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的區別是什麼,兩者有哪些區別?

2021-01-09 律師在線諮詢

2020年一場新冠狀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給諸多合同的履行帶來了困難。當合同當事人起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時究竟是應當適用不可抗力還是應當運用情勢變更,那麼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的區別是什麼,兩者有哪些區別?

網友諮詢:

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的區別是什麼,兩者有哪些區別?

浙江百暢律師事務所魏中運律師解答:

1、不可抗力一般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無法履行包括全部不能、部分不能、永久不能和一時不能。 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並不要求合同無法履行,情勢變更後合同即使仍然處於能夠履行的狀態,但如果履行合同過於艱難,或者需要付出高昂的代價,其結果與訂立合同時的目的相違背,按原合同履行必然導致顯失公平;

2、不可抗力是法定免責事由,當事人只要依法取得了確切證據,履行了法律規定的通知義務、防止損害擴大的義務等相關義務,不履行合同不承擔任何法律上的責任,而情勢變更情況下履行合同將導致顯失公平的結果,故因情勢變更而引起的風險應由合同雙方共同承擔,但當事人主張適用情勢變更原則,必須請求法院作出裁判,而不能當然地導致合同的變更和解除。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當事人遲延履行後發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責任。

【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

浙江百暢律師事務所魏中運律師解析:

《民法典》則是將前述各地法院關於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原則適用的變通意見予以了明確,對於仍可以繼續履行的合同,雙方可通過協商,適用情勢變更,共同承擔合同條件變化所帶來的損失,而非直接適用不可抗力來徹底免除法律責任的承擔,解除合同。自2021年01月01日起《民法典》即開始實施,在新的法律規範背景下:

若合同成立後發生不可抗力諸如自然災害、政府行為、社會異常事件等,雙方期望繼續履行合同,而非直接解除合同,可以嘗試協商解決;合理期限內無法協商一致,當事人可申請法院或仲裁機構對合同內容或條款變更、調整,由法院或仲裁機構根據公平原則並結合實際狀況進行處理;但若發生不可抗力後,合同目的不能實現或根本不能履行時,受不可抗力影響的一方可以要求依據不可抗力要求解除合同,徹底排除法律責任的承擔。

相關焦點

  • 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情勢變更,傻傻分不清?
    提到"不可抗力"你能想到什麼?不可抗力就是意外事件嗎?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又有什麼關係?不懂就問快跟著小編一起認識「不可抗力」!Tips並非一切自然災害都能作為不可抗力而成為免責理由,一些輕微的、並未給當事人的義務履行造成重大影響的自然災害,不構成不可抗力。02不可抗力有哪些特徵?
  • 情勢變更與顯失公平有什麼區別
    情勢變更是指合同訂立之後由於情勢發生變化,繼續履行會導致不公平的情況出現,因此進行變更的行為。情勢變更和顯失公平是兩個比較相似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情勢變更與顯失公平有什麼區別的相關法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
    這一規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153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117條第2款關於不可抗力的規定在措辭上略有差異,但並無實質區別。這就是我國民事立法確立的不可抗力規則。   關於不可抗力規則的理解,我國民法學界一向認為存在有主觀說、客觀說和折中說的區別,並以折中說為學術上的通說。
  • 因疫情引發合同糾紛如何認定適用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
    體現在經濟活動中,已經籤訂的大量合同遲延履行或者不能履行,需要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承擔違約責任。那麼,這場疫情是屬於不可抗力還是情勢變更?如何區分兩者關係?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和適用不可抗力、情勢變更?準確處理好這些問題,有利於分清責任,化解糾紛,穩定社會關係,促進經濟順利發展。一、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律屬性疫情尚未結束,糾紛已經出現。
  • 採安建工 | 不可抗力影響下情勢變更規則的適用
    那麼,這樣的糾紛能否直接適用該解釋確定的情勢變更規則來解決?回答和解決這一問題,首先需要從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的概念及其相應規則的異同來分析。二、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的概念關於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關係的爭論由來已久,而矛盾及相關爭論的產生,有學者認為,正是由於二者被在客觀事實和法律規則兩個層面上同時使用所造成。
  • 法律人看過來 | 疫情影響下的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的適用
    在疫情的影響下,出現了諸多因無法履行,或履行顯失公平的情況,今天就來看看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的適用。在新冠肺炎席捲之前,不可抗力在司法實踐中作為法定免責條款時有適用,而情勢變更在中國司法歷史中出現較晚,在實踐中運用也較少。新冠肺炎以來,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案件比例陡然上升。
  • 疫情影響下「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規則在施工合同中的適用
    「新冠疫情」事件的法律性質2.無法適用不可抗力免責的情形3.不可抗力事件導致工期延誤、費用增加的風險分擔4.不可抗力規則無法解決人工、材料價格上漲等問題5.情勢變更規則與不可抗力規則的效果、區別和交叉6.情勢變更規則在施工合同糾紛中的適用障礙和解決7.對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建議
  • 應景選讀:疫情不可抗力的司法認定及其與情勢變更的銜接
    但是,在熱捧不可抗力的同時,我們還是需要結合疫情,對不可抗力制度做一些冷靜的思考。諸如,不可抗力本身與不可抗力導致的後果是否可以等同,不可抗力作為違約責任的免責事由,是絕對的,還是相對的;違約責任中的不可抗力要發揮其效力,應該滿足什麼條件;作為免責事由的不可抗力和違約的損害賠償範圍是什麼樣的關係;在構成履行障礙的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功能上的分工,如果存在,二者應該如何銜接。
  • 疫情帶來的法律困惑——不可抗力&情勢變更&公平原則適用之爭
    在這裡,如果債務人既無遲延履行的過錯,又積極採取補救措施以減少不可抗力造成的損失,那麼令其承擔違約責任,就使不可抗力造成的絕大部分損失落在了債務人身上,而債權人只是喪失了履行利益,這有違公平原則。於此場合,合理的解決方法便是,債務人不負違約責任,債權人和債務人分擔風險。各國民法基本上都是如此解決的,我國民法也採取了這種態度。
  • 對賭協議遭遇疫情、不可抗力、情勢變更的破解+案例(含6個法律要點)
    在履行對賭協議過程中,遇到的疫情及其他意外事由是否屬於不可抗力、情勢變更呢?如何預防、破解、應對不可抗力、情勢變更事由帶來的對賭危機呢?法院在相關案件中的審查要點及裁判思路又是什麼呢?下文將詳細分享,願創投者能夠避免或減少不可抗力、情勢變更帶來的損失。
  • 分公司和子公司有什麼區別,兩者有哪些區別?
    公司逐漸壯大,就會衍生出子公司和分公司兩種分支。但是子公司和分公司卻有著極大的不同之處,很多人都會將分公司和子公司混為一談,那麼分公司和子公司有什麼區別,兩者有哪些區別?
  • 盈科原創|新冠疫情視角下關於合同糾紛中 「不可抗力」與「情勢...
    合同當事人能否以「不可抗力」或「情勢變更」為由主張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變更或解除合同尚存在爭議,本文作者為北京盈科(長春)律師事務所法人戰略與風險防控法律事務部賈翔宇、蓋楠南、趙子赫律師,旨在通過對「合同當事人能否因疫情以不可抗力或情勢變更作為履約抗辯事由」這一問題進行實證分析,為民商事合同當事人履行合同提供指引。
  • 因疫停業 何以減租 ——不可抗力or情勢變更
    法律上應根據合同履行障礙程度區別認定責任減免事由因外部環境變化(道路規劃、法律政策等)而引起的商業租賃合同履行糾紛在實踐中其實較為常見,並非本次疫情下的新問題。當租賃合同履行出現障礙,適用「不可抗力」規則或「情勢變更」規則會產生不同的法律效果,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狀態、法律程序等均有差異。
  • 「思考」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嗎?
    肺炎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嗎;2. 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的區別為何;3. 肺炎疫情將如何影響合同履行;4. 企業該如何舉措以儘可能減少疫情影響?疫情屬於不可抗力嗎?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的關係「情勢」原則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六條,「合同成立以後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於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於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並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
  • 合同解除和合同終止有什麼區別,兩者的差異是什麼?
    合同是雙方當事人之間設立的協議,合同可以依法終止或者解除,但是,在實踐中,合同終止與合同解除常常會被誤認為是一個意思,但是其實合同終止與合同解除是不同的,那麼合同解除和合同終止有什麼區別,兩者的差異是什麼?
  • 法眼:疫情下,哪些情況才算「不可抗力」
    但在有些極為特殊的情況發生時,會使負有履行合同義務的債務人,無法履行合同,此時,如果還要求其承擔責任,將會有違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法,是應允許債務人不再承擔合同責任,由債權人和債務人共同分擔風險。於是法律上出現了一項特別的免責事由——不可抗力。當因不可抗力導致債務人無法履行合同時,應免除其履行義務。
  • 抵押權和質權的區別是什麼,有哪些?
    那麼抵押權和質權的區別是什麼,有哪些?網友諮詢:抵押權和質權的區別是什麼,有哪些?北京盈科(瀋陽)律師事務所曾強律師解答:質押與抵押的區別是:1、標的物不同。抵押的標的物原則上以不動產為準,但不限於動產,法律允許某些動產如機器、交通工具等可以設定為抵押物。質押的標的物,通常是動產、權利。例如票據、股票等有價證券都可以質押。
  • 疫情下的情勢變更原則
    由於當事人意志之外的原因,導致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無法如預期般執行,如果繼續履行,可能對合同一方極為不利,顯失公平,為了重新分配交易雙方在交易中應當獲得的利益和風險,追求價值目標的公平和公正,合同法規定了情勢變更原則,2020年5月28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33條也明確了這一原則。
  • 古代的「一字王」和「二字王」是什麼意思?兩者有哪些區別?
    當然,這僅僅是通過字面意思的理解,而關於這兩者的區別與聯繫。在我國歷史上也有明確的劃分,並非簡簡單單,就是根據字數多少來區別,相信大家看完了這二者的區別,今後有機會還能給身邊的朋友科普介紹一番呢!一字王和二字王的區別到底是什麼呢?
  • 你不知道的區別,駕照C1和C2到底有什麼區別!
    大部分手持的駕照都是C1,說到C1的準駕車型他們肯定都知道。C1駕照的準駕級別要比高一些,除了可以駕駛包括C2之外,還能駕駛一些小型的專項作業車。它們之間最重要的區別還是,C1不僅能夠駕駛手動擋車型還能駕駛自動擋車型,而C2就只能駕駛自動擋車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