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為期一周的第37屆「格點場論」國際會議(Lattice 2019)在華中師範大學成功舉辦。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家國家和地區的350多名研究人員,以大會報告、專題分會報告及牆報等形式,主要圍繞格點量子色動力學方面的研究議題,交流探討近期格點場論領域中的重大成果和進展。
會議現場
國際格點場論會議每年在不同的大洲舉行, 迄今已舉辦了36屆。第37屆世界格點場論年會由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主辦。這是國際格點場論會議第二次在中國舉行,第一次是10年前由北京大學主辦。
校長、黨委副書記趙凌雲致辭
我校校長、黨委副書記趙凌雲在致辭中表示,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始源於1903文華大學物理系,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匯集了一批知名專家學者,也形成了學術研究的華師特色。學院研究成果突出,尤其是實施「特區」建設以來,以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理論物理為代表的科學研究迅速進入國際前沿領域,在夸克-膠子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方面成果顯著,已逐步發展為國際「高能核物理」研究重鎮。國際格點場論大會是世界物理學領域的高端盛會,學校能承辦此次會議,倍感榮幸,這既是組委會和學界對我校粒子物理研究所格點場論研究團隊的高度信任,也是對學校物理學學術影響力的高度認可。
部分參會人員合影
國際格點場論會議為格點場論領域內最高級別會議,與國際「夸克物質會議」(Quark Matter)在重離子碰撞物理領域內和國際「高能物理會議」(ICHEP)在高能物理領域內的地位相當。會議主要討論內容為格點量子力學色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屬於高能物理、粒子物理與核物理領域,同時該方向的研究與超級計算的應用密切相關。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丁亨通教授
目前人們認為物質最小的組成單元是夸克和膠子。然而自然界中並沒有發現自由的夸克和膠子。描述夸克和膠子強相互作用的理論是量子色動力學(Quantum Chromo Dynamics, QCD)。QCD表明強相互作用具有漸進自由和色禁閉的性質。因此在真空狀態下,夸克和膠子不能被分離開在較大的範圍內自由運動,一直被束縛在強子袋中即夸克禁閉。
Edwards Robert 研究員
研究真空下的夸克緊閉及在極端高溫高密下的夸克退緊閉涉及到量子色動力學非微擾的物理,屬於國際高能物理前沿基礎科學領域,它和早期宇宙學、天體物理都有著密切的聯繫,也是一個人們廣泛關心的問題。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苑長徵教授
格點量子色動力學是諾貝爾獎得主K. G. Wilson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的解決夸克禁閉難題,研究QCD非微擾、長程物理的重要理論方法。它是從第一性原理,也就是從頭開始計算,不需要任何參數,只需要一些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體系性質的原理而出發的方法。此方法是將時空離散化,基於費曼路徑積分,系統地包含了強相互作用所有微擾及非微擾性質,並利用了蒙特卡羅數值模擬手段。
Francis Anthony Sebastian 博士
格點量子色動力學研究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 涉及到高性能計算的各個方面,同時格點量子色動力學研究的需求也促進了現代超級計算機的發展,例如美國IBM公司深藍系列超級計算機最早的原型便是專門為格點量子色動力學研究而設計的高性能計算機 QCDOC。
Gottlieb Steven 教授
隨著超級計算機的發展,從第一性原理出發的格點QCD數值計算方法在國際上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來研究QCD 禁閉及其相結構等長程、非微擾物理。同時隨著國內E級超算的蓬勃發展,開展這方面的研究也有助於我們提升運用超級計算機、處理大數據的能力。
美國肯塔基大學 梁劍博士
華中師範大學先後從歐美引進20餘名高能核物理方面高端人才,其中國家人才計劃項目入選者7名,有高能核物理國家創新研究群體,在硬探針信號、集體運動和強相互作用物質相變臨界點尋找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正逐漸成為國際高能核物理研究重鎮。
去年,學校自籌經費建設的核科學計算中心正式運行,第一期的GPU集群於2018年入選了全球最快的500套計算集群(Top 500),主要用于格點場論模擬,在強相互作用物質相圖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推薦閱讀】
六月,華師六號樓歡迎你!
責任編輯:吳璇
圖片:中國科技網 湖北日報 英文記者團
資料來源:中國科技網 湖北日報等
投稿郵箱:huadaguanwei@163.com
歡迎大家積極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