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媒體人聚焦大灣區共謀大發展

2020-12-11 臺灣頻道
兩岸媒體人聚焦大灣區共謀大發展(魯揚 攝)

人民網珠海12月11日電(魯揚)以「兩岸同心圓,築夢大灣區」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由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導,中國臺灣網和海峽之聲廣播電臺共同主辦。

活動12月4日在廣州啟動,為期8天的採訪中,來自海峽兩岸的30多位網絡大V和新媒體記者前往廣州、深圳和珠海實地採訪,走訪企業、社區、青創基地等,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及廣東省改革開放的創新發展成就,共謀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機遇與前景。

在廣州,兩岸媒體人參觀了黃埔軍校舊址、永慶坊,瞻仰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見証了廣州首家省一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揭牌,並與當地臺商進行交流。作為大陸改革開放的前沿地,廣州吸引著越來越多臺灣青年前來學習、就業、創業。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廣州新增臺灣青年創業項目120多個,新增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實習人員近2600人,71位臺灣專業人士獲得廣州市「人才綠卡」。

正如廣州市長溫國輝所言,廣州將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為臺灣青年在穗追夢、築夢、圓夢提供服務、提供便利,創設更大創業平臺。

在深圳,「科技」與「融合」成為了兩岸媒體人口中的關鍵詞。兩岸媒體人前往了南頭古城、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廠、福田區僑鄉社區以及騰訊、邁瑞等深圳企業參觀採訪,全面了解深圳市特區40年來的發展成就。

在騰訊公司,採訪團了解了騰訊在政務、文旅、出行等方面的應用與創新,體驗AR換裝、變臉,和AI機器人進行遊戲互動﹔在福田區僑鄉社區,兩岸媒體人深入了解該社區特有的ACT抗疫模式,此前,該社區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臺灣《真晨報》廣東記者站主任劉永慶不由地發出感慨,他第一次來深圳是1988年,此次參訪與當時相比,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的深圳,創新、科技、多元。

深圳是大陸臺商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深圳市臺辦副主任楊莉向兩岸媒體人介紹了不久前剛出臺的《深圳惠臺政策匯編》3.0版,該匯編涵蓋臺企、臺胞在深圳學習、創業、就業和生活的各項同等待遇政策措施,採用政策分類+政策標簽+關鍵詞索引的方式來做政策目錄。「雖然將近200項政策,但是閱讀起來並不會覺得吃力,」楊莉表示。

珠海是此次大陸行的最後一站。兩岸媒體人參觀了服務臺灣青年赴大陸發展的華燦工場珠海空間。華燦工場是依託民革中央主辦的設計類知名賽事「華燦獎」創建的兩岸青年創新創業交流平臺和專業孵化器。

華燦工場總經理、臺灣青年李偉國表示,珠海毗鄰澳門,經港珠澳大橋可直達香港,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此外,珠海還是一個宜居城市,很有發展潛力。「華燦工場(珠海)項目將利用珠海毗鄰港澳的區位優勢,為兩岸團隊提供從政策解讀、創業扶持到生活指南的一站式服務,加速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孵化落地」,李偉國介紹說。

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大陸行聯合報道活動在首屆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新媒體傳播離力度。兩岸媒體人紛紛表示,通過此次實地採訪,加深了兩岸的交流,促進了兩岸的民心相通,特別是臺灣年輕人對大陸的了解。

(責編:燕勐、劉慧)

相關焦點

  • 兩岸電視主持人共謀媒體發展融合之路
    兩岸電視主持人共謀媒體發展融合之路 2015-11-26 21:04:57來自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臺灣東森電視臺等兩岸三地知名電視臺的主持人和專家學者共謀兩岸媒體發展融合之路。  伴隨新媒體的興起與壯大,不少「唱衰」傳統媒體論調甚囂塵上。但鳳凰衛視中文臺臺長、著名主持人程鶴麟認為,「口口相傳、印刷品傳播、廣播電視等傳播不會消失。」  在程鶴麟眼裡,手機和報紙閱讀一樣,都是私密閱讀,而電視不一樣,「你在看,我也可以看」。
  • 聚焦「大香山」共謀「大灣區」
    612周年暨第12個中國航海日座談會舉行,五場活動都聚焦於海上絲路節點——「大香山」。黃文忠發言時表示,今天我們緬懷歷史,利用「大香山」與海上絲路這一獨特的歷史淵源和資源,探討如何參與 「21世紀海上絲路」建設和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實施;對珠、中、澳三地如何充分發掘和利用優勢條件,抓住這個對外合作發展的難得機遇,更好地彰顯出自身的特色,有著深遠和積極的意義。
  • 劉結一主任在第四屆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北京日報報業集團和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合辦的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自2015年起開始舉行,是具有影響力的兩岸新聞交流平臺,對於提升兩岸新聞交流水平、凝聚兩岸媒體共識,共同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二):兩岸民間交流凝心聚力,助推和平發展
    面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為兩岸交流帶來嚴重衝擊的雙重挑戰,大陸堅定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方針沒變、力度未減,兩岸民間交流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助推力。大陸積極應對形勢變化,創新求變,以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連續舉辦多場大型兩岸交流活動,包括中山論壇、海峽論壇、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兩岸企業家峰會等,凸顯出大陸對臺政策一貫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堅定性。同時,這些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辦,彰顯大陸始終堅持推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率先同廣大臺灣同胞、臺灣青年分享發展機遇。
  • 京臺兩岸醫師在北京召開交流會 共謀醫業發展
    (圖片來源:北京市臺聯)  中國臺灣網6月26日北京消息 6月25日下午,由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中國醫師協會、臺灣醫師公會共同主辦,北京市海澱區衛生局協辦的以「發揮優勢平臺樞紐作用,推進兩岸醫界共同發展」為主題的「臺灣醫師公會北京聯絡處交流會」在北京寶島婦產醫院舉行。
  • 2018浙江·臺灣合作周開幕 共享兩岸發展新機遇
    今年是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表示,40年來一批批臺資企業來到大陸投資興業,浙江的臺資企業在當地政府支持下茁壯成長,也為浙江經濟飛速發展作出了貢獻,這正是彼此合作共贏的體現。他認為,兩岸融合發展,民間經貿往來非常重要。
  • 香港《中評社》:中山論壇啟示多 兩岸交流潛力大
    由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中山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和中山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7月17日晚在廣東省中山市開幕。論壇以「弘揚中山精神、共謀民族復興」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關注兩岸婚姻家庭中的陸配力量
    兩岸隔閡一時難以化解,但考量臺灣經濟發展出路,兩岸正常的交流與雙贏模式的探索、經營是必要的。「兩岸好、臺灣才會更好」一直是兩岸婚姻家庭的信念與價值核心,期許「新住民」姐妹及二代探索自身成長,共謀創新發展,努力生活紮根。身為陸配,湛秀英認為,大陸是她們的娘家、臺灣是她們的婆家,她們是最希望「兩岸一家親」的族群。
  • 粵泰世茂戰略合作聚焦粵港澳大灣區
    粵泰股份董事長 楊樹坪先生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  與世茂合作是志同道合共謀發展  當前,隨著「去槓桿」和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收緊,各大房企之間通過聯合融資拿地、股權轉讓等方式展開新一輪合作已成常態廣州粵泰榮廷府地處傳統老東山三角市黃金地段  此次粵泰與世茂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基於世茂集團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需求與粵泰股份化解流動性風險、探索企業轉型需求的完美結合,這一契機十分難得。
  • 聚焦內涵建設 共謀高質發展——桂林市2020年學前教育管理論壇在...
    本次論壇以「聚焦內涵建設,共謀高質發展」為主題,圍繞幼兒園課程建設、幼兒園去「小學化」以及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問題進行經驗交流和研討。全市幼教專幹、教研員,部分示範園園長、鄉鎮園園長及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團成員近13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學者聚焦兩岸四地文化融合與發展
    原標題:學者聚焦兩岸四地文化融合與發展  本報訊 (記者 李向娟) 為期2天的第二屆「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16日在福州開幕,30餘名來自兩岸四地以及海外的文化界名人齊聚榕城,熱烈研討「兩岸四地文化融合與發展」等議題。
  • 兩岸暨港澳青年企業家臺北暢談粵港澳大灣區機遇與合作
    與會者圍繞「粵港澳大灣區與臺灣的商機合作」這一主題,討論青年如何優勢互補共同抓住大灣區發展機遇。來自深圳的青年企業家吳文韜說,此次通過深入走訪臺灣,與當地青年企業家交流,了解到臺灣在智慧農業、軟體開發、人工智慧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發現很多合作機會。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機遇和前景廣闊。
  • 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資歷框架建設, 共謀三地教育交流合作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以下簡稱「大灣區」)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探討大灣區資歷框架建設,推動大灣區教育交流合作,6月25日至26日,廣東省教育廳在廣東珠海組織召開了粵港澳資歷框架建設三方研討活動。
  • 雲端戰疫丨聚焦質量,共謀內涵發展
    會議的主題是「聚焦質量,共謀內涵發展」。會議由分院黨委書記、常務副院長支梅主持,豐臺區教委主任楊曉輝、副主任楊聯文等領導出席了會議。上午,來自豐臺教委、豐臺分院、教科院的參會人員圍繞會議主題展開分組討論。下午,大家交換討論意見,分享研討心得。節奏緊湊,氣氛活躍,成果豐碩。
  • 2019上海國際樂器展聚焦海倫鋼琴:群英薈萃 共謀發展
    2019上海國際樂器展聚焦海倫鋼琴:群英薈萃 共謀發展10月11日,上海國際樂器依舊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而海倫鋼琴也迎來了繁忙的一天,在展館會議廳內接連舉辦了好幾場活動,集國內外音樂界與樂器製造業精英人才於一堂,共謀國內音樂事業發展!
  • 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在中山舉行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席王家瑞在開幕式前會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粵港澳理事代表,出席並啟動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公益年會及系列公益活動。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粵港澳理事代表,廣東、香港、澳門及臺灣的青少年和大灣區公益機構代表近千人參加活動。
  • 聚焦親子教育 兩岸兒童公益微電影《紙飛機》杭州殺青
    聚焦親子教育 兩岸兒童公益微電影《紙飛機》杭州殺青 2017-11-26 18:58:4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兩岸媒體人攜手「秀」出最美四川
    四川省臺辦供圖   近日,由四川省臺辦主辦的第三季「掌上蜀show」兩岸新媒體體驗採風活動在成都圓滿落下帷幕。在為期8天的時間裡,由20餘名兩岸媒體記者和臺灣青年拍客組成的採風團深入探訪成都、遂寧、南充、巴中等地,在領略自然風光的同時體驗獨特的巴蜀歷史文化,見證鄉村振興發展成就,並通過新媒體平臺向臺灣同胞分享四川故事,攜手「秀」出最美四川。   直播帶貨助產品擴銷   在遂寧市蓬溪縣拱市村,一場「臺式叫賣」直播帶貨活動正在進行。
  • 繁榮發展 兩岸四地同攜手
    相信在中央的領導下,港澳地區今年會在整個國家的戰略部署中獲得更大發展機會。」張宗真說。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澳門中華教育會副會長黎世祺說,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和澳門與內地互利合作的最前沿,是新時代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著力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港澳兩個特區不可錯失的發展機遇。
  • 專家學者群智群力,共謀深圳「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
    深圳「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與大灣區青年融合發展學術研討會暨課題開題會日前舉行。本次會議是共青團深圳市委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 40 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緊緊圍繞如何從理論與實踐層面推動青年發展與城市發展和諧互動,打造青年高質量發展的「深圳樣板」;如何構建科學的青年發展型城市指數評價體系,形成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全球聯盟」;如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融合發展,建設區域青年融合發展的「國際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