
  • 德發明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新工藝
    原標題:德發明太陽能電解水制氫新工藝   科技日報柏林5月25日電 (記者顧鋼)德國柏林的赫爾姆茨太陽能燃料研究所研究人員應用特殊納米材料,日前發明了高效利用太陽能制氫新工藝。這種納米材料可以使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效率達到80%。   新工藝採用的是水電解原理。
  • 電解水制氫經濟性難題怎麼解?
    「採用電解水制氫可有效緩解水電棄水難題。通過利用富餘水電制氫,將棄水『變廢為寶』,在產氫的同時,也提升了水電項目的綜合經濟效益。」中氫新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明強同時指出,富餘水電、光電、風電制氫在技術上完全可行,但其尚無法形成規模化發展的主要癥結在於制氫成本過高。
  • 科學網—讓電解水制氫變得更容易
    目前,實驗室階段正在研究的替代化石燃料重整制氫的方法有生物法制氫、電解水制氫、光電化學制氫和光電催化制氫,其中電解水制氫技術在工業上已經有一定規模的應用。 電解水制氫的主要目的是將富餘電力轉化為氫能。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然而太陽能、風能存在間歇性問題,受晝夜變化、氣候因素限制。
  • 造價是煤制氫3倍、天然氣制氫1.5倍!電解水制氫經濟性難題怎麼解?
    「採用電解水制氫可有效緩解水電棄水難題。通過利用富餘水電制氫,將棄水『變廢為寶』,在產氫的同時,也提升了水電項目的綜合經濟效益。」中氫新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明強同時指出,富餘水電、光電、風電制氫在技術上完全可行,但其尚無法形成規模化發展的主要癥結在於制氫成本過高。
  • 造價是煤制氫3倍、天然氣制氫1.5倍!電解水制氫經濟性難題怎麼解?
    「採用電解水制氫可有效緩解水電棄水難題。通過利用富餘水電制氫,將棄水『變廢為寶』,在產氫的同時,也提升了水電項目的綜合經濟效益。」中氫新能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明強同時指出,富餘水電、光電、風電制氫在技術上完全可行,但其尚無法形成規模化發展的主要癥結在於制氫成本過高。
  • 康明斯:解讀PEM電解水制氫技術和成本降低空間
    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主要由兩個電極和電解質組成,是純水發生電化學反應分解產生氧氣和氫氣的過程。電解水的能源則利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等零碳能源,制氫過程無汙染排放,是最清潔環保的「綠氫」。  相比其他電解水技術,PEM能在高電流密度下工作,體積小、效率高,生成的氫氣純度可高達99.999%,被認為是目前最有發展前景的水電解技術。
  • 電解水制氫將成主流氫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為了使得電解水整體設備進一步適應可再生能源制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的成本有望大幅下降。目前電解水制氫技術主要有鹼性電解水、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和固體氧化物電解水三類。
  • 電解水制氫到底有啥優勢?聽聽張久俊院士怎麼說?
    國際能源儲、國際氫能源委員會發布的氫能源未來發展的調研報告也預示到2050年的時候,氫能需求將是目前的10倍,預計到2030年,全球氫氣的燃料電池,氫能源電池的常用車將達到1000萬至1500萬輛,這樣一個大的市場規模。我們談到氫能,我們首先要考慮到氫能存在的挑戰,我這裡列出幾個挑戰。
  • 電解水制氫有了長壽命廉價催化劑
    (觀察者網訊)觀察者網4月2日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近日,該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太陽能研究部韓洪憲研究員和李燦院士團隊與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Ryuhei Nakamura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在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
  • 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氫能網訊:前言:北極星氫能網獲悉,衣寶廉院士在題為《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的演講中提到: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並分析了目前3種電解水制氫技術的特點、難點及未來發展方向。
  • 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氫能經濟」理想路徑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鄒才能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消費國,2018年消費量4.8億噸油當量,佔世界總消費量的23%。利用新能源規模化低成本電解水制氫,將是未來氫能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然而,目前商用氫氣96%以上是從化石燃料中製取,伴隨制氫會排放大量CO2,這類氫氣也被稱為「黑氫」。
  • 「水氫車」背後: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真正投產
    這款 「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號稱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催化劑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情況下,實現水氫燃料汽車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超1000公裡。報導刊發後,諸多專家和業內人士提出質疑,認為「水變氫」違背能量守恆定律,更有人直指「水氫車」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騙局。
  • 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或達到商業化應用要求
    如果利用當前可再生能源棄電制氫,棄電價格按0.1 元/千瓦時計算,制氫成本可下降至10 元/公斤,與煤制氫、天然氣制氫的價格相當,但目前棄水、棄風、棄光率均呈現下降趨勢,棄電制氫只是過渡。  近日,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規模風/光互補制氫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項目正式獲得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的立項批覆,並進入啟動階段。
  • 電解水制氫產業成熟、安全可靠
    目前,氫氣製備方法主要有:熱化學法制氫(如煤制氫和天然氣重整制氫等)、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水電解制氫和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等。水電解制氫技術已有一個多世紀歷史,目前有鹼性水電解制氫、質子交換膜水電解制氫和固體氧化物水電解制氫。鹼性水電解制氫最為成熟,目前應用最為廣泛。
  • 俞紅梅: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效電解制氫研究組長俞紅梅到場並發表了以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上面提到的德國氫氣管道這個設想是可再生能源,另外一個例子則是沙特太陽能發電,也是用電解制氫做氫氣的輸送,但值得注意的是,沙特已經建立純氫氣管道,這個純氫氣管道將來做基礎設施建設的時候,是否可能作為一個新的氫氣的方式,這是一個值得可以探討的課題。
  • 如何降低電解水制氫的成本?
    因此水電解制氫成本的關鍵在於耗能問題。 由此引出兩條降成本的途徑:一是降低電解過程中的能耗,二是採用低成本電力為制氫原料。 目前主流的電解水制氫技術有三種類型:包括鹼性電解水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PEM)制氫和固態氧化物電解水(SOEC)制氫. 其中鹼性電解水制氫是最為成熟、產業化程度最廣的制氫技術,但其電解效率僅為60-75%,國外研發的PEM技術與SOEC技術均能有效提高電解效率,尤其是PEM技術已引入國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