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時間的計算與日期的變更」難點透析

2020-12-17 新東方網

  【難點透析】

  1.認識實質

  時間的計算與日期的變更,其實質可從四方面理解。地球自轉方向→自西向東→東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轉周期→1個太陽日→15°/小時(定量);日地空間關係→確定時刻→矯正時刻(定標);東西時差計算→東加西減→大早小晚(定法)。時間計算本質上是地方時的計算。

  2.理解概念

  地方時是指因經度而不同的時刻(同線同時);區時是指各時區都以本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刻(同區同時);日界線有兩條,①人文日界線:為了避免日期的紊亂,1884年在華盛頓國際經度會議上,規定原則上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線,叫做「國際日期變更線」,簡稱「日界線」。②自然日界線:地球上地方時為0時(子夜)所在的隱形經線。

  3.掌握方法

  (1)地方時

  地球上的地方時以太陽作為參照物確定,某地的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時,當地的地方時為12點,與12點相對的地方時為0點。同一條經線上的地方時相同,不同經線的地方時不同,越往東時刻越早,即東早西晚(大早小晚),每隔15度,相差1個小時。地方時的計算分三步進行。

  ①空間定位清楚,用圖式兩點的經度定點,清楚準確直觀反映空間關係。

  ②地理分析到位(已知、未知、東西關係、經度差和時間差的相互轉換,四者知其三,可以任求其一)。

  ③數學計算準確(認真計算,仔細檢查)。同時應注意以下隱含條件:晨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上的地方時為6時,昏線與赤道交點所在經線上的地方時為18時。即赤道在任何時刻晨線上都是6時,昏線上都是18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上的地方時為12時,和正午正相對的另一經線地方時為0時。即正相對的兩條經線地方時相差12時;經度相差15°,時刻相差1小時;經度相差1°,時刻相差4分鐘(東加西減,東早西晚);經度相同,地方時相同;經度不同,地方時不同;日照圖中,平分晝半球的經線為中午12時,平分夜半球經線所在地方時為0時;區時與地方時一致的地方在各時區的中央經線上(中央經線度數=15°×時區數);過日界線時日期要發生變化。即日界線兩側時刻相同,日期不同。

  (2)區時

  時區的劃分:每隔15度劃分為一個時區,每個時區的中央經線都是15的倍數,據此可以求出任一條經線所在的時區。特別注意零時區(中時區)和12時區的劃分。各時區都以本區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區共同使用的時刻,稱為區時,同區同時(國際標準時間,一般是指零時區的區時;美國東部時間一般是西五區的區時;西部時間一般是指西八區的區時;北京時間是指東八區的區時,即東經120度的地方時)。區時的計算:①確定經線所在的時區,並判斷兩時區的東西位置關係,東早西晚;②分析已知與未知條件,計算時區序號差及區時;③根據時區序號之差等於區時之差,算出結果,認真計算,並仔細檢查。

  (3)日界線

  性質:

  ①更日性──只要地方時所在經線和時區中央經線過這兩條日界線,都要更換日期。在鐘點上,人文日界線兩側是相同的;在時間上,自然日界線兩側是連續的;②運動性──人文日界線相對地球而言是靜止的,相對於太陽來說則是運動的(隨地球一起自西向東);自然日界線相對於地球而言是運動的(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反,向西移動),相對於太陽而言則是靜止的;③轉折性──為了照顧人文日界線附近國家或地區居民生活方便,人文日界線不完全按180度經線定位,而是在有些地方成折線,而自然日界線與地球上的經線平行。

  意義──人文日界線是地球上新一天的起點和終點;自然日界線是當地新的一天的起點和終點。以任何時刻過人文日界線,東12時區比西12時區早一天更換日期,鐘點相同,因此,人文日界線兩側時間不連續,但鐘點(區時)是一致的;而自然日界線只能以0時(地方時)通過,兩側時間是連續的。

  應用:①在日照圖上,沿地球自轉方向增一天的是自然日界線,減一天的是人文日界線;②求今日與昨日在地球上所佔比例。一般而言,當0°經線上為0:00時(0時經線和0°經線重合),180°經線上則為12:00,全球正好兩個日期各半;當0°經線為中午12:00時,180°經線上則為0:00或24:00(0時經線和180°重合),全球只有一個日期;當0時經線在東經區時,新的一天佔全球的少一半,前一日佔多一半;當0時經線在西經區時,新的一天佔一大半,前一日佔全球的一小半;日界線以東的日期比日界線以西的日期減一天,0時經線以東的日期比0時經線以西的日期加一天;據東12區的區時(x)算新的一天所佔全球比例即x/24即可;據西12區的區時(y)推算舊的一天所佔全球比例即y/24即可。(x+y=24時)。

  【典型例析】

  [例1如圖中,中心點表示北極,陰影為3月21日,非陰影區為3月22日。讀圖回答。(2000年廣東卷)

  (1)OP的經度為 ,ON的經度為 。

  (2)這時北京時間為3月 日 時。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與時間的計算能力,要求學生能根據地球自轉的方向來推斷經度並進而根據地方時的計算和日期的變更特點來確定北京時間。考點以地球自轉的方向,東西經度的劃分方法,地方時的計算方法,日期的變更特點,北京時間的規定等知識為依託。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理解圓形地球上日期、時間變化推移的規律,並據此進行推導和計算。(1)由圖所給的條件,先畫出地球自轉方向(呈逆時針),因為按地球自轉方向ON—OP為3月22日(非陰影部分),OP—ON為3月21日(陰影部分),則ON為新一天的開始即3月22日0時,OP與日界線重合即為180°,根據圖中120°推出ON為60°E。(2)明確北京時間為120°E的地方時,因ON為3月22日零時,即可推出北京時間為3月22日4時。做題過程中可以把方向、日期標註在相應位置上,推斷北京時間可以採用畫數軸作輔圖的方法。

  答案:(1)180° 60°E (2)22 4

  [例2右圖中陰影表示黑夜,讀圖判斷(1)~(2)題。(2001年文綜高考題)

  (1)圖示的時刻前後數日內( )

  A.密西西比河處於枯水期 B.南極長城站處於極晝時期

  C.漠河的白天比廣州長 D.矽谷地區天氣乾熱

  (2)圖示的時刻,北京時間是

  A.9時40分 B.20時20分 C.8時20分 D.21時40分

  [解析]本題以經緯網為主要信息載體,考查學生對重要的地理事物、地理坐標的掌握程度,以及相關的區域自然地理概況的了解程度。考點以晨昏線的特點,密西西比河的水文特徵,我國南極科考站的位置,晝夜長短的規律,極晝、極夜發生的時間和範圍,以及矽谷的氣候類型等知識為依託。解答本題的關鍵充分挖掘圖像信息:(1)從圖中北極地區出現極夜現象,可判斷是北半球冬季,密西西比河流經溫帶大陸性氣候和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冬季為河流枯水期;南極長城站位於南極州喬治島的土地上,不在南極圈之內,一年之內無極晝現象。北半球冬季,漠河的白晝比廣州短。矽谷地區屬於地中海氣候,冬季為多雨期。(2)圖中已知經線65°,與35°相差30°且按地球自轉方向度數遞減,故應為65°W、35°W,圖中昏線與赤道交點正好與95°W經線相交即95°W的地方時為18點,根據地方時的計算,北京時間應為8時20分。

  答案:(1)A (2)C

  【克難精練】

  1.讀右圖(圖中陰影部分為夜半球),假設北京時間為7月1日20時,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上畫出位於東半球晝夜等長的一點A。

  (2)A地日期為 月 日。

  (3)A地方時應在 時 分至 時 分。

  2.已知本初子午線的地方時是正午12點,東經116°的地方時是 ;而另一地點的地方時為6點56分,它所在的時區是 區。

  3.讀中心點為地球北極的示意圖(圖1),若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斷(1~2)題:

  (1)甲地時間為( )

  A.8時 B.9時 C.15時 D.16時

  (2)下列說法中,可能的是( )

  A.華北平原正值小麥播種的季節

  B.華北平原正值小麥收穫的季節

  C.長江中遊進入梅雨季節

  D.羅馬氣候乾熱

  4.讀中心點為地球北極的示意圖(圖1),若陰影部分為7月6日,非陰影部分為7月7日,判斷(3~4)題。

  (3)甲地時間為( )

  A.15時 B.9時 C.3時 D.12時

  (4)北京為( )

  A.6日8時 B.7日8時 C.6日20時 D.7日20時

  5.讀1989年中、美、蘇、法、英、日六國組成的國際橫穿南極考察隊考察路線(圖2)回答(1~2)題。

  (1)當圖中A點時間為1989年12月12日12時,北京時間為( )

  A.12日14時 B.13日2時 C.12日2時 D.13日14時

  (2)在上題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2日、13日的範圍相等 B.12日的範圍是13日的一半

  C.12日的範圍是13日的3倍 D.13日的範圍是12日的一半

  6.讀圖3,D點所處經度是116°E,一架飛機從圖中①出發,起飛時當地區時是2001年3月8日15時,經過10個小時到達加拿大溫哥華(西八區)的時間是( )

  A.3月8日1時 B.3月8日23時

  C.3月7日1時 D.3月8日9時

  7.圖4中的兩條虛線,一條是晨昏線,另一條兩側大部分地區日期不同,此時地球公轉速度較慢,讀圖完成1~2題。

  (1)若圖中的時間為7日和8日,甲地為( )

  A.7日4時 B.8日8時 C.7日8時 D.8日4時

  (2)此時可能出現的現象是( )

  A.安大略湖畔夕陽西下 B.幾內亞灣沿岸烈日當空

  C.澳大利亞東海岸夜幕深沉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現

  8.讀圖5,回答下列各題。

  (1)A點此時是 點鐘。

  (2)此圖表示的日期是 月 日前後的陽光照射圖。

  (3)此時與北京同一日期的地區共跨了 個時區。

  (4)此時以 和 的經線圈將地球分為兩天。

(責任編輯:沈甜甜)

相關焦點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時間的計算與日期的變更
    地方時、區時、日界線等知識是中學地理學科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全國各類地理考卷必考的知識點。隨著人類交往的密切,各科聯繫的加強,該知識點在生產、生活中得以廣泛應用,因而成為近幾年來高考重點考核的內容。
  • 玩轉地理 | 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是非曲直及計算
    >位置變更       1995年1月1日,太平洋中部島國吉里巴斯當局修訂國際日期變更線到其水域東邊界限,令劃在UTC-11時區的菲尼克斯群島(Phoenix Islands)和UTC-10時區的萊恩群島(Line Islands)分別改用UTC+13和UTC+14時間,即比夏威夷時間早一整天,以消除與首都塔拉瓦慢
  • 國際日期變更線在哪?
    2011年12月29日,薩摩亞和託克勞把時區從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調整到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變動的結果使兩國失去12月30日(星期五),直接從12月29日(星期四)進入12月31日(星期六)。變更的目的是為了加強與澳大利亞,紐西蘭和亞洲的經濟交流,與這些地區時間同步。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地方時、經度、日期變更、晝長、夜長)
    根據兩地的地方時,遵循「東早西晚」的規律,即東邊地區日出早(時間數值更「大」),因此時間數值更大的為「東」;②計算經度。採用「東加西減」的計算方法,即計算東邊地區的經度用加法,計算西邊的則用減法。時間每間隔4分鐘,經度間隔1°;③計算時區。時區數=經度÷15°,然後四捨五入。
  • 初中地理:會考專題分析及答題模板整理!掃清難點,千萬不要錯過
    初中地理:會考專題分析及答題模板整理!掃清難點,千萬不要錯過初中地理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是既困難又無助的,因為這門學科跟歷史政治一樣,需要背誦記憶的知識點特別多,基本上兩年全冊課本都是要考的內容,可是地理又會涉及到計算運用題,比如時區的計算、經緯度的換算等,所以想要輕易學好這門科目難度還是不小的。
  • 初中地理知識點歸納:晨昏線解讀日照圖
    在地理的圖表知識中,日照圖既是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日照圖集地理基礎知識於一圖,集地理學科思維特色於一圖,集地理學科基本技能訓練於一圖。因此,指導學生閱讀日照圖就顯得格外重要。常見的日照圖有兩種,一種是球面日照圖,它最常見的是側視圖和極點俯視圖兩種,當然還有其它過渡類型。另一種是平面日照圖,這種圖缺乏立體感,不易閱讀。
  • 高中地理(專題講解)——時區、地方時、日期計算
    地理,被稱為「文科中的理科」,很多知識點不能死記硬背,而是需要理解。在整個高中地理中,最難的知識點,是必修一的時區。在高考中,主要考察兩部分的內容:時間的計算(地方時)、日期的計算(昨天、今天)。1、時間的計算規律:東加西減(1)選擇擇一個已知時間的地區,求該地區東側的時間,用加法;求該地區西側的地區,用減法。(2)經度每間隔15度,時間間隔1小時;精度每間隔1度,時間間隔4分鐘。
  • 高中地理重點難點突破:時差問題切割成7個知識點!
    高中地理重點難點突破之7203:時差問題切割成7個經典知識點!進入高中地理學習之後,很多同學反映高一地理難學,尤其是高中地理上冊第一章的地球的自轉的地理意義涉及的知識點之一:時差!把東西十二時區設在一個時區裡面,以180°經線為界,各佔一半,都是7.5°,理論上跨過國際日期變更線日期就要變。日期怎麼變?加一天或者減一天。二、知識點分割1,確定中央經線度數。
  • 初中地理:這個難點搞不定,地理難上90+,快來練習弄懂它!
    在初中地理知識難點中,有一個知識點把80%以上的學生都弄糊塗了,如果不把它搞定,同學們的地理成績難上90+。相信大部分同學已經猜到,它就是「經緯度」。所以,現在跟著小編老師來攻克難點,期末考試的時候可能還會考到。經緯度是由經度和緯度組成一個坐標系統,相當於我們數學裡學到的「x軸」和「y軸」,只不過它們表示的是二維空間,而經緯度是在三度空間的球面上定義地球球面的空間坐標系統。
  • 地理高頻考點:時間計算
    一、 日期確定  A:絕對日期(二分二至日)  1、晨昏線通過極點為二分日(春分日:3月21日,秋分日:9月23日,下同)  2、晨昏線與經線重合為二分日  3、地球上各地晝夜平分為二分日  4、太陽直射點在在赤道為二分日
  • 地理老師雷亞鳴:如何在黑洞中進行時間計算?
    眾所周知,時間計算一直是高考地理中的難點,與時下熱點相結合更是歷年高考出題的既定套路,那麼請聽題。1.已知黑洞東部的時間為3日8:00,求美國西部時間。已知小明出發時間為11日13:00,中途需要以光速飛行89887213個小時,問小明還能回來嗎?以上的幾個問題,按照現在的科學水平,都不可能給出答案。著名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黑洞是一個高維度時空,在那裡我們可以看到四維時空下我們的過去和將來。
  • 重難點11 |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
    購書碼重難點11  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重難點解讀★★>[透析考向]本知識點要求能以兩個不同區域為例,會比較自然環境要素和人類活動的差異。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透析考向] 本專題要求以某區域為例,比較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試題一般結合「產業升級」「新能源」「資源枯竭」「可持續發展」等熱點現象,分析某區域生產生活方式轉變的原因和條件。多以綜合題形式考查,難度中等。
  • 初中地理會考重要知識點:地理時區計算技巧全掌握
    時 區 計 算 中 的 技巧在初中《世界地理》的最後一章中,編者站在全球的角度,高度概括了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使我們認識到世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人們應該樹立一種開放的意識和全球的觀念,保護全球的生態環境。在這同時,書中講到了時區和日界線的問題。
  • 中考地理: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是初中的重難點考點!建議收藏
    等高線地形圖是初中地理會考中的重要考點之一,關於地形的判讀是其中的難點。地形判讀題主要考查學生的概念理解能力、圖形分析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在解答時許多學生判讀錯誤,失分較多。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少丟分,我給大家準備了運費呢2019年中考地理的複習資料,這份資料是關於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專題訓練的重難點考點,提供給大家,希望這份資料能夠給你帶來幫助。
  • 「初中·數學」重難點知識大盤點~附突破方法——提升計算能力
    之前,小北老師為大家介紹了初中數學學習「開竅」的秘訣,今天,趁熱打鐵帶大家梳理一下初中數學中的那些重難點知識,以及有哪些巧妙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輕鬆拿下這些「老大難」問題~2.整式、分式、二次根式的化簡運算整式的運算、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科學計數法及分式化簡等都是初中數學學習的重點,它貫穿於整個初中數學的知識,是我們進行數學運算的基礎,其中因式分解及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運算的關係、分式的運算,小北老師認為是個難點。
  • 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日期變更線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地理知識點:日期變更線,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日界線一共有兩條,基本位於180度經線的日界線被成為「國際日界線」。而另一條,則被稱為「自然日界線」。
  • 初中地理:經緯度難點解答匯總,還不會的趕緊進來學習了!
    大家都知道地理是地理屬於文科範疇。因為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以外,無論是人文地理還是區域地理,甚至是旅遊地理,很多都是靠背的,概念性的問題太多,像政治一樣,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初中地理其實是很基礎日常的常識,主要靠記憶。
  • 高二地理重點知識點解析:時區計算的規律
    (2)計算時可以用正午時刻-一半晝長,或者,子夜時刻+一半夜長(3)某地日落時刻,就是該地所在緯線與昏線交點的地方時。(4)計算時可以用正午時刻+一半晝長,或者,子夜時刻-一半夜長+1日。(5)春分或秋分時,全球晝夜平分,6時日出,18時日落。(6)赤道上全年晝夜平方,全年都是6時日出,18時日落。
  • 三步破解時間計算中的日期範圍問題
    時間計算中的日期範圍求算,對於眾多學習高中地理的同學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下面通過兩道例題,教你輕鬆破解日期範圍求算的方法。 例1.下圖示意海南島的位置。1月1日,當海口正午時,全球上進入新年的區域面積與地球總面積的比例
  • 【常識】國際日期變更線的那事兒
    【一道小題】日界限又稱「國際日期變更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