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簡潔明了只加自己的朋友,在微信運營初期雜亂無章的QQ和其有了巨大的反差,沒有廣告沒有彈窗不需要開通各種會員也不需要花時間點亮各種圖標,這一切似乎都好像在吸引著許多人加入微信的大家庭,而現在成白上千個公眾號,各種各樣的小程序,就連坐在地鐵上都有人上來要求加你的微信好友,說自己正在創業需要支持。
於是朋友圈有了下面這樣的景象,幾乎成為了各個大中小商家的集市,他們在這裡實時更新自己的產品和價格,到後來發自己心情和動態的人越來越少,幾乎每天習慣打開朋友圈的人已經放棄了這個功能。
就連各大品牌都已經知道了朋友圈是有多麼強大的營銷分量,直接精準硬廣出現在你的朋友圈裡,不管是Apple新款手機的廣告還是瑪莎拉蒂邁凱倫我這都是能夠出現在我朋友圈裡的廣告,我深知大數據時代的作用,也突然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有點億萬富豪的味道,不像其他人朋友圈只能出現麥當勞肯德基或者京東的廣告了。
當然,各大廣告在加上朋友圈好友的瘋狂轟炸對於這個追求簡潔的軟體來說早已經脫離了誕生時期的本質,只是依靠著騰訊強大的用戶基數讓微信做到了十億用戶做到了網際網路最強社交軟體的行列,可是只不過現在使用微信早已經有了迫不得已的意思,如果和自己的朋友一起遷移你真的還願意留在微信嗎?
還有另外一個龐大的社交並且附帶新聞性質的平臺微博,本身是打破了常規讓所有人分享自己的動態,包括各種明星以及各種官方平臺,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各樣你感興趣的東西,也是獲取新聞以及領域動態最佳的方式。不過中國的社交平臺最終都走向的讓人無法想像的道路,明目張胆的出售各種東西或許還需要自己自己特別關注才能夠看到,但是一系列抽獎的微博卻發生在了各種大小微博帳號裡面。
轉發抽現金轉發抽各種高端電子產品轉發送豪車,一系列的抽獎活動開始在平臺開始風靡起來,也吸引了無數普通的用戶去參與其中,或許轉發量和評論量仍然趕不上一些當紅明星,但是對於一個非公眾人物來說也是一個十分恐怖的數字了。
不僅僅是這兩大最為老牌強勁的社交軟體被植入了各種各樣非正常的運營模式,就連新鮮出爐的爆款軟體抖音等等幾乎也是廣告不斷,幾乎刷五個視頻就能出現一個廣告視頻,並且頻率仍然在不斷的變高,更不用說今日頭條等等新聞客戶端早已經成為了廣告的聚集地,我們可以理解每家公司都對自己的盈利模式有著屬於自己的看法,通過植入廣告的方式自然是最簡單最快捷的方式,只要有了用戶基數再加上客戶有投放的意願這生意也就這麼成了。
但是從用戶體驗的角度上來看,各家公司卻沒有找到真正能夠中和的方法,變質的平臺或許最終會導致用戶流失的速度變得越來越快,直到有一天一個更能吸引消費者的軟體出現,或許那時候他們就會著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