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謝拉的歸化問題至今沒有下文,之前想要歸化特謝拉的上港也是沒有了消息,最新的消息是特謝拉將要籤約西亞球隊,離開中超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對於足協來說,沒有能夠籤下特謝拉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在中超限薪的大背景下,特謝拉的歸化費用實在是不利於中國足球的發展。
如果特謝拉開了這個先例,可怕的不是要付給特謝拉高額的年薪,而是足協限薪的行為如同掩耳盜鈴一般的荒誕。
對於特謝拉的歸化問題,我覺得還是得堅持:「能夠歸化最好,不能夠歸化拉到」的態度。國足目前的確需要特謝拉這種類型的球員,但是這種求短期回報的高投入追行為並不利於中國足球的長期發展。
其實目前國足最重要的工作不僅僅是歸化球員,而是培養接班人。就拿目前國足來說,這麼多的年輕球員裡面完全沒有球員能夠替代鄭智的位置,以至於年近四十的鄭智還要堅持在國足的關鍵比賽中出場,這何曾不是中國足球的最大笑話呢?
培養年輕人不僅僅可以代替這些老隊員,更重要的是能夠代替這些歸化球員。試想一下如果能夠把和特謝拉特點相似的黃紫昌培養出來,對於國足來說是不是能夠不需要靠著歸化球員了?與其花費數億元的高額歸化安置費,不如給國外俱樂部如此高額的培養費,把年輕球員送出去強制提供出場時間去鍛鍊。
武磊出去以後的水平大家有目共睹,在中超賽場上能夠奪得金靴的球員出國在西乙也很難立足,那麼中超賽場上的這些年輕球員有誰能夠比武磊天賦更高呢?既然年輕球員的水平也就如此,還不如花錢給這些球員送出去鍛鍊,強制要求拿錢的俱樂部給球員保證出場機會。相信大的俱樂部不願意拿錢培養,但是那些小俱樂部就說不準了。
和好學生在一起學生,再差的學生也能夠有著進步,與其把這些年輕球員留在國內組團踢中乙,不如想辦法把球員送出去。
說實話,這樣的想法的確是非常荒謬,但是這或許就是中國足球想要短期進步的最好方式。歸化球員的確是能夠短期奏效,但是歸化球員也只能夠幫助國足效力三到五年的時候,如果我們能夠讓年輕球員在國外站穩腳跟,恐怕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能夠為國足效力。
其實足協當年宣布U23政策的時候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沒有規定各支球隊不準把在國外踢球的球員引入回國。
U23政策的確是很好的政策,至少從出發點來看足協是想要國內各支球隊的年輕球員能夠獲得更多的出場機會,但是足協忘記了中超各支豪門可以砸錢把國外留洋的年輕人帶回來踢球。
這就使得一批年輕人失去了留洋的機會,而直接選擇了回國踢球。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韋世豪張修維這一批球員當時的國青隊也是能夠擊敗日本的同齡國青隊的。
但是這批人回國以後的情況大家也是有目共睹,曾經的天賦球員淪落為如今的頹廢球員。不僅僅是國內球隊的培養方式欠缺火候,更重要的是國內的大環境使得年輕球員變得隨波逐流。就拿張修維來舉例,酒駕被抓後他還有什麼天賦可說?
到了武磊這個年紀再出國留洋,很多的東西都已經定型了,所以武磊要是在20歲出頭的時候出去踢球恐怕能夠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足協如果真的想要國足的整體實力能夠提升上去,我覺得還是要想辦法把年輕球員送出去踢球,閉門造車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