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數據洩露?Google 計劃用實體鑰匙來保障你的帳號安全

2020-12-20 極客公園

在使用網際網路服務時,保護帳號安全絕對是最重要的一環,尤其是一些與財產、隱私相關的個人帳號,這些信息如果被黑客盜取,後果不堪設想。對一些政客、企業高管來說,如何保證帳號安全更是件頭疼的事情,這些數據安全甚至能影響他們的整個職業生涯。

有消息稱 Google 將在下個月提供一項高級帳號保護服務,將一些新的保護措施加到電子郵件等帳戶上,也包括授權給第三方應用程式的訪問數據。新的服務會用實體鑰匙來改進原有的雙重認證,Google 可能會將這項服務推廣給政客、企業高管和其他重視帳號安全的用戶。

在去年的總統競選中,希拉蕊的競選主席 John Podesta 的 Gmail 郵件就曾遭到黑客入侵,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資料庫信息也被洩露。上周美國國土安全部門通知 21 個州,他們的選舉制度可能是黑客的攻擊目標。這一系列的入侵都被認為是俄羅斯黑客進行的針對性攻擊。


為了防止帳號被入侵,Google 開始研究新的帳號安全措施,來保護這些敏感的數據。在 2014 年,Google 發布了一個 USB 安全密鑰的協議,利用 USB 密鑰來提高帳號的安全性。它能夠提升現有的安全措施,比如雙重認證,讓用戶登錄帳戶時使用 USB 設備來進行身份認證。當把 USB 設備插入到電腦後,密鑰可以保護用戶的 Gmail 和其他 Google 帳戶。


除了實體的 USB 密鑰,新的服務將增加一個新的實體鑰匙,以提供更強大的保護。這項新服務將可以遠程控制用戶的 Gmail 和存儲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的文件,防止第三方程序訪問其中的數據。


雖然這項新的帳號保護服務是面向一些特殊人群,但其實每個普通用戶都應該對帳號安全提起重視。從有針對性的黑客行為來講,攻破大批普通帳戶要比攻破一個高級帳戶簡單得多,不管是 Google、Twitter 還是 Facebook,普通帳戶也是黑客的攻擊目標之一。在所有的網絡行為都已經實名化的今天,在網絡上洩露數據,就像生活中被偷窺一樣可怕。

帳號保護並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對於普通用戶來說,起碼 Google 和 Apple 的帳號都可以開啟兩步驗證、雙重驗證,這已經可以防範大部分入侵。

頭圖來源:SitePoint

(編輯:雙筒獵槍)

相關焦點

  • 網易郵箱數據遭洩露 拿什麼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19日,一則關於網易郵箱的用戶資料庫疑似遭洩露的消息在網上引起波瀾,涉及數據達數億條。  網絡信息安全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不時被曝的網絡信息安全事件如何讓人放心上網呢?雖然目前數據洩露事件結果尚不明朗,但已引發不少用戶對個人隱私安全的擔憂。網易郵箱用戶數據是否真的遭洩露?洩漏的信息數是否如網傳的達到「億級」?該拿什麼保障用戶的網際網路信息安全?
  • 京東闢謠「洩露5千萬用戶數據」:並非京東帳號數據
    驅動中國 2019年4月26日消息 今日,「京東發言人」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針對外界謠傳「京東洩露的
  • google帳號已停用,此帳號的使用方式似乎違反了Google的政策
    google帳號已停用報錯圖為什麼帳號被停用:違反了google的政策,相應的帳號通常會遭到停用。就給你普及一下google所說的政策都包括啥:入侵或盜用帳號(隨意登錄或使用對方的帳號,就會封掉)自動通話或消息(一般就是錄音推銷啥的,或是用Google註冊其他軟體,盡心推銷)違反產品政策(用谷歌帳號登陸其他產品
  • 面對偷密碼的萬能鑰匙,我們要如何保障個人網絡安全
    近日,央視財經頻道的《經濟半小時》嚴厲指控WIFI萬能鑰匙竊取用戶隱私。說起WIFI萬能鑰匙,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這是一個可以讓你在不需要密碼的情況下連結別人的WIFI。那麼當用戶密碼被分享數去後,會不會引發安全方面的風險呢?
  • 京東12GB用戶數據包洩露 內含用戶帳號密碼郵箱等信息
    京東千萬用戶帳號信息疑遭洩露 數據超12GB  最近,黑市上出現重磅「炸彈」,一個12G的數據包開始流通,其中包括用戶名、密碼、郵箱、QQ號、電話號碼、身份證等多個維度,數據多達數千萬條。而黑市買賣雙方皆稱,這些數據來自京東。京東方對此表示,正在緊急核實數據真偽。
  • 暗網出現史上最大帳號密碼資料庫洩露,如何用技術防止帳號遭殃?
    近日,暗網監控公司 4iQ 發現了高達 41GB 的數據文件,其中包含 14 億個明文存儲的帳號郵箱和密碼等登錄憑證。這次數據洩露嚴重嗎?研究人員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在暗網中發現的最大的資料庫集合」。即使是新手黑客,也能通過購買資料庫的帳號密碼信息,從而進行攻擊。
  • 網易郵箱被曝過億數據洩露 回應數據洩露報導不實
    10月19日,有用戶「路人甲」在國內安全網絡反饋平臺WooYun(烏雲)發布消息稱,網易163/126郵箱過億數據洩漏,涉及郵箱帳號、密碼、用戶密保等。這一漏洞危害等級被標註為「高」。另有消息稱,此次洩露規模或達5億條的規模。同時也有人表示,已向蘋果客服諮詢,蘋果客服稱網易伺服器被入侵。
  • 3億條客戶數據洩露? 順豐回應:非順豐數據 已報警
    李鐵軍說,一般來說,出售數據會有一部分樣品驗證真假,「如果有3億條數據,那麼至少應該有3萬條數據來驗證。」此外,到底是最新的數據,還是此前就已經洩露過、後期又經過整理的數據,這都是需要證實的。隨後,記者隨機撥打了其中20人的電話,其中17人姓名、電話、地址與文件內容一致,也曾用過順豐收發快遞,其中3人沒有明確回答記者。
  • Google Play 帳號註冊教程
    安卓手機很多都會內置google的服務,比如如果你要在google play上下載東西,就需要一個帳號去登陸。比如你要使用比較好玩的google now,你也需要一個帳號去登陸。 安卓手機很多都會內置google的服務,比如如果你要在google play上下載東西,就需要一個帳號去登陸。比如你要使用比較好玩的google now,你也需要一個帳號去登陸。
  • 5億條數據遭洩露?微博回應:不涉及隱私,不影響
    因此這起數據洩露不涉及身份證、密碼,對微博服務沒有影響。此次非法調用微博接口匹配出的信息即為微博帳號暱稱,不涉及其餘隱私數據。」目前微博已經及時強化安全策略,並將不斷強化。涉及到的帳號信息包括用戶ID、帳號發布的微博數、粉絲數、關注數、性別、地理位置等。目前,魏興國已經將上述微博刪除,並表示數據洩露應該是被人通過接口薅了一些數據。
  • 多多雲手機雙重鎖保護用戶隱私 數據云端存儲更安全
    數據安全與用戶隱私是網絡飛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必要考驗,這些海量的數據中,有些記錄了我們的生活點滴,有些卻是不願透露的隱私……時下各種帳號洩露、信息洩露的新聞層出不窮,對當事人的生活也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雲手機的出現,讓用戶可以擁有一臺如同真機的虛擬手機,而人們對雲端的安全性總是抱有許多偏見,其實不然,為了進一步保障雲手機用戶隱私與數據安全,《多多雲手機》也一直在進行更新和優化,雙重加密鎖的設定與晶片級安全保障,讓每一個用戶的數據和隱私絕不外洩。雲手機中產生的資料、信息、消息都存放在雲端,自然需要加強數據的保護。
  • 近期國內外重大數據洩露事件
    下面,我們來看看近期國內外發生的數據洩露和網絡攻擊事件。微博用戶數據洩露近日,有用戶發現5.38億條微博用戶信息在暗網出售,其中,1.72億條有帳戶基本信息,售價0.177比特幣。涉及到的帳號信息包括用戶ID、帳號發布的微博數、粉絲數、關注數、性別、地理位置等。對此,微博安全總監羅詩堯回應表示:「洩漏的手機號是19年通過通訊錄上傳接口被暴力匹配的,其餘公開信息都是網上抓來的。」
  • 超5000萬網友帳號密碼洩露 或有更多網站遭洩密
    記者下載後發現,幾百萬用戶的帳號密碼在其中一覽無遺,這讓不少用戶感到如坐針氈。隨後,更有貓撲等數十家大型網站被曝已經遭黑客「爆庫」,即將面臨同樣的命運。  金山毒霸昨天發布了紅色預警,其負責人表示,此次有多達千萬用戶資料被洩露,其中不乏一些名人的資料,是中國網際網路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用戶資料洩露事件。
  • Pokemon Go如何註冊google帳號 Google帳號註冊教程
    不少玩家對最近大熱的Pokemon Go感興趣,但是登陸遊戲需要谷歌帳號,也有不少玩家卡在這一步,下面一起來看看如何註冊谷歌帳號。1、VPN必須!註冊google郵箱,google需要VPN翻牆訪問,這也是卡住很多人的一步。
  • 美國信息洩露嚴重:黑客補辦SIM卡來偷你的帳號
    通過設置一點社交工程陷阱(通常以交談、欺騙、假冒或口語等方式,從合法用戶中套取用戶系統的秘密)——或許通過提供受害者的社保號碼或家庭住址(這些信息通常是因為過去幾年頻繁發生的數據洩露事件而外洩的)——不法分子說服員工他們真的是手機號所有者,然後員工就會將手機號碼移植到新的SIM卡上。一切都完了。
  • 你的帳號安全嗎?騰訊手機管家守護你
    假如微信和QQ帳號突然被盜,意味著不法分子可能假冒身份向好友實施詐騙等麻煩。因此,我們需要更加重視帳號安全保護。騰訊手機管家打通了社交、遊戲和支付場景,全方位保障帳戶安全和隱私安全。 其實,我們很多時候遭遇盜號,其實就是與防護意識不足有關,比如沒有設置密保問題、沒有開啟專業防護,這就會導致帳號被盜後的財產損失。
  • 暗網出現史上最大帳號密碼資料庫洩露
    近日,暗網監控公司 4iQ 發現了高達 41GB 的數據文件,其中包含 14 億個明文存儲的帳號郵箱和密碼等登錄憑證。這次數據洩露嚴重嗎?研究人員認為,這是迄今為止「在暗網中發現的最大的資料庫集合」。即使是新手黑客,也能通過購買資料庫的帳號密碼信息,從而進行攻擊。
  • 原創·盤點|2017年國內外重大數據洩露事件
    ★美國中央情報機關「最高機密」洩露   2017年3月,美國中央情報局數千份「最高機密」文檔洩露,不僅暴露了全球竊聽計劃,還包括一個可入侵全球網絡節點和智能設備的龐大黑客工具庫,其中包括可以遠程攻破全球約70% Windows機器的漏洞利用工具。
  • 或被植入「木馬」程序洩露隱私,共享充電寶的數據安全隱患何解
    短短一根數據線,甚至可以被用來竊取用戶的隱私數據。這或許是許多消費者尚未注意到的數據安全隱患。近日,公安部網安局發布了一則提示「共享充電寶陷阱」的視頻,視頻所提的數據洩露問題給不少消費者敲了警鐘。對於植入「木馬」程序導致隱私洩露背後的原理,多位行業專家向AI財經社表示,「是否允許連接至本臺設備」,這一選項成為部分共享充電寶的安全隱患所在。如果消費者同意授權,「木馬」有條件將手機數據自動傳輸到指定伺服器,用戶的信息安全難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