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留學產業將迎來巨變?
「要中印之外的,要高價值的留學生!」
眾所周知,教育產業一直是紐西蘭的支柱產業之一。
根據紐西蘭有關部門的統計,國際學生每年可以為紐西蘭創造高達$50億的收入,並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但現在,大批滯留海外的留學生遲遲無法入境,教育產業快愁死了,想入境的留學生也很難受。
結果就在此時,一份內閣文件更是讓人心情複雜:
文件顯示,政府希望借疫情之勢來改造紐西蘭50億的留學產業。
教育部長Chris Hipkins更是直接放話:
希望看到更多經濟上自足的留學生,
希望有更多留學生來自中國和印度之外。
……啥意思啊,
中國印度的留學生怎麼了?
據RNZ報導,6月的一份內閣文件顯示:
疫情將會提供一個機會,
讓紐西蘭將市場轉向更高價值的留學!
將重心更多地偏向學術質量
而不是留學生的工作權益。
未來,將會
改變「重視數量,不重視質量」的招生模式;
(指高價值留學生)
不再過分依賴某幾個招生市場;
(指中國和印度)
傾向於那些不用打工也能活下來的留學生;
(指要找有錢人)
這,這麼直白的嗎??
教育部長Chris Hipkins指出,政府將會評估留學生的工作權力,以及需要帶入紐西蘭的資金額度。
「我們希望看到更多學習期間能養活自己的留學生;而不是來到紐西蘭之後,出於經濟原因需要邊上學邊打工的留學生。」
同時表示,「我們會轉向,甚至針對那些為紐西蘭及自身帶來更多利益的留學生群體,進行定向推廣。」
看看,現在留個學
還要「給紐西蘭和自身帶來更多利益」了
教育部長表示,重開邊境的時候,政府將優先考慮高價值的留學生。
「如果有了給國際留學生的富餘隔離床位,那麼我們將要看看如何才能最有價值地運用。」
但Hipkins透露,所謂的價值將不會僅僅從經濟角度考慮。文化交換和與他國之間的長期友好關係也將會是重要考量。
然而Hipkins同時也說,他希望看到更多留學生來學習高級課程,希望有更多來自中國和印度以外的留學生,希望更多紐西蘭人出國留學。
文件中倒是也解釋了為什麼希望有更多中國印度之外的留學生。
這是因為,依賴少數幾個市場存在風險。
「紐西蘭教育產業對少數幾個市場有極大的依賴性,政府承擔著教育提供方倒閉的大部分風險。此外,另一個風險是,一旦邊境解禁,教育產業可能會完全回到以學生數量而來彌補損失的路子之上。」
「這其中包括依賴於某些市場和低值高量的商業模式。這種模式可能為教育產業代理質量問題和金融風險。」
疫情成了紐西蘭留學業轉型好機會?
雖然現在紐西蘭教育業受到很大打擊,但行業領頭人都一致認為:
紐西蘭抗疫的成效
將會讓我們成為更有吸引力的留學目的地。
而他們都認為在邊境開放之前的這段時間,趁著大家還沒進來,是暗搓搓改革的好機會。
維多利亞大學專攻留學教育的高級講師Stephanie Doyle認為,疫情為紐西蘭提供了一個重塑教育產業的機會。
「如果有管制入境的政策,就會有一個巨大的槓桿——誰能爭取到這些學生?哪些學生才能入境?」
「我們從未有過這樣的控制邊境的能力。」
改革要從現在做起,目前政府已經清除了一批低價值的留學項目。
教育部長稱,因為這種項目既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又容易導致剝削。
「我們提供的是黃金標準的產品,是給留學期間能給紐西蘭造福的國際留學生提供的一種高質量的教育體驗。」
當然,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水準確實沒錯。
畢竟,疫情之後紐西蘭大學提供的網課質量讓很多學生(尤其是學費更高的國際學生)不滿,覺得和自己支付的學費比太不值了,紛紛喊著退錢,但是大學卻拒絕退費
評論褒貶不一,你怎麼看?
這條新聞一出,中文網友紛紛表示
接受不了……
更有網友表示:
主次不分!
想要高質量留學生,
先看看紐西蘭有沒有高質量的大學?
然而,同樣一條新聞下面,英文的評論卻有不少拍手叫好的。
「幹得好,早就該這麼做」
「在留學生工作之前應該先確保讓紐西蘭人有足夠的工作」
「不用等到新冠之後,現在就可以開始」
「很多留學生來這邊就是為了拿身份,
這種事需要立刻停止」
emmmm
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