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德國同是製造業大國,誰的經濟實力更強?

2020-12-10 小智讀財經
全球製造業格局

上圖是如今全球製造業分布圖,可以看到,如今我國是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佔全球製造業產值的28.37%;美國排名第二,佔全球製造業產值的16.65%。中國和美國佔全球製造業產值的45.02%,接近一半的份額。

在中美之後,日本和德國是全球製造業第三大、第四大國,佔全球總量比重分別為7.23%、5.78%,比例較為接近。上世紀中期開始,日本和德國先後扛起「世界工廠」的旗幟,並且「日本製造」和「德國製造」成為了世界製造業的標杆。

雖然如今日本和德國製造業產值低於中國,不過需要承認的是,相比於我國,日本和德國的製造業多數集中在高端領域。在汽車、機械、工具機、化工製藥、光學工業、通信、軟體及科技網際網路等領域,日本和德國均有世界領先的相關企業。

日本和德國有許多相似之處,除了同樣是製造業大國之外,日本和德國經濟都從上世紀中期崛起,到現在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那麼,對比日本和德國的綜合實力,誰更強呢?

GDP

進入21世紀以後,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普遍減緩,有些甚至出現倒退,日本和德國也不例外。

1995年日本經濟達到頂峰,該年度GDP總量達到5.45萬億美元,佔世界總量的18%,人均GDP高達4.35萬美元,比當時的美國還高出不少。新世紀以後,日本經濟受到國際大環境影響,再加上本身製造業下滑,經濟出現了倒退。

2019年日本經濟增長率僅有0.7%,GDP總量為5.1萬億美元,比1995年低了0.35萬美元,佔世界總量比重下滑至5.8%,人均GDP約為4.03萬美元。從GDP上看,現在的日本經濟甚至不如二十年前。

2019年德國GDP總量為3.85萬億美元,比日本少1.25萬億美元;而在1995年,兩國之間的差距為2.86萬億美元。人均方面,2019年德國人均GDP約為4.63萬美元,比日本高出0.6萬美元。

目前,日本和德國分別是世界第三、第四大經濟體,自從先後被中國超越之後,這一名次便十分穩定。從1995年算起,德國用了25年的時間,把和日本的GDP差距縮減了1.61萬億美元。考慮到兩國還相差1.25萬億美元,未來幾年時間,德國還威脅不到日本第三大經濟體的地位。

世界500強

眾所周知,世界500強數量一定程度能夠反映一個國家的企業規模和實力。

2019年日本有52家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世界第三(第一中國,第二美國),每242萬人中就有一家世界500強公司;德國有29家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世界第五,每277萬人中擁有一家世界500強公司。

豐田汽車是日本最靠前上榜企業,排名世界第10,營收達到2726億美元。此外,日本還有7家企業在前100名之列;德國企業中,同為車企的大眾排名世界第9,營收達到2783億美元。世界前100名企業中,德國一共有8家。

製造業特點

日本和德國在製造業上可謂各有千秋,在不同的領域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

日本製造業以全面著稱,並且願意在一個領域深耕下去。根據統計,日本百年以上的企業有3.5萬家,同時專注是日本製造企業的特點。以豐田為例,從1992年開始,豐田便研究氫能源技術,直到2014年才研發成功投入市場應用,用了整整20多年的時間。

日本在重型工業、精密機械業、精密光電業、精細化工業、數控工具機業、軸承工業等等行業都有很多知名企業。

和日本一樣,德國在製造業上同樣秉承工匠精神。據統計,世界上超過200年的企業共5586家,德國就擁有837家,佔據全球總量的15%。

說起德國的製造業,不得不提到它的汽車工業。作為世界汽車的發源地,德國誕生了戴姆勒、大眾和寶馬三大汽車製造巨頭。這三家企業佔全球汽車市場份額的21.8%,而在全球高端汽車領域,三大巨頭所佔份額高達70%

此外,德國製造業一點特點是中小企業巨多,這些企業雖然規模不大,但卻是德國製造業乃至經濟的基礎。

綜合上述,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實力十分接近,日本GDP總量高於德國,而德國的人均GDP高於前者。作為兩國的經濟支柱,德國和日本的製造業在伯仲之間,在不同領域擁有各自的優勢。

相關焦點

  • 同為製造業強國,德國和日本誰更厲害
    從整體綜合實力來講,日本目前還是很明顯要強於德國的。只是德國製造業更有亮點,而日本製造業目前整體表現沒有很亮眼的地方,這是由於德國專注於精密機械領域,使得德國在高端機械領域(姑且把廣義的汽車也算進去吧)要明顯強於日本。
  • 同為製造業強國,那麼日本和德國,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但總的來說,我們的製造業正處在一個大而不強的階段。從製造業產值來看,2010年以來,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現在中國製造業產值已經超過美國和日本的總和。現在世界上的製造業大國是美國、日本和德國。他們處於後工業化階段,處於製造業產業鏈的頂端。他們生產的產品大多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美國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是全球製造業的第一陣營。
  • 日本和德國同為製造業強國,那麼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而且兩國都曾是二戰時候的侵略國和戰敗國,並且兩國都是以製造業為主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因此有人說,日本便是東方的德國,而德國就是西方的日本。兩國都有著很強的工匠精神,那麼問題來了,同為製造業強國,很多國家特徵又很相似的德國和日本,究竟誰更勝一籌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作為全球兩大經濟強國,日本和德國,誰的綜合實力更勝一籌?
    歐洲的德國,亞洲的日本,誰的實力更強?作為世界經濟強國,日本和德國,誰的實力更勝一籌?眾所周知,日本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陷入了數十年的經濟衰退,但是經濟實力依然強大,目前是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德國數十年追趕也沒有超過日本,目前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 日本和德國作為一流製造業強國,誰才是高端製造業的霸主?
    那麼,日本和德國和全球一流製造業強國,誰才是高端製造業的霸主?我們需要從汽車製造、工具機製造、機械製造、半導體等高端製造業領域分別對比,誰強誰弱便一目了然。汽車製造在全球汽車製造領域,德國略微領先於日本。
  • 同樣是二戰戰敗國,如今的德國和日本,誰的軍事力量更強?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日本和德國都為二戰戰敗的法西斯國家,曾經其強大的軍事實力給世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二戰後其軍事力量受到了極大的約束,不過如果說如今來比較日本和德國的軍事實力誰的更加強大
  • 當今天下,日本與德國實力對比,誰更強?
    二戰前,日本和德國的實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突出的。但當時的德國在整體實力上明顯強於日本,蘇、美、英等當時世界主要強國共同對付囂張的德國,也用了好幾年時間才徹底將其制服。
  • 同為發達國家,日本和德國哪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更強
    日本和德國分別是亞洲和歐洲的發達國家,同屬二戰戰敗國,但德國被清算得最徹底,割地賠款,審判戰爭罪犯,一樣不落,戰後認罪態度較好,得到了被侵略國家的原諒。而日本由於美國的私心,為了制約中國和蘇聯,美國放過日本,戰爭罪行沒有得到徹底清算,以致日本時至今日也沒有認真反省侵略罪行,沒有戰爭賠款,國土也沒有遭到分割。當兩德統一時,德國是歐洲病夫,這幾年乘著中國經濟發展,德國也成為歐洲的火車頭,尤其汽車、重型機械大量進入國內,在國人眼中德國貨成為高質量的代表。而隨著中日兩國關係的惡化,小日本的東西大家都不喜歡了。
  • 德國和日本都是世界一流工業強國,誰更勝一籌,比我國強在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在工業方面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中國的製造商品因物美價廉火遍全球,「中國製造」更是享譽全世界,但目前中國的工業仍處於大而不強的階段,和發達的工業強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 美國,日本,德國,哪個國家工業實力更強?
    但實際上目前美國德國日本的工業實力都是非常強的,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含量,都處於世界前列,美國德國日本也是目前世界工業實力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個國家。比如下圖是目前世界各國工業增加值排名情況。比如第4名的德國工業總產值比第5名的印度多出了將近4000億美元。由此可見,目前美國德國日本的工業實力還是非常強勁的,至於美國,德國日本三個國家工業實力哪個更強,我認為他們每個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三個國家都在很多領域有絕對的控制權和話語權,不過從整體來說,我認為美國目前的總體工業實力是世界最強的,其次是日本,再次是德國。
  • 同為二戰戰敗國,為何現在日本軍事實力強大,而德國默默無聞
    在國際社會中,德國和日本一直是比較受到關注的兩個國家。自二戰戰敗之後,德國和日本都接受了強國的「指導」,各自踏上了新的發展道路。時至今日,日本已經是全世界第二發達的國家,其軍事實力也是穩居世界前列。而反觀德國,除了工業同樣發達之外,似乎並沒有展現出什麼軍事實力。
  • 德國和日本都是經濟強國,為何無法成為世界大國?
    就比如下面這兩個經濟發達的強國,由於地理環境非常惡劣,無論怎麼努力,都沒能成為世界大國,也註定無法成為世界大國。所謂世界大國,是指國力強盛,在世界上擁有很大的影響力的國家。並不是說,領土面積大,經濟實力強,你就是世界大國,否則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印度也是世界大國。成為世界大國,領土面積並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經濟和軍事實力,以及國際影響力。
  • 作為歐洲三大強國的英國、法國和德國,和日本對比哪個更強?
    作為歐洲三大強國的英國、法國和德國,如果和日本對比一下,你更看好哪邊呢?大家好啊,我是球哥,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英法德日之間的那些事!我們就算不說硬數據,就看看近些年,同為美國小跟班的兩個國家,日本受到了美國的經濟制裁來說,很明顯他們的老大哥認為,日本比英國更有威脅力。所以就經濟而言,英國也不如日本。
  • 世界第四經濟大國,歐洲的德國,會不會崛起為超級大國?
    第一,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經濟主導能力。第二,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和國防體系。第三,擁有極高的國際影響力和政治地位。第四,擁有比較大的國土面積和人口資源。我們一個個分析,經濟實力的多少,決定了一個國家的話語權或者影響力。 例如美國和當年的蘇聯,都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建立了盧布和美元體系。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德國第一,日本第8,中國卻不在榜單內?
    文:繆禾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當談到世界上哪個國家是製造業大國時,中國當仁不讓。在短短幾十年時間裡,中國從一個農業國轉變為世界上最一大工業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與美國仍有一定差距,但已達到可追範圍。
  • 作為老牌工業強國的英國和法國,經濟實力誰更勝一籌?
    作為歐洲主要大國,英國和法國的關係比起其它國家來更為密切,淵源更長,在很多方面也頗為相似。英法兩國中間只隔一條英吉利海峽,是近鄰,更是競爭對手,中世紀英法之間有過長達百年的戰爭。兩國都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都是7國集團成員和北約創始會員國。
  • 德國與法國,到底誰的實力最強?
    以汽車和精密工具機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也是德國的重要象徵。2)法蘭西共和國,簡稱法國,位於西歐的總統共和制國家。該國為歐洲國土面積第三大、西歐面積最大的國家。科西嘉島是法國最大島嶼。法國從中世紀末期開始成為歐洲大國之一,綜合國力在19-20世紀時達到巔峰,建立了當時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是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出爐:德國第一,日本第八,中國卻無緣前十
    而德國的製造業對德國的經濟的影響也很大,佔據本國GDP的22%左右,特別是德國汽車和機械製造產業表現亮眼。 德國製造能有這麼好的口碑,主要由多個方面的因素決定。首先,德國的工業製造技術領先,率先在全球提出「工業4.0」戰略,將製造產業與網際網路融合,讓製造變得更加智慧化和數據化,有效地提高了效率和品質。
  • 史達林和羅斯福,誰更偉大?
    那麼,刨除二戰之後、迅速沒落、勢力縮回歐洲的大英帝國,史達林和羅斯福誰更偉大呢?偉大是一個極高的評價,作為領導反法西斯陣營戰勝法西斯三國的領導人,無論是羅斯福還是史達林,用「偉大」來形容都並不為過。那麼,兩個人誰更偉大呢?作為政治家,我們不妨從建設國家功績和對二戰的貢獻來分別比較。
  • 全球製造業強國口碑榜:德國穩居第一,日本第八,中國呢?
    我國在製造業的發展從1978年以來就沒停下過速度,高速發展下的我們輕鬆拿下了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的稱號,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工廠。但即使這樣,在全球製造業強國口碑榜中,依然沒有我國的名字,事實上我國本來就不是製造業強國,目前處於一個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過程。高鐵全球第一:八縱八橫說起我國的製造業,不得不提一提我國新世紀四大發明之一的高鐵,我國的高速鐵路營業裡程很早以前就是排在全球第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