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43萬人正在關注
9月15日 哈爾濱
晴轉多雲 11℃~20℃
南風3-4級
編者按:在「酒桌文化」的語境裡,酒不是用來品鑑、享受的,而成了一種讓人們用自我傷害的方式來證明「誠意與膽量」的工具。
6月19日,在一所不知名的小酒吧中,廣東某985大學大一學生王耀棟,死在了一片「加油」聲中。他死於酒精中毒,死前,他連續喝下了6杯混合了多種烈酒的「特調雞尾酒」,總飲酒量1800毫升。當時,酒吧推出了一項「3分鐘內喝掉6杯酒則消費免單」的特殊活動,和朋友們在一起的王耀棟,在一片喝彩聲中欣然加入了「致命挑戰」。
回顧報導中的整個過程,特別扎心:
挑戰開始,王耀棟舉手了。這個19歲的男生笑著告訴夥伴,自己「酒量不錯,可以喝」。
「如果你真的把這6杯酒喝完,以後我在珠海別的地方看到你,我就喊你酒神。」調酒師不忘跟一邊的王耀棟補上一句。
時間過去1分半了。高腳凳上4杯酒已經空了,褐色的酒被大一學生王耀棟一飲而盡。
背後的電視裡傳來《Counting Stars》的歌聲,臺下熱鬧的人潮用手機鏡頭對準了王耀棟,有人在拍手鼓掌,「加油!加油!」的聲音越來越大,一點點蓋過了歌聲。
他的腳莫名晃動,然後頭一歪,重重地倒了下去。
倒地一天兩夜後,珠海市人民醫院宣布這個「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的年輕人臨床死亡。
有人認為:是酒吧害死了王耀棟,他們不該開展如此誇張的飲酒免單活動;
也有人覺得:作為一個成年人,王耀棟不自量力,只能自己承擔一切後果;
還有人說:王耀棟的朋友們不夠關心他;
更有人說:那些給王耀棟「加油喝彩」的看客讓這個不勝酒力的年輕人下不來臺,他們才是事件真正的元兇。
這些說法都有道理,但把責任簡單地歸咎於某一方,無法還原整個事件的邏輯。害死王耀棟的兇手,不是哪個具體的人,而是畸形的酒桌文化。
在酒桌文化的語境裡,酒不是用來品鑑、享受的,而成了一種讓人們用自我傷害的方式來證明「誠意與膽量」的工具。你越是能喝、越是敢喝,就越能受到「酒桌文化」的褒獎與讚美。不顧健康與理智的狂飲,成了「勇氣和面子」的象徵。
王耀棟身亡的酒吧之所以會推出這種「飲酒免單」的活動,王耀棟之所以會「自認英勇」地站出來,周圍的人之所以會加油喝彩,背後都有這種酒桌文化作祟。
王耀棟不是第一個死在酒桌前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我國都有超過10萬人死於酒精中毒!
在這份「死亡名單」上,不僅有王耀棟這樣的年輕人,也有正值盛年的中年人,本應頤養天年的老人……酒桌面前,「眾生平等」,誰也無法逃脫。
在個案的視角上,我們可以把這些人的死歸咎於他們自己或具體責任人,但在宏觀層面,社會的不良風氣才是讓悲劇不斷重演的根本原因。
只有移風易俗,讓社會認清畸形「酒桌文化」的危害,才能阻止下一個「王耀棟」走向死亡。
青春能證明自己的方式有很多種,
別選最不值得的那種!
點ZAN告別酒桌不良風氣!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這5篇文章50萬人在看
黑龍江18歲男孩帶著奶奶和10歲妹妹上大學!家裡只剩這兩個親人了......都因這種罕見疾病去世!
9歲女孩火海逃生!只因她「照老師教的」去做……而她選擇跳窗的父親,3天後不幸離世!
冷渦又來!降雨+降溫!今天起,哈爾濱交通出行有新調整,這些公交線路也有變化!
【重要提醒】使用微信,不要觸碰這些紅線,尤其你是這樣的身份!
顱內出血、多發性骨折、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肛門閉鎖……被丟在山上的男嬰怎樣了?醫生:求生意識很強!
來源:杭州日報(ID:hangzhoudaily)綜合冰點周刊、中青評論、人民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新聞夜航》熱線:0451-82898289
商務合作:13796212350
責編:何博洋
審核:段君凱、小 翟、史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