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腹瀉就不用驗大便?大錯特錯!

2021-01-13 騰訊網

遇到腹瀉的患兒,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做個大便常規。有些情況下,對沒有腹瀉的患兒來說,化驗大便也是非常關鍵的檢查,否則可能忽視危機生命的情況。

我們來看一個病例。

病例詳情

患兒,女,4 歲,於 2019 年 7 月主因發熱 2 天,抽搐 1 次就診。患兒 2 天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 38.5℃,無寒戰、抽搐及皮疹,無咳嗽、流涕,無頭痛、腹痛、腹瀉,自行予「布洛芬」「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口服,患兒仍反覆發熱,體溫最高 39℃,伴隨寒戰,就診前半小時出現抽搐,表現為兩眼上視,角弓反張,無口中流涎,無大小便失禁,大約持續 3 分鐘自行緩解。遂撥打 120 就診。

入院查體:T 39℃,R 30 次/分,P120 次/分,血壓 60/30 mmhg 嗜睡,精神差,煩躁,咽稍紅,扁桃體 I°,未見異常分泌物。呼吸稍急促,三凹徵(—),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明顯乾濕囉音。心律齊,心音有力,各瓣膜區未及雜音。腹平軟,無明顯壓痛,無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肋下未及。無頸項強直,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

既往無高熱驚厥病史,無其他特殊病史;否認家族中有癲癇病史及高熱驚厥病史。

入院後完善檢查:

血常規:白細胞 15×10⁹/L,中性粒細胞:75%,淋巴細胞 12%,CRP50 mg/L;肝腎功能、心肌酶、離子測定未見明顯異常。

頭顱 CT:未見明顯異常。

夏秋季發熱患兒的診療思路

本例患兒以發熱伴抽搐為主症就診,接診時首先想到的是高熱驚厥。

臨床接診發熱伴抽搐的患兒一般會從以下病因著手:

1. 高熱驚厥

90% 發熱伴抽搐患兒為高熱驚厥,大多既往有高熱驚厥病史或家族史,驚厥停止後精神、反應可。神經系統查體無異常。本患兒不除外高熱驚厥,但血常規白細胞計數升高明顯,需首先考慮感染。

2. 顱內感染

比如細菌、病毒性腦膜炎。顱內感染大多會有發熱、噴射樣嘔吐、頭痛,抽搐,精神差,神經系統查體陽性。

但此患兒神經系統查體陰性,無頭痛、嘔吐症狀,暫不支持,必要時需進一步完善腰椎穿刺檢查。

3. 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時出現中毒性腦病導致抽搐,但同時伴隨呼吸道症狀,如咳嗽、咳痰,雙肺聽診可聞及溼羅音。胸片可見斑片狀影。本患兒無呼吸道症狀,暫不支持。

4. 顱內出血

常見的原因有腦血管畸形、維生素 K 缺乏。前者會有頭痛症狀,頭顱 CT 或者核磁可診斷。而本患兒頭顱 CT 未見明顯異常,暫不支持。後者一般有營養不良或肝臟病史,患兒平素體檢,飲食情況良好,暫不支持顱內出血診斷。

5. 重型手足口

手足口病也多發於夏季,但患兒咽峽部、手心、足心、臀部可見皰疹,本患兒未見皰疹,暫不支持。

6. 中毒性菌痢

多發於夏秋季,可能有高熱、抽搐等情況。經仔細詢問病史,了解到患兒有在外就餐史,不能保證飲食安全。且中毒性細菌性痢疾可以不出現腹瀉。本患兒的情況可考慮中毒性菌痢,需立即完善大便檢查。

在灌腸取大便前,患兒家屬有所不解「我們家孩子沒拉肚子,化驗大便幹什麼」,同患兒家屬詳細解釋後,同意灌腸取大便化驗。發現:大便中有大量膿細胞和紅細胞。

結合患兒症狀和化驗結果,診斷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什麼是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中毒性細菌性痢疾是腸桿菌-志賀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屬於夏秋季傳染病。大多有不潔飲食病史或者明確接觸史。

起病急,突發高熱、反覆驚厥、嗜睡,迅速發生休克、昏迷。病死率高,必須積極搶救。

多發生於 2~7 歲健康兒童,由於機體對細菌毒素產生異常強烈的過敏反應,從而引發一系列症狀。

致病菌:

痢疾志賀菌(臨床表現較重)

宋內痢疾菌(感染較輕)

福氏痢疾菌(病情介於上述之間)

傳播:

傳染源:病人

傳播途徑:消化道傳播

易感人群:2~7 歲健康兒童多見。感染後不同類型致病菌間無交叉免疫。

臨床特點

起病急,表現為突發高熱、反覆驚厥、嗜睡、迅速休克、昏迷;腸道症狀不明顯,有的無腹痛、腹瀉;有的發熱、膿血便後 2~3 天出現中毒型。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又分為休克型、腦型、肺型、混合型。

休克型(皮膚內臟微循環障礙):面色蒼白、皮膚發花、口唇、指甲發紺、四肢涼、皮膚溼冷,脈搏細數血壓正常或偏低,少尿;晚期血壓下降或測不出,伴不同程度意識障礙,DIC 及多臟器功能衰竭。

腦型(腦微循環障礙):早期頭痛、嘔吐,面色蒼白,肌張力增強,驚厥,血壓增高,後期意識不清,瞳孔不等大,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呼吸節律不整。表現為腦水腫和腦疝。

肺型(肺微循環障礙):又稱呼吸窘迫症候群,常在上述兩型基礎上發展而來。

混合型:兼有上述兩型或三型同時或先後出現,病死率高。

診斷標準

普通菌痢的診斷標準:

1. 病前 1 周內有明確的菌痢病人接觸史;

2. 裡急後重;

3. 左下腹明顯壓痛;

4. 糞便鏡檢 10 個高倍鏡視野, 平均每個視野白細胞 10 個以上, 或連續 2 次鏡檢白細胞 5 個以上;

5. 糞便培養痢疾桿菌陽性。

具備上述前 3 項之一和後 2 項之一者即可診斷。

但中毒性菌痢 腹瀉及裡急後重症狀不明顯,需及時完善肛拭子及便培養及血常規 (白細胞高,中性粒細胞為主)檢查。

如何及早識別中毒性細菌性痢疾?

1. 2-7 歲體健患兒忽然出現發熱、精神差或者休克、昏迷表現;

2. 發病季節為夏秋季;

3. 如果患兒未排便,一定取肛拭子或清潔灌腸鏡檢:顯微鏡下見多量紅白細胞可確診。

治療

1. 降溫止驚:高熱伴煩躁、驚厥者可給予氯丙嗪和異丙嗪各 1 mg/kg,肌內注射。反覆驚厥者可用地西泮每次 0.3~0.5 mg/kg(最大單次劑量不超過 10 mg)或苯巴比妥每次 6~10 mg/kg·次(最大不超過 100 mg),肌內注射;或用水合氯醛 40~60 mg/kg·次保留灌腸。

2. 抗休克:迅速擴容糾酸、應用血管活性藥物、給氧等。

3. 防治腦水腫、肺水腫:可用 20% 甘露醇降顱壓,劑量為每次 0.5~1 g/kg,每 6~8 小時一次,療程 3~5 天。

4. 早期可應用激素,抑制免疫反應;減輕腦水腫。

經驗教訓

1. 痢疾不一定有腹瀉

很多人認為,既然是痢疾,至少應該有腹瀉症狀,沒錯,痢疾分為很多型,包括普通型、輕型及中毒型,普通型腹瀉、裡急後重症狀明顯,但中毒型腸道症狀不明顯,主要機理為內毒素直接吸收入血,導致多臟器微血管痙攣及通透性增加。

2. 了解兒科疾病的季節特點

兒科疾病對於夏秋季出現高熱、血象高的患兒,一定要發病季節為夏季,雖然並沒有出現腹瀉、粘液膿血便、裡急後重的症狀,出於兒科發病季節的敏感性(春季流感、麻疹、水痘、猩紅熱;夏季中毒性菌痢、乙腦、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諾如病毒性腸炎;秋季腹瀉;冬季流感、肺炎)想到了中毒性菌痢,遂緊急完善便常規檢查,便常規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診斷明確。

編輯:菁媛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 臨床診療指南. 傳染病學分冊 [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6,12(1):91-94.

2. 王衛平. 兒科學 [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6.(8):215-216.

3. 李蘭娟. 傳染病學高級教程 [M].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1.166-172.

相關焦點

  • 醫療英語:驗大便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醫療英語>正文醫療英語:驗大便 2012-10-26 15:52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寶寶大便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屬於腹瀉?
    尤其是寶寶在嬰兒期間,每天的大便次數是很多的,有的寶寶甚至高達每天十次左右,這是讓媽媽比較擔心的,寶寶這種情況屬於腹瀉嗎,如果不是寶寶出現哪種症狀屬於腹瀉呢?先了解一下寶寶的正常大便,大便主要是金黃色或者是暗黃色為主的,一般不會帶有難聞氣味的,有時呈糊狀、有時呈顆粒狀、或者是凝乳狀。由於寶寶的胃腸功能發育不健全,及餵養不當時,有時大便次數就會增多的,只要寶寶大便的性狀沒有改變,顏色沒有改變都屬於正常的大便。那寶寶大便什麼樣屬於腹瀉症狀呢?
  • 寶寶腹瀉必須吃腹瀉奶粉嗎?寶寶大便有次數規律!
    解答:奶粉不是造成寶寶上火和便秘的首要原因,不管是牛奶粉還是羊奶粉都沒有直接關係。一般來說,在新生兒期大便次數較多,一般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嬰兒會一天排便7—8次;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2—3個月後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到6個月輔食添加後,每日大便2-4次,或者4-6次都算正常範圍。可以查看:寶寶一天幾次大便才正常?母乳與奶粉餵養各不同,了解母乳或奶粉餵養的寶寶的大便情況。
  • 8個月寶寶大便次數增多,要換腹瀉奶粉?營養師:腹瀉奶粉別亂吃
    我了解到孩子的睡眠,飲食和精神狀態都不錯,和媽媽們講:別換,腹瀉奶粉不是萬能仙丹,別隨意給娃換。不能亂吃。事實上孩子的大便次數增加並不代表就是腹瀉,即使是腹瀉只要尿量正常,精神好說明比較輕微,也說明是生理性的腹瀉,媽媽不用過於緊張。
  • 大便雖稀,母愛很濃。兒科醫生教你區別腹瀉與正常的大便
    ,各類科普、各類育兒經驗,各類寶媽群,母嬰店天花亂墜的經驗之談,眾說紛紜,沒有醫學基礎的新手母親不知道該信哪家言。今天,我們從醫學的角度聊聊腹瀉。腹瀉是一種病,是指多種病原、多種因素引起的大便次數增多、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的一組消化道疾病。
  • 純母乳寶寶1天大便4次,家長當成腹瀉,太武斷,判斷大便得這麼看
    前段時間去一個媽媽家拜訪,她說自己的孩子最近有點拉肚子,大便有點稀還有奶瓣,於是給寶寶吃了益生菌,這個媽媽是純母乳餵養,她覺得自己的寶寶是母乳性腹瀉,寶寶一天得拉5、6回大便。那麼,寶寶真的是腹瀉麼?吃純母乳的寶寶為什麼會」腹瀉「很多媽媽會發現,吃純母乳的寶寶大便很稀,偶爾還會有奶瓣,且大便的次數很多,有的寶寶一天能拉10次,每次都是金黃色的稀便,出現這種情況,家長一定會和成人腹瀉的症狀對應起來,然後認為寶寶是拉肚子了,腸胃不好。
  • 嬰兒大便頻繁屬於正常情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要小心可能是腹瀉
    朋友家的孩子過了一歲每天的大便不成形,並且次數偏多,每天在3次左右,特別容易腹瀉,有時候吃了水果都會腹瀉。本來以為是孩子體質問題,有一次去婦幼看病就隨口問了醫生幾句,醫生讓化驗大便,才發現孩子是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開了四聯菌吃了之後孩子大便開始成型,並且每天變為一次。
  • 寶寶腹瀉時,大便都會有哪些顏色的改變?
    當寶寶出現腹瀉症狀時,寶媽媽對寶寶大便的顏色及性狀是比較關心的,因為通過這些可以反映出寶寶的病情程度,及大概了解發病的誘因,這需要父母有一定的科普知識基礎的,不然是有一定難度的。具體寶寶腹瀉期間,大便會有哪些顏色改變呢?
  • 嬰兒一天大便多少次算正常?除了頻次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小心腹瀉
    朋友家的孩子過了一歲每天的大便不成形,並且次數偏多,每天在3次左右,特別容易腹瀉,有時候吃了水果都會腹瀉。本來以為是孩子體質問題,有一次去婦幼看病就隨口問了醫生幾句,醫生讓化驗大便,才發現孩子是腸道菌群失調導致的,開了四聯菌吃了之後孩子大便開始成型,並且每天變為一次。
  • 關於嬰幼兒腹瀉問題
    因為工作問題,到我們家炳哥8個多月的時候,就沒了奶水,迫於無奈,只能給他斷奶,當時是夏末,秋天是各種病毒高發期,我們家炳哥腹瀉伴有低燒,當時我去上班,不在家,老公和婆婆在家,就帶著崽去小診所看病,他給崽開了感冒藥打了退燒針,第二天,繼續發燒,就給我打電話,當時我就給老公說,先帶他去醫院吧,確定一下病因,因為在腹瀉之前炳哥去打了
  • 狗狗腹瀉化驗大便沒用?通過便常規可以快速找到腹瀉原因
    大部分寵物主人認為,給狗狗化驗便便沒有意義的原因,是因為它們根本不知道給狗狗化驗大便的意義是什麼,更不知道給狗狗化驗大便以後,在治療狗狗拉稀的過程中能起到什麼作用,所以才會得出給狗狗化驗便便是浪費錢的結論,但是今天寵物醫生給大家闢個謠,狗狗拉稀化驗便便沒有任何意義,是非常錯誤的說法,其實在狗狗拉稀以後,化驗便便是最有意義的化驗項目。
  • 寶寶大便一篇全解,看完再不用去群裡發屎圖了!
    比如說:我家寶寶的大便有點酸臭!我家寶寶的大便有點奶瓣!我家寶寶的大便有點綠!我家寶寶的大便泡沫!我家寶寶的大便有一條一條的黑蟲!我家寶寶的大便,有沒有消化的蔬菜!看的我腦殼痛,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系統的聊聊大便,以後再有問題,我就甩這篇文章過去。
  • 寶寶拉稀≠腹瀉,真正的腹瀉表現是這些!
    相信在很多人的理念中,拉稀便就是腹瀉。如果拉稀的人是小寶寶,更是不得了,可把一家子急的哦~其實,寶寶拉稀不一定是腹瀉。準確的來說,寶寶大便發生異常,並伴有一系列症狀,這才是腹瀉!具體,我們接著往下看:
  • 新生兒大便次數多,並不代表寶寶就是腹瀉!
    除了怎麼判斷寶寶是否餓了,判斷寶寶是不是腹瀉也是很燒腦的一件事。事實上,新生兒正常大便次數,要根據時間和餵養情況決定:剛出生的時候,新生寶寶會將積存了9個月的胎便排出。胎便一般是濃重的墨綠色,如果寶寶出生後二十四小時沒有胎便排出,爸媽應該引起注意,立即到醫院就診,查看是否是消化道畸形或其他原因導致。等胎便排完,接下來就要看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了!一般來說,母乳餵養的寶寶,因為母乳容易消化,排便的次數會相對彈性,每天2—5次,甚至每次餵奶後都要排便。
  • 秋季腹瀉太多寶寶中招,最簡單直接的方法是止瀉嗎?錯!大錯特錯
    秋季,確實是嬰幼兒腹瀉的高峰時期,說起寶寶腹瀉,確實在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很常見,小兒腹瀉是一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位於我國小兒常見病多發病的第二位,以小兒排便次數增多(與平時比),大便性質改變(不消化的稀便、水樣便、黏液便或膿血便
  • 大便顏色和形狀改變代表什麼?
    身體出現了異常,可能會需要做大便的常規檢查,可以通過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來發現疾病,那麼大便顏色和形狀改變代表什麼?大便常規的幾項化驗包括檢驗糞便中有無紅血球(RBC)、白血球(WBC)、細菌敏感試驗、隱血試驗(OB)以及查蟲卵等。
  • 孕晚期一天拉三次大便正常嗎 孕晚期腹瀉怎麼辦
    很多準媽媽們到了孕晚期都會出現身體上的不適,最常見的就是孕晚期容易出現便秘活動不方便以及睡眠不好等情況,但是有些孕婦可能還會出現孕晚期大便次數增多的情況,那麼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嗎?很可能是出現了腹瀉,孕晚期腹瀉怎麼辦呢?孕晚期一天拉三次大便正常嗎?
  • 別寶寶大便一現奶瓣,就當腹瀉治!小心越治越嚴重!
    吃奶粉的寶寶大便為淡黃色或者土黃色軟便,或帶不均勻顆粒,較純母乳餵養的大便幹。一、正常的奶瓣大便(圖片)三、什麼樣的奶瓣不用緊張呢?寶寶食慾正常,精神佳,大便的顆粒比米粒小,孩子的體重身高都達標,可以不用治療,屬於正常範疇。
  • 有些人經常性腹瀉並且大便不成形,應該怎麼辦?
    有時候會聽到身邊的人抱怨「經常腹瀉,大便不成形,查過腸鏡和胃鏡也沒事,治療效果也不大。」如果沒有重大疾病的話,僅憑這些能讓我首先想到的是腸易激症候群。腸易激症候群是一種以間斷腹瀉、大便性狀改變、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徵的,除外腸道結構和生化改變的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該疾病多以青中年為主要發病人群,我國以腹瀉型為主。該病發病機制及原因尚不明確,多認為與腸道功能異常、內臟神經高敏感、精神情緒等有關。目前對於該疾病尚缺乏特效藥物,一般以對症治療為主。
  • 寶寶腹瀉、大便稀綠、便秘、吐奶、打嗝等常見問題大全
    導讀:寶寶大便顏色不一樣,次數增加或是減少了、(不)定時哭鬧、睡眠時間少、睡覺不安慰、頻繁打嗝、鼻塞、溼疹、紅屁屁、枕禿、缺鈣……等任何一點症狀都會讓新手媽媽緊張不已,擔心自己的一點點疏忽傷害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