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電訊:斬斷海外遊學「向錢看」的利益鏈

2020-12-15 人民網

原標題:斬斷海外遊學「向錢看」的利益鏈

  暑假過半,在夏令營市場上,短期海外遊學夏令營十分火熱。十餘天的遊學,價格動輒數萬元。調查發現,遊學機構與學校之間有一條潛在的利益鏈:一些遊學機構坦言,學校能從每個學生的花費上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間,而帶隊老師獲得免費出境機會,也成為遊學項目的一個潛規則。(8月14日《北京青年報》)
  過去,遊學只是「別人家的故事」,大多發生在西方發達國家;現在,遊學在中國如雨後春筍,並不奇怪。遊學其實是古代中國士子的傳統,「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遊學。隨著社會和教育的雙重進步,遊學重要性日益被發現,這是其大熱的內在邏輯。
  「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體現在海外遊學上也是如此。有聲音認為,低齡化海外遊學並沒有太大意義。應該看到,海外遊學的確能增加閱歷,增強溝通能力和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見識。但由於低齡孩子的認知特點,作用不宜放大,短期的國外教育很難改變在國內長期形成的學習和思考模式,即使想提高英語聽說水平,如果回家後不加強練習,也會很快回落。遑論有些海外遊學往往名不副實,「遊」大於「學」,甚至只「遊」不「學」。
  應該提醒,這是一個教育焦慮時代,也是一個「曬娃」時代。對於很多家長來說,哪怕只是讓孩子散散心,只是給朋友圈添一些炫耀,也願意花這筆錢。只要提高透明度,應該尊重「不差錢」家長的選擇。真正需要警惕的,還是媒體調查發現的「利益鏈」。
  此前,教育部等四部委曾聯合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對中小學生出國參加夏(冬)令營等有關活動管理的通知》,要求主辦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非營利,應是遊學的一條底線。但對有些人來說,底線就是被用來突破的。媒體查詢了同時段、同時長且行程類似的普通旅行社報價,發現遊學機構與學校合作的遊學項目報價要高出不少,有的甚至高出上萬元。為什麼這麼高,看看學校拿5%-7%提成、帶隊老師免費出境的潛規則,也就有了答案。
  現實已然說明,海外遊學不僅沒有落實「非營利」的要求,反而已成赤裸裸的暴利行業。從規定來看,強調遊學「不得以營利為目的」十分有必要,可在現實中,由於監管飄在空中,規定只是「說起來很美」。正是由於利益所在,現在學校與機構合作很熱——為了從中賺錢,現在海外遊學特別熱——為了從中賺到更多的錢。一旦以錢為導向,這樣的海外遊學,又會取得什麼效果?
  就當前來看,海外遊學已成一門「時髦生意」——對家長來說,只是趕的一個時髦;對學校和機構來說,卻是一門生意。永遠都不要忘記為什麼出發,一旦初心出了問題,自然不會有什麼好效果。有關方面在鼓勵海外遊學的同時,也要確保「非營利」落到實處。媒體報導的回扣和潛規則問題,更是必須受到查處,斬斷背後的利益鏈條。只有這樣,才能讓海外遊學沿著正確軌道前行。

(責編:董曉偉、黃策輿)

相關焦點

  • 如何斬斷「發票黑市」利益鏈? 兩方面原因需重視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湖南、廣西、福建、江蘇等省區調查發現,在中央禁令之下,部分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少數黨員幹部仍然存在大量違規公款開支等情況。部分基層幹部表示,「假發票」亂象背後隱匿著觸目驚心的「真腐敗」。
  • 受賄行賄一起查一起追 斬斷「圍獵」利益鏈
    雙方一來二去,很容易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小圈子」,甚至「圍獵」和甘於被「圍獵」的利益鏈、權錢交易的關係網。王曉光滿屋子的茅臺、賴小民「超市」裡藏著巨額現金、袁仁國收到專門為其定製的5公斤金鼎……近年來查處的腐敗分子背後,大都有著極力拉攏腐蝕領導幹部的「圍獵者」和積日累久的關係網、利益鏈。
  •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
    淅江必須斬斷高考灰色利益鏈由此看來,浙江確實存在一條與高考有關的灰色利益鏈。多年參與命題和閱卷的人尤其是擁有極大話語權的組長。他們平時在培訓機構講課售書,在命題時很可將自己講的重要內容或題目稍作變更塞進試卷中;在評卷時可能將自己講過的要求、技法等融進評分細則和處理爭議卷的過程中。
  • 張家慧案被曝37名行賄者:斬斷徇私枉法利益鏈
    可以說,這樣的典型案件「編織」的是一條司法掮客和司法權力之間的利益鏈,「圍獵」與被「圍獵」交織、濫用職權與謀取私利交織、違法辦案與利益輸送交織。斬斷徇私枉法利益鏈,除了對張家慧這樣的腐敗分子有一個查一個,嚴肅懲處,關鍵還是要強化制度執行,對關鍵崗位、關鍵人員的權力加強監督制約,行賄受賄一起查。
  • 重慶日報:斬斷利益鏈是叫停職稱英語考試的前提
    原標題:重慶日報:斬斷利益鏈是叫停職稱英語考試的前提「職稱英語考試引發煩惱,一輩子都不用的東西,考有什麼用?」(3月26日新華社)職稱英語考試廣受質疑,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可「不說白不說,說了也白說」,儘管人們對此詬病不已,但這項考試,依然年年歲歲頑強地折磨著欲評職稱的芸芸眾生。
  • 我省警方斬斷一條「暗網」利益鏈
    本報訊(記者劉友旺)8月18日,省公安廳發布消息,我省呂梁警方經過3個多月奮戰,於近日摧毀一個特大販賣個人信息犯罪團夥,斬斷一條利用「暗網」為境內外詐騙團夥輸送公民個人信息的利益鏈,查獲非法獲取的各類公民個人信息近9億條,抓獲犯罪嫌疑人7名。
  • 歡迎訂閱《新華每日電訊》報
    歡迎訂閱《新華每日電訊》報   《新華每日電訊》報是由新華通訊社主辦和出版的對開八版大信息量綜合性日報,以展示新華社新聞精品為主旨 《新華每日電訊》報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堅持內容的嚴肅性與形式的生動活潑相統一,堅持大信息量與透徹的分析洞察相統一,被譽為"消息總匯",具有很高的權威性。 《新華每日電訊》報內容豐富、全面,形式新穎、獨特,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和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高度讚譽,也受到了全國廣大讀者的歡迎。
  • 海外遊學產品避雷指南
    一個海外遊學項目值不值得,不應該單從價格上來判斷,而應該從價值上進行考量。在選擇海外遊學項目時,需要理性判斷,到底有哪些「雷」是可以避開的呢?01、海外遊學品牌國際知名度選擇海外遊學產品時,第一個標準是品牌。重信譽的資訊時代,品牌就是保證。
  • 斬斷圍繞「五唯」現象的灰色利益鏈
    而主管部門也要深入基層,吸納多方建言,推動職稱評審改革,健全學術機制評議,完善多元化、精細化的高校教師評價體系,營造認真、科學、誠信的學術空間,向教師打開更多晉升渠道,消除監管漏洞,斬斷圍繞「五唯」現象的灰色利益鏈,幫助更多致力於教育、德才兼備的教育人才脫穎而出,促進我國教育事業欣欣向榮。(斯涵涵)
  •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都...
    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都... 本文原標題:《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
  • 斬斷徇私枉法利益鏈!張家慧案被曝37名行賄者 涉及律師、企業主和...
    可以說,這樣的典型案件「編織」的是一條司法掮客和司法權力之間的利益鏈,「圍獵」與被「圍獵」交織、濫用職權與謀取私利交織、違法辦案與利益輸送交織。斬斷徇私枉法利益鏈,除了對張家慧這樣的腐敗分子有一個查一個,嚴肅懲處,關鍵還是要強化制度執行,對關鍵崗位、關鍵人員的權力加強監督制約,行賄受賄一起查。
  • 非法「一日遊」 網約司機多參與 警方斬斷利益鏈
    北京市公安局近日通報,自去年11月以來,北京警方先後開展了3波次針對非法「一日遊」的集中收網行動,抓獲包括攬客人員、黑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導遊以及旅行社和購物店經營人在內的數十名涉案人員,其中刑事拘留39人,行政拘留22人,全鏈條斬斷非法「一日遊」利益鏈。
  • 保持定力寸步不讓 堅決斬斷名貴特產背後利益鏈
    原標題:保持定力寸步不讓 堅決斬斷名貴特產背後利益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上強調,要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讓,防止老問題復燃、新問題萌發、小問題坐大。
  • 上海交通大學設立海外遊學基金資助貧困學生海外遊學
    上海交通大學設立海外遊學基金資助貧困學生海外遊學 2008-05-13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正式設立本科生海外遊學基金,資助品學兼優但家庭困難的本科生到海外遊學,加大國際化人才培養力度
  • 《新華每日電訊》報 徵訂進行時
    《新華每日電訊》是新華社出版的時政大報,是國家通訊社全媒體新聞矩陣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堪稱「報紙上的新華社」。新華社所有形式的報導,都是《新華每日電訊》的稿源;新華社優秀的編輯記者,都是《新華每日電訊》的「天團」。
  • 海外遊學,遊而不學?
    海外遊學,遊而不學?這句家喻戶曉的教育古訓,讓為數眾多的中國父母們心甘情願一擲千金,送孩子們去海外遊學,增長見聞,開闊視野。即使費用動輒數萬、乃至數十萬,家長們依舊趨之若鶩。然而,方興未艾的海外遊學,近年來卻屢受「走馬觀花、遊而不學」「上車睡覺、下車撒尿」的質疑。圖解教育工作室(ID:tujiejiaoyu)聯合遊學醬,解讀海外遊學繁榮之下隱藏的亂象,教你如何甄選優質海外遊學產品。
  • 新華每日電訊:起底10萬個微信號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四川遂寧號商作案設備。(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民警為化名)(首發:「新華每日電訊」調查周刊 本報記者:劉鄧 編輯:黃海波)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 【以案示警】斬斷「圍獵」和甘於被「圍獵」的利益鏈,堅決破除權錢交易的關係網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要求,「對巨額行賄、多次行賄的嚴肅處置,堅決斬斷『圍獵』和甘於被『圍獵』的利益鏈,堅決破除權錢交易的關係網。」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決斬斷利益鏈,向全社會持續釋放對受賄行賄零容忍的強烈信號。  重金行賄、隱匿行蹤的行賄人受到嚴懲  「我認罪,對犯罪事實和量刑建議都沒有意見。」
  • 海外遊學日益呈現低齡化趨勢
    隨著暑假的臨近,海外遊學市場再次變得火熱起來。近日,途牛旅遊網對外發布《在線海外遊學市場消費分析2017》,根據用戶預訂情況,從客戶年齡層、目的地選擇、人均遊學花費等方面,對在線海外遊學市場的消費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
  • 業內人士揭海外遊學市場潛規則
    調查動機    進入暑期以來,面向孩子的旅遊市場日趨火熱,其中,海外遊學項目尤為惹眼。價格不菲的海外遊學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緣何越來越受追捧?誰在操作這些海外遊學項目?然而,《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海外遊學市場火熱背後仍存諸多隱憂。    海外遊學市場日趨火爆    有家長被迫送孩子參加    記者在調研各大旅遊網站的遊學產品時發現,出境遊學產品人均價格在1.5萬至4萬元之間,遊學天數在1至4周不等。不過,也有價高者,4周海外遊學價格達到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