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出版發行

2020-12-09 瀟湘晨報

《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日前在京出版發行。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風溼病專業委員會會長王承德任總主編,65位專家組成編委會、235名學者參與寫作,耗時3年精心打造的風溼病領域的專業叢書。《叢書》共17冊413萬字,從醫80年的百歲國醫大師路志正盛讚為「中醫藥事業之幸事,風溼病患者之福音。」

風溼性病痛是一種常見病,在我國發病率達30%,其特點是常見、多發、病程長、難治癒。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110種難治性疾病當中,風溼性疾病11種。為了提高風溼病診斷和治療水平,突出中醫藥特色和優勢,滿足患者的需求和臨床工作者的需求,本套《叢書》不僅匯集了西醫風溼病最新的前沿動態,還摘錄了古代名醫名家的經驗用藥;同時又有當代風溼病學大家、名家的經驗總結。

本套《叢書》編委會陣容強大,王承德擔任總主編,北京協和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董振華教授擔任主審;路志正和王永炎院士及晁恩祥國醫大師為之做序。《叢書》以西醫命名的17個最常見病種(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成人斯蒂爾病、反應性關節炎、乾燥症候群、纖維肌痛症候群、骨關節炎、痛風、骨質疏鬆、白塞病、風溼性多肌痛、硬皮病、炎性肌病、銀屑病關節炎、兒童常見風溼病、產後痺)為目。冊冊體例一致、每冊各為9章,分別是歷史沿革、病因與病機、診斷與鑑別診斷、中醫治療、西醫治療、常用中藥與方劑、護理與調攝、醫案醫話、臨床與實驗研究。

「如此鴻篇巨製,乃風溼病診療之集大成者,蔚為壯觀。」國醫大師路志正說。全套書綱舉目張,條分縷析,廣搜博採,匯通中西,開合有度,可通覽亦可分檢之。其立論嚴謹,條理分明,集醫理與實踐、醫學與藥學、中藥與針灸、治療與保健於一體,是編著者多年風溼病臨床經驗的結晶,對醫、教、研和患者的康復均有很高的應用指導價值。他認為,風溼病是世界頑難之疾,其治療有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尚需廣大有志於風溼病研究的仁人志士勤於臨床,不懈探索,傳承創新,攻克頑疾。

國醫大師晁恩祥表示,《叢書》匯集國內著名中醫風溼病專家,通力合作,如此鴻篇巨著,乃風溼病診療之集大成者有著較高的實用性,值得推薦。每一分冊以病立論,獨立成篇,理法方藥齊備。通覽古今,中西並重。細觀其學術性,理論性,權威性均有較高的水平。

「風溼叢書十七卷,傳承創新一片心;黃卷青燈千百夜,字字珠璣粒粒金。」國醫大師孫光榮說,綜觀《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主意高遠,結構緊密,持論允當。溯源古今賢達之述著,博採歷代名家之方藥,綜述現代研究之成果,中醫為體,西醫為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治療與調攝相結合。辨證天人合一,論治三因制宜,療效與藥物的評介中肯而適當。《叢書》真可謂專科專病現代診療書籍的範本。

「《叢書》的出版發行,是中醫風溼病學界之大事,又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重大成果。」首都國醫名師姚乃禮說。《叢書》從臨床診療目的出發,在論述中醫對風溼病認識的同時,結合西醫學研究之最新進展,對風溼病的認識進一步深化,對其流行、轉歸、預後有了新的視角,不僅為風溼病的辨治提供了系統的理論和規範,也為中醫臨床各科提供了更多的診療思路。

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溫長路認為,《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在中西醫兩個不同學科的關係處理中,探索出了符合時宜的雙贏之路:一書在手,知中知西,利患利民,應時應需,反映出中醫人在人格上的包容大度、思維上的靈活睿智、追求上的高效務實。

「風溼之病,歷史悠久,其與骨傷疾病關係密切。」全國名中醫孫樹椿表示,這套叢書既有實用性又有指導性,內容詳實,易懂實用,深度、廣度必備,不僅匯集了西醫風溼病最新的前沿動態,又摘錄出古代名醫名家的經驗用藥,同時又是當代風溼病學大家、名家的經驗總結,反應了國內中醫風溼病學界的最高水平。

首都國醫名師房定亞認為,《叢書》將中醫傳統觀念與現代醫學認識相結合,借鑑現代醫學風溼病分類與命名,系統介紹了臨床常見的17種風溼性疾病診療方法,更加切合現代中醫風溼病臨床實際,不但授中醫風溼病醫師以圭臬,而且更能為西學中醫師、甚至西醫學者提供有益的借鑑和參考。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教授朱建貴表示,《叢書》與時俱進,為提高風溼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突出中醫藥特色和優勢,融匯總結中西醫治療風溼病的科研成果和經驗,適應風溼病學科的發展,滿足臨床需求而編寫,高屋建瓴,傳承創新。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開業】南方醫院風溼病(中醫)診療中心正式開業
    南方醫院風溼病(中醫)診療中心南方醫院風溼病(中醫)診療中心科室病房於2020年12月順利完成裝修並正式開始收治患者。南方醫院風溼病(中醫)診療中心經南方醫科大學和南方醫院批准於2020年1月正式成立,為南方醫院醫務處下屬的一級獨立核算臨床科室。
  • 為攻克世界頑疾風溼病貢獻中國智慧
    一套17冊,413萬字,65位專家組成編委會……11月28日,在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第十二屆國際風溼病學術論壇暨《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推介會現場,與會的中醫名家路志正、孫樹椿、房定亞、姚乃禮等,均對這套正式面世「蔚為壯觀」的新書發出嘖嘖讚嘆。專家們表示,這套《叢書》的出版,標誌著中醫風溼病學發展迎來了又一個裡程碑。
  • 國醫大師柴嵩巖婦科臨床經驗系列叢書發布
    近日,國醫大師柴嵩巖婦科臨床經驗系列叢書出版發行,叢書是對國醫大師柴嵩巖70餘年杏林生涯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全面總結。北京中醫醫院黨委書記董傑昌在主持發布會時介紹,該叢書共計十冊100餘萬字,涵蓋國醫大師柴嵩巖中醫婦科學術思想理論、臨床用藥經驗、舌診脈診經驗,及國醫大師柴嵩巖辨證治療多囊卵巢症候群、卵巢早衰、子宮內膜異位症、不孕不育及婦科疑難病醫案,是對國醫大師柴嵩巖70餘年杏林生涯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全面總結。
  • 南方醫院牽頭成立的「國家區域診療中心中西醫結合風溼病專科聯盟...
    李文源院長在工作會議中表示:他代表南方醫院熱烈歡迎各聯盟單位的加入,南方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研究型醫院,是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區域中醫(風溼病專科)診療中心。在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指導下,醫院始終高度重視中醫藥的建設和發展,堅持中西醫並重,在專科負責人李娟主任的帶領下,南方醫院風溼病學科已經打造成華南地區具有明顯中醫藥特色、臨床綜合診療能力領先的示範性中西醫結合多學科聯合風溼病診療單位。
  • 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左振素教授傳承工作室落戶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
    近日,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左振素教授傳承工作室也即將落戶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同時還要進行學術經驗傳承的拜師儀式。     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秉承「傳承、守正、創新、心正、品端、懷仁」的建院宗旨,積極落實濟南市《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引進高端人才,建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致力於中醫藥在風溼疾病臨床的發展運用
  • 【學術盛宴】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出席濟南醫學會風溼免疫專業委員...
    本次會議由濟南醫學會主辦,濟南市中心醫院承辦,會議邀請著名專家做專題講座,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張彥寬主任再次受邀作學術演講!在此次網絡會議上,來自省內外多位風溼免疫學科專家,分別就《乾燥症候群的系統治療》《關節炎的鑑別診斷》《系統性紅斑狼瘡診療指南》《中醫微創針刀鏡技術在痛風性關節炎中的臨床應用》《類風溼關節炎的達標管理》《中軸脊柱關節炎的診療現狀
  • 中醫百家講壇丨風溼病患者的「寒熱證膳食」食譜
    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學中醫出身,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副院長李春潛心研究,探索出一套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治療及預防風溼類疾病的方法。中醫治療可能在減輕疼痛方面比不上西醫的快速,但是它能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提高人體自身的免疫力,起到一個綜合調理的作用。作為一名醫生,李春深知體質好壞對一個人健康的影響。
  • 首部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叢書出版發行
    日前,《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由中國方正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據了解,這是國內首部以叢書形式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通俗理論讀物,共70餘萬字,主要面向黨員幹部,併兼顧社會大眾。著名歷史學家張豈之先生專門為新書發布發來賀信。
  • 北京大學《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出版發行
    叢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社會科學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回顧和梳理了社會科學四十年的付出和收穫。《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按照2018年學校寒假戰略研討會安排,社會科學學部啟動此叢書項目。
  • 國際首套中英雙語《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發布
    南方日報訊(記者/朱曉楓 通訊員/宋莉萍 李雪)11月17日上午,中澳國際中醫藥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廣東省中醫院舉行了《中醫藥臨床循證叢書》的首發式。「古今結合、中西並重、中英雙語、整體證據堪稱為本套叢書的最大亮點!」 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中心」聯合副主任盧傳堅教授說,「該叢書是國際首套採用整體證據方法,即結合古籍證據、臨床前實驗室研究證據和臨床研究證據等對中醫藥臨床療效進行系統整理、嚴格評價的專著,並且是中英同步國際發行,對科學認識中醫藥臨床療效、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
  • 國內首套《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出版發行
    中國網北京4月22日訊(記者 徐虹)昨天,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中英美三國教育專家和翻譯專家聯袂編寫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出版座談會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該叢書是國內首套用中英雙語學習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系列圖書。值此「4.23世界圖書日」來臨之際,這套獻給青少年和英語愛好者的用雙語學習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力作正式與讀者見面了。
  • 【典籍漫談】中醫叢書概說
    中醫叢書的基本概念         在我國種類繁多的叢書群中,中醫叢書屬專門性叢書類。但如果把中醫叢書看成是獨立的體系,它自身又可分為綜合性的和專門性的兩種。綜合性中醫叢書兼收祖國醫藥學各類書籍,所收內容最少也在兩類以上。
  • 左振素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授牌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
    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院長吳玉珍首先致歡迎辭,並對名老中醫工作室的申報過程、建設內容、組織架構、工作方案、工作室工作開展情況等方面作了介紹。吳院長表示,中醫的發展重在傳承,傳承的途徑重在師承。希望濟南中醫風溼病醫院在傳承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臨證經驗的基礎上,深入挖掘中醫科優勢,努力弘揚中醫藥文化,為濟南市中醫藥服務體系貢獻力量。充分發揮名醫大師示範和傳幫帶教作用,加強中醫藥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繼承與創新,加快中醫藥人才培養,傳承岐黃新火、培養時代新人,發揮在全市中醫藥工作中的引領示範作用。
  •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榮獲省殘協「扶殘助殘先進單位」
    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榮獲省殘協「扶殘助殘先進單位」在2020年5月17日第30個全國助殘日當天,貴州省肢殘人協會、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在貴州省殘疾人聯合會「大力弘揚人道主義,倡導助殘扶殘的良好社會風尚」指導精神下,同時也為響應黨和國家關於積極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號召,貴陽中醫風溼病醫院結合本次助殘日的主題和本地殘疾人士的需求
  • 醫者仁術 普惠眾生——山西晉康風溼病醫院及郭來旺、郭海明院長速寫
    課餘時間,他匯集整理一些臨床書籍、筆記、名人名著,並從西醫的角度研究中醫。三年的學習,郭來旺真正叩開了中華醫學的大門。1980年衛校畢業,郭來旺被分配到交口縣人民醫院。由於縣醫院人手缺乏,他從藥房輾轉到內科、外科,還去婦科幫過忙,不同科室的一線實踐,他積累了更多的臨床經驗。
  • 長治市中西醫結合學會2020年會暨風溼病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舉辦
    黃河新聞網長治訊:為進一步提高全市風溼病醫學水平,促進醫院風溼學科的學術交流,探討風溼相關醫學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12月12日,長治市中醫醫院成功舉辦了長治市中西醫結合學會2020年會暨風溼病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來自省內外風溼病專業領域的知名專家以及全市各地的醫師同道齊聚一堂
  • 生命活水風溼病醫院危重病診療技術邁上新臺階
    生命活水風溼病醫院結締組織病團隊近期成功診治了我院首例確診的系統性紅斑狼瘡合併血栓性微血管病(SLE+TMA)患者,該患者的成功診治標誌著我院結締組織病在危重病診療技術上又邁向了一個新的臺階。血栓性微血管病相對少見,其診斷和治療對臨床醫師都充滿了挑戰,且其死亡率極高,由於臨床症狀的非特異性,容易誤診和漏診。針對該患者的病情,結締組織病團隊在劉炬主任醫師的帶領下,江敏副主任醫師、梅寒穎主治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變化積極制定詳細的治療方案,韓春花護理團隊悉心護理,患者在臥床1個月後最終逐漸恢復意識,逐漸恢復自主飲食、開口講話。
  • 中醫名家專訪
    對脾胃病、風溼病、心腦血管病見解獨到,獨創療法並取得顯著效果 呂振軍的業務主攻方向是中醫內科,但隨著年齡增長、經驗的積累,自己比較擅長於脾胃病、風溼病、心腦血管病等等的診斷和治療。脾胃病科科室配置優良,為濱州人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濱州市中醫醫院現有脾胃病科病房開放床位50張,科室由門診、病房、治療室、中醫特色理療室、消化內鏡診療中心組成。
  • 《荊楚名師系列叢書》在武漢出版發行
    新華網武漢9月8日電(記者喻珮)在今年教師節到來之際,《荊楚名師系列叢書》再添三本新書——《當好學生的引路人》《雲端的語文》《數學教學那些事》,並於本月上市。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邱菊生說,「荊楚名師」專家委員會和名師團隊成立一年多來,聚集湖北省優秀教育教學資源,致力於構建集教學研究、專業諮詢、產品研發等於一體的研學產平臺。「荊楚名師」團隊目前有成員140餘人,分布於14個學科和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去年8月,《荊楚名師系列叢書》首發的三本新書廣受讀者歡迎。
  • 臨沂市中醫醫院左振素獲「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會上,副省長孫繼業宣讀了《關於表彰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的通知》,包括臨沂市中醫醫院左振素主任在內的全省30名同志獲「山東省中醫藥傑出貢獻獎」。左振素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導師,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專家,主任中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導師,國家級重點專科及山東省風溼病重點專科學科帶頭人,山東省名老中醫,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山東省名中醫藥工作室專家,首屆臨沂市名中醫藥專家及首屆師承工作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