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奮鬥者不需要退路,他必須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這是德國財經作家、百萬富翁博多·費舍爾的一句名言,也是從無數成功者的事跡中總結出來的一個經驗。
在生理學上,有一種自然現象叫「應激反應」,是說當個體經認知評價而想到某事物對自己有威脅後,會引起生理和心理的變化。以前國外曾報導過一則新聞:一位老太太為了救自己的兒子,居然用雙手託住了一輛正在下墜的小車,而在平時,她甚至連一個小車輪胎也託不起來。這是應激反應讓個體激發潛能的一個典型事例。
很多成功人士將這種「應激反應」運用到事業中,他們的方法是:不給自己留退路。在危難之時掐斷退路,就極有可能逼出自己乃至整個團隊的最大潛能,創造一個奇蹟。
詹姆斯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年輕時做過各種既辛苦又不賺錢的工作。後來,他說服新婚妻子,賣掉家裡的房子,湊足3000美元,開了一家機電工程行。幾年後,他的公司迅速壯大,年營業額超過一百萬美元。
詹姆斯不滿足於現有成就,他決定讓自己的公司上市,向社會籌集資金。當時申請成立股份公司很容易,難的是在華爾街找到一家有實力的股票承銷商,這些傢伙比較挑剔,對小公司可不感興趣。有人勸詹姆斯,趁早打消成立股份公司的念頭,免得到時候成為笑柄。
詹姆斯沒有被將來的困難嚇倒。既然他決定讓自己的公司上市,他就一定要讓自己的公司上市。
當詹姆斯辦妥成立股份公司的一切法律手續後,卻找不到一家證券商願意承銷他的股票,他頓時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詹姆斯不是一個輕易認輸的人,他決心破釜沉舟,跟華爾街的傳統觀念博一把。他想:難道我非得依賴那些討厭的證券商嗎?他們不肯幫我發行股票,我就不能自已發行嗎?他說幹就幹,召集朋友,到處散發印有招股說明書的傳單。
在華爾街的歷史上,撇開承銷商而自行發行股票,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行家們都斷言詹姆斯必然以笑話收場。就詹姆斯本人來說,他是騎在虎背上,不得不硬著頭皮幹。因為他沒有將事情幹到半路就收場的習慣。
詹姆斯和他那幫熱心腸的朋友們,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起勁推銷股票。他的離經叛道之舉使他在華爾街名聲大噪,人們抱著或敬佩,或讚賞,或好奇,或嘗試的心理,踴躍購買他的股票,他短時間內便賣出40萬股,籌得一百萬美元。
獲得資金後,詹姆斯如虎添翼。他以小魚吃大魚的方式,在股市進行了一系列漂亮的投資運作,奇蹟般地兼併了多家大公司,創造了一個全美家喻戶曉的現代股市神話。
世上只有易失之物,沒有易成之功,要取得一點成就十分不易,你必須比絕大多數人做得好一倍,你才能成功。只是發揮一般的能量是遠遠不夠的。要充分利用「應激反應」,把自己逼到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的境地。比如,當眾宣布自己的目標,一旦不能達成目標,就會丟臉,就無地自容。這樣就可以逼迫自己全力以赴。
把自己逼到無路可退時,你就沒有了左顧右盼,沒有了瞻前顧後,你的注意力會被有力地集中起來,在本能的驅動下,發出幾十倍的威力,創造一個奇蹟。
路是人走出來的,它始於拓荒者的決心和勇氣。在「此路不通」的地方,只要你絕不退縮,逼著自己踏平坎坷、撥開荊棘,命運就會向你亮起綠燈。
尤為重要的是,在事情沒做之前不要替自己設計千百條退路,因為這只會為你的逃避提供藉口。把退路斷掉,逼迫自己向前,向前,永遠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你終有一天會大功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