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滄桑巨變 飲水思源 全省58個貧困縣脫貧攻堅成就巡禮】
凝心聚力戰貧困
——廣河縣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廣河縣城全景。廣河縣委宣傳部供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睿君
廣河縣是國列省列扶貧開發重點縣。2014年,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2545戶、5.78萬人,貧困村51個,其中深度貧困村28個,貧困發生率為27.03%。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河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按照「突出重點、全面推進、連片攻堅、到戶到人、精準施策」的工作思路,緊盯「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切實提高扶貧開發質量水平。2019年底,全縣51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06%。今年2月,經省政府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
回望來路,一張張優異的成績單見證著廣河縣各族幹部群眾在扶貧開發徵程中的苦幹實幹。2016年,廣河縣被評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2019年,廣河縣入選第二批41個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名單;同年,廣河縣被評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四好農村路
群眾的致富路幸福路
廣河縣總體呈現出「一川、兩山、五流域」的地理特徵。過去很多年裡,全縣交通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不僅造成群眾出行困難,更阻礙各類產業發展。
精準扶貧,交通先行。「只有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徹底改善農村地區交通條件,完善全縣路網結構,才能有效盤活農村資源,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廣河縣扶貧辦主任馬永忠如是說。
脫貧攻堅以來,廣河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攻堅克難,聚焦發展瓶頸,積極實施交通先行工程,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建設投入,完善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提高農村公路運輸服務水平,打響了交通扶貧攻堅戰。
2016年以來,全縣累計投資7.3億元,硬化農村道路1100多公裡,全縣各級公路裡程達2647公裡,通村道路硬化率100%,通社道路硬化率90%,通戶道路硬化率85%。
通過幾年的發展,廣河縣內交通四通八達,高速公路、國省幹線縱橫交錯,縣鄉村公路交織成網,不僅徹底解決了群眾的出行難題,還為特色產業發展注入活力。
「過去,我們要走幾十裡山路,趕著牛羊到市場去賣。現在好了,汽車直接開到家門口,運輸、銷售牛羊都很方便。」官坊鄉河灘村養殖戶馬葉青高興地說。
沿著一條條連接十裡八鄉的農村公路,廣河縣群眾走上了一條條「脫貧路」「致富路」「幸福路」。「四好農村路」為廣河大地帶去了人氣、財氣,也為黨在基層凝聚了民心。
「糧改飼」
推動種植養殖業共發展
每年年初,行走在廣河縣的田間地頭,隨處可見一個個或白或綠的塑料大包,當地人親切地稱它們為牛羊的「麵包」。
「這是全縣開展『糧改飼』的成果,這些青貯飼料包已成為鄉親們致富的『寶貝』,很多貧困戶都靠它順利脫貧。」廣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馬進福介紹說。
自古以來,廣河縣群眾就有「無牛無羊不成家」的傳統養殖觀念。但過去幾年間,隨著養殖成本不斷提高,群眾養殖效益下滑,嚴重阻礙了當地草食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2015年起,廣河縣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在全省範圍內率先開展「糧改飼」工作,探索出一條「糧飼兼顧、草畜配套、以種供養、農牧互促」的循環農業發展和產業扶貧新路,推動旱作農業的「第二次革命」。
2017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村裡廣播上聽到「糧改飼」工作的重大意義後,三甲集鎮頭家村養殖戶馬忠明決定用家裡的3畝旱地嘗試「糧改飼」。
「用自家的草料餵自家的牛羊,一頭牛算下來一年至少省下1000多元的成本。不僅如此,多餘的飼料還能賣給附近的企業。」馬忠明高興地說,同樣是辛苦一年,「糧改飼」後家裡收入翻了好幾番。
在廣河縣,和馬忠明一樣從「糧改飼」中嘗到甜頭的群眾還有很多。據統計,2019年,全縣完成「糧改飼」20萬畝,加工優質飼草80萬噸,帶動貧困戶1.1萬多戶,畝均增收400元以上。
電商扶貧
探索增收新路徑
今年5月,一場以「電子商務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直播賣貨」活動在廣河縣開展。短短兩個小時,活動吸引圍觀網友8萬多名,點讚數量18.23萬個,成交特色產品600多單,交易額達7萬多元。
「這些年,我們在電商扶貧這條道路上越走越穩,很多貧困戶在電商企業的帶動下,實現穩定增收。」廣河縣商務局局長馬俊祥說。
近年來,廣河縣探索建成廠房式和居家式兩種「電商扶貧車間」,採取「電子商務+扶貧車間+貧困戶」的運營模式,破解大批無法外出務工群眾的增收難題。
在廣河縣莊窠集鎮大莊村,最引人注目的是位於村中心的「電商扶貧示範點」。
馬歪謝是大莊村「電商扶貧示範點」裡的產業工人。幾年下來,他通過在示範點裡打工實現了脫貧。「我幹縫紉加工的活,不用風吹日曬,每月也能掙近3000元,日子過得很紅火。」馬歪謝如是說。
如今,廣河縣電商企業已發展到200多家,從業人員8000多人。2019年,全縣電子商務線上銷售額達2.02億元,比上年增長30.3%,通過「電商扶貧車間」產品銷售額達3500萬元,帶動就業近200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600多人。
電子商務讓越來越多的廣河特色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各地。馬俊祥表示,將繼續做大電商扶貧產業,讓更多群眾依靠電商扶貧實現長期穩定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