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視力剛畢業時還好,沒想到上班後下降了2百多度,嚇我一跳。"
"我家兒子暑假的時候上了一個戶外體驗營,沒想到意外的收穫是班主任沒有給我們發視力提示卡,他們班好多孩子都有,我問兒子,他說視力跟放假前體檢比沒變化不發。"
"咱們這兒確實不行,室外活動太少了,學校鑑於安全問題也不敢組織,我家娃班上5,6個戴眼鏡的,這才小學三年級。"
"看人家日本的孩子,曬得黑不溜秋的可是健康得很,日本特別鼓勵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探索能力。"
……
周五晚上,我站在輔導班(一家知名機構)的教室外等娃下課,一如既往地在一眾父母中潛水,這種由視力誘發的問題媽媽們很有共鳴。
確實,近年來在世界範圍內,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們戶外活動明顯減少。如今的孩子們對技術、語言工具駕輕就熟,卻對窗外的小鳥一無所知,這並不是一個好現象。
"作為更有效的教育改革,老師應該把孩子從教室裡解放出來。在這個資訊時代,生命的信息卻缺失了。自然是需要去聞、去聽、去品嘗、去透過那層大衛·赫伯特·勞倫斯口中"把世界像棒棒糖一樣密密實實包裹起來的透明紙",看到真實的世界。這個比喻相對含糊,卻異常準確地描述了人的自然感官能力覺醒時的體驗。 " 美國著名作家Richard Louv曾在《林間最後的小孩》(這本書也是全美家長必讀書)這麼寫到,他用"大自然缺失症"這個詞描繪現代社會的孩子們與大自然缺乏聯繫的事實。
很多醫學專家認為孩子脫離自然會造成感官的逐漸退化,造成例如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亂和抑鬱現象等。長期來看,它則損害著兒童的道德、審美和智力成長。很多醫學專家也認為自然環境的減少是幼兒肥胖,注意力紊亂,抑鬱的重要原因。
我清楚地記得簡體中文版中的作者提到的一個數據:在中國,只有5%的母親說自己的孩子常常在大自然中探索。這個數字刺痛了我的神經,不由地看了看教室內正在上課的娃,瞬間有種罪惡感,覺得自己是個失敗的投資人。我們的功利心讓我們的注意力聚焦在孩子的一張張卷子的分數上,一家家語數外的輔導班上,可是從來沒真正地對孩子的"健康發展"負責。
功利和偏頗讓我們遺忘了這堂必修課。隨手查發現教育理念先進的國家一直在大力推行"放養"式的教育。
20世紀50年代森林幼兒園在丹麥發源, 後來風行於德國而且已經拓展到了歐洲以外的地區,日本(上百家)、韓國正在蓬勃發展,美國、加拿大也開始試辦野外幼兒園。森林幼兒園通常沒有教室,讓兒童回歸大自然,孩子們可以爬樹、玩火,即使在下雪天,孩子也都在戶外玩耍。孩子們通過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發展身心, 孩子們的觀察力自然而然變得敏銳, 他們的學習及探索動機也將源源不斷。
美國"州教育和環境圓桌會議"(SEER)通過研究得出結論:基於環境的教育能夠提高學生在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語言藝術和數學方面的學習成績;提高標準化測驗成績和平均分(GPA);幫助學生發展問題解決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和決策能力。
有的家長可能說國外有各種各樣的森林教室,比較有儀式感,我們想讓孩子探索可是沒有環境支撐和薰陶啊。其實,幫孩子跟大自然連結很簡單,甚至說是舉手之勞,說沒有基因和土壤的隊友不妨來關心一下我們所擁有的神奇的植物:
6000年前,河姆渡人馴化了水稻,中華文明就在稻穀適宜生長的地方,繁衍綿延數千年;
二十四"節氣"規律,我們探索到了植物的生長規律;
從蒹葭蒼蒼到綠肥紅瘦,植物承載著我們的悲歡離合,李白有一首詩中用"此地為一別,孤蓬萬裡徵"來表現各奔天涯,李商隱也用詩句"走馬蘭臺類轉蓬"來感慨自己的漂泊;
從神農嘗百草到李時珍撰寫《本草綱目》,即使一棵草也能發揮它的魔力;
公元2世紀,商人們帶著美麗的蠶桑的產物——絲綢,走出了改變人類歷史的"絲綢之路"。
植物是時間的旅行者,也是空間的旅行者。有時候,我們不知道每一粒種子來自哪裡,也不會知道它們將去往何處。他們的強大超乎了我們的想像,哪怕只有一點點土壤、陽光和水,它們的生命也能被滋養。不信,你看看這幾種植物你是否見過呢?
植物無處不在,而我們始終生活在自然中。對《詩經》略有了解,就會知道其中描述了許多植物,有花有草有野菜,譬如"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蒹葭",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蘆葦;"焉得諼草?言樹之背"的"諼草",是我們常吃的黃花菜;"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的"艾",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植物……植物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們裝點了我們的生活空間,優化了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成為了我們口中美味的食物,還影響著我們的喜怒悲歡。
記得有這麼一句話,走去自然裡,會讓你重獲生命的活力,接近自然是讓人身心恢復平衡的最好方法。也許,那你沒有時間帶著孩子走到野外去觀察,也沒有時間去公園、植物園轉轉。沒關係,我們可以不去遠方,而是從身邊的一草一木開始,蹲下來和小草親暱、與花兒對話,了解它們的前世今生。
也許,有的父母說會說植物不會行走,由於時間和地點限制,我們也沒辦法帶孩子更多觸摸他們,更何況好多植物自己還不認識,即便是遇到了也說不出個子醜寅卯,這可怎麼辦?
所有媽媽爸爸看過來,你想知道的,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本套書中不僅有神奇的探索,更有注重實踐的教育,用文字記錄自己心得的同時,也記錄了孩子的成長曆程,是一套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進行寫作的自然指導書。
本套圖書是以花、草、果、蔬為主題的自然科普讀物,介紹了120餘種常見的種類,以生動有趣、輕鬆簡潔的文字,描述花草果蔬的特徵、習性、科屬等科學內容,並融合了相關的生活常識、詩詞、氣象節氣等中國傳統文化知識;書中設有日記頁,可以讓孩子隨時隨地記錄心得想法;全書900餘張手繪植物圖譜,繪圖精美,色形逼真,詳盡地展示了包括解剖結構在內的植物各部分的形態特徵,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和收藏價值,也可以作為孩子繪製花草果蔬的臨摹範本,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求知慾,同時啟迪孩子去思考人與自然地關係,去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以及如何善待我們的地球家園。
噓!小點聲!我們一起偷偷看植物的"秘密"吧!
看到這本書,也許你很疑惑植物能有什麼"秘密日記"呢?不過是葉子、花、根、莖而已,哪裡稱得上"秘密"可言呢?如果你真是這麼想的,植物們或許就該嘲笑你啦。怎麼,您不信?那就跟我來一起看看,植物的日記都有哪些秘密吧!絕對會讓你驚訝到嘴巴裡能放得下拳頭!
秘密一 植物之間有某種隱秘的"交流密碼"
植物之間也會"竊竊私語",這可不是風吹樹葉的沙沙聲或雨水滴落的滴答聲哦。我們雖然聽不到植物說話,但是我們可以聞到它們的氣味,如不同的水果香味、不同的蔬菜味道等,這都是植物釋放出來的化學物質,這也是植物與植物、植物與其他有機體之間傳遞信號的"手段"哦!比如說夾竹桃、番茄、桉樹等,它們在生長過程中會釋放出一種特殊的氣味,就可以有效的阻止動物、微生物等對它的侵害。還有的植物會利用海葵這種手段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呢。
植物之間的交流可不僅限於此哦。當一種植物被昆蟲啃食時,它會像周圍的小夥伴傳遞信息,夥伴們接收信息後,就會團結一致,做出禦敵的準備。除了釋放阻敵氣味外,還會通過釋放氣味呼喚入侵者的天敵哦。
秘密二 植物界裡的"賄賂高手"
植物是非常聰明的,它們也會通過"賄賂"一些昆蟲來保護自己。它們是怎麼賄賂的呢?我們知道,植物的花朵裡含有蜜腺,目的是為了吸引昆蟲來授粉。而有些植物的葉腋、葉柄、葉背、萼片等部位也會長有蜜腺,目的就是"賄賂"一些捕食性昆蟲。比如絲瓜,它的葉腋、葉背、萼片等位置上就長有蜜腺,像螞蟻、蜜蜂等昆蟲就會被花蜜吸引,而青蟲遇上這些昆蟲時就會被嚇得逃之夭夭。
秘密三 植物界裡的"針刺高手"
說到"針刺高手",你會想到什麼呢?對啦,植物的刺!這些刺經過長期的進化形成,讓它們一個個的都成為了植物界的"武林高手"。不過,不同植物的刺長在的位置不一樣,名稱也不一樣。仙人掌的刺叫葉刺,是仙人掌的葉子進化而成的;小檗的刺為託葉刺、皂莢樹為枝刺、棗樹為芽刺、鳳尾蘭為葉刺,苦苣菜為葉刺。除了這些"針刺高手",蒼耳、曼陀羅、板慄等植物的果實也是個"扎手貨"哦!它們的針刺水平也不低呢!
秘密四 植物界裡的"用毒高手"
說到"用毒",大家都想到誰了呢?是不是童話裡的老巫婆呢?其實,植物為了保護自己不被動物們吃掉,苦練出了各種"毒攻",有的果實有毒,有的葉子有毒,有的花朵有毒,有的全株有毒,而且它們的"用毒功力"各不相同哦。像馬鈴薯、番茄、苦瓜等蔬菜,植物體內都有一定的毒素,但是我們正確的食用是沒有危險的。像蒼耳、曼陀羅、夾竹桃等植物,它們的毒性都不小呢。最為厲害的是天南星科植物——滴水觀音,它不僅植株含毒,就連它們吐出的水滴毒性都非常厲害的!
秘密五 植物界的"生存高手"
植物的生存手段各不相同,它們能適應各種不同環境,有的喜歡溫暖的陽光,有的喜歡潮溼的環境,有的能生存在炎熱乾旱的沙漠,有的生存在極寒的極地……但是有兩種神奇的植物,卻堪稱"生存高手"。第一,身懷"起死回生"之術的卷柏。它生長在乾燥的荒地一帶,沒水的時候會變得枯萎並抱成一團,根部還能從土壤裡分離出來,整團植株隨風滾動,一旦獲得水分滋潤,很快就會變綠,等環境再次乾燥時,就會開啟一段新的旅行。第二,生長在空氣中的空氣鳳梨。不要懷疑,這裡說的生長在空氣中是指它不需要泥土、水等,根部完全裸露在空氣中就可以生存,而且會長得很茂盛,還會開出鮮豔的花朵哦。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它們的葉面上的銀灰色絨毛狀鱗片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分。怎麼樣,是不是很神奇?
植物的種類成千上萬,每種植物都有著自己非常多的小秘密,比如鳳仙花,你知道它為什麼叫做指甲花嗎?它的果莢為什麼會暴裂開呢?再比如蓮類植物,為什麼荷花的莖是空的?為什麼睡蓮要睡覺?大大的王蓮葉子有什麼樣的秘密呢?再比如路邊的野草,它們會有什麼樣的秘密惡?這一切都等著你我去揭秘呢!還在等什麼?
植物界的身家性命大起底,你知道多少種以動物來命名的植物呢?
大自然中的植物豐富多彩,而且隨處可見,大到喬木,小到地衣,高等到被子植物,低等到藻類,或在深山,或在草地,或在水中,或在大漠……據估計,世界現存大約有35萬個物種。這麼龐大的隊伍,取名字可真是個難題呀。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哪些植物的名字是以動物命名的呢?
與家畜有關的植物
水鱉,又叫馬尿花,生活在水裡喲。
驢食草,難道小毛驢最愛吃嗎?
馬齒莧,它的葉子很像馬的牙齒嗎?
鵝莓,它的枝幹上居然長滿了刺,太危險啦。
與野生動物有關的植物
狼杷草,又叫鬼針、鬼刺,和狼一樣非常不好惹。
仙客來,又叫蘿蔔海棠、兔耳花,它的花瓣看起來像兔子耳朵嗎?
虎皮花,瞧瞧這斑點,像不像老虎的毛皮呢?
與鳥兒有關的植物名字
杜鵑,也叫映山紅,花開滿山野,非常漂亮哦。
飛燕草,花開的形狀像不像飛行的燕子呢?找找看,哪是翅膀哪是尾羽呢?
與傳說中的動物有關的植物名字
火龍果,別惹我,仙人掌可是我的大哥。
鳳仙花,也叫指甲花,花瓣可以染指甲。
龍芽草,我的名字好聽吧?
除了以上所說的植物名字外,還有許多有趣的命名,比如以金魚命名的植物就有金魚藻、金魚花、金魚草,還有根據功能、外形等命名的植物喲,而關於這些植物的秘密,盡在《寫給孩子的自然啟蒙課》這套書中,一起來看一看吧。
這套書有趣又嚴謹,本著對孩子和知識負責的原則,這本書邀請了多位專業老師層層把關,幾經修訂和考證,經高級工程師、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花卉所研究員、知名科普推廣人梁芳對逐個知識點進行審讀,耗時一年半才推出,它最終的樣子也獲得了大家們一致推薦。
900餘張精美手繪插圖 自然知識百科
植物種類豐富,包含花兒、草兒、水果和蔬菜等內容,品類達120餘種;
書中精選花草果蔬120種,包含田野中、花園裡、叢林中等眾多植物種類,其中還包括一些同類植物的對比照及文字介紹。
設置植物小名片,孩子可快速讀懂植物;
每種植物都有一個小名片,包含植物的科屬、別稱、種類、花期、果期、高度等內容,簡單易記,讓孩子快速認知植物屬性。
內文介紹部分,文字簡潔有趣,孩子容易懂;植物分解介紹精煉準確,孩子容易記。
每篇內文均針對植物的自然生長特性、外觀介紹、故事傳說、藥效功用等相關知識進行介紹,文字簡練,語言有趣;有關植物的花朵、果實、種子等介紹部分的文字精煉準確,方便孩子記憶。
900餘張精美手繪圖片,最直觀的植物辨別方式;
本套圖書有900餘張精美的手繪插圖,包含植物主體圖片、植物花果種子及剖面圖、對比植物圖片、其他相關知識點插圖等等,給孩子最直觀的辨別方式;除此外,還可以作為孩子臨摹花草果蔬的範本,提高藝術水平。
知識點豐富,全方位介紹與植物相關的知識,增加趣味性、可讀性;
本書包含的知識點豐富有趣,除正文外,還包含與植物相關的詩詞、小故事、食用方法、傳播方式、節氣等內容,增加趣味性、可讀性,拓展孩子的知識面。
本書設有日記頁,孩子隨時隨地可記錄觀察日記、讀書筆記等;
本書設有日記頁,孩子可以隨時隨地記錄觀察日記、讀書筆記、製作標本頁等活動;日記頁包含與植物相關的古詩、現代詩、花語、標本製作提示、謎語、植物語錄等內容。
讓孩子在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變化和神奇規律,從而激發他們積極的感知、觀察、注意、記憶、思維、想像等,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促進孩子的成長,養成讓孩子受益終生的性格。
現在下單,團購優惠價57.5元,點擊下方橫條即可進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