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也有「聲優」!研究發現:一些動物會通過叫聲來偽裝自己

2020-12-23 奇點使者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

據報導,科學家們在經過對大量的動物進行研究後,發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動物界竟然也有著不少「聲優」,它們的體型和聲音基本上是不成比例的,明明在我們看來本應該發出低沉吼聲的動物,卻反而叫聲清脆悅耳,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什麼是「聲優」?

在討論動物們的「變聲」問題之前,先讓我們看一下什麼是「聲優」,簡單來說,就是類似於配音演員,出色的嗓音就是他們的利器,通過改變音色、音調等方式,聲優演員們,便可以隨意模仿不同的人說話,可以是小孩子,也可以是老人,而且性別不限。

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很多動物都和人類一樣,可以改變自己的聲音。為了尋找答案,科學家們對164種哺乳動物進行了實驗,發現它們大多都可以發出和自己體型不符的聲音,而且還惟妙惟肖。

舉個例子來說,老虎作為大型哺乳動物的一種,它的叫聲是低沉的,會給人一種非常渾厚有力的感覺,而對於一些小型的哺乳動物來說,它們的叫聲則普遍都是比較尖銳的,說白了就是發出的聲音比較細。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大型哺乳動物都和老虎一樣,發出的聲音低沉有力,相反的,很多大型哺乳動物的叫聲反而會好像鳥類一般,叫聲的頻率最高可以達到上萬赫茲,大象、鯨魚等都是如此。

動物是如何改變聲音的?

對於這些動物中的「異類」,它們是如何做到讓聲音和自己的體型不相符的?因為在此前的科學研究中,科學家們認為動物的聲音應該是和它們的體型相符的。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動物的體型越大,那麼它們體內的發聲器官,也就應該更大,所以,它們發出的聲音頻率就會變得很低。這也是為何老虎會發出類似於轟鳴聲一般低沉聲的原因。

相反的,如果動物的體型很小,那麼,因為體內的發聲器官很小,所以,發出聲音的頻率也就會變高,這個時候,自然它們發出的聲音也就變得尖銳了,就好像我們平時聽到很多小動物的叫聲,都是感覺聲音很細一樣。

它們是如何改變如此高難度的聲音的?研究認為,很多大體型的動物叫聲和自身情況不符,應該都是和它們口腔內部的結構改變有關。比方說通過研究,科學家們發現吼猴雖然是小型哺乳動物,不過因為它們的喉部腔體的位置結構非常特殊,所以,這就導致它們小小的身材可以發出「大大的能量」,叫聲聽起來低沉又渾厚。

此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或許是人類小看了這些動物,它們可能已經在不斷地演化過程中,學會了「改變聲音」的能力,因為它們已經掌握了通過改變舌頭的位置,來改變自己發出的聲音,就好像人類的聲優演員,可以隨意在不同的聲音中切換一樣。

為何動物要改變聲音?

在科學家們的眼中,大自然中的動物們,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聰明。因為本身野外生存環境中,競爭就是非常激烈的,而且生存壓力也很大,大自然的法則講究優勝劣汰,如果在演化的過程中,動物們學不會保護自己,那麼,它們也只能被大自然淘汰掉。

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會變聲的動物,都是通過聲音偽裝來保護自己。比方說,對於一些本身生存能力較弱的動物來說,它們會通過改變自己的聲音來迷惑敵人,特別是在敵人靠近,但是還沒有將它捕捉到的情況下,它會躲在暗處發出類似大型動物般低吼的聲音,這樣捕食者就會因為害怕而逃走。

此外,一些動物改變聲音,也是為了繁育後代。在實驗中,科學家們發現,一些鸚鵡會在繁殖期到來的時候,通過發出特殊的聲音,來吸引異性的前來,這個時候,它就會更容易交配,也可以更好地繁育後代。

類似的現象還在海豹中發生,研究發現,很多海豹都會模仿同類中成功繁育後代的叫聲,來吸引異性前來。不過,更多的聲音模仿現象,都是為了讓自己在自然界中可以獲得更大的優勢,可以更好地生存下來。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7月23日文章《大漢身蘿莉音 動物界也有「聲優」》

相關焦點

  • 只會喊的土撥鼠?其實它是動物界語言大師,會100多種叫聲和方言
    土撥鼠學名叫做旱獺,和龍貓,水豚一樣是一種體型中等的嚙齒類動物,平均體重達10斤左右,體長50cm左右。主要分布於美洲,亞洲,歐洲等地,我國西部也是土撥鼠的重要棲息地。因為這些網絡上流行的動圖,人們對土撥鼠產生了一些誤會,認為土撥鼠是一種非常膽小疑神疑鬼的小動物,遇到事情只會大喊大叫。
  • 西藏曾現藏獒都怕的動物,通過叫聲聊天,會咧嘴笑還能發嗤嗤笑聲
    03動物界語言高手:通過叫聲聊天,叫聲中包含了關於自己年齡的信息當夜幕降臨,斑鬣狗開始呼叫,它們能夠發出多種聲音,在空曠的大草原上此起彼伏,別提多嚇人了。眾所周知,斑鬣狗的叫聲十分奇特,斑鬣狗能夠發出超過11種明顯不同的聲音,如果按照音調高低細微差來看的話,那就不止這麼多了,真是動物界的語言高手。
  • 動物也有同理心:山羊可通過叫聲辨識彼此的情緒
    山羊是聰明的群居動物。一項新研究表明,山羊可以通過傾聽其他同類的聲音來區分歡快或沮喪的情緒。 人們可能會忍不住把這些善於表達和群居的動物擬人化。但事實上,我們對非人類動物的思維和感受仍然知之甚少。不過,我們正在逐步打開了解動物認知的窗戶。 2019年7月10日發表在《動物學前沿》上的一項新研究證實,山羊可以通過傾聽其他同類的聲音來區分它們是歡快還是痛苦。換句話說,山羊可以知道彼此的感受。
  • 盤點5種叫聲最響的動物
    原標題:盤點5種叫聲最響的動物   你有沒有想過哪些動物是這個星球上叫聲最響亮的?答案可能你連聽都沒聽說過。令人吃驚的是,這種小水蟲的叫聲竟然最高能達到105分貝,這幾乎相當於一臺手提鑽拿在手上工作時的噪音水平!  這種鳴叫聲如此響亮,人們可以站在水池旁,輕易地聽到水池裡這些小昆蟲們發出的叫聲。不過對於自然界的其他喜歡安靜的動物們來說也有一個好消息,那就是當它們在水下發出這些聲音時,大部分會在穿過水麵進入空氣時被消耗掉。
  • 原來動物界也有「吃軟飯」的傢伙嗎?真是厚臉皮!
    原來動物界也有「吃軟飯」的傢伙嗎?真厚臉皮的,竟然一輩子寄生在媳婦身上!你見過在大海裡打燈籠的魚嗎?真的是誘敵利器呀!看過《海底總動員》的寶貝,一定對這個「燈籠魚」記憶深刻。自帶燈籠去找食物,誘來小魚一口吞,簡直就是開掛一般的存在。查資料的時候驚訝地發現,鮟鱇魚似乎只有雌魚,很少能看見雄魚的身影?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鮟鱇魚有一種特別的繁殖策略,由於雄魚很小,所以會「寄生」在雌魚的身上,甚至與雌魚融為一體,這在動物界中可是非常稀罕的。
  • 動物的叫聲能算語言嗎?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統計,發現平均每人每天用於說話的時間大約為1小時,按照漢字來計算,正常語速為每分鐘80到160個字,意味著你我每天會說4800到9600個字不等。這些字組成句子,句子匯成語言,語言用於溝通,也讓人類有別於其他動物。人類語言究竟是如何而來?動物界是否存在語言呢?
  • 貓為什麼會發出「咕嚕咕嚕」聲?動物學家:它是動物界的語言大師
    貓向來獨立,所有的貓科動物天生不易被馴化,貓咪已經被人類馴化了上千年,可現如今依舊對它的主人愛理不理,除非是肚子餓了,否則很少會主動向人撒嬌。但是貓咪在向主人要食物的時候,不僅僅會發出「喵喵」聲,還會發出各種奇怪的叫聲,比如「咕嚕咕嚕」、「嗯嗯」等聲音,而且是自帶語氣的那種。
  • 動物界的十大奇聞,interesting!
    動物界的十大奇聞,interesting!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而動物界更是充滿神秘色彩,許多動物行為古怪,既令人嘆為觀止,又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接下來,小編為你介紹動物界十大不可思議的奇聞趣事。研究發現,鸚鵡不僅只會「學舌」,而且還具備某種複雜的語言處理能力。鸚鵡的語言能力其實十分突出,能以類似4歲至6歲小孩的熟練程度從事某種語言處理任務。長頸鹿血管系統異常複雜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 。它們心臟的跳動速度必須是母牛的兩倍,這樣才能把血液輸送到大腦。
  • 最不可思議的動物偽裝:你絕對看不出來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角葉尾守宮幾乎能以一切吞得下去的動物為食,包括蟋蟀、蒼蠅、蜘蛛、蟑螂和蝸牛等。更大一些的物種,如馬達加斯加葉尾守宮和Uroplatus giganteus甚至能吞下小老鼠。角葉尾守宮也有天敵,包括一些鳥類、蛇和老鼠。如果遭遇威脅,角葉尾守宮會突然長大嘴巴,發出響亮的叫聲,伸出紅色的舌頭並分泌黏液,做出撕咬的動作。它們還會利用尾巴的反光來迷惑掠食者。
  • 動物之間怎樣交流呢?不僅僅只是依靠叫聲、氣味、動作...
    研究人員對類人猿、猴子、狗、鳥及烏龜進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內容有兩項:研究發現許多動物都具有前一種能力,但只有類人猿、狗、狼與鴉具有後一種能力;研究人員對視線跟隨的認知基礎仍不甚清楚,但有進化證據表明「普通」視線跟隨及「幾何」視線跟隨很可能各自依賴於不同的認知機制。
  • 動物界的房地產大亨,樂善好施,將自己的住處分享給其他動物居住
    導語:動物界的房地產大亨,樂善好施,將自己的住處分享給其他動物居住。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澳大利亞,野生動物們的王國,這個神奇的國家,生活著很多我們沒有見過的獨特野生動物,今天要介紹的就是被稱為澳大利亞本土「復活節兔子」的一種動物——大袋狸。大袋狸又被稱為兔耳袋狸,是一種長有類似兔子耳朵的穴居有袋類動物,它們曾經是佔據了大陸80%以上面積的沙漠生物。
  • 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排行榜
    即使是幾年過去了,大象仍舊會記得它們喝過水的地方。另外,也有專家稱,如果您曾經傷害過一隻大象,那它一生中都會記住您。它們也可以通過製造不同的聲響與同類進行交流。研究者稱,大象是少數可以在鏡子中辨別出自己的動物中的一種;它們也很有同情心、具有利他性,是一種社會性很強的動物——不僅懂得悲傷與快樂,懂得勞逸結合,更加會使用高級工具;它們也有很發達的藝術細胞,可以通過噴繪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 到底誰才是動物界最聰明的動物,不是猴子,而是它!
    人之常態,孩子呢都是被家長從小比到大的,所以說「被人家的孩子」就是從比較成績開始的,說到成績就脫離不了智慧一詞,說我們總不如別人家的孩子,那動物界是不是也會有家長產生這種疑問?這是當然的,我們也會去比較自己家的寵物和別家寵物的智商,這家的狗狗學會了多少的技巧,這家貓咪會不會躲避障礙物?反正人生在世總是缺少不了比較。第一:黑猩猩關於黑猩猩我們絕對有所耳聞,和人類基因基本吻合的就是它了,畢竟它百分之九十八的DNA是和人類相符的。
  • 研究發現:松鼠通過這個來判斷它們是否安全
    在我們生活中,它們除了嘲弄附近的狗狗並使用我們的排水溝作為水滑梯外,似乎也會偷聽鳥類的叫聲來衡量它們的安全性。最新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灰松鼠利用附近鳥類的聲音來推斷附近有沒有捕食者。研究人員在他們的自然棲息地為松鼠播放了幾種聲音,其中包括鳥類在餵食器周圍的叫聲和一隻紅尾鷹的叫聲。
  • 植物也有「大智慧」,研究發現:人類正在逼它們快速進化
    植物竟也有「大智慧」 從2012年開始,科學家們就開始研究植物的偽裝術了,說起來,早從150多年前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後不久,在研究動植物的熱門時期,就有研究者曾經指出過,一些植物看起來似乎會偽裝。
  • 動物界也有「交際花」,很多動物一看到水豚就主動示好,為何?
    在地球上,大自然萬物相生相剋,動物們幾乎都與自己的同類生活在一起,很少會與其它動物成為「好朋友」,畢竟根據自然法則,不是敵人就是對手。可是,水豚卻成為了動物界的「交際花」,很多動物一看到它,就會主動上前去示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貓咪也會通過叫聲來表達各種情緒?這些聲音你都熟悉嗎?
    大家都知道,除了人類用特有語言之外,其它動物也都有自己特殊的語言,比如狼、海豚、狗、猴子等等,它們都用自己的語言與同類相互交流著,那麼其實貓咪也是一樣的,雖然有的貓咪可能不喜歡叫,但是它們相互之間也有自己的語言。
  • 貓咪有19種叫聲?來自人貓溝通學的研究
    之所以選擇這個方向,蘇珊娜有一套自己的解釋:動物之間相互交流主要使用聲音、動作和氣味這三類信號。貓在與另一隻貓溝通時,大多是通過動作和氣味;而在試圖與人類交流時,貓咪更傾向於發出聲音信號來吸引我們注意。也就是說,當貓在「喵喵喵」時,通常是針對人類,而不是另一隻貓[2]。
  • 發現|發聲啟蒙免費APP——動物的叫聲
    楊楚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康復醫學科言語治療師 作為一名言語治療師,超越最近接診了很多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超越今日要給大家安利一個新的 APP— 動物的叫聲 此 APP 是利用此互動式圖片書來幫助孩子學會多種動物的叫聲和名字
  • 動物界三大扛把子,世界上最無所無懼的動物
    說到動物界的扛把子就不得不提蜜獾了,外號「平頭哥」,它們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最無畏的動物,雄性體重在9-14公斤左右,雌性為5-10公斤左右,它的背部呈灰色,看起來更加惹人注目,蜜獾和其它獾類動物體型相當,其壽命可以達到24年,不過正是由於它從不服輸的性格和戰鬥力爆表的氣勢只差把自己玩成瀕危動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