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菜市二路到步行街的童年往事

2020-12-22 專注青島故事

戴新閣 /文

你知道菜市二路嗎?即使臺東本地人,似乎知道的也不多,因為這條路名不見經傳。那天,在南山市場萬壽路上,有一外地人問我菜市二路怎麼走,我似乎也沒聽說過這條路,他說好像距南山花卉市場不遠,於是告訴他花卉市場的位置,讓他到那兒再打聽一下。

事隔不久,從桑梓路往西走,發現萬壽路西面的第一條路竟然就是菜市二路。這不就是以前我家住過的地方嗎!怎麼竟然不知道這條路呢?後來了解到,原來這條路以前是從東山路始,而我家住的窗外只是一條較寬的胡同,沒有路名,拆遷後胡同和路連成一體,統稱為菜市二路了。

(菜市二路)

以前,這裡都是平房,上世紀九十年代拆遷改造,那時筆者已遷走了,這裡蓋成了一片樓房,父母作為拆遷戶搬到了桑梓路與萬壽路交界處。這幾年回家照顧老母親,竟然把萬壽路當成以前住過的那條路了,甚至有篇文章裡有一張圖片還把臺東市場樓的位置錯位了。由此我想:人的記憶也是容易出錯的,凡事不能總憑以前的印象,有時親眼見到的東西也不一定真實,畢竟事隔境遷,至於道聽途說之事就更不能完全相信了。

現在的菜市二路與以前大徑相庭了,一大段是小飯店,海鮮批發部,路兩邊排滿了送貨拉貨的汽車。此路,南起延安二路,往北穿過東山路、桑梓路、郭口路,到臺東一路止,全長約300餘米。對面是以前的臺東市場樓南大門,現在是萬達廣場南門,這兒前不久一部分又改成利群商場了。

(前面是臺東市場樓南門舊址)

以前,菜市二路周邊平房有若干大小雜院,居住的大都是工人、手工業者、商人小販之類,也有個別家底比較殷實的單獨住座小院。這裡的房子都是早年買下來的。聽母親說,我家以前住在臺東三路東頭,兩間房住著兩戶人家,在我出生後把那間房子賣了,在此買了兩間20餘平方米的房,當時錢不夠,父親把他那輛國防牌自行車賣掉,才湊齊把房子買下來。

房子位於現在的菜市二路上,距延安二路約二十餘米,是個不大的院子,裡面有五戶人家,房子很普通,但朝向卻是院子裡最好的,記得每天早晨在小床上一睜眼,就能看到從窗戶裡散進來的陽光。出來院子往北有一小坡,下面是東山路,這是一條與桑梓路平行的路,與登州路相接,路上有一條寬七八米,深約兩米,用石頭砌成的大溝(明渠),據說這就是以前的「清溪河」。

(以前的「清溪河」,網絡圖)

大溝上有一座簡易的石橋,小時候經常在那裡玩耍,大溝沒有護欄,沒有水流的時候,孩子們在溝沿上跳下爬上,頑皮打鬧。那時,家裡孩子多,也沒有什麼文化娛樂的地方,更沒有電視網絡之類的,男孩子閒著沒事就結幫打架,周邊一些大院的孩子興打群仗,我們這兒卻興一對一的「單挑」。

兩幫孩子各有頭目,頭目單挑,勝者為「王」。其他追隨者立馬「叛變」投靠勝方。為了不讓大人發現打仗,一般在人少的地方進行,大溝下面就是單挑的好地方。有一次,與小胖子單挑,一拳打在他牙齒上,見嘴上出血了,一幫的小夥伴在上面加油叫好,這時忽聽有人喊我說:你爹來了!我轉身就跑,從南面溝沿爬上去,感覺右手食指隱隱作痛,低頭一看上面脫了一層皮,那時,每年冬天手都會凍腫,特別是食指腫得像小胡蘿蔔一般,這次蹭在人家的牙齒上所以脫了一層皮,露出一片絲絲的紅肉,趕緊用衣角裹著回家。回家後不敢放聲,悄悄地找塊口罩布包紮起來,自治自愈。

(網絡圖片)

小時候打架最能致傷對方的是「封眼」,拳頭打到對方的眼角上,眼帘瞬間就腫了起來,看不清東西,幾天後眼圈發青,成了「青眼」。那時,封過別人的眼,也被別人封過眼,封眼後用開水衝一杯茶,用熱氣燻幾次,不幾天就消腫了。

以前居住的平房都是公用水龍,公共廁所(稱茅房),菜市二路上有三個廁所,東山路大溝沿旁邊一個,桑梓路一個,路北頭與市場樓南門斜對面有一個。桑梓路上那個旁邊還是室內密封集中的大糞池,周邊廁所往那裡集中,多了後用車拉走。「文革」期間,掏糞工人在大糞池裡還挖出過一些金貨,用水衝洗乾淨放在一個白鐵盆裡,裡面有金項鍊、金條、銀元、首飾之類的,幾個工人圍著那些東西商量如何交給公家,最後一致同意交給銀行。

廁所南面往東不遠是利津路小學,這是一所民辦小學,筆者曾在這裡讀過3年書,後來合併到了人和路小學。學校東面有座院子,大鐵門,據說是一國民黨旅長的家,青島解放前夕本人逃往臺灣,妻子和兩個兒子留在了這裡,小兒子與我鄰居的一位大哥是同學,上小學時,他們一行3人到中山公園人工湖去偷著划船玩,結果船翻了,兩個人爬上來,那小兒子卻溺水而亡了。

「文革」時,旅長家被抄,一大堆字畫、書籍「四舊」之類的東西被焚燒了。有人說,茅房裡的那些金貨大概就是他們家扔進去的,因為附近沒有當官有錢的人家。如今這裡兩邊都成了海鮮批發市場。

(米廠後面是「完美世界影城」入口)

穿過桑梓路往北與郭口路相對的是青島米廠,高高的圍牆,寬敞的大院,裡面坐落著一排排整齊的糧倉,偶爾有拉糧的卡車或地板車出入。現在這裡一部分成為居民樓,一部分成為「完美世界影城」、國美商場了。

路西面是青島十四中學的後院牆,牆北頭拐角處是一公共廁所。如今這裡有一面黃牆,西邊成了地鐵臺東站的出入口。

(以前公廁處,後面是地鐵臺東站)

穿過臺東一路就是臺東市場樓南大門,這一片大都為臺東商場,西、北兩邊有一些住戶,從南門順著拐把形的樓梯上二樓,裡面主要賣電器、燈具、百貨、文具等,過道北面以服裝、布匹等為主。樓下南面海貨禽蛋肉之類,那時海鮮很少,有也是小魚小蝦,偶爾有窄刀魚,但很快就賣光了。雞蛋、豬肉憑票供應,那時豬肉大概四角八分錢一斤。

小時候喜歡和大孩子來往,鄰居小敏比我大四歲,有時在一塊玩。那天,他纏著有哮喘病的母親要錢買豬肉,要了兩角四分錢和供應票,我陪他到市場樓底割了半斤五花肉,回家後他把肉切成塊,裝進小鍋裡添上水,捏一把鹽,放在爐子上煮了起來。

他守在爐子旁,一開鍋就掀開蓋子聞一聞,不一會撈出一塊嘗嘗,吧嗒著嘴說:真香!然後問我吃不吃,我搖搖頭,示意給他的母親,他轉過頭望著盤腿坐在床上哮喘的母親,粗聲粗氣地問:你吃不吃?他母親微笑著艱難地搖了搖頭,他竟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吧嗒著嘴;也不怕燙,一眨眼的功夫就吃完了,然後,兩手端起鍋子連吹帶噓地把湯也喝了,抹抹嘴滿足地說:真解饞!當時,我感覺不太舒服,不是因為他的吃相太難看,而是他對母親的態度令我吃驚。自那以後,就很少和他來往了。

(臺東市場樓南門)

後來他去了三線淄博「山東機器廠」(兵工廠)。我下鄉後還收到過他的來信,以後忙忙碌碌再也沒聯繫,我剛退休時,有一個老鄰居找我玩,我打聽他的消息,老鄰居說去世了,60歲那年在淄博走的,家裡有兩個女兒,我聽了嘆息不已。

那時,他家住的是一個院中院,兩間房還有一間廚房,他母親去世後,其哥結婚,各住一間,哥在鋼銼廠上班,為人和善,能吸菸,我們稱其為大哥,冬天晚上鄰居青年常聚在他家聊天,筆者是小孩。因與小敏一塊玩,也經常過去。大哥同事,「老遲」,天津人,住在臺東公安分局對面二層樓的單身宿舍,是常客。他看了不少書,三俠五義,今古奇觀之類的,「文革」期間,這些書都屬封資修之類禁書,大家以前也沒看過,聽他講,都聽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他講電影《流浪者》更是繪聲繪色,引人入勝。

老遲還是個練家子,善摔跤也練螳螂拳,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就到山上活動,有點真功夫。有一次。在中山路乘車,擠車時見一青年把一位老人拽倒了,他說了兩句,那青年動手就打,被他一腳踹在地上,另一同夥從腰裡拔出一把刀子上來就刺,他一個小擒拿,抓住對方手腕,奪過刀子掂了掂,順手擱在馬路沿上一腳踏斷了,倆人目瞪口呆,連喊大哥,跪地求饒,還說要拜他為師,他斜了一眼說:滾!

老遲高個方臉,獅子鼻,三角眼,看人總是眯縫著眼,有一種不屑一顧的樣子。他與當時社會上那些摔跤,搗套子(拳擊),顯擺張揚的青年不同,雖好打不平,但卻不顯山不露水。後來聽說,他也遭了別人暗算。結婚不久,有人敲門,一開門被人一棍子砸在頭上,當場昏倒了,後來幾乎成了植物人。看來人生處處有江湖。

市場樓東門外是臺東二路,西門外是臺西二路。東門旁邊有光陸戲院,後來改為遵義劇場,出去大門有一小飯店,一個爐包鋪,往北路兩邊是水果攤,通往臺東三路。

(80年代的遵義劇院 毛衛東攝影)

西邊有土產雜品店,臺西二路有交化商店,舊貨託賣店、照相館、聚福樓飯店、瑞芬茶莊等。小時候家裡生活困難,很少去飯店吃飯,偶爾到聚福樓吃頓早餐,覺得甜沫、油條味道特別好。聚福樓以魯菜特色而聞名,20世紀80年代周邊結婚辦酒席大都在那裡請客。筆者80年代旅行結婚,臨走時在院子裡支了個大棚,擺了幾桌酒席,飯菜都是從聚福樓預定的。

(臺東聚福樓)

與聚福樓相鄰有個新華書店,(文革)期間裡面只有馬列、毛選,魯迅作品及中醫書籍,上初中時,在那裡買了幾本魯迅雜文,《中醫基本理論》,還一度產生過學醫的念頭。後來這裡改成了臺東書店批發部。對面是照相館,還有個租賃小人書(連環畫)的人家,一分錢看一本,我院裡有個張大爺,小時候經常帶我去看小人書。

張大爺是個鋦鍋匠,就是用鋦子(一種兩腳釘)連合破裂的器物,如:盆、缸、鍋之類的。他老家是萊蕪,一個人來青島從事鋦鍋的營生,在我們院最西頭租了間小房,平日裡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喊著:鋦鍋嘍……,招攬生意。

鋦鍋之類是個手藝活,我見過他鋦鍋,先用小刷子將盆內裂紋處刷乾淨,對好裂紋,用兩個膝蓋夾住,然後從木頭匣子裡取一個鑽頭,左手拿一個半圓的小鐵帽扣在鑽頭的軸上端,右手拉弓子,那弓子的麻繩繞在軸的中間,一推一拉,開始在裂縫的邊緣鑽眼。不一會兒,裂縫旁邊就出現了一個向內側傾斜的小洞,等把裂縫兩邊對稱的小洞都鑽好了,就開始上鋦子。

(鋦鍋)

從木頭匣子拿出了幾個約2釐米長的小鋦子,兩頭各有小鉤,把兩頭的小鉤按在裂縫兩邊鑽出的小眼裡,再用錘子輕輕敲擊,把小鉤釘進盆裡,接著再鋦其它的鋦子。一共打了4個小洞,鉚了2個鋦釘,用小錘敲擊鋦子使其弧度和盆體弧度相吻合,最後從一個油布包裡弄一點白灰膩子抹平裂縫。盆就鋦好了,鋦好的盆雖然有鋦巴子,不怎麼好看,但卻滴水不漏。

張大爺個子很高,有點駝背,整天樂呵呵地,嘴裡時常哼著家鄉小曲,大人們都叫他老張。也許他一人在這裡覺得孤單,有時叫著我和他一起出去攬活,他教我喊:鋦鍋嘍,我喊:鋦鍋來……,別人問他,這孩子是你的?他說不是,是我徒弟。啊,這麼小就學徒?!人家驚訝不已,他卻哈哈大笑。

中午,他請我吃八分錢一碗的清湯麵,他多要一碟花生米,打二兩白酒,喝得津津有味,還給我天南海北的瞎聊一通,我問他去過嶗山嗎,他說去過呀,「嶗山很高,我爬到山頂,摸到了雲彩」。雲彩什麼樣呀?我驚奇地問,他說像鴨巴一樣,咕咕地叫還熱乎乎地呢。我信以為真,很長一段時間老想著爬上嶗山頂,親手摸一摸像鴨巴一樣的雲彩。

張大爺看小人書喜歡看商人經商、小爐匠之類的,看完一本就遞給我,我喜歡看神話、西遊記等,對他那類小書不感興趣,他也不在意,後來我弱弱地抗議,他才讓我找本神話的看。

(小人書)

「文革」開始時,張大爺要回老家了,臨走時,他摸著我的頭喃喃地說:「孩子,長大了到萊蕪去玩,喜子(他兒)也該上初中了」。我心裡有點空落落的。

臺東二路往北是臺東三路(步行街),這裡一直是繁華的街道,兩邊商店毗鄰,商品應有盡有。從威海路入口往東,有鏡子玻璃店、文化體育用品店、利群百貨商店、正大食品店、眼鏡店、鐘錶店、綢布店、果品店等。記憶中,正大食品店的點心味道很純正,糖果也比較多,店裡的香腸很有味道,似乎是廣式的5角8分錢一斤。

(正大食品店)

利群商店是一座拐把型的平房,其前身是"德源泰百貨店」,是中華老字號,建於上世紀30年代,1956年由"德源泰百貨"、"永信綢布"、"大光明眼鏡"、"福興祥文具"和"福興昌玻璃"五家店鋪公私合營為國營企業。如今已成一家跨地區、多業態、綜合性的股份制大型商業企業集團。

(80年代的利群商店)

步行街原市場樓北門斜對面,有新華樓浴池,這是一座二層樓澡堂,一層是女賓,二樓是男賓,裡面有單間,並排的床位,有捶背、修腳、理髮等項目,洗完澡後大人要一壺茶水,躺在床上休息,看起來也頗愜意。

(新華樓澡堂)

小時候經常跟著父親去洗澡,那時國營企業每個月都發福利票,用於理髮洗澡。澡堂裡面和現在的洗浴中心沒有什麼區別,有淋浴、溫水、熱水池,父親常在熱水池裡泡,小孩子怕燙不敢下去。90年代新華樓增加了桑拿項目,我以為父親喜歡熱浴,於是帶他去體驗一下,結果父親差點暈倒在裡面,許是年紀大了,裡面太熱缺氧的緣故吧。不久新華樓改成旅館,後來拆除了。

如今臺東三路已成為步行街,以前店鋪林立的小商場都已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現代化的大商場,臺東最大的市場樓也早已被千川百貨、利群商廈所取代,臺東步行街商業圈已成為島城最大的商業圈之一。

(臺東三路步行街)

流逝的歲月,帶走了人們的青蔥年華,許多事情早已忘卻,但一個地方一些童年小事卻成為一段抹不去的記憶,因為你曾經在那裡居住生活過。

相關焦點

  • 青島臺東步行街再次升級迭代
    7月22日,商務部公布「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作為山東唯一入圍的步行街試點,青島臺東步行街位列其中。從2019年底啟動「臺東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再到量身打造的「1253」行動方略,市北區對於街區迭代升級工作,可謂不惜餘力。而此次躋身全國試點,必將迎來一次「躍級之旅」,借勢激活這片青島百年商圈。
  • 青島臺東步行街迭代升級的密碼——「1253」
    中國山東網7月25日訊 (記者 楊廣科 通訊員 李同濱、安迪) 7月22日,商務部公布「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作為山東唯一入圍的步行街試點,青島臺東步行街位列其中。從2019年底啟動「臺東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 再到量身打造的「1253」行動方略,市北區對於街區迭代升級工作,可謂不惜餘力。
  • 青島臺東步行街折桂而歸,「國字號」步行街如何落地生花?
    其中橫向街道以臺東一路至臺東八路命名,縱向街道則以豐盛、振興、慶祥等寓意吉祥的話語命名。從這些路名裡可以聯想到,在商貿繁盛之時,這裡集聚四方商賈,一派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是中國近代商業街樣板區。一個多世紀的迎來送往,臺東步行街是青島唯一一條從未間斷的商業街區,豐富市民生活的同時,也見證著城市的經濟興榮,形成了獨有的文化特質。
  • 重要提醒:青島臺東開建地下城 周日起威海路封閉兩個月
    工程主體範圍為威海路,南起寧海路,北至長春路,支線為臺東三路人和路及臺東八路地下。地下城最牛的地方,必須重點介紹。是青島第一個配備行車道的地下綜合體,也就是說,能跑汽車。地下共四層,B1、B2、B3為商業和停車場,B4為雙向四車道。
  • 青島最繁華的商業區是臺東三路步行街,晚上最熱鬧,夜色不錯!
    臺東三路步行街是青島最繁華的商業區,這裡以臺東三路步行街為中心,輻射到周邊多個街區,形成了著名的臺東商圈,夜晚還有熱鬧的臺東夜市。臺東三路步行街的特點就是人多,這裡吃、喝、娛、購應有盡有。威海路把整個臺東步行街分為西北和東南兩段,其中西北段有很多休閒小站,可以喝點東西,坐下休息;東南段以購物為主。臺東1路到臺東8路,都是老青島步行街的象徵,尤其是夜晚的繁華與嘈雜,保留著老青島獨有的味道。季節性與步行街的興衰有絕對的關係,夏季十分繁華熱鬧,冬季十點左右基本上沒人了,不管是商家還是顧客,難耐青島的寒冬。 青島的美食有著無窮的誘惑力,逐一品嘗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
  • 本周日起威海路封閉兩個月!臺東要有大動作
    地下道路起於延安二路與延安路交叉口,沿延安二路、威海路向北,終止於威海路與漢口路交叉口,主路全長約1.3公裡。出入口分別設置於延安二路和威海路上。規劃佔地面積約54000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3320平方米,其中商業面積約62517平方米,停車面積約34273平方米。
  • 青島美食街之臺東步行街:朝觀壁畫夜賞燈,購物休閒在臺東!
    臺東美食街: 迅速崛起的新一代商業中新,風頭直逼中山路一帶。臺東商圈是青島五大商圈之一,東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長1000 餘米,成為青島特色商業步行街。 其飯店如林,小吃之多,讓人眼花繚亂,成為親朋網友聚會之必去之處。青島臺東步行街,想必來過青島的人都會來此「打卡」過的地標。 其飯店如林,小吃之多,讓人眼花繚亂,成為親朋網友聚會之必去之處。
  • 青島臺東步行街踏上蝶變之路!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預計2023年...
    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已進入第二標段。去年7月,青島臺東入圍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是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此次躋身全國試點,開啟了臺東步行街升級的「蝶變」之路。而作為臺東步行街改造提升項目的「第一槍」,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從公布之初就備受關注。如今工程進展如何?項目何時竣工?
  • 想像一下,地下的臺東步行街是啥樣
    威海路地下通道出入口效果圖。臺東三路威海路過街道口部效果圖。下沉廣場效果圖。該項目規劃為平戰結合一體化工程,是青島市打造國家級高品質步行街的重要組成部分。威海路平戰結合地下工程是集過街通道、商業、停車、交通於一體的地下空間綜合體。工程主體沿威海路南起寧海路,北至長春路,支線為臺東三路、人和路及臺東八路地下。
  • 青島臺東步行街改造提升入列全國試點
    7月22日,商務部舉行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正式公布,青島臺東步行街赫然在列。  入列實至名歸  除臺東步行街外,本次發布的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中還有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大連青泥窪步行街、石家莊民族路步行街、鄭州德化步行街、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深圳東門步行街、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寧波老外灘步行街、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廈門中山路步行街、昆明南屏街步行街。
  • 青島旅遊:臺東商業步行街,被稱為青島的「王府井」
    青島市:臺東商業步行街,備受年輕人的青睞,吃貨的「天堂」今天要帶大家玩的是青島主要的商業步行街之一,臺東商業步行街,國際金街。臺東步行街東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於2006年10月13日,被青島市政府正式命名為「青島市臺東商業步行街」。
  • 青島臺東商業步行街,被稱為青島的「王府井」,吃貨的天堂!
    青島臺東商業步行街東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長1000餘米,是特色街區的中心街,也是目前青島市商業一條街,於2006年10月13日被青島市政府正式命名為「青島市臺東商業步行街」。「朝觀壁畫夜賞燈,購物休閒在臺東」,臺東商圈是青島五大商圈之一,東起延安三路,西至威海路,全長1000 餘米,是青島特色商業步行街。步行街兩側商住樓牆體那些色彩斑斕,生動形象的彩繪圖案也能看的出來。聽說這也是全國最大的手工彩繪一條街。曾經也是以濃厚的商業化氣息,舒適的購物影響和旺盛的人氣,被形象地稱之為青島的「王府井」。
  • 臺東步行街入圍全國改造提升試點 計劃三年迭代升級
    7月23日,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現場會在南京舉辦,青島臺東入圍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升級改造提升試點,是山東省唯一一條國家級步行街試點街區。商業步行街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和商業繁榮的直接體現,它記載著城市發展的歷史傳統,凝聚著城市商業發展的精華。
  • 臺東商業街區要升級 力爭打造國家級步行街
    原標題:青島這條有著120年歷史的商業街區要升級,力爭打造國家級步行街1月11日下午,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步行街迭代升級與城區探索轉型研討會在中聯自由港灣舉行。「步行街有什麼最重要意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總結概括了四句話,一是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載體,二是促進消費轉型升級的有限抓手,三是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的閃亮名片,四是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中國步行街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主任韓健徽表示,青島臺東步行街具備打造國家級步行街的潛質和優勢,應該充分發揮臺東步行街在提升城市品位、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上的重要作用。
  • 青島臺東步行街入列全國12條步行街改造試點
    7月22日,商務部舉行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正式公布,青島臺東步行街入列。除臺東步行街外,本次發布的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中還有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大連青泥窪步行街、石家莊民族路步行街、鄭州德化步行街、長沙黃興南路步行街、深圳東門步行街、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寧波老外灘步行街、福州三坊七巷步行街、廈門中山路步行街、昆明南屏街步行街。
  • 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啟幕
    此次2020青島·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為期17天,橫跨「雙12購物節」,預熱跨年、元旦等多個年終大促重要節點,以「商業創新賦能場景」為理念,聯合本土優質品牌,齊聚紮根青島創新、嘗試、付出的優秀品牌及創業青年共同打造集展示、交流、合作及場景體驗為一體的商業創新平臺,以文化、場景、流量、科技多維賦能商業創新,為臺東步行街再續百年「頂流傳奇」。
  • 臺東步行街入列國家級改造提升試點!
    號外山東唯一臺東步行街入列國家級改造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正式公布其中青島市市北區的臺東路赫然在列!除青島臺東路外,本次發布的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還有哈爾濱中央大街、大連青泥窪、石家莊民族路、鄭州德化、長沙黃興南路、深圳東門、合肥淮河路、寧波老外灘、福州三坊七巷、廈門中山路、昆明南屏街。綜合2018年底公布的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記者觀察發現,臺東步行街是目前山東省唯一一處國家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
  • 臺東步行街入列國家級改造提升試點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作為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步行街是一個城市商業資源的聚集地,對居民生活和豐富城市功能有重要作用。7月22日,商務部舉行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全國第二批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正式公布。其中,青島的臺東路赫然在列。
  • 青島臺東步行街未來將進行南北擴容 打造中心商貿區
    自2004年正式開街以來,臺東商業步行街走過了10年繁華之路,同時作為臺東商圈的中心街區,步行街年營業額從不足10億到現在的43億,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成為市北的名片、青島的新亮點。之後,商家開始在龍門路(現長興路)建店常駐,180多米的龍門路上就有了大陸茶莊等一批商鋪,這裡也就成了島城最早的商業街之一。2001年,在「商貿興區」的大背景下,市北區政府決定對臺東三路進行改造,打造首條商業街,將延安三路至威海路段的臺東三路實施線路入地、管線改造、路面平整,由此形成了商業步行街的雛形。
  • 逛吃正嗨卻突遭斷電,青島臺東路步行街晚上10點就收攤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2日訊 「朝看壁畫夜賞燈,購物休閒到臺東」,這是青島臺東路步行街提出的打造目標。記者調查發現,即使是青島當地人,都覺得臺東步行街太落後了,沒有一線品牌。「烏漆麻黑的,誰過去啊。」除了晚上10點就斷電,太東路步行街還存在擁堵、停車難、亮化不足以及衛生間等配套缺乏的問題。對此青島市商務局副局長郭健解釋說,2018年青島實施的亮化工程確實促進了臺東路步行街的繁榮,但是10點斷電是市政的要求,同時附近居民投訴夜市擾民,居民和商戶的需求矛盾。「我們正在調查,想實行彈性的作息時間。夏季旺季可以按照經營業戶的需求延長亮化時間,冬季淡季則按照居民的需求早一點把燈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