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是天空的王者。(圖據中國科普網)
玩鷹
被解救出的大鵟。(省森林公安局供圖)
本報記者暗訪成都市違法「玩鷹一族」
核心提示
自古被譽為「貴族運動」的鷹獵,近來在成都悄然興起。然而,所有種類的鷹都是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嚴禁捕捉、販賣、購買、飼養及傷害。
「玩鷹族」的行為,致使盜獵橫行,嚴重威脅到我省鷹種群的數量。市民在出遊時若看到這類可疑人士,請撥打省森林公安局電話028-83364101舉報。
瞧著樹上有麻雀,手一抬,獵鷹就如閃電般展翅飛出,最多2分鐘,麻雀已被按在地上,成為主人的戰利品……自古被譽為「貴族運動」的鷹獵,近來在成都悄然興起,三聖鄉、十裡店,都有他們隱秘的蹤跡。
然而,這股「潮流」是黑色的。所有種類的鷹都是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飼養違法。而「玩鷹族」的消費,更促使盜獵橫行,「已經嚴重威脅到我省鷹種群的數量。」成都觀鳥協會會長沈尤說。
在成都,是否存在著「玩鷹一族」?在他們手中,鷹遭受著怎樣的磨難?在圈內人引見下,記者走近成都市「玩鷹一族」,進行了暗訪。
鷹
生物鏈頂端的猛禽
鷹,是鷹科鳥類的總稱,包括鵟、鳶、鷂等很多種。鷹在我省分布較廣,尤其以川西北高原、涼山等地為多。
專家介紹,鷹是居於生物鏈頂端的猛禽,對維持生態環境平衡至關重要。在草原上,一隻鷹每年要食用250隻以上的鼠類,沒有了鷹,會導致鼠患失控,加速草原沙漠化。
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所有種類的鷹都屬於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
□本報記者 熊筱偉
A
「玩鷹族」:僅兩個QQ群就有61人
11月16日,成都市東郊某地。「一個人來的哇?」雖經朋友介紹,和記者見面前,自稱「楊哥」的中年男子還是先打了個電話確認。記者再三表示不透露他個人信息後,「楊哥」才現出真身,一聲不吭的領著記者在狹長小道裡東繞西繞,直到看見盡頭處一個電視櫃大小、滿是鐵鏽的籠子——裡面站著一隻鷹,它的左爪蜷著,一道白色傷口深陷肉裡。「這只是毛腳鵟,養不來的人用鐵絲拴,把腳弄傷了才轉到我這兒,剛馴了半個月。」他站在籠子右側,懷裡摸出個銀色口哨,「吱」的一吹,鷹就從籠子左邊跳了過來。「馴鷹,我弄了有十多年。」
過去,玩鷹在成都算是半公開的愛好。直到上世紀90年代,撫琴小區百壽路的鳥市,還常常能見到手上架著鷹的「玩鷹族」。「鷹就找個木架子站起,在市場上擺起賣。」後來鳥市搬遷到黃田壩,政府加強了監管。「都曉得抓到要判刑,就改成網上小規模聚會了。」「楊哥」說,和過去懂行的人不同,近年新增「玩鷹一族」,多是愛養稀奇寵物的獵奇者。
論壇、QQ群成了他們交流經驗、組織活動的沙龍。在「楊哥」介紹下,記者以玩鷹人身份,成功加入了兩個QQ群:「成都鷹隼交流」「成都馴鷹人」。兩個群分別有23人、38人。「成都馴鷹人」群裡的網友「擁抱你的微笑」說,上星期群裡才邀約4個人,搞了一次帶鷹出獵。
QQ網名為「ヤ月落霜寒」的中國鷹獵論壇負責人告訴記者,交50元錢即可成為俱樂部會員,他信誓旦旦地保證,「我們專門設有四川分論壇,成都這邊經常組織會員活動哈。」
B
捕鷹:偷獵的鷹有8成賣掉前就死了
在城市裡養鷹,首要問題是——鷹從哪兒來?「個人養鷹玩,就沒有合法渠道」。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處副處長鄒利勇表示,我省沒有機構獲得人工馴養鷹的繁殖許可證。而即使省外合法機構,也不可將鷹賣作寵物。
那玩家手裡的鷹,怎麼來的?「無外乎兩個辦法,自己抓、找人買。」「楊哥」介紹。
秋季的11月,正是捕鷹者的好日子。作為候鳥,鷹每年秋季要從新疆、東北經由四川這一通道往南方遷徙。捕鷹者只需要隨手可得的粘鼠板,稍加利用,就可以抓鷹了。鷹在遷徙中體力消耗大,「放些老鼠、兔子在網中間,它根本擋不住誘惑。」在西昌、阿壩等地,都有當地農民或「玩鷹族」捉鷹。
如果自己不想抓,買也很容易,QQ群、論壇就是現成的交易平臺。11月16日,「成都馴鷹人」QQ群裡,還有人在叫賣著細胸(雀鷹雄性的別稱),「農民手頭收的,要的私聊。」
至於市價,難以置信的便宜。「成都鷹隼交流」QQ群的網友「我丟、」介紹,蒼鷹公的約600元,母的約1000元。「楊哥」說,鵟也就在七八百元左右。「鷹死亡率高,又好抓,整體價格都不貴。」
整個獵捕過程中,鷹隨時可能死於非命。抓到鷹後,捕獵者要用汽油洗去羽毛上的膠——但鷹可能會因汽油中毒而死。裝在車裡偷運到成都,又要悶死一批。「偷獵的鷹,有8成在賣掉前就死掉了。」
C
馴鷹:玩死10隻,才馴出1隻能打獵的
作為「天空的王者」,鷹如何肯聽命於人?
「拿起來都要馴三。」網友「擁抱你的微笑」說,馴養技術只有靠「言傳身教」,向賣鷹的或老玩家學習。
開食,又被稱作「熬鷹」,是玩家們的難關,鷹的鬼門關——要在兩三天的時間內守著鷹,確保它不吃、不喝、不睡覺,「直到餓得鷹都流口水,讓它瀕臨崩潰才行」。傳統認為,鷹桀驁不馴,要通過折磨,讓它向人低頭。「其實就是強迫它適應新環境。」「楊哥」說,野生鷹習慣吃活物,不吃城市裡放掉血的生肉,通過「熬鷹」,強迫鷹進食。這一過程很難掌控,很多鷹會因脫水死掉。
熬鷹成功後,才算開始正式馴鷹捕獵。過程很長,但「楊哥」介紹,無非就強化鷹的兩個條件反射——放出去後,讓鷹感覺腳上一直有繩子,跑不掉;而飛回主人身邊,有食物吃。「新手不斷總結經驗,一般玩死10隻鷹後,可以馴出1隻能打獵的。」「楊哥」說,圈內公認,抓100隻鷹,從運輸到馴養,最終僅有3隻能活著成「寵物」。
D
玩鷹:曾誤將遊客手臂啄斷
在城市裡養鷹,初級玩家只敢將它們關在籠子裡炫耀。「鷹長期關禁閉會抑鬱,很快就會死。」「楊哥」說。
而馴養「成功」的玩家,則會找機會出獵——帶著鷹去野外,抓野兔、麻雀。成都周邊三聖鄉、十裡店,再遠一點的甘孜、阿壩草原,都是「玩鷹一族」常去的目的地。網友「我丟、」介紹,為防走漏風聲,出獵活動一般是熟人間小規模出遊,「三五個人在QQ或論壇上約好,把鷹放在汽車裡,到沒人的地方耍。」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危險的活動。古語云,養鷹「飽則揚去,飢則為用」。玩家會在出獵前讓鷹挨餓,以防其不回主人身邊乞食。而飢餓的鷹,異常兇猛。網友「擁抱你的微笑」透露,他曾帶著金雕在若爾蓋草原出獵,誤將遊客手臂啄斷。
而鷹,依舊是這項遊戲的最終受害者。「在成都,我還沒見過有一隻鷹是善終的。」「楊哥」表示,在出獵過程中逃跑,是它們的主要結局——然而這也通常意味著死亡,因為鷹的腳上還套著用繩子相連的腳環,很容易纏在樹枝上,直至餓死。
清代滿族人愛鷹獵,秋冬捕鷹、出獵,春天時會放鷹北歸生育。「我是這樣做的,也希望成都玩家都能講究些,玩夠了,到春天就放它們走吧。」說起鷹在城市的遭遇,「楊哥」竟也有些傷感。
E
救鷹:打擊非法「玩鷹」,需聯合多方力量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打擊違法「玩鷹族」,將從根本上讓鷹擺脫苦難。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規定:所有種類的鷹都屬於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除特殊情況外,嚴禁捕捉、販賣、購買、飼養及傷害。省森林公安局刑偵處的費然表示,「玩鷹族」手中鷹的來源多屬於獵捕、收購,這涉嫌犯罪:數量在4隻以下,也將被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查處「玩鷹者」並不容易。「玩鷹族」自知違法,多形成封閉小圈子,出獵時則選擇無人荒地。森林公安很難將玩家定位偵查。費然表示,近年成都還沒有出現「玩鷹者」被捕案。「查處難」的尷尬,源於森林公安人手的短缺。我省森林面積全國第四,但僅有2000多名森林公安幹警,且多集中於林區。面對分散隱蔽於城市中的「玩鷹族」,很難有足夠人力進行調查、偵破。
除隊伍建設外,聯合多方力量,不失為應對難題的新手段。「公安部門派出所分布廣泛,偵查力量強大,完全可以資源共享。」費然說。這一工作已在開展。近日省政法委聯合9個部門開展了開展「亮劍行動」,集中打擊整治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森林公安作為行動的生力軍,已和各地公安部門開展了信息共享、線索轉交。
老百姓,也應成為打擊「玩鷹族」的重要社會力量。「其實很多時候,很多觀鳥愛好者都可能看到過玩鷹,但不知道這事兒非法。」費然建議,市民在出遊時若看到可疑的「玩鳥者」,可撥打省森林公安局電話028-83364101,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