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部中華傳統「八德」叢書出版 構築「不想腐」的精神堤壩
大眾網濟寧4月7日訊 今天,《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出版座談會在曲阜召開。日前,《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由中央紀委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國內首部以叢書形式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通俗理論讀物,共70餘萬字。叢書引用了大量的歷史故事和現實事例,為營造「不想腐」的政治氛圍和構建風清氣正的辦公室文化助力。
-
歷時三年九易其稿《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正式出版
齊魯網濟寧4月10日訊 記者從曲阜市政府網站獲悉,日前,由中央紀委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正式發行。
-
《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出版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基因
魯網4月10日訊 4月7日,省紀委在曲阜召開《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出版座談會,就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引導黨員幹部堅定文化自信,自覺繼承傳統、廉潔修身進行研討。該叢書系統闡釋了「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的起源、涵義和本質,論述了八德與個人修養、社會和諧和國家治理的關係。
-
《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首發 歷時三年九易其稿
《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書封。中國方正出版社供圖 日前,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在北京首發。知名學者李存山表示,傳承、弘揚和發展這「八德」具有重要的意義,「這需要我們重視,也需要大家身體力行」。 據出版方介紹,該書是國內首部以叢書形式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主要內容的通俗理論讀物,共70餘萬字,分為《孝德詮解》、《悌德詮解》、《忠德詮解》《信德詮解》、《禮德詮解》、《義德詮解》、《廉德詮解》、《恥德詮解》8冊,分別闡釋了德目的起源、涵義和本質。
-
評「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
其中,最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根本價值的核心德目便是所謂「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它們既是「中華文化的DNA」,滲透到了「中華民族每一個子孫的骨髓裡」,亦是歷代中國人榮辱觀念之所系,「體現著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行為方式」。如何講好「八德」的故事,使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重放光彩,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以說正是時代賦予我們的偉大使命。
-
「八德」融入了古代思想精英關於德性問題的全部思考
近日,《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國內首部以叢書形式詮釋中華傳統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通俗理論讀物。叢書主編、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在新書發布會後,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專訪。 楊朝明說,本套叢書名為「詮解」,詮是詮釋、解是解讀。
-
中華傳統八德價值歷久彌新
        楊朝明,《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叢書》主編,中國孔子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儒聯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
-
中華傳統八德與廉政建設
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傳統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論述中,特別強調修道立德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王岐山同志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的的鬥爭》中指出:「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就是中華文化的DNA,滲透到中華民族每一個子孫的骨髓裡。迄今為止,還沒有哪個人敢挑戰這八個字。」
-
《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出版發行
《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日前在京出版發行。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風溼病專業委員會會長王承德任總主編,65位專家組成編委會、235名學者參與寫作,耗時3年精心打造的風溼病領域的專業叢書。國醫大師孫光榮說,綜觀《風溼病中醫臨床診療叢書》,主意高遠,結構緊密,持論允當。溯源古今賢達之述著,博採歷代名家之方藥,綜述現代研究之成果,中醫為體,西醫為用,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內治與外治相結合,治療與調攝相結合。辨證天人合一,論治三因制宜,療效與藥物的評介中肯而適當。《叢書》真可謂專科專病現代診療書籍的範本。
-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叢書發行超百萬冊
本報訊 (記者劉蓓蓓)由黨建讀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聯合主辦的「用時代先鋒鑄造國魂,扣好青少年人生第一顆紐扣——『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第二輯)讀者見面會」日前在滬舉行。據了解,該套書目前累計發行已超過百萬冊。此次讀者見面會採取線下線上同步直播的形式,通過央視網等11個視頻平臺聯合直播,收看人數超過300萬人次。
-
國內首套《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出版發行
中國網北京4月22日訊(記者 徐虹)昨天,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中英美三國教育專家和翻譯專家聯袂編寫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叢書出版座談會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該叢書是國內首套用中英雙語學習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系列圖書。值此「4.23世界圖書日」來臨之際,這套獻給青少年和英語愛好者的用雙語學習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力作正式與讀者見面了。
-
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八德」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也被稱為「人生八德」,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倡導的做人根本。關於「孝悌忠信」,儒家經典《論語》中有許多相關論述,比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叢書藏著密碼
如何更好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走出國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近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面向海內外正式發行,並在上海書展開幕日首發。作為國內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故事讀本,叢書精選浩瀚中國文化題材中尤具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故事,基本涵蓋了中國傳統文化主要內容。業內認為,長期以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一大障礙在於,中西方話語語境的差異和民眾參與度不高。
-
說說傳統的「八德」
在崇文重禮的西周,更形成了深厚的重德傳統,《逸周書》中有「五德」「九德」等概念,《尚書》中也說到了「九德」。對於修身做人而言,中國傳統的「八德」具有歷久彌新的價值。一「八德」原本只是說自然萬物的幾種秉性。宋末元初道教學者俞琰《讀易舉要》「卦徳,八卦之德也。乃健、順、動、入、險、麗、止、說之八徳。」對此元代保巴《周易原旨》做了解釋:「天行為健,地承天為順。
-
「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首發首次推出英文版《紅旗渠...
6月18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新聞發布會,該省首部以河南文化元素為主題的中英文雙語套書——「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首批10個分卷已出版完成,包括《中醫》《漢字》《農業》《古都》《少林功夫》《太極拳》《「人工天河」紅旗渠》《焦裕祿》《絲綢之路》《
-
【八德進校園】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召開「中華傳統八德進校園」教育活動工作部署會
為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廉潔文化進校園,深入落實瀋陽市以及和平區「中華傳統八德進校園」教育活動試點工作,2月26日,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召開了全校「八德進校園」工作部署會議。
-
北京大學《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出版發行
叢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社會科學的發展歷程和經驗,回顧和梳理了社會科學四十年的付出和收穫。《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社會科學》叢書按照2018年學校寒假戰略研討會安排,社會科學學部啟動此叢書項目。
-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在倫敦發布
當地時間3月12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在倫敦國際書展上舉行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研究叢書(英文版)」首批新書全球發布儀式。新書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王柯平的《和諧》,中國社會科學院趙汀陽的《天下》,中國人民大學袁濟喜的《興》,北京師範大學方維規的《文明》。
-
淺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四維、五常、八德
「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經》中雲「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三)八德之說八德之說,據說是宋代理學家、思想家朱熹總結出來的,世稱「朱子八德」,是儒學的精髓,是古時做人的基本道德。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正式出版發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蘇令) 8月15日,由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翟博領銜主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新書發布暨出版座談會在京舉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自主選題資助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研究」課題的研究成果,由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翟博任課題主持人、總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樓宇烈、張豈之等文化名家特為《讀本》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