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漢服、畫月亮、自己動手做月餅、聽嫦娥仙子講故事……一系列的精彩互動,讓身在雨花臺區板橋街道永安花苑幼兒園的孩子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中秋佳節。在課堂學習、課外活動中,大家不僅了解到中秋節的來歷,還從中學習和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習俗,並通過朗朗上口的古詩、有趣的手工、動聽的神話故事,領略到中華文化之美。
一件漢服,一份中秋的文化記憶。作為主城最偏遠的一所公辦幼兒園,主要服務於片區拆遷安置群體的永安花苑幼兒園前段時間成功獲評省級優質幼兒園,結合時令、傳統節日開展特色文化活動是幼兒園一大亮點。活動當天,諸如屏風、古琴、燈籠、紙扇、茶桌等濃鬱傳統文化風的各種擺設在校園內隨處可見,古色古香的環境和孩子們閱讀繪本中講述的故事一模一樣。不僅器物好看,還新奇有趣,一張張可愛的小臉上寫滿興奮與激動。當幼兒園師生全體身著漢服一一亮相,畫完中秋圓月後,便開始了自己動手製作月餅的環節。一群小朋友身著素雅精緻的漢服、伴著古琴優美的韻律開動小手做月餅時,讓現場的老師們都忍不住拍照留念。為了讓小朋友們更好地了解中秋節習俗,後續活動中,幼兒園還舉辦了美術花燈、聽嫦娥仙子講故事、中秋詩作欣賞等文化活動,就連孩子們製作的月餅也在放學後帶回家,和家庭成員一起品嘗。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 陳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