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平時喜歡打扮的同學來說,一些美美的裝飾品一定不陌生。尤其是對於一些頭飾來說,更是讓人愛不釋手。但是大家平時只注重它們漂亮的造型,卻很少在意這些物件本身的細節問題,比如說「釵」和「簪」都作為頭飾的一種,到底有何區別?接下來咱們就一塊來了解一下吧~
簪,通常被稱作「髮簪」,除了起到裝飾作用之外,更多是用來固定頭髮。但是在古代時,簪的作用遠不止如此,古時稱之為「笄」,大約從西周時期開始,女子達到十五歲時就要舉行「笄禮」,也被稱之為「及笄」。把自己的頭髮紮成髮髻,意味著女子已經成年,達到了婚配的標準。而男子在二十歲時舉行的「弱冠」同樣也是這個道理,不管是「及笄」還是「弱冠」所採用的方式都是髮簪。
和簪相類似的「釵」,基本作用相仿,都是固定頭髮,但是實際上含義和使用卻有根本的不同。釵更多的是女子使用,出現的時代也相對較晚,古人很多的會把它當成一種「信物」可作為定情之物,守約之信等等,它本身文化內涵甚至高過於實際用途。
說了這麼多,究竟怎麼分辨「簪」和「釵」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造型,單股為「簪」雙股為「釵」這是最典型的區別。另外除了這兩種之外,還有很多引申的產物,例如:篦子、華勝、步搖等都是和上面兩種差不多的頭飾,但是細分起來還是有很多不同點。現在看來古人在這方面真的是非常的用心,各位小夥伴們,對於頭飾你們都有什麼獨到的見解?不妨一起討論下,說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