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機關報:不少研討會已成為變相聚會、大吃大喝的場所

2020-12-22 澎湃新聞

中紀委機關報:不少研討會已成為變相聚會、大吃大喝的場所

商驊池/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6-06-12 16:32 來源:澎湃新聞

研討會應是為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而開。然而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有的研討會往往為開而開,說一番「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套話,在一團和氣中散會。

所謂研討,顧名思義就是針對某一方面的工作進行研究探討。近年來,為聽取專家群眾意見,不少政府部門組織了形式多樣的研討會。然而,有不少的研討會最終卻開成了觀摩會,許多參會者要麼只是聽會而不發表意見,要麼順著他人說一些恭維稱讚的套話。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思想懶惰,會前無準備;另一方面是怕得罪人,不敢與不同意見者進行辯論。

沒有爭論的研討會少了一些「火藥味」,營造出一團和氣,最終「皆大歡喜」。但是為了開會而開會,不深挖各方意見,少了思想的碰撞與交流,無法匯聚集體智慧,研討會必然流於形式。更有甚者,研討會就是一個幌子,會上按部就班走走過場,會後聚會吃飯熱鬧非凡。這樣的會議,既沒有「研究」的功夫,也缺少「探討」的氛圍,浪費大量時間經費不說,甚至還成為變相聚會、大吃大喝的場所。

研而不討則「廢」。如果研究問題只想做「老好人」,順著他人的意見走,不做深入思考辨析,一味「悶著葫蘆」開會,這樣的研討就失去了意義。每名參與者都應對問題進行剖析討論,每個人都可能是真理的「引領者」。意見不同不是異類,思想各異才能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你沒有說出口的那句話也許恰能捅破別人看不透的那層窗戶紙。

討而不研則「偏」。如果只是盲目地爭論,針鋒相對互不讓步,任由問題滾著走,各種思想達不到統一,研討會就成了「脫韁之馬」,偏離解決問題的「靶心」。研討參與者既要有自己的觀點,又要有包容的心態,能尊重不同意見,可從他人的立場換位思考,跳出「圈子」看問題,在堅持原則的框架裡,求同存異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案。

當然,在研討會上切勿一上來就講意見、定調子,把大家的思想「圈起來」,更不能因聽到與自己意見不同的聲音而不悅。對不同的觀點,應善於梳理歸納,通過交流碰撞達到思想統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中紀委

相關推薦

評論(216)

相關焦點

  • 【法院微提醒】中紀委:幹部參加這20種飯局就出局!
    中紀委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曾刊文《把糾正「四風」往深裡抓、實裡做》,劍指呈現變異趨勢的新「四風」問題。文中著重提到「四風」新變種——「一桌餐」問題。小編這就為大家扒一扒什麼是「一桌餐」。
  • 中紀委機關報:主動交代問題才是正確選擇
    中紀委機關報:主動交代問題才是正確選擇 2016-03-25 10:39:07
  • 中紀委機關報:疫苗案強力問責警示長期尸位素餐的「太平官」
    中紀委機關報:疫苗案強力問責警示長期尸位素餐的「太平官」 陳治治/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6-04-15 07:09 來源
  • 紀委已瞄準這20種飯局,赴宴就會「出局」!
    近日,中紀委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把糾正「四風」往深裡抓、實裡做》,劍指呈現變異趨勢的新「四風」問題。文中著重提到「四風」新變種——「一桌餐」問題。小編這就為大家扒一扒什麼是「一桌餐」。這頓飯被安排在海珀蘭庭小區一私人住宅中,這套住宅是南昌市某私營企業主劉某改造而成的具有私人會所性質的隱蔽場所。同時應黎友才的請求,程子亮還邀請了省委組織部的另一名幹部參加。紅酒由黎友才提供,其他費用由劉某買單。這飯為什麼吃呢?原來陳陽霞升官了,成為副廳級幹部,擔任江西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試用期一年。
  • 中紀委通報案例中尋答案
    從2013 年開始,作為反腐的重要節點,每年中秋國慶「雙節反腐」已成為中紀委的常規動作。9月23日,中紀委網站再度公布了129起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這些案例覆蓋了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一周之前的9 月16 日,中紀委網站已經點名曝光過128起違紀典型案例。
  • 中紀委重磅提醒:這八類飯局不要參加,否則後果就是這樣嚴重
    操辦婚喪喜慶事宜應提倡簡樸,防止大操大辦、大吃大喝。對於他人大操大辦的婚喪喜慶宴席,不盲目捧場,應自覺迴避。案例:山西煤炭運銷集團太原清徐有限公司副經理李燕忠大操大辦其子婚宴問題。7月13日,中紀委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把糾正「四風」往深裡抓、實裡做》,劍指呈現變異趨勢的新「四風」問題。文中著重提到「四風」新變種——「一桌餐」問題。這就為大家扒一扒什麼是「一桌餐」。
  • 中紀委機關報:對頂風新建高爾夫球場要堅決實施「一案雙查」
    中紀委機關報:對頂風新建高爾夫球場要堅決實施「一案雙查」 中國紀檢監察報微信公號 2020-06-16 15:38
  • 中紀委機關報:灰塵不會自己跑掉,讓反腐「鐵帚」 掃遍角落
    中紀委機關報:灰塵不會自己跑掉,讓反腐「鐵帚」 掃遍角落 桑林峰、彭衝/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7-05-11 10:08
  • 中紀委機關報:有幹部本職工作幹得挺好,對群眾一句話不多說
    中紀委機關報:有幹部本職工作幹得挺好,對群眾一句話不多說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6-12-02 14:21 來源:澎湃新聞
  • 中紀委...
    眾所周知,十八大以來,「公款大吃大喝」等違反八項規定問題查處力度超過以往,那麼頂風公款吃喝的官員,都是在哪大快朵頤呢?答案之一就是私人會所。 「政事兒」(微信ID:xjbzse)統計,僅中紀委點名的私人會所,至少九個。
  • 各地紀委管「飯局」 三五人點十幾個菜算大吃大喝
    原標題:多地紀委發出提示 幹部飯局「紅線」更為清晰  近段時間以來,不少領導幹部因大吃大喝問題而被點名、處分,杭州、麗水等多地紀委亦就領導幹部飯局問題發提示、打招呼,一時引起社會熱議。  警示越多,邊界越明。
  • 中紀委披露打老虎細節:萬慶良被查前幾天仍在大吃大喝
    訪談過程中,中紀委披露了查辦高官細節:「廣東的萬慶良,他在中央八項規定出臺,特別是中央整治「會所中的歪風」通知下發以後,仍然多次出入私人會所,在被組織調查的前幾天,他還到會所裡面去大吃大喝。」「海南的譚力,他被中央紀委調查之前還在外省,由私營企業的老闆陪同打高爾夫球。」
  • 中紀委再打虎 遼寧落馬老虎數量趕上第一名
    原標題:中紀委再打虎遼寧落馬老虎數量趕上第一名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張瑩 編輯嶽三猛)不到48小時,中紀委打下十九大後首虎魯煒後,再次發力,拿下遼寧省副省長劉強。中紀委機關報表示,反腐敗沒有休止符。對於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的腐敗分子來說,時過境遷、既往不咎永遠只能是痴人說夢,寒冬之後還是寒冬。
  • 公務員哪裡不能去 怎樣算大吃大喝 還迷糊的進來看
    各級紀檢部門通報的案件中,經常包含公款大吃大喝等案件。然而既然有公款接待,那麼吃多少算大吃大喝,去哪裡算高消費娛樂活動呢?幾位紀檢工作人員表示,有明目的公款支出,比如會議,吃飯都有標準,超過標準就算大吃大喝,而沒有名目的公款吃多少都算違規。而公務工作不需要出入的敏感場所,比如KTV、歌舞廳等,則是查處高消費娛樂活動的重點。
  • 聚會去哪裡玩?適合生日聚會的場所!
    聚會去哪玩?聚會怎麼玩?聚會去哪划算?對於這三個問題,是很多想要舉行聚會的人都會比較關注的問題,不論是生日聚會還是公司聚會或者是朋友聚會等等,這是一直困擾著所有人的問題。那麼聚會去哪玩?很多人舉行聚會活動時去的地方無非就是KTV、餐館或者是農家樂?還有一些會玩的人會選擇新出來的別墅轟趴館的模式。
  • 首邀外國學者英文訪談:中紀委國際視野開門論反腐
    首邀外國學者英文訪談:中紀委國際視野開門論反腐 2014-09-26 17:48:41   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記者 闞楓)26日上午,兩位外國學者做客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進行在線訪談,中紀委這場首次以英文進行的中外「反腐對話」也引來輿論關注。
  • 白巖松和歐陽夏丹這兩位主持人去中紀委幹啥
    原標題:這2位央視主持人,去中紀委幹啥?(法制晚報記者嶽三猛)今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專訪《新聞聯播》主播歐陽夏丹的文章,後者稱八項規定出臺後央視的晚會明顯少了,其他可要可不要的節目全都砍了。
  • 中紀委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名字理解意思:習近平多次提到
    片末演職人員表顯示,《永遠在路上》出品人是現任中宣部副部長兼央視臺長聶辰席,總監製孫玉勝、李挺、黃傳芳,以及監製楊華、總製片人耿志民、總編導王曉清均來自央視,總撰稿人史文杰、撰稿人王少偉、陳治治則來自中紀委機關報《中國紀檢監察報》。
  • 中紀委怎麼看?
    知事發現,邱勇上任以來,已分別參加了寧波、廣西、溫哥華等地的校友活動,並調研清華校友總會,對校友工作可謂非常重視。在北京,人大新聞學院舉辦了新聞教育60周年紀念大會,海內外的校友和各界人士千餘人前往參加,部級幹部就有十幾位。人大黨委書記靳諾現場致辭,不過校長陳雨露沒去,原因大家都知道。連著讀罷以上三條快訊,小夥伴們都驚呆了。
  • 同學,聚會呀!好巧,我們也是!
    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的李清傑說,他們班級聚會時重返校園,恰巧碰上了同一屆的校友聚會,感覺很親切。  眼下,暑期成為「致青春」高峰時期。特別是畢業5年、10年、20年這樣的年代同學會,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辦。據記者走訪了解,不少餐企的收入中,有三到四成都來自同學聚會,中高檔中餐館是聚餐的首選地點,人均消費高達一兩百元,比正常顧客消費要略高。由於聚會訂餐的火爆,想要「在對的時間和同學朋友們吃一頓對的飯」可不是那麼容易,假期聚餐可謂是一桌難求,如果不提前預約,想要臨時預約到合適的大包間不是易事。  當然,在同學聚會大潮中,考後的「散夥飯」「團聚飯」佔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