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兩岸關係回顧(二):兩岸民間交流凝心聚力,助推和平發展

2020-12-18 華夏經緯網

今年以來,隨著民進黨贏得島內選舉,臺灣政治環境日益「綠化」,島內民進黨一黨獨大的政治格局不斷穩固。臺當局加速推動「去中國化」,大肆破壞兩岸交流合作,同時加緊勾連國際反華勢力,向「臺獨」方向不斷邁進,嚴重衝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在兩岸日益複雜嚴峻形勢下,大陸始終堅持「九二共識」及一個中國原則不動搖,持續深入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兩岸融合發展取得新成效。

在今年疫情最嚴峻的1至2月,有10萬多名臺胞到大陸交流。大陸疫情防控形勢向好以後,兩岸同胞克服困難,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經濟、文化、醫療衛生、教育、青年、基層、民間信仰等多領域多界分別成功舉辦了一系列不同主題的交流活動。兩岸民間交流非但沒有停止腳步,反而通過雲端等各種方式不斷深化發展,兩岸同胞通過民間交流平臺持續溝通、融合,凝心、聚力,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第一,持續推動兩岸民間交流走近走親,彰顯大陸以人民為中心的對臺工作理念,為兩岸和平發展夯實民意基礎。

多年來,大陸對臺工作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的工作理念,以增進兩岸同胞切身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為兩岸交流帶來嚴重衝擊的雙重挑戰,大陸堅定推進兩岸交流合作,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的方針沒變、力度未減,兩岸民間交流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助推力。

大陸積極應對形勢變化,創新求變,以線上線下多種方式連續舉辦多場大型兩岸交流活動,包括中山論壇、海峽論壇、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兩岸企業家峰會等,凸顯出大陸對臺政策一貫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堅定性。同時,這些交流活動的成功舉辦,彰顯大陸始終堅持推進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率先同廣大臺灣同胞、臺灣青年分享發展機遇。大陸各地各部門繼續落實、落細各項惠臺利民政策舉措,完善保障臺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提質增效,增進兩岸同胞的切身福祉。大陸對臺方針政策應民心、合民意,成為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石。

第二,兩岸民間交流的不斷深化,有利於衝破民進黨當局對兩岸交流合作的封鎖與阻撓,對於兩岸和平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加緊推動「去中國化」,極力破壞兩岸交流,甚至不惜以所謂「反滲透法」、「國安五法」等對島內民眾赴大陸交流嚴加管制、封鎖。臺當局一方面加緊推動「閉關鎖島」政策,另一方面在島內極力煽動「仇中恐中反中」民粹政治,抹黑大陸,抹紅兩岸交流,在兩岸民意之間不斷製造新的緊張和對立。

在兩岸關係嚴峻、緊繃的形勢下,兩岸關係要想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推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兩岸同胞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合作,而交流合作平臺的搭建與鞏固就顯得尤其重要和必要。大陸策劃和舉辦的一系列民間交流活動,有力地衝破民進黨的鎖島政策,在兩岸之間,特別是兩岸基層民眾之間搭建起溝通與交流的平臺,體現出大陸衝破阻力、克難前行,持續鞏固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的決心與信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兩岸貿易額同比增長12.4%,臺商對大陸投資總體保持增長,臺商臺企在大陸經營基本穩定。事實證明,廣大臺胞的利益福祉繫於兩岸,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

兩岸擴大民間交流、促進融合發展,既是大義,更具大利。目前兩岸官方溝通渠道已經中斷,唯有民間交流合作平臺是兩岸重要的溝通交流渠道,而包括海峽論壇、兩岸青年論壇、兩岸企業家峰會等一系列交流活動就責無旁貸地擔負起兩岸溝通與交流的重要角色。

9月在福建省舉辦的第十二屆海峽論壇堅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定位,成為目前兩岸規模最大、參與最廣泛的民間交流活動,每年都吸引了海峽兩岸民眾的廣泛參與,在兩岸間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本屆論壇順應當前新科技發展潮流,結合兩岸青年的交流習慣,以「雲辯論」、「在線知識競賽」、「雲上創意PK」等形式為兩岸青年提供交流和展示才華的舞臺。同時,通過「雲招聘」、「帶貨直播」等途徑加大服務臺胞臺商的力度,運用「雲祭祀」、「雲端晚會展演」、「雲展覽」等方式為傳統文化交流注入新活力,結合抗疫情景劇、環保T臺秀、「城市代言人」研學體驗等線下活動形式,通過網上連結讓更多島內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在線參與互動。可見,今年的論壇更加貼合當前兩岸經濟社會發展潮流,順應兩岸基層民眾特別是青年一代的交流習慣與口味,更加務實、接地氣,民間性、草根性更濃,從而也更為兩岸民眾接受與歡迎。

年末登場的2020年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緊密結合大陸「十四五」發展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兩岸企業家共同探討如何幫助臺企把握大陸經濟發展脈動,深化與大陸企業合作,抓住機遇,融入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快車道,共謀發展,實現雙贏。與會臺灣企業及工商界人士都希望進一步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推動兩岸科技、醫療、基建、數字經濟等領域交流合作,共享大陸發展商機。可以說,兩岸工商企業界通過企業家峰會,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機制化交流合作平臺,為持續推進兩岸經貿合作,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提供了機制化的有力保障。

第三,通過兩岸民間交流平臺,兩岸民意得到最大程度溝通與交流,為兩岸關係長遠發展奠定堅實的民意基礎。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於民意、民心,只有不斷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契合,才能夠有效化解長期以來兩岸民意之間的隔閡乃至對立,從而逐漸消除民進黨當局在島內推行「去中國化」、「臺獨化」的嚴重影響。兩岸民間交流活動不僅為兩岸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平臺,同時也為兩岸民意溝通、融合開闢了新渠道,奠定了重要的民間溝通基礎。兩岸同胞通過這些平臺實現交流、融合,不斷增進交流、減少分歧、擴大共識,從而保障兩岸關係行穩致遠。

7月舉行的第四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以「弘揚中山精神、共謀民族復興」為主題,團結兩岸同胞,繼承和弘揚中山精神,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論壇期間舉辦「臺商一起來融入大灣區」主題活動和「中山精神與民族復興」研討會。這些活動充分激發兩岸同胞的愛國熱情,增進了兩岸同根同源、血脈相連,同屬中華民族的共同認知,凝聚起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民意力量。

兩岸的未來在於青年一代,10月舉行的兩岸青年發展論壇緊緊圍繞「攜手共築美好家園」的主題,聚焦新時代兩岸青年共同責任和使命,為兩岸青年搭建了碰撞思想、深度交流、攜手合作、融合發展的絕佳舞臺。兩岸青年踴躍參與,使海峽兩岸之間認同和支持交流合作、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得以持續擴大,基礎不斷夯實,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聚能蓄力,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結語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兩岸民間交流以它獨有的民間性、多樣性、廣泛性,成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和平發展的重要渠道,兩岸廣大同胞積極參與交流合作,充分體現兩岸廣大同胞希望多交流、多合作,兩岸人民希望不斷走近、走親的美好願望,也充分說明兩岸同胞命運與共、血濃於水的手足紐帶是任何人、任何勢力都無法割斷的。

衷心希望兩岸能夠以交流衝破隔閡,以共識縮減分歧,以合作促進共贏,以發展成就未來。兩岸同胞戮力同心,共同書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濃墨重彩的華美篇章!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張澤熙委員:深化新時代兩岸民間交流 助力祖國和平統一
    中國臺灣網3月11日北京訊 (記者 雍紫薇)11日下午,全國政協委員、臺盟中央副主席張澤熙代表臺盟中央在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進行大會發言,他表示,要深化新時代兩岸民間交流,助力祖國和平統一。
  • 兩岸關係艱難前行 學者強調維護和平促交流
    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記者 路梅)2020年海峽兩岸關係遭受多方因素衝擊,跌入低谷,兩岸學者認為,複雜嚴峻的臺海局勢目前尚未出現緩和跡象,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對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 2020兩岸關係回顧(一):兩岸「和統」無望?
    最近,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指出,「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更早之前,他在《人民政協報》撰文指出,「中國對臺政策如果只是政治談判、民間交流、一味讓利,而不動用軍事武力的手段,那兩岸統一的目的很難達成」。所以他提出「北平模式」,就是針對兩岸關係應當要「以戰逼和,以武促統」。
  • 張華:歷史大勢與領導人共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兩岸交流30年的...
    回顧兩岸關係30年的發展歷程,一個最基本的啟示就是歷史大勢決定了兩岸最終走向統一,但同時,不同領導人的不同抉擇也深刻影響著兩岸關係的發展進程。    歷史大勢決定了兩岸關係基本態勢     兩岸關係的大勢是什麼?一是大陸對臺灣的實力優勢持續擴大,二是國際社會一中格局越來越穩固。
  • 「務實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海峽之聲上海7月21日訊(記者孫浩 程娟娟)由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和臺灣樹德科技大學兩岸和平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務實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上海市政協舉行,海峽兩岸的數十名專家智庫學者圍繞兩岸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合作等議題展開了廣泛探討,在各界關心的兩岸籤訂和平協議問題上,臺灣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翁明賢表示
  • 大陸學者:未來兩岸形勢嚴峻複雜 應繼續開展民間交流
    2017年兩岸形勢更趨複雜嚴峻,大陸方面要繼續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和戰略耐心,堅持既定原則,發出清晰信號,要堅持兩岸和平發展,堅持兩岸持續擴大民間交流,更要融合發展,讓臺灣同胞能夠分享大陸發展的成果。
  • 蔡英文終結兩岸交流?臺媒:兩岸和平失去基礎,臺灣可能萬劫不復
    兩岸關係步入黑暗時刻,《人民日報》高分貝批評蔡政府「以疫謀獨」,《環球時報》也發出「勿謂言之不預」的罕見警告,接著遼寧艦隊出現在臺灣東部海域。對比擦槍走火的危機,兩岸和平三支柱─文教、社會與經貿,正面臨全面性的瓦解危機,更令人憂心。
  • 海峽論壇:民間交流是兩岸不變的主題
    20」臺灣政局變化後第一次兩岸大型交流活動,海峽論壇吸引了眾多目光。在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性的時候,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如何推進,人們期待在海峽論壇上找到答案。  和平發展的「錨頭」與「風帆」  6月12日上午,海峽論壇大會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開幕。
  • 兩岸交流合作持續深化
    原標題:兩岸交流合作持續深化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李寒芳)全國臺灣研究會16日在北京舉辦2013臺灣政局暨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兩岸50餘名專家學者與會。學者們普遍認為,2013年兩岸關係總體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兩岸雙方進一步增進政治互信,各領域交流合作出現更多積極因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一步鞏固深化創造了良好條件。
  • 中新時評:交流合作勢不可擋 兩岸關係克難前行
    該論壇作為兩岸規模最大、範圍最廣、影響最深的民間交流盛會,今年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和民進黨當局阻擋幹擾下順利舉辦,更顯難能可貴。正如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日前所言,這說明加強兩岸交流合作是兩岸同胞的主流民意,眼前困難和阻礙無法撼動兩岸交流合作的歷史趨勢。
  • 兩岸民間交流符合各方利益
    雖然中美兩大強權的競爭態勢已成定局且不會改變,但是誠如AIT前理事主席包道格指出,臺灣地區將會被拜登放在中美關係的大背景下並加以小心處理。如此一來,民進黨當局四年多來頻頻刻意與大陸作對的兩岸政策,若不能有所修正,是否會成為拜登眼中的麻煩製造者,就非常值得注視。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兩岸民間交流的「雲端」打開式
    導語:今年以來,因爆發疫情以及臺當局惡意幹擾,兩岸民間交流困難重重,而雲端視訊交流,則為兩岸民眾的民間交流,開啟了新模式。小到,民生事務辦理,大到,上海臺北「雙城論壇」,兩岸經濟、科研、體育、學術、宗教交流等等,都可以採用視訊模式,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阻隔。疫情可以阻礙面對面,但不能阻礙兩岸同胞心連心。
  • 專家:從「福州共識」探討兩岸關係發展趨勢
    「福州共識」第二項:兩岸四地同胞的共同願景是中華民族復興,共同承擔著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的天職,肩負著創新發展中華文化的神聖使命,理應攜手並肩,共同應對國際文化的競爭挑戰。  近年來,兩岸在「九二共識」確立的政治互信基礎上,開展多方位交流合作,不斷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局面,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復興通力合作。未來一段時間,兩岸仍將重點開展經貿與文化交流,不斷為開展政治對話與協商創造條件。
  • 學者:海峽論壇將為兩岸民間交流開啟新的歷史篇章
    在這一關鍵時刻,大陸繼續如期高規格舉辦兩岸海峽論壇,無疑向外界發出了強烈信號,那就是無論島內政局如何風雲變幻,也無論臺灣當局如何尋釁滋事,中國大陸願意推進兩岸民間交流合作、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決心沒有絲毫動搖,大陸願意繼續造福兩岸同胞、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善意也沒有任何變化。
  • 國臺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既求同存異也聚同化異
    針對有記者提問,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提出,兩岸不僅要求同存異,更應該努力聚同化異,請予解讀,國務院臺辦發言人範麗青5月1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事實說明,兩岸雙方堅持共同政治基礎,務實面對,通過協商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兩岸關係改善和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 兩岸青年在京共話和平·發展·創新 各界關注反響熱烈
    11月20日,第五屆兩岸青年和平發展論壇暨「兩岸青年創新大聯盟」2020年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近200名嘉賓圍繞「和平·發展·創新」的主題展開交流研討。鄭建邦呼籲,兩岸青年應當倍加珍惜和平,推動融合發展,成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支持者、參與者、受益者;應當把握良好機遇,奮力開拓創新,在這個千帆競發的時代,結合自身實際、選好發展方向、打好堅實基礎、追夢築夢圓夢、實現人生目標;應當了解祖國大陸發展藍圖,投身宏偉事業,深入體會祖國大陸發展所釋放的巨大發展空間,與大陸同胞一起共創海峽兩岸的美好未來。
  • 梁國揚:對臺工作應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主題
    全國人大常委、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做客強國論壇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封歡歡、實習 李楠楠)3月9日,全國人大常委、全國臺聯會長梁國揚做客強國論壇,以增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 以文化認同凝聚共識,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同胞一家親,根植於我們共同的血脈和精神,紮根於我們共同的歷史和文化。這昭示我們,兩岸同胞血濃於水,增進文化認同是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個重要層面。  增進文化認同,需要正視兩岸文化差異。過去海峽兩岸長期的分治與對峙,造成彼此陌生、疏離、猜忌,意識形態差距頗大。
  • 第六屆「大江論壇」聚焦兩岸基層交流與社會融合
    新華社北京8月16日電(記者 趙博)由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主辦的第六屆「大江論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16日在北京開幕。兩岸各界嘉賓100多人齊聚一堂,圍繞「拓展基層交流交往,助推兩岸社會融合」主題建言獻策。
  • ...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一基本事實...
    汪洋指出,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骨肉相親、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也是我們同臺灣當局和各政党進行交往的基礎和條件。只要做到這一點,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都不會存在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