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博雅集團CEO許曉椿:"裡程碑模式"成就全球性製藥集團
博雅幹細胞集團董事長、北大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許曉椿9月12日做客中國經濟網「中經在線訪談」欄目。中國經濟網記者 閆微微 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5日訊(記者秦陸峰)博雅幹細胞集團董事長、北大分子醫學研究所教授許曉椿近日在做客「中經在線訪談」時稱,生物醫藥的研發不同於普通產品,它是一種裡程碑模式,也正是這種模式,成就了歐美很多全球性製藥集團。
許曉椿說,生物醫藥研發投入資金多、時間長、失敗率高,甚至很多投入都「打了水漂」,但為什麼美國人投,歐洲人投?
其實,這是一個商業模式的問題。許曉椿解釋說,「你手裡拿一個杯子,做出來賣20塊錢,就賺到錢了,沒做出來一分錢不賺,這是產品模式;生物醫藥完全不是這個模式,它叫裡程碑模式,它從無到有,從有到一期臨床,到二期臨床,到三期臨床,像走樓梯一樣一格一格往上走,雖然一分錢銷售沒有,但這個價值可以是十幾億美元,這是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
許曉椿認為,在中國能夠充分理解裡程碑模式、還能充分利用這個模式來推動製藥的人才太少。在生物醫藥這個產業裡面靠的絕對不是說有一兩個專利或一個好產品,就能夠成為全球的航空母艦。全球性製藥集團靠的是模式、金融創新。瑞士人口是中國的1%,但它有兩家以上的全球性製藥集團,原因就在模式創新。
現在中國最大的生物醫藥企業市值是600億人民幣,而全球前十大生物醫藥企業平均市值在15000億到30000億之間,差距很大。許曉椿表示,這種情況不會長久,中國最大的優勢在於市場,因為生物醫藥是跟人口基數直接相關,中國的人口基數決定了中國必然誕生全球性的大型生物醫藥企業。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