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戾氣,是指一種凡事做得狠,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
在如今的社會中,大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壓抑自己的情緒,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選擇忍讓退縮,把不滿之情壓在心底。
如果不會排解,長期以往,負面情緒就會越積累越多,人也會變得戾氣十足。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如果你最近重視把這些話掛在嘴邊,說明你的暴戾之氣已經很重了。
(1)命令式說話:「你必須給我……」
這種說話方式,背後反映出了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那就是「控制」與「不平等」,說這話的人,心底其實是不尊重他人的。
而且,這話的背後,蘊含的是一種不容置疑的態度。一旦被人反駁,立馬就可能勃然大怒,暴跳如雷。
如果你開始這麼說話了,說明你最近內心遇事不順,比較煩躁,缺乏了一定的安全感。這種心理最終會導致一個人越來越暴戾。
(2)反問式說話:「你為什麼不……?」
反問本來就是一種非常「火爆」的說話方式,這種表達非常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滿和敵意。
絕大多數人都聽過這樣的話「你為什麼不努力?」,「你為什麼要這麼做?」。換位思考一下,你聽到這話是什麼感覺?
一個理智,懂得人際關係的人,一般不會用反問的方式去和別人溝通。除非內心的情緒已經積壓到頂點,才會選擇這麼「衝」的話。
(3)負面型說話:「真實該……死」
當一個人從彬彬有禮,到嘴裡開始時不時蹦出一些負面的,罵人的話。他一定要小心了。
這反映的是他的內心深處已經充滿了各種負能量的情緒,而且已經開始不知不覺的影響到他的行為了。
這時候,應該趕緊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好好的調養一下,不然很容易出大問題。
如何排解心中的戾氣?
哈佛大學公開課:幸福課中,講了三個快速排解內心負面情緒的方法,可以算是非常的有用。
1.允許自己為人:你要給自己面臨的壓力頒發一個「許可證」
告訴自己,所有的人都會經歷失敗與挫敗,都會嫉妒別人,都會感到壓力……這完全正常,這完全合情合理,這是作為人的一部分。
2.學會重建:發現問題中的閃光點
去尋找失敗中的閃光點,壓力裡的平衡點,以樂觀的視角去看問題,將目前消極的處境,詮釋為積極。
3.換個角度:跳出迷局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要試圖去「跳出來」,重新思考一下,這件事真的這麼重要麼?從長遠來看,它會對我造成很大影響麼?它值得我去擔心、焦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