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七場競演,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四季將於本周播出第三輪第二場淘汰賽。據悉,用「情」持續唱響《歌手》舞臺的張信哲在本期節目中更是情至深處,攜手近20位臺灣原住民兒童唱響《親愛的小孩》,作為「領唱」的張信哲瞬間變身孩子王,脫下西裝換起民族服飾的他不僅亮出了從未有過的風採,就連狀態、心態都因一群臺灣原住民小朋友的到來變得丰神異彩。
張信哲變「孩子王」領唱:有他們在我很安心
在諸位歌手紛紛亮新招的全新一期節目中,有位歌手的蛻變並不是走的華麗路線,反而是愈發回歸樸實,他就是張信哲。據了解,四度登臺《歌手》的張信哲為配合來自臺東桃園國小合唱團的孩子們,本場競演特地脫下西裝穿起了樸素別致的民族服飾,撤掉了其他伴奏樂器以為能純粹展現小朋友們的天籟童聲,顛覆了以往悲情憐惜的風格,採用臺灣布農族原汁原味的八部合音法演唱,將原屬於孩子們內心深處的靈動展現到了極致。賽後當被贊及狀態投入時,張信哲還特意告訴記者:「在臺上表演的時候他們真的非常投入,因為有他們在,我才能很好地進入音樂狀態裡面,覺得很安心。」
追憶支教時光 「情歌王子」鮮為人知的公益路
不久前在第八期歌單曝出後,得知張信哲選唱《親愛的小孩》的多數網友都表示不理解:「上一場排名本就不理想,這周又是淘汰賽,就算是『情歌王子』也不能一直這麼任性選歌啊!」但據了解,這首辛曉琪的《親愛的小孩》其實早在張信哲來《歌手4》前就被他列為必唱曲目,同原住民兒童合唱這首歌也是他當時與洪濤的「交易」內容之一。事實上,早在其學生時代還沒有明星光環加身的時候,張信哲就已經在邊遠地區支教,還去往一座叫做蘭嶼的小島上給當地的學生進行課業輔導。談起自己與公益的淵源,張信哲表示這個是家庭教育的影響:「我父親是牧師,很早開始他就有做一些社會服務活動,我從小跟著父親就覺得自己也對這個有責任。雖然公益的概念很早就有了,但是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公益的態度是什麼,我覺得只要有能力,不管再小也可以幫助其他人,哪怕關心鄰居都算是一個公益,這是日常裡很自然就會發生的事情。」而當被問及為什麼藉助《我是歌手》來傳到這一理念時,張信哲坦言:「我覺得這個節目可以背負起更多的音樂責任,引導大家傳達跟接受,是可以帶起音樂教育的領頭羊的一個節目」。
更多精彩,盡在每周五晚22:00湖南衛視《我是歌手》第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