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遊渝東南領略武陵風!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到淄博推介旅遊

2020-12-17 閃電新聞

11月30日上午,由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牽頭主辦以「暢遊渝東南·領略武陵風」為主題的「渝東南區域旅遊產品淄博推介會」在世紀大酒店舉行。重慶市旅遊局副巡視員鍾前元,重慶扶貧辦陳高潮副處長(掛職),石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愛軍;淄博市副市長蓋衛星出席並致辭。

蓋衛星在致辭中說,加強旅遊合作是石柱縣與淄博市開展東西協作的重要內容。石柱縣及渝東南各區縣自然生態資源豐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是領略民族風情、放鬆心情旅遊休閒的好去處。淄博市各級旅遊部門及各旅行社要積極推廣和宣傳石柱及渝東南各區縣旅遊資源,更多將石柱及渝東南各區縣作為旅遊目的地,規劃設計適合淄博遊客的旅遊線路產品,讓淄博人民更加深入地了解渝東南地區、走進渝東南地區、樂遊渝東南地區。同時,進一步加強與石柱及渝東南各區縣的旅遊合作,推動形成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市場共拓、品牌共造的發展格局。

據了解,渝東南區域地處武陵山脈,系烏江水系,與鄂湘黔三省市結合相連,轄黔江區、武隆區、涪陵區、南川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八區縣,是全國為數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區,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與重要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武陵山綠色經濟發展高地、重要生態屏障、生態民俗文化旅遊帶和扶貧開發示範區。其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具的民族民俗文化,是重慶旅遊重要的目的地和承載地,經過數年發展,如今的渝東南集中了重慶市主要的生態旅遊資源,擁有數十個國內知名景區,形成了區域抱團發展的態勢。整個渝東南被譽為「中國旅遊第一走廊區」。「我最最感興趣的是它不像很多有名的地方特別商業化,它很淳樸 ,我想在大家還沒有開始做之前,就創造一條讓我的客戶們能夠接受而且感興趣的線路。」淄博光大旅行社總經理荊曉燕告訴記者。

「淄博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通過東西合作,幫扶石柱縣委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那麼我們也希望把石柱獨特的旅遊資源,能夠展示給我們淄博市的各界人民群眾。」重慶市石柱縣旅遊局局長哈文說。推介會上,渝東南各縣(區)旅遊局對轄區旅遊產品進行了推介,並通過播放宣傳片、節目演出、座談交流、派發宣傳資料等方式宣傳當地旅遊業,淄博市60餘家旅行社和10餘家媒體參加了本次推介會活動。

在淄期間,全體參會人員還參觀了淄博市攝影家協會承辦的渝東南旅遊攝影展,到中國陶瓷博物館、蒲松齡故居和山東新星集團石柱縣特色農產品扶貧專櫃參觀考察。

相關焦點

  • 暢遊三峽萬州出發重慶萬州來濟推介旅遊
    4月10日,「壯美長江·詩畫三峽」「暢遊三峽·萬州出發」 2019年大三峽旅遊(濟南)宣傳推介會在濟南舉行。「暢遊三峽,萬州出發。萬州歷史與人文共勝、生態與山水同美。歡迎各位做客萬州,盡情領略神奇壯美的三峽風光,共享綠水青山,共贏合作發展,共創美好未來。」推介會上,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劉小泉向濟南人民發出誠摯邀請。
  • 石柱旅遊走進成都!邀四川遊客感受土家文化
    一起到石柱感受土家族文化!2019年1月9日下午2點半,由石柱縣旅遊發展委員會主辦,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戶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川渝一家親」康養石柱旅遊成都推介會在成都博納國際影城鹽井口店內進行。現場,來自四川50家旅行社、自駕遊組織、旅遊社代表、媒體代表對石柱旅遊進行了推介。
  •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春風又綠華溪村
    記者 黃笛森記者 黃笛森春雨後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清新亮麗。村民譚登周家門前一排梨樹花開正盛,三五名工人正擔著條石往返於譚登周家的院壩,「村裡對我們很關心,前兩年幫我們修繕了房屋,現在又來幫我們加固院壩堡坎。」譚登周說。
  • 重慶學子三下鄉:相約石柱奉節,領略非遺色彩
    重慶師範大學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8月3日電為深入了解奉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以下簡稱石柱)的非遺文化,進一步擴大非遺文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來自重慶師範大學計信學院的雲尋遺「計」團隊開始了對奉節、石柱非遺文化的探尋。團隊線下奉節分隊來到奉節縣文化局,與奉節縣非遺文化負責人何元佳老師進行了深度交流。
  • 石柱自治縣思源實驗學校校長冉俊接受審查調查
    據石柱自治縣紀委監委消息:石柱自治縣思源實驗學校校長冉俊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石柱自治縣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冉俊簡歷冉俊,男,土家族,1966年7月出生,重慶石柱人,本科學歷,1985年8月參加工作,199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來了,重慶20個鄉村擬入選 夏季避暑,這些...
    記者從名單中獲悉,包括北碚區東陽街道西山坪村、武隆區後坪苗族土家族鄉文鳳村、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等在內的重慶20個鄉村擬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這當中的一些鄉村,有啥看點?來看記者打探。巫溪縣委宣傳部供圖其中,重慶的包括:武隆區後坪苗族土家族鄉文鳳村、武隆區芙蓉街道堰塘村、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銅梁區土橋鎮六贏村、巴南區二聖鎮集體村、巫溪縣紅池壩鎮茶山村、梁平區竹山鎮獵神村、豐都縣雙路鎮蓮花洞村、綦江區永城鎮中華村、涪陵區大木鄉迎新社區、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鎮紮營村、黔江區小南海鎮新建村、南川區木涼鎮漢場壩村、南岸區南山街道放牛村
  • 石柱:轉型康養 激發磁力效應
    記者 鄭宇攝  5月21日,伴隨著《太陽出來喜洋洋》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重慶日報記者來到這首民歌的誕生地——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採訪,只見這裡的山是重重疊疊的綠,水是彎彎曲曲的碧。用石柱縣長左軍的話來說,石柱,就是要圍繞「轉型康養、綠色崛起」做文章,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 重慶國慶周邊遊推薦:石柱地質旅行—探秘石柱地質美景
    石柱特刊:探秘石柱地質美景原創: 雙姐旅遊長江上遊重慶東部>三峽腹地一個多民族的自治縣隱藏於此2019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曾來此考察這,就是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看地質、看山水、看人文從三個角度帶你探訪石柱石柱縣魚池鎮水田村,有一處2006年在網絡評比中被選為「重慶最美草地」的草場。
  • 特色文化知多少——石柱土司文化
    說到石柱土司 小夥伴們首先想到的 應該便是巾幗英雄秦良玉了 但關於土司文化 你了解多少呢?
  • 石柱1.2億恢復古鎮500年前面貌
    華龍網訊(晨報記者吳國富實習生董茜)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石柱西沱鎮,將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政府的精心「打扮」下,成為一個集溫泉休閒度假村、遊艇觀光、三大會館文化為一體的特色精品景區。這是記者昨日在「國家歷史文化名鎮西沱鎮雲梯街修復設計方案專家評審會」上獲得的消息。
  • 重慶石柱璧山事業單位考核招聘16人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考核招聘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15人報名截止時間8月20日18:00。原標題:我市事業單位考核招聘16人來源:重慶人社微信公眾號來源:重慶二三裡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 重慶周邊藏著一個低調的避暑勝地,被譽中國的森林氧吧,極為小眾
    只要說到重慶旅遊,大家印象中都是洪崖洞這些熱門的旅遊景點,外地遊客到重慶旅遊,很少會去關注重慶的周邊遊,大部分的遊客都是選擇在市區內遊覽,但到了夏季,重慶就成了大家都不怎麼敢去旅遊的目的地之一,重慶可是中國有名的火爐城市,特別是酷暑之季,重慶就如火爐城般炎熱,最高溫時能達到40℃,很多人都說重慶不適合夏季去旅遊
  • 重慶這個地方,可以一腳踏三省
    你知道在重慶哪個地方,可以「一腳踏三省」?答案就是秀山。9日,市民規劃講堂「規劃師帶你看區縣」,第九站來到「邊城」秀山。△秀山遠眺三地交界 「湘黔鎖鑰」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位於重慶市東南部,武陵山脈中段,四川盆地東南緣外側,幅員面積2450.25平方公裡,為渝湘黔三省市交界地帶和渝東南地區的重要門戶。
  • 詩書畫助農 名師大家齊聚石柱
    著名詩人傅天琳、著名畫家方鳳富兩大名家同時出席活動,與20名黃水小學書畫少年一起,吟詩、作畫、曬風景,推介黃水的鄉村旅遊。據了解,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初賽部分分賽區作品評審結束後,組委會特意邀請表現出色的參賽選手,與名師大家一起,赴重慶邊遠區縣,舉行公益助農之旅活動。老師們與當地孩子交流書畫創作心得的同時,也過畫筆、詩歌等形式「秀」當地風景,推介當地旅遊。
  • 名師大家齊聚石柱 薰衣草莊園「秀」風景
    羅嘉攝人民網重慶9月20日電 18日,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薰衣草有美·詩書畫有愛」公益助農之旅活動,在石柱黃水鎮紫絮柴門薰衣草莊園拉開帷幕。詩人傅天琳、畫家方鳳富兩大名家同時出席活動,與20名黃水小學書畫少年一起,吟詩、作畫、曬風景,推介黃水的鄉村旅遊。
  • 名師大家齊聚石柱 薰衣草莊園「秀」風景
    羅嘉攝人民網重慶9月20日電 18日,第六屆「紫荊杯」兩岸暨港澳青少年書畫大賽(重慶賽區)「薰衣草有美·詩書畫有愛」公益助農之旅活動,在石柱黃水鎮紫絮柴門薰衣草莊園拉開帷幕。詩人傅天琳、畫家方鳳富兩大名家同時出席活動,與20名黃水小學書畫少年一起,吟詩、作畫、曬風景,推介黃水的鄉村旅遊。
  • 中國第一大軟磁鐵基地已落戶三峽石柱
    中國第一大軟磁鐵基地已落戶三峽石柱
  • 石柱:打響康養知名度 吸引數十家企業共商投資合作
    新華網重慶7月24日電(劉磊)曾經「藏在深山無人識」的重慶石柱縣,如今憑藉「康養牌」打響了知名度。7月24日,石柱舉辦康養產業招商推介及招商洽談活動,吸引了數十家國內外大型企業前來共商合作,多家企業表示有投資意向,希望與石柱共同推動康養、醫療、文旅、農特產品加工、智能製造等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