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勢變更與顯失公平有什麼區別

2020-12-10 西部文明播報

情勢變更是指合同訂立之後由於情勢發生變化,繼續履行會導致不公平的情況出現,因此進行變更的行為。情勢變更和顯失公平是兩個比較相似的概念,很容易混淆。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關於情勢變更與顯失公平有什麼區別的相關法律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情勢變更與顯失公平有什麼區別

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實施了對自己有明顯重大不利、對相對人明顯有利的民事行為所帶來的不公正結果。顯失公平作為對某種結果的價值判斷,反映的是當事人之間利益的不均衡。顯失公平規則與情勢變更原則均以顯失公平作為構成要件之一,此為聯繫之處。兩者區別如下:

1.引起的原因不同:顯失公平主要是主觀因素造成的,在訂立合同時,一方當事人的意思存在瑕疵;情勢變更主要由不可歸責於合同訂立當事人的客觀原因造成的,雙方當事人都無過錯。

2.當事人的心態不同:顯失公平是一方利用另一方的輕率、無經驗而訂立合同,並努力希望達到結果的發生;情勢變更是當事人無法預見的,非當事人所追求。

3.評判基礎不同:顯失公平是合同效力的評判規則,以合同訂立時的情勢為基礎來認定合同內容是否顯失公平;情勢變更原則是合同履行階段的適用原則,以履行過程中出現了情勢的變更為基礎來判斷繼續履行合同是否會對當事人造成顯失公平的後果。

4.法律後果不同:出現顯失公平,一方當事人有權要求變更或撤銷合同,合同被撤銷後,自始無效;情勢變更將發生合同變更或解除,解除的效力一般不溯及既往。

二、情勢變更原則的適用條件

情事變更原則適用的條件如下:

1、須有情事變更的事實,所謂情事,泛指合同成立的基礎或環境的客觀情況;

2、情事變更鬚髮生在合同成立之後,合同履行制完畢之前;

3、須情事變更的發知生是不可歸責於當事人,即是由不可抗力、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引起,如果是由可歸責當事人,則應由當事人承擔風險或道違約責任,而不適用情事變更原則。

4、情事變更是當事人不可預見的;

5、須情事變更使履行合同顯失公平。

相關法律規定:

《民法總則》

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於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情勢變更與顯失公平有什麼區別的相關法律規定。情勢變更和顯失公平之間的區別主要就體現在引起的原因不同、法律後果不同等情況。希望解答了大家的疑問。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可以諮詢律師。

來源:找法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的區別是什麼,兩者有哪些區別?
    當合同當事人起訴至法院,要求解除合同時究竟是應當適用不可抗力還是應當運用情勢變更,那麼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的區別是什麼,兩者有哪些區別?網友諮詢: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的區別是什麼,兩者有哪些區別?浙江百暢律師事務所魏中運律師解答:1、不可抗力一般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無法履行包括全部不能、部分不能、永久不能和一時不能。
  • 如何判斷合同是否顯失公平,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一、如何判斷合同是否顯失公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4條規定,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結合我國實際,在適用顯失公平原則時,其具體構成要件如下:第一,在訂立合同時,訂約雙方的權利義務明顯不對等,利益嚴重失衡。
  • 疫情帶來的法律困惑——不可抗力&情勢變更&公平原則適用之爭
    有學者提醒道,《合同法》第117條第1款這裡的「免除責任「僅指免除損害賠償責任,不包括違約金責任。[1]本文覺得難以理解。學理上認為,違約金(指賠償性違約金)是當事人雙方預先估計的損害賠償總額,即損害賠償額的預定。既然違約金和損害賠償金均屬於違約責任的範疇,且無本質區別,為何厚此薄彼?本著相同情況相同處理的原則,免責的範圍應當包括違約金,沒有理由將違約金責任解釋在外。
  • 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有哪些?顯失公平的法律特徵有哪些?
    顯失公平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那麼顯失公平的構成要件是什麼呢?顯失公平的法律特徵有哪些?以下由小編為您詳細介紹。當我們在籤訂合同後發現合同的當時人的權利與義務不對等,存在著經濟利益上的不平等,就會造成不公平的現象,即我們所說的顯失公平,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不對等的合同都是顯示公平的表現,顯示公平也是有其具體的構成要件的,他本身也有著很多法律特徵。
  • 疫情下的情勢變更原則
    由於當事人意志之外的原因,導致當事人之間訂立的合同無法如預期般執行,如果繼續履行,可能對合同一方極為不利,顯失公平,為了重新分配交易雙方在交易中應當獲得的利益和風險,追求價值目標的公平和公正,合同法規定了情勢變更原則,2020年5月28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33條也明確了這一原則。
  • 採安建工 | 不可抗力影響下情勢變更規則的適用
    有學者認為,「所謂情事變更原則,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後,因當事人不可預見事情的發生(或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的原因發生情事變更),導致合同的基礎動搖或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原有效力有悖於誠實信用原則(顯失公平)時,則應允許變更合同內容或者解除合同的法理。究其實質,情事變更原則為誠實信用原則的具體適用,目的在於消除合同因情事變更產生的不公平結果。」
  •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
    這一規定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第153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117條第2款關於不可抗力的規定在措辭上略有差異,但並無實質區別。這就是我國民事立法確立的不可抗力規則。   關於不可抗力規則的理解,我國民法學界一向認為存在有主觀說、客觀說和折中說的區別,並以折中說為學術上的通說。
  • 離婚協議書「顯失公平」是否可以申請變更或撤銷?
    【案情回放】田某和孫某屬於再婚夫妻,結婚後,由于田某長期在外地工作,家庭聚多離少,孫某多次要求田某回來工作,但是田某對工作熱忱很高,一直也沒有調回來,二人結婚10年,但是在一起的時間,加在一起不超過1年,長期的異地生活,二人感情變淡,於是孫某起訴要求離婚,二人的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有存款
  • 「以租抵債協議」是否顯失公平的判定
    安徽省蚌埠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本案證據不足以認定案涉協議顯失公平,判決撤銷原判,駁回豐潤公司一方的訴訟請求。  【評析】  1.顯失公平合同可撤銷制度的價值功能在於禁止暴利行為。傳統民法理論中的顯失公平,又被稱為暴利行為,需要同時具備客觀和主觀上的兩個要件。民法通則將乘人之危和顯失公平分別規定為無效和可撤銷或變更的法定事由。
  • 創財經法律講堂:對於籤訂合同之後才出臺的限購令,是否能適用情勢變更原則?
    發表於2天前查看:13500回復:135情勢變更原則,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後,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的事由發生重大變化而使合同的基礎動搖或者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會顯失公平,因此允許變更合同內容或解除合同的原則。
  • 司法實踐中合同「顯失公平」的認定標準
    文/常遇春律師(山西嘉玉律師事務所)《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1 構成要件根據《民法總則條文理解與適用》所歸納的,因乘人之危等導致顯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為需要具備以下要件:1、須一方有利用對方危困或弱勢之行為;2、須一方有利用對方危困或弱勢,牟取不正當利益之故意;3
  • 法律人看過來 | 疫情影響下的情勢變更和不可抗力的適用
    在疫情的影響下,出現了諸多因無法履行,或履行顯失公平的情況,今天就來看看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的適用。在新冠肺炎席捲之前,不可抗力在司法實踐中作為法定免責條款時有適用,而情勢變更在中國司法歷史中出現較晚,在實踐中運用也較少。新冠肺炎以來,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案件比例陡然上升。
  • 因疫情引發合同糾紛如何認定適用不可抗力和情勢變更
    實踐中情勢變更經常與不可抗力相混淆。情勢變更是合同法中的一項原則,是指合同籤訂後,由於雙方當事人以外的原因,構成合同基礎的情勢發生重大變更,致使合同繼續履行將導致顯失公平,則當事人可以請求變更和解除合同。如國家政策、產業政策調整、價格暴漲暴跌等屬於情勢。與不可抗力相比,是人為行為,屬於主觀情形。對情勢造成合同顯失公平的,允許當事人協商解決。
  • 離婚後,能否以顯失公平為由變更或撤銷財產分割協議?
    但是,田某卻遲遲未協助劉某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登記。  劉某訴至法院,稱:2016年8月23日,原告與被告田某登記離婚,約定位於淮安市某房屋歸原告所有,後被告田某拒絕辦理房屋過戶手續,請求判決確認上述房屋歸原告所有。  田某辯稱:原告劉某訴稱的婚姻情況屬實,離婚協議中對財產分割的內容顯失公平。離婚後,被告要求探視女兒,多次受阻,請求判決爭議房屋仍屬共同財產。
  • 什麼是顯失公平,房產公司低市場價五折賣房後悔,可以反悔嗎?
    王某按照約定支付款項後,某房產公司認為銷售價格低於正常銷售價格,告知王某不再繼續履行認購書,並以顯失公平為由訴至法院請求撤銷合同。本案中,某房產公司五折銷售房屋,能否以顯失公平為由請求撤銷合同?所謂顯失公平,是指一方當事人利用自己的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民事行為是否顯失公平應當以行為成立時的情況作為判斷標準。
  • 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情勢變更,傻傻分不清?
    提到"不可抗力"你能想到什麼?不可抗力就是意外事件嗎?不可抗力與情勢變更又有什麼關係?不懂就問快跟著小編一起認識「不可抗力」!04不可抗力VS情勢變更?情勢變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後,因不可歸責於雙方當事人的原因發生情勢變更,致合同之基礎動搖或喪失,若繼續維持合同原有效力顯失公平,允許變更合同內容或解除合同。
  • 因疫停業 何以減租 ——不可抗力or情勢變更
    法律上應根據合同履行障礙程度區別認定責任減免事由因外部環境變化(道路規劃、法律政策等)而引起的商業租賃合同履行糾紛在實踐中其實較為常見,並非本次疫情下的新問題。當租賃合同履行出現障礙,適用「不可抗力」規則或「情勢變更」規則會產生不同的法律效果,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狀態、法律程序等均有差異。
  • 「最高院法官」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合同是否適用善意取得?
    【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述】《合同法》第54條第1款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2)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物權法司法解釋(一)》第21條未對這兩種可撤銷或變更的合同,在轉讓人為無處分權人時是否得適用善意取得進行規定。實踐中應如何把握?
  • 應景選讀:疫情不可抗力的司法認定及其與情勢變更的銜接
    該條規定的認定情勢變更的要件是:訂約基礎發生了重大變化,該重大變化發生於合同成立之後,該重大變化不可預見,該重大變化不屬於商業風險,繼續履行合同對一方顯示公平。而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顯然屬於重大變化,且不屬於商業風險,也是當事人不可預見的。因此,只要是某一合同在履行中遭遇到肺炎疫情,繼續履行對合同一方顯示公平的,則完全可能構成情勢變更,並引發重新協商或變更、解除合同等情勢變更的法律後果。
  • 韓寧|| 行政協議中的情勢變更——與嚴益州博士商榷
    該論斷疑似混淆了下列兩個命題——行政優益權究竟是行政協議區別於民事合同的特點之一,還是用於論證行政協議必要性的論據。筆者並不否認「單方變更、解除權是行政優益權的主要表現形式」這一論點,但是嚴文對單方變更、解除權作出「行政機關在情勢變更情形下的單方變更解除權」之限定,可能略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