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整個2020年非常不平靜,仿佛釋放了潘多拉魔盒所有的妖魔。臺灣勾搭上美國,走絕了親美反中道路,其所恃無非就是不斷的軍購,增肥了「臺獨」的膽子。
在這種情形之下,和平統一的希望幾乎破滅,兩岸關係必須重新導正,「無為」不能解決兩岸問題,必須「有為」、而且是大作為,確切地講,就是解除臺軍武裝,使得「臺獨」頑固分子無所恃,才可能屈服「臺獨」的意志,進而收復失土。
「和統」無望?
2016年蔡英文當選領導人開始,漸漸的有了和統無望的說法。最近,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指出,「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越來越小」。更早之前,他在《人民政協報》撰文指出,「中國對臺政策如果只是政治談判、民間交流、一味讓利,而不動用軍事武力的手段,那兩岸統一的目的很難達成」。所以他提出「北平模式」,就是針對兩岸關係應當要「以戰逼和,以武促統」。
以「兵臨城下」方式讓臺灣感到軍事壓力進而屈服幾乎是緣木求魚,寄望島內第五縱隊複製中共和平接管北平的經驗更是不可能。當前臺灣政治環境極為惡劣,在目前民進黨鋪天蓋地的網絡欺騙以及刪改教科書的情境之下,「臺獨」勢力橫流,敢大聲說「我是中國人「寥寥可數,因為民進黨會整肅異己言論,而且」中國心「僅存於中老年人,年輕世代已經被嚴重洗腦,嘴巴上網絡裡,每個人都是「反中」大將。即使部分人不「反中」,但是也不敢講,怕被同儕訕笑、怕被團體排擠。臺灣的政治氛圍就是這麼惡劣。
軍中會不會出現第五縱隊?當前臺軍高級將領曲解了絕對服從的道理,莫不爭先討好政客,以絕對服從作為升官發財的墊腳石。高階將領外不習武、內不修文,打仗贏不了,對內一流嘴炮功夫只管「臺獨」的政治正確,看看今年軍隊裝備和人員出了多少事,就知道臺軍訓練以及裝備保養狀況如何了。臺灣民間非常盛行一種說法「解放軍不會攻臺」,不知道這些人的底氣從何而來,更要命的是,臺軍高階將領似乎也相信解放軍不會打過來,或者,等打來再說。解放軍沒打來,臺軍內部就不會出現第五縱隊。
面對這種軍隊,光是「兵臨城下」是不夠的,今年下半年一連串的實戰性軍演就是兵臨城下,好像臺軍還不是很緊張。如果臺軍真的戒慎恐懼,那就要知道兩岸關係的癥結不在於軍事,而在於健康的九二共識。看起來,升官發財的欲望超越了戒慎恐懼。解放軍至少要做到「解除臺軍武裝」,才能屈服臺軍抵抗意志,進而收復失土。和平統一真的無望了!
武統不涉及廣大臺灣人民
國臺辦主任劉結一12月9日在廈門出席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致辭時指出,「將繼續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完善保障臺灣同胞福祉和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支持臺胞臺企在高質量發展中提質增效,在新發展格局中再上新臺階。」
如今兩岸關係偏離正軌甚遠,急需得到牽復:一方面以武力矯正,在另一方面則是以民生經濟促和。如同易經小畜卦九二所解釋:「牽復,吉。「小畜第一爻與第二爻的意義是相連的,都是涉及到回歸本位的問題。第一爻是自己的意識而復回本位,可是臺灣本身根本就沒有這個意識,所以需要第二爻的外力,強迫臺灣回到九二共識的基本面,此時二爻變成為家人卦,兩岸一家親。九二象辭這麼解釋的:「牽復在中,不自失也「。意思就是兩岸關係回到本位,會得到吉祥的。
只要廣大臺灣人以民生經濟觀點出發和大陸往來,就能夠跨上和諧發展的新時代,共同增進兩岸同胞的福祉。
至於破壞兩岸關係的首惡以及為虎作倀分子,自應受到懲罰。「臺獨頑固分子清單「的出臺就是政治的精準打擊,無論他們逃命到哪裡,通緝令就是他們終身的鐐銬。剩下來為虎作倀之徒,就是臺軍官兵,可能免不了皮肉受苦。
武統不如解除臺軍武裝
武統是個太沉重的名詞,因為其所涉及的範圍過於廣泛,至少是兩棲登陸作戰級別才能收復領土,需時長久,無法短暫間解決;而且作戰必然傷及眾多無辜、毀滅基礎建設,登陸作戰可說是全盤性的毀滅臺灣。應該考慮的是:收復失土還是重建廢墟?
若考慮到當前中美長期性鬥而不破的關係,按照臺軍的說法收復臺灣至少一周,絕對會引來美軍的介入,即使僅是對峙,其壓力可能耽誤解放軍的後續登陸兵力。
劉結一的講話無疑切開了臺胞與軍隊,意思就是在不傷及廣大臺灣同胞以及基礎建設的前提之下,重重教訓為虎作倀的臺軍,就是以最快速的方式解除臺軍武裝,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沒有軍隊保護的「臺獨」頑固分必然四處逃命,以臺灣史就是一部投降史的觀點來看,臺灣人投降的速度遠快於抵抗的烈度,未來簞食壺漿迎王師的,可能就是這些來不及逃命的臺獨頑固分子。
現在臺軍最引以自豪的是近年來軍購的武器,特別是在以美軍建構C4ISR系統之下的各類飛彈陣地、雷達站、監聽站、戰鬥機、軍艦等,是「臺獨」頑固分子以及臺軍所賴以生存的法寶,若在1天之內完全殲滅,以目前解放軍的實力完全做得到,留下待宰的地面部隊,如同在水桶裡面打魚一樣簡單。一旦殲滅了海空抵抗力量,就可以屈服臺軍的抵抗意志,更重要的是當臺軍看到兩岸軍力差距竟是如此之大,必然可以催生出臺軍內部的第五縱隊。
解除臺軍武裝所花費的人力成本最低、所需時間最短、所冒的風險最少、能夠大規模殲滅臺軍的武器裝備、所達到目標的預期利得最大,「臺獨」頑固分子以及臺軍真實看到自己的手腳被斷,多年向美國軍購的武器一日之間灰飛煙滅,終於感到疼痛了,曾經的囂張氣焰才會如喪家之犬,逃命的逃命、投降的投降。唯有解除臺軍武裝才可能收復失土。
結論
本來「九二共識、一中原則」是安排兩岸關係的最佳方案,兩岸在此基礎之上可以走得更穩更遠。無奈「臺獨」分子基於意識形態和選舉利益以武謀獨,不但斷送了臺灣再圖發展的契機,同時更把自己送上了兵兇戰危之地。
解除臺軍武裝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也是打開兩岸僵局的一個竅門。國際勢力當然會有所反應,但是木已成舟,也只能嘴炮譴責。
華夏經緯網專稿 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
作者 譚傳毅 華夏經緯特約軍事評論人 責任編輯:黃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