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網上一則「發飆女教師的資格證被銷」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
在山西朔州的某小學畢業典禮上,一位學生給班主任鮮花,沒想到卻激起了另一位代課王老師的強烈不滿。
王老師由於沒有獲得學生的同等對待,惱羞成怒地將花往地上摔,甚至讓全班起立罰站,批評送花的學生。
而在另一個視頻中,王老師一邊對學生吐口水,一邊指責學生:「噁心死人,你孩子能念出個什麼書?你媽眼裡有我這個老師嗎?」
隨後,爆料者稱,送花學生本要打電話讓母親再送一束花過來時,王老師一把奪走手機破口大罵。
畢業典禮,本是一個值得歡慶的日子,卻因為一束鮮花引發這樣一場鬧劇。說實話,看到這則新聞時我很驚訝,自願送花其實是學生的個人選擇,卻老師被上綱上線,不僅把事情鬧大,而且還上升到人身攻擊,這實屬不應該。
代課老師對學生的付出也不少,在講授一堂課,表面看上去只是1小時不到的事情,但老師在此過程得付出不少辛勞:
首先得讀懂教材,只有自己弄明白教材內容,才能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完成備課,課件,做題,改作業等等工作。
其次得讀懂學生,要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狀況,找準學生興趣點,針對性教學,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雖然說,老師這一行並不是輕鬆的職業,也能理解老師的辛苦,但非常不認同這位王老師的極端做法。
或許她在學校裡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或是跟班主任發生過矛盾,但學生不該成為她情緒的宣洩爆發口。
即便工作上有訴求有委屈,也應該向學校表達,而不是將氣撒在學生身上,顯然王老師忘記了自己教師身份。
而這位王老師也因為自己這次的不當行為,受到了相應的處罰。
朔州市教育局針對此事件,對涉事王老師做出了以下處理:撤銷其教師資格證和一切榮譽稱號;崗位職級將至降低等級。
說起來這些學生年紀小,社會經驗不足,只是單純根據個人喜好,去親近自己喜歡的老師。
記得初中時代,我們班上大部分同學都喜歡英語老師,因為她上課特別風趣,一些乏味的書本內容,被她結合故事、時事、生活案例後,瞬間生動許多。
所以,每次英語老師來上課,大家特別開心,偶爾也會自發地送一些小禮物感謝老師。
不過現在社會上,的確也存在極少數功利、勢利的家長和老師,有的喜歡送,有的喜歡收,往小了說只是一個禮物,往大了說這種行為影響了教育公平公正。
而有的情節嚴重的,甚至存在索賄受賄行為,嚴重違反了八項規定。
雖然此次事件是個例,但也希望家長和老師們引以為戒,在教育孩子時,應該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給予孩子們正確的行為引導。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而教師的意義在於不忘教育的初心,牢記育人使命。
以真誠包容的心態,將師德內化於心,以以孜孜不倦的求學精神,提升自身素質,將師德外化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