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化猶如雙刃劍,利弊皆半的政策,該如何前行?

2020-12-15 極度說球

根據《足球報》的報導,足協已經在醞釀2020年的改革了,聯賽中對於外援與歸化球員的政策尤其引人關注,按照媒體的說法,歸化堅持註冊2人上場1人的原則,應該說這個政策問題不大,影響也一般,但是,其中的一個解釋就比較引人關注了,那就是,現有的歸化球員不計算在內,也就是說北京國安,廣州恆大以及山東魯能成了直接受益者,尤其是廣州恆大,早就囤積了一批歸化球員的他們,甚至可以排出一套超級歸化陣容。關於歸化的問題,又再度被推到大眾面前,在有了艾克森等人的試驗下,我們今天不妨再來討論一下,歸化對於國足究竟利弊如何。

艾克森李可歸化初體驗,場下效果明顯大於場上效果

艾克森與李可已經成功代表國足以及各自的俱樂部出戰了,應該說其造成的轟動效應比想像中的要小,究其原因,筆者認為是其場下效果明顯大於場上效果。

先說場上效果,事實上二人放在中超外援中,水平也就是中等,並沒有什麼太過突出的實力,在中國或許還可以,放眼亞洲,艾克森頂多算是一個準一流,而李可估計也就是二流水準,國足的成績並沒有因為二人的加入而有質的提高,艾克森年事已高,李可本就是英冠水準,你很難對他們有所期待。

而場下,二人倒是蠻符合中國人的個性,行事低調,個性溫和,甚至因為這個事情,在接受採訪的,都是謹言慎行,並沒有任何出格的言語或者是舉動,除了他們的面龐之外,你似乎找不出什麼可以挖掘的東西,場下造成的效應的也極其有限,不過,畢竟是特殊身份,相對而言,其場下的效應還是要高於場上的。

因此,這第一批歸化給人的感覺總是不疼不癢,沒掀起什麼浪花,但是,依然展現出了我們在歸化的時候所看重的點,或許比起實力,其性格更為被足協看重,中國人歷來講究「德才兼備」,看來這種骨子裡的東西,並沒有改變。

繼續放開,俱樂部與國足成績必然提高

其實,足協這步棋走得不錯,首先放出幾個不溫不火的人員,試試水,看看大家的反應,顯然,這個預期還是不錯的,儘管艾克森與李可並沒有在實際上幫助到中國隊,但是,大家對於二人的比賽態度以及對於中國的認可程度還是比較滿意的,這間接造就了國人對於歸化的接受程度,算是從思想上,進一步打開了國人的排外心理,畢竟中國不同於歐美國家,我們的民族意識比較強,觀念也相對保守。因此,不得不說,這次試水是極其成功的,足協也難得做對了一件事情。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裡的歸化無論是力度還是被歸化人員的實力,都將會大大提高,既然從0到1這一步已經走出去了,那麼從1到10,甚至是更多那也就沒什麼問題了。

這樣的舉措,必然將會有助於短期內提高國足與俱樂部的成績,尤其是可以藉助2021年世俱杯在中國舉辦的東風,從而進一步加強民眾對於足球的關注度與信心,吸引資本的流入,起碼從資金支持上是有利的。這或許是歸化帶來的最直接的好處吧!

強化競爭,本土球員將會更有危機感

而歸化的另一個好處,則在於對於我們土生土長的 本土球員來說,也是一次促進其提高自身競技水平的機會。資金的大量流入,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從業人員的收入提高,但是,相對應的,他們沒有踢出應有的水平,又成了大家攻擊他們的主要原因。

足球運動員無疑成為了運動員裡收入最高的群體之一,但是,卻沒有產出相對應的戰績,國足的拼搏精神以及進取心值得懷疑。一方面,國內薪水高,踢得也不累,導致了大家不願意去歐洲高水準聯賽踢球吃苦,最近,就有關於楊立瑜與韋世豪拒絕了恆大將其送出國踢球的新聞傳出,中國球員長時間遠離歐洲聯賽,看起來不僅僅是水平問題。

另一方面,他們在場上的敬業精神也讓人不滿,今年6月楊立瑜在場上散步的表現,就在賽後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此後恆大小將也再沒進入過國家隊,看著艾克森在場上不知疲倦的奔跑,以及輕傷不下火線的頑強意志力之後,相信我們的這些本土的國腳,更會有危機感,歸化之後,給他們的機會將會更少,這是一種良性競爭,也是我們樂意看到的,如果可以起到這種效果,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政策一變,將會加劇聯賽兩極分化

如今的這個政策假如真的實施開來,那麼必然會導致聯賽的兩極分化,強隊更強,弱隊更弱,競爭力進一步下降的話,實則不利於聯賽的發展。

英超之所以成為全世界最賺錢的聯賽,並不在於他的球星數量,英超遠離歐洲金秋與世界足球先生長達10年,歐足聯的積分也不如西甲,但是緣何成為全球收視率最高的聯賽,正是因為其激烈的對抗。

而近幾個賽季的中超,基本上打到一半就進入了國安,上港與恆大三強爭冠的局面,其他球隊早早掉隊,今年要不是更大接二連三的自毀長城,恐怕現在已經讓聯賽失去懸念了,在資金大量湧入的情況下,聯賽身價第一的恆大的身價聯賽身價倒數第一的人和的十倍,甚至恆大一隊之身價,可以超過包括泰達,天海,人和等七支球隊的身價總和,假如進一步開放歸化球員的政策,這個身價差將會進一步拉大,聯賽的競爭性也會進一步縮小。

而且,假如許家印自己「食言」,不用全華班徵戰聯賽,那麼恆大下賽季甚至可以排出6歸化+4外援+曾誠的首發組合,這難道是球迷想看到的嗎?

歸化可行,但絕非長遠之計

當然,總體來說歸化是可行的,但是絕非長遠之計,想要發展足球,依然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青訓。

沒有青訓支持的歸化,僅僅空中閣樓,瞬間就會倒塌,卡達這個歸化的先驅者,其成功之處也在於走的是青訓+歸化的路子,因此,歸化也看怎麼運用,用好了,這就是順風,我們可以借勢而起,用不好,這就是逆風,我們不僅不會前行,還會大幅倒退,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如果短期的歸化,提高了國足或者是俱樂部的成績,人們對於足球的熱情與認可度加大,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去踢球,足球從此成了中國社會的一個正面教材的話,那就是順風了,足球必然是越來越好。

而反之,我們僅僅是急功近利,追求政績工程,試問,歸化球員的見效期快還是搞青訓的見效期快呢?答案顯而易見,到那個時候,資本不會再願意投資青訓,而完全依仗歸化與外援,那麼中國的青訓將會徹底廢掉,到那個時候,中國足球就是無本之木,無根可尋,說實話,現在咱們的各級青年隊那慘不忍睹的成績,就已經說明了一切。

因此,歸化必然是可行的,也可信的,用好了,那是中國足球的一針強心劑,助推器;但是,不加以正確的運用的話,他也可能是加劇中國足球滑落的一支毒藥。如何運用,就看後續效果了,在這裡,我們也只能祝願中國足球越走越好了。

相關焦點

  • 是永住,還是歸化?在日華人為是否入籍猶豫彷徨
    歸化和信任有關  名古屋市的內村宗雄給編輯部發來傳真,表達「我硬著頭皮歸化的理由」。他寫道:「我在中國工作有股幹勁,中央重視知識分子政策,使人感到溫暖,對將來的前途充滿信心。為了當上工程師,白天上班,晚上到夜校學習外文,自覺工作、學習,生活充滿活力。
  • 歸化球員稅前300萬歐,那就跟特謝拉說再見吧,世界盃夢也該醒了
    最新的限薪政策已經出來了,中超本土球員的頂薪是稅前500萬元。相比去年的稅前1000萬元,已經是腰斬。不僅如此,國腳沒有了優惠政策,去年的限薪政策規定,國腳可以在頂薪的基礎上增加20%,但是現在一視同仁,中國足協會單發出場費和獎金。
  • 外媒:歸化政策調整後,奧巴費米和奧卡福爾可為奈及利亞出場
    奈及利亞媒體all nigeria soccer的報導稱,FIFA的歸化政策調整後,南安普頓前鋒奧巴費米和薩爾茨堡紅牛前鋒奧卡福爾有機會入選奈及利亞國家隊。國際足聯將會在9月18日開會討論全新的歸化政策,這個方案如果能夠通過,南安普頓前鋒奧巴費米和薩爾茨堡紅牛前鋒奧卡福爾有機會入選奈及利亞國家隊。
  • 在日本歸化的華人如何看待日本入籍?
    李先生說,辦理入籍手續並不難,接受諮詢的官員也很認真仔細地教你如何準備資料。在日本,入籍批准了,只是把大家叫去,介紹如何進行住民登記。他說,自己在美國有個朋友,加入美國籍之後是要進行宣誓忠於美國的。但是日本沒有這個程序。看到一個中國人在鳳凰衛視上說因為加入日本國籍要宣誓效忠天皇,所以堅決不申請日本國籍。他覺得那個中國人是在胡說八道,日本完全沒有這麼一回事。究竟為什麼,他也說不清楚,可能是和那場失敗的戰爭有關係吧。
  • 關於歸化,我們在贊同什麼?又在拒絕什麼?
    昨天,中超官方公布了關於下半賽季的《2019中國平安中超聯賽秩序冊》,山東魯能補報德爾加多,他將會身穿10號球衣為球隊出戰。此前,山東魯能宣布德爾加多入籍手續辦理完成,已經正式獲得中國國籍。
  • 特謝拉該不該歸化?上港賺個「裡外不是人」,蘇寧缺乏「識大體」
    所以,上港如果放棄歸化特謝拉,恐怕中超球隊不會有任何一家出面歸化。一是出於足球新策,和二個方面也是因為錢的因素。畢竟,明目張胆的規避足協新政,這個罵名不是誰都是背負得起的。 最後大家看了一回熱鬧,發現特謝拉沒有被歸化,現在還好說。等到國足在世界盃預告賽中落敗的話,恐怕歸化特謝拉的這件事情,會被球迷回憶起來的。他們甚至還會指責,因為上港的存在,從而導致特謝拉獅子大開口,否則的話,估計四五千萬歐元的代價就可以歸化。結果你上港出來玩了一潮,最終什麼也沒幹,還抬高了歸化特謝拉的價值。
  • 治道|環境治理中績效壓力的「雙刃劍」效應
    因此,儘管近年來我國環境治理的成效有目共睹,但隨著我國環境治理逐步進入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深水區,地方政府的一系列偏差行為及其背後的原因也值得關注和反思。但公共價值的多元化及其不可通約性所導致的公共價值衝突,會向地方政府發出「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的相互矛盾的信號。基於上述理論,本研究試圖從公共價值衝突視角分析我國地方政府在環境治理中所遭遇的績效壓力的「雙刃劍」效應。
  • 二胎政策的利弊有哪些要不要生二胎?
    二胎政策,是中國實行的一種計劃生育政策。自2014年二胎政策公布以來,中國大陸已在29個省依法開始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全國最早實施的是浙江省,開始於今年1月17日,最晚實施的是河南省。全國範圍內滿足該政策的夫妻大約有1100萬對,那麼二胎政策的利弊有哪些?要不要生二胎?
  • 國足歸化有望再獲強援:日韓恐難阻李鐵衝擊世界盃
    北京時間12月11日,中國足球傳來最新消息,據國內媒體《足球報》報導,廣州富力外援雷納迪尼奧對入籍中國並不拒絕,他已經同意歸化,作為中超聯賽的頂級外援,他願意入籍歸化,這很顯然是有利於國足衝擊世界盃的。
  • 又一位實力派外援向足協示好,願意歸化為國足效力,他是誰?
    ,願意歸化為國足效力,他是誰?如今想歸化不容易,畢竟限薪政策的實施,導致各支球隊都不敢越過這條紅線,畢竟足協還是有權威,以前恆大最願意搞歸化,但是足協針對恆大一家獨大,限制歸化球員上場人數,導致他們只能把多餘的歸化球員租出去,讓恆大十分被動,如今足協又想搞歸化特謝拉,但是恆大罕見不積極,那麼向足協示好的歸化球員是誰?
  • 如何通過歸化入籍愛爾蘭?
    有兩種主要方式可以成為愛爾蘭公民,通過歸化或通過出生或血統,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如何通過歸化入籍愛爾蘭公民。 通過歸化入籍獲得愛爾蘭公民身份 如果您與愛爾蘭沒有任何家庭關係,但希望成為愛爾蘭公民,您可以通過入籍來實現
  • 反思自己,我們該不該對歸化的教練或者運動員口誅筆伐?
    因為各種原因,體育界的歸化問題是比較嚴重的。井村表示:「雖然自己深知中方的合作意願非常強烈,但我目前對於今後該做些什麼還沒有認真考慮,我希望與執教過一年半的中國今後的合作方式可以採取不執教,而是專業上交流的其它模式。」毫無疑問,井村雅代是偉大的,她真正體現了「體育無國界」的奧運精神。而正是她在6年時間中打下的基礎,2016年里約奧運會中國花遊獲得了好成績。
  • 德轉:中國臺灣球隊可考慮中乙,政策需顧及臺歸化球員
    虎撲11月4日訊 對於今天剛出爐的臺灣球員新政策,轉會市場網管理員朱藝建議中國臺灣球隊可從中乙打起,另外足協制定政策時需考慮到中國臺北歸化球員的情況。朱藝在微博上寫道:目前僅有一家外卡球隊參加中國足球聯賽,即澳門的發展隊,已連續兩年參加業餘性質的中冠聯賽。如中國臺灣球隊欲參加職業聯賽,可考慮中乙。
  • 「人臉識別」是一柄雙刃劍,如何趨利避害?
    人臉識別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也助推著產業高速發展。今年面對疫情突襲,中國企業積極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研發和應用了大量先進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其中就包括人臉識別技術。正如上述案例所看到的,人臉識別就像一柄雙刃劍,在某些場景中甚至弊大於利。自然,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地放棄AI人臉識別技術用於社會生產生活之中。利弊之間,如何權衡?
  • 國足切莫縱容非血緣歸化,更不該允許更衣...
    集訓前,歸化國腳話題再度引發質疑。人在英國的布朗寧、延納裡斯,受全球疫情及民航政策影響,近期無法回到中國參與集訓。國足助理教練區楚良,直言部分歸化國腳狀態下滑,也遭遇無法和隊友交流的尷尬。筆者認為:歸化球員尤其是非血緣歸化國腳,是國足的有益補充,而不是核心力量,國足不能對歸化球員抱有縱容態度,更需提防更衣室特權損害隊伍團結。
  • 翻譯中的歸化
    網友們有直譯的,也有通過搜尋漢語習慣表達套譯的,從意思傳達上兩者皆可。網友Villa的處理讓人眼前一亮:「男性需要『個人時間』,『情侶時間』烏雲密布。」上面的參考譯文是本人借花獻佛,只稍作了改動。第二,關於短語「learns one's way around」,它在意思上其實是前面「gets used to the job」的重複,兩者在一起處理成「適應工作,熟悉環境」即可。
  • 前國腳公開表示不能接受歸化,直言中國足球該由中國人來做
    日前,前國腳楊晨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歸化話題。楊晨態度鮮明地表示很難接受歸化,他認為中國足球應該由中國人來做,如果能把青訓踏踏實實搞好,就不用走歸化這一步。不過楊晨對於中國足協支持歸化進國足,直言非常理解,畢竟國家隊沒有太好的人員,為了提升國足實力可以接受歸化球員。
  • 滿天星猶如繁星點點,朦朧迷人,滿天星該如何養護呢?
    滿天星一直以清新的形象出現在各種影視劇中,一直以配角身份存在的滿天星,猶如繁星點點,朦朧迷人。哪個女孩不想擁有它呢?滿天星該如何養護呢?1、土壤的選擇:為了能夠保證滿天星根部的正常發育,一般選用排水性能比較好的微鹼性石灰質土壤或者砂石土壤。
  • 淺談目前歸化的漏洞!如若在這一點改進,歸化才更有意義更有效果
    如果完全沒有歸化球員,踢日韓澳伊基本沒得玩,踢敘利亞烏茲別克泰國越南菲律賓有時候六四開,有時候五五開,都不能穩穩拿下的。本以為搞幾個巴西外援過來歸化會好一點,沒想到用了埃克森、李可之後發現效果根本不明顯。甚至艾克森這種,用著用著還被同化了,連運動戰進球都不會了。所以,這裡面其實歸化的政策落實出現了問題,那是一定的。
  • 滬媒連非血緣歸化國腳的中文名都不願提:切莫縱容,更不許有特權
    不願意用這些歸化球員的中文姓名,而只用其原外國翻譯名,其討厭「非血緣歸化」的態度,再次一目了然。 而陳華在體育媒體人中,是一位反對中國足球歸化政策,特別是反對「非血緣歸化」的急先鋒,他多次發表言論,激烈反對國足的歸化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