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德國作為一流製造業強國,誰才是高端製造業的霸主?

2020-12-11 簡易財經

編輯:簡易財經

目前,全球製造業強國第一梯隊只有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日本和德國,其中日本、德國在眾多高端製造業領域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在全球產業鏈當中佔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那麼,日本和德國和全球一流製造業強國,誰才是高端製造業的霸主?我們需要從汽車製造、工具機製造、機械製造、半導體等高端製造業領域分別對比,誰強誰弱便一目了然。

汽車製造

在全球汽車製造領域,德國略微領先於日本。德國更加側重於全球高端汽車市場,著名的寶馬、奔馳、奧迪都是來自於德國的汽車製造廠商,佔據著全球豪華車市場70%以上的市場份額,處於絕對領先地位。

此外,德國還有大眾這樣的全球汽車巨頭,大眾旗下擁有大眾、斯柯達、奧迪、保時捷、布加迪、蘭博基尼、杜卡迪、賓利等著名品牌,大眾旗下品牌涉及中低端、高端及超跑汽車市場,極具影響力,大眾一年的汽車銷量超過1000萬臺,位居全球第一。

日本汽車製造的實力也很強,但是在全球豪華汽車市場無法和德國相比,但是在中低端市場日本同樣具有優勢。日本三大汽車巨頭:豐田、本田和日產,尤其是豐田汽車在全球汽車市場佔據著重要位置,2019年全球銷量達到1072萬輛,略低於德國大眾(1095萬輛)。

工具機製造

在全球高端工具機製造領域,日本和德國幾乎處於壟斷地位,日本的整體實力更勝一籌。日本的著名工具機製造企業有:山崎馬扎克、天田、森精機、捷太科特、大隈、會田、沙迪克、三菱重工等。

不得不說,日本在數控工具機、高端工具機領域的製造實力獨霸全球,擁有眾多全球一流的工具機製造廠商,尤其是山崎馬扎克,作為全球最強的高端工具機製造企業,業務遍布全球,美國波音等軍工企業、俄羅斯軍工巨頭都是馬扎克的客戶。

德國在高端工具機製造領域也很出色,擁有眾多工具機製造巨頭,比如吉特邁、通快集團、舒勒、埃馬克、哈默、斯來福臨等。其中,吉特邁是全球最大的金屬切削設備生產企業,埃馬克是全球首家推出倒置式車床的工具機廠商。

機械製造

在機械製造與自動化領域,德國和日本的實力都很強。德國擁有西門子、博世、凱傲、蒂森克虜伯、愛納康、基伊埃、福伊特、杜爾通快、蔡司等著名機械製造企業。日本有株式會社小松製作所、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會社、久保田、佐竹機械等機械製造巨頭。

半導體

在半導體製造領域,德國和日本各有側重點。日本在半導體原材料領域幾乎處於壟斷地位,製造半導體的19種關鍵材料,日本有14種佔據著全球市場50%以上的份額。同時在全球半導體設備廠商中,日本佔了半壁江山,實力非常強。

德國的半導體製造實力也很強,尤其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作為全球最頂尖的光刻機製造商ASML來說,德國半導體技術不可或缺,ASML旗下的EVU光刻機中的鏡頭組件是由德國蔡司生產的,這一領域德國處於全球領先水平。

綜上所述,德國和日本作為全球一流的製造業強國,製造實力都很強,在高端製造業領域,各有側重點。德國在汽車製造領域略微領先日本,日本在工具機製造領域領先德國,在機械製造和半導體領域,德國和日本各有千秋。

本文由簡易財經原創撰寫,未經作者許可,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日本和德國同為製造業強國,那麼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而且兩國都曾是二戰時候的侵略國和戰敗國,並且兩國都是以製造業為主的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社會。因此有人說,日本便是東方的德國,而德國就是西方的日本。兩國都有著很強的工匠精神,那麼問題來了,同為製造業強國,很多國家特徵又很相似的德國和日本,究竟誰更勝一籌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同為製造業強國,德國和日本誰更厲害
    從整體綜合實力來講,日本目前還是很明顯要強於德國的。只是德國製造業更有亮點,而日本製造業目前整體表現沒有很亮眼的地方,這是由於德國專注於精密機械領域,使得德國在高端機械領域(姑且把廣義的汽車也算進去吧)要明顯強於日本。
  • 同為製造業強國,那麼日本和德國,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但總的來說,我們的製造業正處在一個大而不強的階段。從製造業產值來看,2010年以來,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現在中國製造業產值已經超過美國和日本的總和。現在世界上的製造業大國是美國、日本和德國。他們處於後工業化階段,處於製造業產業鏈的頂端。他們生產的產品大多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美國擁有絕對的技術優勢,是全球製造業的第一陣營。
  • 製造業全球前十大是哪些國家?其中製造業強國又有幾個?我國呢
    666個工業小類,也就是說,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宇宙飛船,我國都可以製造出來,這是我國獨特的優勢,即使美國、日本和德國這樣的工業傳統強國,也沒有中國這麼完整齊全的工業門類。另外,我國在工業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的儲備數量、技術積累等方面也具備全球優勢,但這能否說明,我國就是世界工業強國呢?不能!在世界工業十大國裡,能夠稱得上工業強國的是美國、日本、德國、韓國、英國、法國和義大利這7個國家。中國、印度和墨西哥是以數量取勝,大而不強。
  • 日本和德國同是製造業大國,誰的經濟實力更強?
    中國和美國佔全球製造業產值的45.02%,接近一半的份額。在中美之後,日本和德國是全球製造業第三大、第四大國,佔全球總量比重分別為7.23%、5.78%,比例較為接近。上世紀中期開始,日本和德國先後扛起「世界工廠」的旗幟,並且「日本製造」和「德國製造」成為了世界製造業的標杆。
  • 全球製造業強國口碑榜:德國穩居第一,日本第八,中國呢?
    但即使這樣,在全球製造業強國口碑榜中,依然沒有我國的名字,事實上我國本來就不是製造業強國,目前處於一個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過程。高鐵全球第一:八縱八橫說起我國的製造業,不得不提一提我國新世紀四大發明之一的高鐵,我國的高速鐵路營業裡程很早以前就是排在全球第一了。
  • 全球前10製造業國家有哪些?我國算製造業強國嗎?又能排第幾
    全球排名前10的製造業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印度、義大利、法國、英國和墨西哥(聯合國統計司2018年數據),顯而易見,中國位列第一。但製造大國和製造強國其實是兩個概念,嚴格意義來說,目前中國只能被稱之為製造大國而並非製造強國。
  • 德國和日本都是世界一流工業強國,誰更勝一籌,比我國強在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高速發展,在工業方面也是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中國的製造商品因物美價廉火遍全球,「中國製造」更是享譽全世界,但目前中國的工業仍處於大而不強的階段,和發達的工業強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 低端製造業陷入薄利窘境,要拋棄它,轉型「製造業強國」嗎?
    但是儘管如此,我國現在還不是「製造業強國」。就目前而言,中國製造大部分集中在一些中低端製造領域。很多的高端製造業或者核心技術,依舊掌握在外國製造強國的手中。一旦供應環節上出現問題,就很容易影響我們的製造業發展。也正是如此,何時能夠甩掉「世界工廠」的帽子,成為了我們低端製造業的轉型之痛。
  • 作為全球兩大經濟強國,日本和德國,誰的綜合實力更勝一籌?
    歐洲的德國,亞洲的日本,誰的實力更強?作為世界經濟強國,日本和德國,誰的實力更勝一籌?眾所周知,日本雖然在上世紀90年代陷入了數十年的經濟衰退,但是經濟實力依然強大,目前是僅次於美國和中國的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德國數十年追趕也沒有超過日本,目前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德國第一,日本第8,中國卻不在榜單內?
    作為世界上第一家市值超過2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蘋果90%的產品都是在中國製造的。可見,中國製造業已經滲透到世界各地,因此,說到製造業的行家,我們國家自然能夠說得上話。工業強國崛起的歷史近年來,中國製造業也一直是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出爐:德國第一,日本第八,中國卻無緣前十
    而德國的製造業對德國的經濟的影響也很大,佔據本國GDP的22%左右,特別是德國汽車和機械製造產業表現亮眼。 德國製造能有這麼好的口碑,主要由多個方面的因素決定。首先,德國的工業製造技術領先,率先在全球提出「工業4.0」戰略,將製造產業與網際網路融合,讓製造變得更加智慧化和數據化,有效地提高了效率和品質。
  • 失去日本德國工具機,中國將造不出航母?高端製造業需求關鍵是啥?
    工具機作為製造業的產業母機,同時也是加工製造產業裝備的根基,國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石。工具機行業的發展對一個國家製造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是目前中國工具機卻成為了「中國製造業之痛」,甚至外界還傳言「失去日本德國的工具機,中國便造不出航母」。
  • 高端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李小軍在本次創新驅動發展論壇上指出:高端製造產業的發展,一方面離不開技術的支撐,另一方面需要發揮產業聚集效應。這便需要地方政府要創新配套政策,積極吸引社會資本,發展與各地經濟聯繫緊密的優勢產業。眾所周知,在德國工業4.0的基礎之上,中國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的宏大計劃,希望到2025年,中國能從「製造大國」轉變為「製造強國」。
  • 把脈高端製造業 論道全球化發展——首屆全球高端製造業大會嘉賓訪談
    14日,首屆全球高端製造業大會在長沙舉行。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財富》世界500強、全球高端製造業100強等企業的領導人、專家學者、投資家、金融家,共聚一堂,把脈高端製造業,論道全球化發展。 大數據如何「變現」?產業生態文明如何塑造?當天,來自美國約翰迪爾、德國思愛普集團等企業的多位「大咖」,接受了湖南日報記者採訪。
  • 比起「做大做強」,這才是中國製造業的當務之急
    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實體經濟的發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國內製造業的發展,或將迎來重大機遇。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當前國內製造業整體發展模式較為粗放,數位化程度依然較低。為什麼數位化轉型至關重要?數位化轉型如何推動企業發展?
  • 德國日本製造業為什麼不能完全執行SOP?
    在過去幾十年,德國、日本的製造企業簡直就是「以質取勝」的代名詞,一些製造業的CEO非常自豪,甚至在公開場合調侃:大家好,我就是「保質保量」本人,也正因如此,德國的汽車、日本的馬桶蓋都遭遇哄搶,遭遇中國人的哄搶,這些遊客堅定地認為:買到了日本、德國的貨物,就等於買到了真貨,而不是要跑到北京地下商城
  • 《全球高端製造業長沙宣言》發布
    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全球重要企業領導人、政府官員、國際知名專家學者、著名投資家、金融家參加大會。 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著名國際經濟學家鄭雄偉在今天的開幕式上發布了《全球高端製造業長沙宣言》。全文如下:高端製造業,是製造業中最具先進性的行業或環節,是實體經濟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現世界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升人類生命質量和生活品質的根本力量。 發達經濟體正在積極加強其高端製造業的基本優勢,新興經濟體也在加大高端製造業的發展步伐。
  • 全球「製造業口碑」排名出爐:德國第一,美國第十,那中國呢?
    首先,德國的工業製造技術領先,率先在全球提出「工業4.0」戰略,實現製造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讓製造變得更加智慧化和數據化,有效地提高了效率和品質。其次,德國製造工廠的藍領工人與白領員工,兩者工資待遇相差不大,這使得很多人加入製造業。
  • 工匠精神:德國和日本製造業的成功秘訣
    正如中國的俗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工匠精神」是在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這塊土壤上孕育的。德國人的理性嚴謹,日本人的「恥感文化」為「工匠精神」注入了各具特色的內涵。德國製造——理性嚴謹文化下的六大「工匠精神」德國製造業被稱為「眾廠之廠」,是世界工廠的製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