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精彩觀察 | 2020年第16期

2021-02-07 環境人養成記

3. COVID-19及應對措施的環境與社會影響

(1)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歡老師EST文章——COVID-19疫情期間停滯的交通活動與加劇的霧霾汙染之間的關係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4941

(2)NS 2020年7月文章:The short-term impacts of COVID-19 lockdown on urban air pollution in China

研究表明,城市封鎖導致了空氣品質大幅改善;在寒冷、富裕和工業化程度更高的城市,這種效應更大。但疫情封鎖期間PM2.5濃度仍比WHO標準高出4倍,城市封鎖並非解決空氣汙染的可持續選擇。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0-0581-y

資訊來源(ACS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UIUxubTGKm-cZ_i6Hwb3mw

(3)EST letter 2020年11月文章:A Novel Method for Estimating Emissions Reductions Caused by the Restriction of Mobility: The Cas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也是一篇全球實時碳排放研究,其中對比了劉竹老師團隊和此前發表在NCC上一篇研究。該研究的創新點在於結合全球多區域投入產出數據和谷歌出行數據,進行了情景分析。(同學提到最近做全球實時碳排放的研究好多,我也有相同的感覺)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lett.0c00764

(4)EST letter 2020年12月文章:Decreases in Near-Road NO and NO2 Concentra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alifornia

研究美國加州疫情期間NOX的濃度降低情況:沒有使用空氣品質模型模擬,而是用統計方法GAM回歸濃度和排放(使用交通數據、EPA的AirNow空氣汙染數據、氣象數據等進行建模),對比觀測值和模型模擬值得出結論,表明COVID-19控制措施帶來的車輛活動減少使得加州近郊道路的NO和NO2濃度出現了統計顯著的下降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lett.0c00815

(5)印度總理智囊團NITI Aayog與落基山研究所共同發布的研究報告:India Stimulus Strategy——

Recommendations Towards a Clean Energy Economy

https://rmi.org/insight/india-stimulus-strategy-recommendations-towards-a-clean-energy-economy/

(6)落基山研究所疫後可持續發展系列報告:Build back better

https://rmi.org/stimulus-white-papers/

(7)Covid-19 and Food Supply

https://www.resilience.org/stories/2020-04-03/covid-19-and-our-food-supply/

4. 農業,土地利用,水資源相關

(1)NS 2020年12月Editorial文章:Bundling innovations to transform agri-food systems

編輯團隊對於農業-食品系統(AFS)應如何結合技術進步和社會政策變化來協調解決氣候、經濟、環境、健康、社會等多個目標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0-00661-8

(2)上文中提到的農業-食品系統可持續發展變革報告:Socio-Technical Innovation Bundles for Agri-Food Systems Transformation

https://www.nature.com/documents/Bundles_agrifood_transformation.pdf

(3)Nature Food 2020年12月文章:Blue water footprint linked to national consumption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s unsustainable

以5arcmin的空間解析度量化了各國國民用水的食品相關藍色水足跡,評估各地區違反環境流量要求(ERF)的程度以及國際貿易在其中的影響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0-00198-1

(4)Nature Food 2020年12月短文:Impacts of home cooking methods and appliances on the GHG emissions of food

通過問卷調查和數據收集,評估了家用烹飪方法和器具對英國食物相關GHG排放的影響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0-00200-w

(5)Nature Food 2020年12月Comment:Prospects for the true cost accounting of food systems

其中強調應對糧食系統進行真實成本核算(TCA),不僅考察通常的財務指標,也要將食品系統的隱含外部性成本進行內部化,並考慮以合適的方式納入產品定價。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6-020-00193-6

7. 文獻閱讀

(1)EST2020年11月文章:Global and Nation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he US–China Trade War

使用多區域CGE模型評估了中美貿易戰的環境影響。研究表明,儘管貿易戰將導致全球經濟下滑,但會增加全球碳排放。在韓國、英國、法國等國家因結構效應而減少排放的同時,俄羅斯、越南以及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規模效應驅動的碳排放增加,而巴西和阿根廷等南美國家的土地利用變化也將引起大量碳排放增加。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3863

(2)Nature 2020年12月文章:Quantification of an efficiency–sovereignty trade-off in climate policy

該研究使用綜合評估模型REMIND–MAgPIE考察了碳政策主權公平和效率之間的權衡取捨,發現二者的曲線是近似反比例函數的關係而不是線性關係。研究指出,以「適度偏離統一碳定價」為指導的國際金融轉移方案可以在不給國家的經濟或主權帶來壓力的同時實現氣候目標。如果要在不進行資金轉移的情況下實現同等氣候目標,則發達國家的碳價可能比發展中國家高出100倍,導致效率損失2.6萬億美元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82-5

(3)NC上2020年11月文章:Exploring the trade-offs between electric heating policy and carbon mitigation in China

清華大學電機系鍾海旺老師團隊的文章,研究了我國電採暖與碳減排之間的trade-off。用電力調度模型分析指出,電採暖政策(EHP)可能額引致短期內大規模產生額外的電力負荷,造成碳排放增加——到2020年碳排放增量可能達到130-198Mt,不過伴隨著城市環境化的推進,預計這部分碳排放增長將放緩。作者也建議政府將大型可再生能源與電熱負荷相匹配,在促進剩餘可再生能源消納的同時降低供暖相關碳排放。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9854-y

(4)Energy Policy 2021年2月文章:Modeling the impact of EVs in the Chinese power system: Pathways for implementing emissions reduction commitments in the power and transportation sectors

研究使用耦合電力和交通部門的SWITCH-China評估了中國推廣電動汽車實現碳減排的路徑,指出電動汽車智能充電與否將對未來發電需求和系統成本有所影響;實施智能充電能夠減少6.8%~14%的儲能裝機需求,並相較於無序充電每年節省約301-860元/車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142152030673X

微信報導:電動汽車對中國電力系統及碳減排的影響 |「透視能源新視角」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OyR89QpsH7SvqI0ggfbOxA

(5)NC 2020年12月文章:Early decarbonisation of the European energy system pays off

研究使用一個開源的、耦合電力系統模型的技術模型,評估了歐盟地區能源系統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的不同路徑所對應的成本。研究指出,「早開始、穩行動」的轉型路徑不僅能夠提高低碳轉型的可行性,更能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20015-4

(6)Nature reviews-earth & environment 2020年10月文章:Decommissioning coal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7-020-00114-y

這篇文章點評的就是李晉同學前段時間發表的EST文章:Incorporating Health Cobenefits in Decision-Making for the Decommissioning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s in China,再次感嘆同學的分析角度和質量真的太優秀啦!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3310

(7)Nature reviews-earth & environment 2020年9月文章: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decarbonization strategies in the cement and concrete industries

綜述了水泥和混凝土行業低碳轉型的環境影響。指出未來十年內不可能用其他材料大幅替代水泥,但該產業價值鏈中可以引入改進措施,同時建築業利益相關者可以通過減少新增非必要工業基礎設施投資、提高現有建築標準,來顯著減少水泥部門相關的溫室氣體排放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017-020-0093-3

(8)NE2016年文章:Moving beyond alternative fuel hype to decarbonize transportation

師姐這周做的文獻閱讀推送,這篇文章有點類似社會熱度分析,並不是常規的能源環境領域,但比較有意思。研究的是美國1990-2013年期間多次不同的「替代燃料汽車」炒作浪潮,包括電動車、氫能汽車等等。通過文獻調研和語句識別提取出不同的「炒作周期」,並探討了這種炒作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市場實際發展的影響。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energy201613

(9)NS 2019年10月文章:Air quality and health benefits from fleet electrification in China

分析了中國電動汽車發展對空氣品質(包括PM2.5, NO2和O3)以及人群健康影響,表明提到電動車滲透率可以帶來很大程度的人群健康效益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19-0398-8

(10)World Development 2021年1月文章: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photovoltaic-based intervention: Rhetoric and reality in Qinghai, China

分析了在青海通過發展光伏產業同時推動扶貧和能源轉型的潛力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5750X20302448

資訊來源:【光伏扶貧】「陽光產業」照亮青海脫貧路 | 「3E文獻速遞」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TUyqymUL1ZMtGqyzKfVj1A

(11)排放不確定性與環境市場設計 | 「經濟聚能環」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FKdzIc8q_ImUJ7Muo3SBOg

(12)[ES&T]"事前分析"還是"事後分析",哪個對環境政策分析更有意義?| 「環境科學與政策」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M2zXZOs3CkL0EHeUQ2GpjA

(13)【節能減排】中國35個工業部門的節能減排路徑分析 | 「3E論文速遞」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ADd-cnGCk7b6A6cksz9uYQ

(14)研究話題:Density and Sustainability

Sustainability 特刊:

https://www.mdpi.com/journal/sustainability/special_issues/density

High Density and Sustainability:高密度的城市規劃可能並非更有助於環境可持續性

https://dopedesi.com/2020/12/06/high-density-and-sustainability-newgeography-com/

相關焦點

  • 遼寧教育2020年第16期
    遼寧教育2020年第16期
  • 【電子閱覽室】濮陽廣播電視報2020年第51期精彩呈現
    【電子閱覽室】濮陽廣播電視報2020年第51期精彩呈現 2020-12-23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轉載 | 環境·氣候·能源 每周觀察 第16期
    COVID-19及應對措施的環境與社會影響(1)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劉歡老師EST文章——COVID-19疫情期間停滯的交通活動與加劇的霧霾汙染之間的關係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4941(2)NS 2020年7月文章:The short-term
  • 疾控視窗|一周重點工作回顧(2020年第10期)
    疾控視窗|一周重點工作回顧(2020年第10期) 2020-12-20 2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銅雀臺詩社《每周一聯》第75期 (2021年第3期對句選
    《銅雀臺詩詞》2021年第3期    總第273期銅雀臺詩社《每周一聯》第75期
  • 每周大事(2020年10月10日~16日)
    每周大事(2020年10月10日~16日)提要 〇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〇習近平在廣東考察: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 〇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 〇李克強出席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啟動儀式
  • ISUE第16期 | 中小學校服採購,每周最新招標信息
    第16期 校服採購需求列表中學夏裝85元、中秋裝110元採購學校:莘縣櫻桃園鎮實驗中學、莘縣櫻桃園鎮中心初級中學、莘縣朝城鎮中心初級中學、莘縣張寨鎮中心初級中學、莘縣莘亭中心初級中學、莘縣河店鎮中心初級中學、莘縣魏莊鎮中心初級中學漣源市第三中學所屬地區:湖南採購需求:學生校服數量及要求:1300整套;採購項目預算84.5萬元/年,
  • 寫在經濟觀察報第1000期:這正是綻放的時間
    (封圖設計:趙刈) 經濟觀察報 文釗/文諸君在手的是經濟觀察報第1000期報紙。換句話說,我們已經陪伴了您將近20年——從2001年4月16日開始,這是一段不短的時光。20年前,我們和加入WTO的中國一起奔跑,滿懷憧憬卻又不無忐忑。那時候恐怕沒有多少人想到,這一段奔騰歲月,會在這個國家的肌體上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記。 對於那時的經濟觀察報來說,這份初生的報紙和它的年輕人如此幸運。
  • 2020年深圳第49期全市各街道治安安全指數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借鑑國內其他城市的成功做法,於2016年4月5日開始,每周通過市公安局門戶網站、公安微信、微博,向社會發布一次深圳公共安全指數,保障市民群眾知情權、監督權,引導社會各界廣泛參與 「平安深圳」建設。
  • 《花城》2020年第1期精彩預覽
    2020年《花城》第1期新刊出爐,以新的起點尋找新的思路,重點推出李宏偉的長篇《灰衣簡史》,小說用影子反觀人性,用交易思考價值,從全人類視角叩問生存的本義,同時擬出了一份欲望的使用說明書。
  • 深網觀察 第290期|要看花海,還是人山人海?
    去年11月16日上午,同樣是在蓮花山公園簕杜鵑花展,筆者看到一位六十多歲的遊客因體力不支暈倒在公園草地上,全身無力、意識模糊。執勤民警趕到現場後,了解到醫療救助點距離較遠、醫護人員趕來還需要時間,就背起老人向醫療救助點趕去。走了數百米後,醫護人員也迅速趕來,當場對老人展開治療。由於救治及時,老人情況逐漸穩定。
  • 每周監管資訊(2020年第34期)
    每周監管資訊(2020年第34期)一、監管動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根據2020年8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但是較低的利率上限,以及取消原有自然之債的區間,是否能真正起到降低民間融資成本的作用還需進一步觀察。
  • 每周監管資訊 2020年第34期
    2020「龍井海蘭江」杯U16夏訓邀請賽今日進行了半決賽,在一場延邊足球內戰中,延邊海蘭江04隊2-1戰勝了延邊大學隊,成功躋身決賽,將與廣州恆大04隊爭奪本次邀請賽冠軍。海蘭江隊的張成珉率先打破僵局,金永浩錦上添花,延邊大學隊下半場利用點球扳回一球。以下為本場比賽精彩瞬間。
  • 深網觀察 第320期|平平安安,才能過好年
    面對深圳春節的物資供應是否充足、各類商戶是否照常營業、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有哪些舉措等問題,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黃生文表示,為做好2021年春節期間「米袋子」、「菜籃子」保供穩價工作,市場監管局已制定詳盡方案,有序加強糧油、蔬菜、肉類等重要物資儲備,確保市場供應充足,價格穩定,滿足市民的節日消費需求。
  • 北師蒙學幼教課題公益課堂第12期
    北師蒙學幼教課題公益課堂第12期預告安若玟 2020-9-12 21:16 7 0摘要: 本 期 主 題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幼兒園一日活動如何更好開展?講 座 時 間2020年9月15日晚8時上線。第十一期《教師節:我愛您——新幼師(幼獅)!》
  • 寧洱警方通報【2020】第16期
    寧洱警方通報2020年第16期1、本周,全縣公安機關共接各類有效警情98起,其中,刑事7起,治安3起,交通29起,糾紛9起,求助20起,其它30起。2020年9月12日 來源:指揮中心審核:李興文
  • 2020年首場流星雨在什麼時候 今年第一場流星雨時間幾月幾日
    流星雨是神聖的,它們的生命很短暫,但是它們願意耗儘自己的生命只為划過天空,給天空帶來一絲絲的光明,它們划過的瞬間銘記在我們心中,它們是活得精彩的,那麼下面由星座知識為大家揭曉下2020流星雨大爆發時間表。
  • 新刊預告 |《傳記文學》2020年第4期總第359期
    1934年從中央大學畢業後,她隨即考入剛成立的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班,成為第一屆的16人之一,並於1936年畢業。1940年2月,沈祖棻的新詩集《微波辭》在重慶出版,其中《空軍頌》《克復蘭封》《衝鋒》《花圈》等均為抗戰題材,是直面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民英勇抗敵的傑出作品。
  • 大樂透第20131期:2020年倒數第4期開獎,大獎夢是否能成真?
    大樂透第20130期開獎,前區紅球開出16、17、23、26、32,後區藍色球02、12。紅球落在第5、7、8三個區內,奇偶比2:3,開出一組連碼16、17,與上期沒有重碼。第20130期有網民曬出一張彩票,開獎號碼全在其中,卻沒有中大獎,確實令人遺憾。這是一張10元的5注單式票,第1注中包含開獎號碼16,第3注後區號碼全中,第5注號碼包含了四個開獎號碼,但後區一個沒中,最後只得了一個五等獎及一個六等獎。雖然沒有中大獎,但離大獎近在咫尺,相信這位彩民一定會有好運的。
  • 【天天問每周精選】第60期:納悶,天氣類軟體是怎麼活下來的?
    上圖是百度指數關於「墨跡」從11年到18年的搜索指數,你會發現一直都是下降的趨勢。看到這個趨勢的話估計就不會再問這個題目了。據我觀察,朋友圈裡面喜歡下載此類app 的朋友,個人覺得略「矯情」,可能是中二青年或者文青,哈哈哈哈。喜歡玩知乎,其他各類網紅話題性軟體,在聊天的字體上也會挑剔。對於此類用戶,手機自帶的天氣,太過簡單,也不夠生動,不能滿足與眾不同的自我定位和審美,額外下載此類軟體也是無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