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公教育 趙家藝
福建國家公務員考試信息網:為幫助要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考生準備了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包括國家公務員考試時事政治、時政熱點、時事新聞評論等。
「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立黨為公」其核心是「公」字,「公」是國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社會的公共事務等實體性含義與公平、公正、公開等程序性要求的統一性。公職人員應樹立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爭當人民群眾的公僕。在為民服務工作中,肩負「服務員」「店小二」的責任,要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解群眾之所難,彰顯官員本色,收好幹部底色。然而,部分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一些領導幹部「四風」嚴重: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精神懈怠;貪圖名利,弄虛作假,不務實效;脫離基層,脫離實際,不負責任;鋪張浪費,奢靡享樂,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這不僅破壞了政府清正廉潔的形象,更疏遠了幹群關係。因此,精準問責,狠抓落實成為當前工作重要落腳點。
問責,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既要高高舉起,更要精準落下。精準問責,做到抓住關鍵,才能確保問責的嚴肅性和權威性,讓幹部真正把責任扛起來,營造擔當可貴、實幹光榮的良好政治生態。
權力就是責任,肩負責任就要敢於擔當。問責,問的是能力之責、擔當之責,要讓被問責者感覺到「疼」、認識到「錯」、知道要「改」;問責,要問出對責任的清醒、對權力的敬畏、對事業的忠誠和擔當。問責精準,才能劍指「靶心」、直擊「七寸」,給幹部擰緊責任「發條」,促其履職盡責、擔當作為。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當。當前正值脫貧攻堅的收官階段,對幹部思想上、行動上的問題更需要「零容忍」。這就需要高舉監管的利劍,深入基層,發現問題,並嚴肅懲處工作領域的腐敗和作風問題,為脫貧攻堅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氛圍。
同時,對幹部問責也需要建立容錯機制。前進的路是一條探索之路,必然會遇上很多的新問題,要給予幹部試錯改錯的機會,進一步細化容錯糾錯的辦法,對幹部的問題實事求是的分析處理,保持幹部工作積極性。
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工作報告強調,實施精準問責,防止問責不力或者問責泛化、簡單化。「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精準意味著實事求是、注重細節。在責任劃分上,對照《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內規章要求,界定責任範圍,釐清權責歸屬,分清全面領導責任、主要領導責任及重要領導責任,抓住「關鍵少數」,把「板子」打到具體責任人身上,讓被問責者心服口服;在程序上,召開會議集體研究作出問責立案決定;在效果上,慎重問責,正確區分執行不當、執行不力、不執行等不同情況,找準工作的發力點和著力點,既體現力度、又體現溫度,既防止問責不力、又避免問責泛化,才能真正做到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
發展路上,人人都是主角,都有需要擔當的責任。在政府工作中,只有緊緊咬住「責任」二字,抓住「問責」這個要害,堅持行使權力、履行義務和擔當責任相統一,堅持精準問責,應落實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的責任與擔當,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有效貫徹落實。精準問責的板子打下去,既警醒了那些不思進取、推諉扯皮、辦事不力、失職瀆職的人,維護問責的權威性和公信力,也激勵著廣大黨員幹部提高政治站位、夯實責任意識,用寬肩膀擔當、靠真本領成事。
推薦閱讀: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一戶一策一幹部 一心一意幫致富
國考時事政治新聞熱評:讓服務無距離、有溫度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福建中公教育)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