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城天寶謝溪頭一處古墓碑記載明朝清官謝彬的故事

2021-01-17 閩南網

  最近,漳州市薌城區紀委開啟了一場尋找廉政文化名人之旅。在天寶鎮謝溪頭村村部,他們發現了一座久經風霜的古墓碑。經歷百年風吹日曬,墓碑早已殘損不堪,但碑上鐫刻的墓志銘仍依稀可辨。志文題為「明故山東按察司副使吾溪謝公墓志銘」,記載的是明朝清官謝彬。

  謝彬,字文華,嘉靖年間考上進士,官至山東按察司副使,世居漳州月港。在史料記載中,他是個海瑞式的人物,人比王僧孺。

  將謝彬與海瑞相提並論,不僅因為二人同年出生,同年去世,更源自他們同樣剛正不阿,廉白守正。謝海二人曾先後任雲南清吏司主事,並都在此職位上幹過兩件「大事」:罵皇帝,「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與當朝權相嚴嵩及其黨羽「對著幹」。

  謝彬任山東按察司副使時,當地豪門大戶王景陽作奸犯科,為此謝彬秉公執法,下了逮捕令。於是,王景陽持重金求助梁紹儒。梁紹儒與當朝權相嚴嵩私交甚篤,一度仗勢欺人,為患一方。梁紹儒受託前來遊說求情。對於謝彬而言,這本是一次難得的高攀機會,但他不為所動,依然秉公執法,最終讓王景陽身陷囹圄。

  得罪了當朝炙手可熱的權相,謝彬「攤上大事」了。一時間,讒言四起,趁機構陷者大有人在。謝彬的大好官途就此到了頭。同朝為官的刑部左侍郎王宗沐曾撰文,為謝彬下了甚為中肯的註腳:「公以正禔身,以法佐人。」

  《廣州府志》則將謝彬比作南梁文學家王僧孺。王僧孺一生為官清正,任南海太守時,對舶物一無所取,幹事付出不計賞酬,恥於雁過拔毛。《梁書》記載稱,當時吏治腐敗,罕有廉白者。而王僧孺者可謂鳳毛麟角。

  謝彬正是少數派中的一個。隆慶年間,倭寇為害沿海地區,兩廣叛亂再次開演。當時的首輔高拱派出殷正茂平叛獲得凱旋。論功行賞時,殷正茂與一眾文武官員均加官晉爵,風光無限,卻唯獨沒有謝彬的份。當時,謝彬就在廣州知府任上,並一手操辦糧草。這本是頗有油水的差事,但謝彬一無所取,是平叛過程中的大功臣。

  按理說,這麼有才幹的人理應提拔,可事實並非如此。究其根源,或許可從《明史》中的記載窺見一斑。高拱推薦殷正茂率軍平亂時,曾有大臣反對,稱其貪腐無度。為此,高拱表示:「萬金予正茂,縱乾沒者半,然事可立辦。」言下之意,只要事情能辦成,縱使貪汙一般軍費,也在所不惜。

  官場失意,但謝彬為任一方,依然勤勉蒞事,官績有目共睹。由於工作表現突出,不少平步青雲的大好機會紛至沓來。連當時負責製造「官帽子」的吏部尚書萬鏜都看上謝彬了,想將其招至麾下。

  不過,謝彬深知萬鏜是個擅長貪汙賄賂之人,對其不屑一顧。因此,他在萬鏜欲招致時,不跑不送,不為所動,推辭再三。結果不言而喻,謝彬再次與高官厚祿失之交臂。對於萬鏜之流,謝彬捨不得花錢。但對於家人朋友,他卻是出了名的慷慨大方。史料稱:「日用居室之資,必以與諸弟共,已無私焉。」(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 通訊員 陳藝泉 楊怡靜)

相關焦點

  • 漳州天寶謝溪頭一處古墓碑記載明朝清官謝彬的故事
    原標題:薌城天寶謝溪頭一處古墓碑記載明朝清官謝彬的故事   最近,漳州市薌城區紀委開啟了一場尋找廉政文化名人之旅。在天寶鎮謝溪頭村村部,他們發現了一座久經風霜的古墓碑。經歷百年風吹日曬,墓碑早已殘損不堪,但碑上鐫刻的墓志銘仍依稀可辨。志文題為「明故山東按察司副使吾溪謝公墓志銘」,記載的是明朝清官謝彬。
  • 薌城24所學校集中開竣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近年來,薌城區委先後制定出臺《薌城區關於2020年學前教育發展目標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科學編制《薌城區教育補短板三年行動計劃》,優先保障教育經費,全面改善辦學條件,建設高素質師資隊伍,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明朝一清官,百姓人人愛戴,抓了一貪官,卻惹怒天子掉了腦袋
    明朝一清官,百姓人人愛戴,抓了一貪官,卻惹怒天子掉了腦袋文|歷史充電插座古代的臣子是特別難做的,如果你為國為民的話,在得到百姓稱讚的同時也會引起皇帝的猜忌。就比如說和包拯一樣剛正不阿的清官周新,他的命運就遠遠不如包拯好。周新出生在明朝,是今天廣東一代有名的大臣,他還是是明朝非常有名的清官。剛開始的時候,只有少部分人知道周新是清官,包括當時的皇帝。但是周清並沒有覺得這有什麼好操心的,他覺得只要自己做好自己就好。不需要別人知道他究竟是貪官還是清官。
  • 景縣發現清康熙三十年歲貢生張國鼎大墓碑文物
    《景州志》記載進一步表明,張國鼎系「棗林張」八世明朝萬曆癸丑科(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進士,曾做過明朝太僕寺正卿,資治尹,誥授大中大夫(正三品)的張文熙的次子,並且,在《景州志》卷十的「仕進」篇第「九十」頁,明確記載有張國鼎(字友彝)的名字。立碑落款的張國鼎長子張霱是附監生,次子張霨在《景州志》「科名表」上記載為「癸酉科(康熙三十二年,1683年)武舉人」。
  • 漳州薌城:24個教育事業項目集中開竣工 新增學位1.9萬個
    開工項目有12個,分別是林內小學、康山小學、謝溪頭小學、渡頭小學、上坂小學、進修學校附屬小學、西橋中心小學、渡頭幼兒園、前山幼兒園、謝溪頭幼兒園、北鬥中學、巷口中心小學。竣工項目有10個,分別是漳州一中高中部、南坑夏商幼兒園、閩南師範大學附屬金投幼兒園、石亭鎮第二幼兒園、秋坑小學、山美小學、大寨中心小學、芝山第三幼兒園、東鋪頭中心小學、嶽口小學。
  • 漳州:西湖片區謝溪頭安居房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閩南網11月20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文/圖)11月17日下午,隨著3#樓最後一層結構梁板澆築完成,謝溪頭安居房主體結構提前44天完成全部封頂的節點目標,標誌著項目建設全面進入裝飾裝修階段,為按期完成總進度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古詩文賞析之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注釋①.此詩選自《李太白全集》(中華書局1977年版)卷一八。《文苑英華》題作《陪侍御叔華登樓歌》,則所別者一為李雲,一為李華。李白另有五言詩《餞校書叔雲》,作於某春季,且無登樓事,與此詩無涉。諸家注本多系此詩於天寶十二載秋,然於"叔華"、"叔雲"均含糊其辭。待考。
  • 漳州薌城公辦小學劃片來了 新增薌城二實小建元校區
    (一)薌城市區戶籍適齡兒童1.施教區範圍內適齡兒童。遵循「人戶一致」的原則招生,即適齡兒童的戶口與實際居住地均在施教區內。薌城實小(含新華校區)、薌城二實小(含建元校區)、東鋪頭中心小學、西橋中心小學、巷口中心小學、閩南師大附小、金峰實驗小學這七所學校不接受隨遷子女入學申請,具體接收學校安排如下:(1)薌城實小公園校區、西橋中心小學施教區內隨遷子女到江濱小學申請登記;(2)薌城實小新華校區施教區內隨遷子女到名流學校申請登記
  • 說古|明朝「低俸制」的真相
    洪武二十年(1387)的這次「工資改革」,在標準上較之前有所降低,並且取消了俸鈔,官員的收入主要以祿米的形式發放,其中品級最高的正一品每年可領祿米1044石,品級最低的從九品每年可領祿米60石。但這些詔令頒布的主要目的是配合當時開始的「大明寶鈔」的發行,屬於局部的、臨時性的,洪武三十五年(1402)頒布的「折色令」是一個轉折,意味著「折色」實現了制度化和標準化,官員收入自那時起發生了根本性地下降。洪武雖然是朱元璋的年號,但洪武三十五年(1402)朱元璋卻早就死了。
  • 薌城新增5所公辦幼兒園,今年秋季開園!今年還將新建10所小學!
    除了巷口中心幼兒園, 薌城還將另增4所公辦園, 同樣是今秋搖號入學! 01閩南師範大學附屬金投幼兒園
  • 河南發現明朝石碑,碑上刻有6個字:扯淡,再不來了
    這塊扯淡墓碑,相傳是從明朝時期就存在的,它高達178釐米,寬度86釐米,正面密密麻麻地寫了77個字,兩個赫然大字:扯淡,引人關注。墓碑的頂部刻著「再不來了」4個顯眼的字,其他的記錄則都是有關於此人先前的故事,還有他「太極仙翁」的名號。
  • 溪頭妖怪村
    圖片來源:網絡    妖怪村其實就是松林町,很多人在介紹「溪頭松林町」時,因日據時代的歷史情懷,再加上鬼妖、奇幻的古老傳奇故事口耳相傳的緣故,讓「溪頭妖怪村」廣為流傳,也因此,成為臺灣目前溪頭旅遊最熱門的新景點。
  • 古代歷史,清官廉吏李樂,君子「三不朽」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清官廉吏李樂。烏鎮自10多年前開發旅遊以來,東柵、西柵遊人如織,南柵也慢慢受到輻射,漸趨熱鬧。相對來說,北柵依然冷清,車溪河西岸街屋依舊,有北廊下、潘家門堂這樣的老屋讓你尋舊訪古。四五百年前那幢有名的「真君子第」,自然連一點影子也看不到了,那曾經有名的拳勺園、真隱樓,也只是古書裡的記載。現在,留下來的只有一個「花園頭」的稱呼了。李樂生活的年代距今四五百年了,要了解李樂,只能從古籍、志書裡去尋找,從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故事裡去認識了。時過境遷,要還原一個活生生的歷史人物,沒有一點現實的觀照.實在很不容易。
  • 清朝初期,當個清官究竟有多難?「於青菜」的故事會告訴你答案
    風捲雲舒,慣看桑田變滄海;古往今來,多少故事笑談中! 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四月,曾被舉為「清官第一」的于成龍不幸病逝,享年六十八歲,時任江南江西總督。
  • 晉江挖掘清官廉吏元素 創新廉政文化"晉江樣板"
    挖掘清官廉吏元素的創新做法及成效近年來,晉江市廣播電視臺高度重視家訓家風的教育,深入挖掘晉江市清官廉吏歷史元素,率先搭建了推進晉江特色廉政文化建設的新載體。1.發揮媒體作用,創新清官廉吏故事傳播形態一是在姓氏文化中引出廉政故事。
  • 白木清酒祭送金牌 溪頭妖怪村的獨特新年(圖)
    春節期間遊玩的方式與景點很多,不過在充滿神怪的熱鬧氛圍中度過,那就非南投的「溪頭妖怪村」莫屬,「溪頭妖怪村」一年一度的春節重頭戲——「白木清酒祭」,將從除夕一直熱鬧到初七。「白木清酒祭」主要是為了歡慶豐收,及表達對大自然的崇敬,在農曆新年,坐落在鳳凰山下的溪頭為了籌謝山神,舉行一連串的敬天祈福祭典儀式。
  • 河南淇縣一明代墓碑上刻「扯淡」「再不來了」
    [導讀]「可能是墓碑主人活著時不如願,悲觀厭世,臨死前才寫下『扯淡,再不來了』。」欒女士說,為了考證墓主人是誰,學者寫了許多文章,有人說是明朝勳臣沐氏的墓碑,還有人說是明崇禎皇帝的墓碑。「扯淡碑」7月31日下午,@這個的哥不太冷發了一條微博:「自古就有扯淡這一說啊,還立碑了。」下面還配發了幾張照片。
  • 挖掘老巷古代清官故事 泉州首創文化旅遊線路
    市旅遊局紀檢組長何國平告訴記者,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古城區的老街舊巷,四處是唐宋風韻的獨特閩南風格建築,承載了泉州千年的文化傳承,深藏著燦若繁星的歷史名人故事,其中便有不少清官廉吏的故事。在當前「反腐倡廉」為熱點的形勢下,市旅遊局以「廉政」為主線,把古城這些素材串起來,開闢了全市首條「廉政文化旅遊」專題路線。
  • 玉樹地震功勳搜救犬天寶離世 訓導員:一路有你 值了
    人民網濟南8月21日電(劉祺 實習生 付亞男)8月19日,山東搜救犬專業機動支隊為功勳搜救犬天寶舉行告別儀式。儀式上,天寶生前的訓導員王儒健深情講述他與天寶曾經共同作戰的點點滴滴,並為其送上紀念品。在最後的告別中,王儒健伏在天寶墓碑上久久不願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