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2020年只剩下最後一個月,美國本科的申請也已經進度過半。加上部分美國大學已公布早申錄取數據,2025er們也不得不開始擔心,美國的各所大學是否縮減了國際生名額?錄取難度是否因此上升?在這個多變的申請季裡,面對這些不確定性,該如何有效規劃美本申請?今天我們就來解讀一下如何才能順利被夢校錄取。
疫情對入學有什麼影響?
在這個秋季學期,多數就讀美高及美本的學生都通過網課的形式來學習。此外,一些美本院校仍採用給予等第或分數評估學生學業,而另一部分院校則將成績替換成「PASS」和「FAIL」評估學生學業,以緩解其學習壓力。
首先,學生和家長不用過於焦慮。根據美國的疫情走勢,可以考慮先上一上學期的網課。如果想申請順延一學期入學,可以先觀望大趨勢的變化再做決定,在明年入學之前的這段時間先正常準備。
名校申請,難度模式開啟?
美國院校的招生取決於學生的優秀和多元化。「多元」除了包含本州的學生、美國各州的學生和來自於全世界的學生外,還包含性別的比例以及種族、宗教、文化、家庭背景、學生所感興趣的專業、學生的特長和其特殊的成長背景。
美國大學為何不單純招收分數高的學生呢?
美國招生官招生時試圖在「多元」與「優秀」間找平衡。這是對學生、院校和社會的利益最大化。家長和學生可能會因此覺得美國名校的招生是「玄學」,畢竟,每年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學生沒有被錄取。
我們瀏覽一下關於紐約大學(NYU)的招生情況。與往年相比,該院校的申請人數今年仍較去年增長。據官方統計(如下圖所示),2008年該所院校一共擁有37,245名申請者;在已經結束的2020年申請季裡,其一共擁有85,513名申請者。
當院校在擁有更多優秀申請者可挑選的情況下,申請者的「多元」程度成為招生官考慮的因素。
再以NYU為例,在今年錄取的所有學生中,9%的錄取學生為非洲裔的美國人,18%的為拉丁裔。其實,不僅是NYU,很多美國院校更傾向在能招收到優秀學生的同時,將促進校園多元化納入考慮範疇。
「非常時期」如何做好美本申請?
首先,GPA始終是首要因素。由於疫情導致很多高二下學期的學生面臨網課的學習,他們的期末評定只有「PASS」和「FAIL」。所以,高三上學期的GPA在今年美本申請中扮演了更關鍵的角色,包括在2020年11月1日截止的早申ED階段。
第二個方面是推薦信和託福分數。針對排名在TOP 20之後的院校申請,SAT的重要性今年會被削減。至於對排名在TOP 20或TOP 10的院校申請,張恆瑞表示,因為僧多粥少,SAT的重要性還與往年基本會保持一致。
第三個方面是文書。許多暑期活動基本被取消,SAT的重要性又有所下降,所以今年文書與託福分數的重要性提高也就不難理解。
第四個方面是個人特色。如果透過規劃期能夠挖掘和培養個人的特色,會在前面提到的名校希望校園更加多元化的招生原則下有更大的錄取機會。
如何學習環境、健康安全兩不誤?
據新東方前途出國的大數據顯示,我們的本科學生今年有60.86%是在國內上美國大學的網課,24%左右的學生,參加美國大學與國內大學合作的一些本科線下課程,8%的學生選擇延期入學,只有3%是放棄赴美留學計劃而選擇其它國家。
很多家長和學生都非常明確自己去美國留學的計劃,也非常的堅定他們的選擇,所以整體情況還是非常樂觀的。實際上從今年5月底紐約大學發布的「Go Local」計劃,到6月底康奈爾大學發布的「Study Away」計劃等等,截止目前,已經有多所美國大學決定與中國大學進行合作,幫助國際生渡過疫情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