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璵川原創,專注讀書評論,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01
按照道理來講,我們三十多歲又接受過教育的人應該不會被一個五六歲的孩子的問題難倒。然而,現實卻是很多時候我們會被問得啞口無言。
就在上個星期,我六歲的侄子跟我在沙發上玩,最近一直熱衷閱讀《腦筋急轉彎》的他問我。
「叔叔,能問你幾個問題麼?」
這個時候一定不能慫啊,我就說:「沒問題,你問吧。」
「地球上什麼東西每天要走的距離最遠?」
「駱駝?」
「錯,是地球。「
「五個人分兩個蘋果,怎麼分最公平?「
「先把兩個蘋果,每個分成5份,然後每人拿10份種的2份。」
「又錯啦,榨成汁,倒五杯就好了。」
「叔叔,你真笨啊,最後問你一個啦。早晨醒來,每個人都會去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起床,哦,不是,穿衣服,等等,是翻身,一定是翻身。」
「哎,還是錯了,是睜眼睛啊。」
這個時候我忽然發現我是多麼的無知者無畏和自取其辱啊。
02
要說這些《腦筋急轉彎》中的問題有多麼高深的難度麼?其實也是一些我們生活中日常接觸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很多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的邏輯上的問題,以及一些平時我們都被忽略掉的做事的方法和思考的角度。
有一些做事的方法是我們一直就這樣做的,但是根本沒有注意到的,比如說。
「小紅和小麗是同學,也住在同一條街,她們總是一起上學,可是每天一出家門就一個向左走,一個向右走,這是怎麼回事呢?」
「他們的家門是相對著的」
還有就是我們對問題的思考角度,有的時候已經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而這種模式是我們容易陷入誤區,不能夠找到答案,又比如。
「一架飛機坐滿了人,從萬米高空落下墜毀,為什麼卻一個傷者也沒有?」
「沒有傷者,都摔死了。」
在我們已經被新聞聯播等大型國家宣傳媒體標準用詞洗腦過的,常有的固定模式裡面沒有傷者就是意味著全都是平安的,然而事實上卻有另一種說法的。
03
孩子還在學習和成長中,我們的思維裡面本來是沒有牆的,後來我們為了方便快速地認知和判斷,並簡化事物的處理流程,而讓一堵牆形成了,有時候我們能夠從中得到一些方便,但是很多時候會把我們帶入誤區。
這種固有思維模式稱之為「心智模式」,它與外界環境共同作用於我們對待事物的選擇,從而構成了我們的命運。
通過閱讀《腦筋急轉彎》,我們可以讓孩子有更開闊的視野,更自主的選擇,對待問題不從我們已有的思維模式出發,讓孩子們能夠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同時,在我們孩子的朋友圈中,大家都在閱讀《腦筋急轉彎》,孩子們之間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可以培養友誼,增進感情。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我們自己的孩子的回答永遠得不到他的朋友的認同,孩子會有一種多麼大的心靈挫折感啊!
歡迎朋友們轉發,關注和在下方留言討論,讓我們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