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退休問題在近兩年被討論得熱火朝天,隨著我國老齡化現象愈發明顯,很多人認為,退休時間過早會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都起不到推動作用,為了國家更好的發展,「延遲退休」的說法就慢慢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中。
人社部曾表示目前的退休年齡是上世紀中期根據當時的社會現實制定的,現在幾十年過去,人均壽命已經顯著提高了。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的老年人口已經接近3人,即將邁入到中度老齡化的水平。而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65歲及以上的人口將接近4億人,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金壓力大,延遲退休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然而,中國確實有延遲退休的需求,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曾表示,目前我國有8000多萬退休人員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平均退休年齡不足55歲,這是不合理的。而我國不到55周歲的退休年齡是全球最低的,許多西方國家的平均退休年齡是65歲,新加坡的計程車司機隊伍中,60多歲滿頭銀髮的司機比比皆是;在日本也有許多已經60、70歲的老年人在保安、服務員等崗位上繼續工作。因此為了加強中國社會保障的可持續性,人社部將推出以小步慢走的、分節奏的延遲退休政策。
消息傳出後,絕大多數人對延遲退休政策並不看好。原因很簡單,畢竟「早退休、早享福」,誰也不願意再多工作幾年。從事基層工作的人員延遲退休後需要在勞動崗位多工作幾年,領養老金的時間也被推遲了,這對他們來說並不划算。當然也有人希望延遲退休。
之前一位網友向人社部提問,是否能讓機關單位的女性職工實施延遲退休或者是自願延退的政策。從這位網友的提問中我們也可以推測出來,她可能是機關單位臨近退休的女性職工,工作相對來說比較輕鬆,50歲也還比較年輕,希望能再多工作幾年。面對這一矛盾,一個「新提案」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具體內容是:建議我國彈性實施延遲退休政策。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此之前提出了一個新方案建議,國家科研工作人員、老師、醫生等職工可以延遲退休,但體力工作者可以按照男性60歲、女性50歲的規定年齡退休甚至是提前申請退休,這也就是彈性退休方案。
對於彈性實施延遲退休政策,復旦大學經濟系副主任封進也給出了一個解釋,即對不同的人實行不同的退休政策。其中,可以鼓勵工資低、工作技能低的人員提前退休。這樣,也能充分保障他們的養老收入,養老壓力才能得到緩解。
對於從事職業性質強、容易退而不休的人,如醫生、律師、會計等,最好讓他們在崗位上多呆幾年。因為這些人平時工資水平就較高,而且所從事的工作相對輕鬆,所以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會退而不休。例如任正非、李嘉誠、董明珠等等,都是到了退休的年紀卻遲遲不退,李嘉誠更是從12歲到90歲退而不休,對於他們來說,工作就是生命的價值。
此外,對於退而不休的人,他們既可以領取工資,也可以領取養老金,但不會繳納社保,而這就是對養老金的一個消耗。因此封進也建議讓有能力的人晚點退休,而工作技能和工資相對較低的早一點退休,這樣就可以減輕養老金的壓力。
因此,這兩位專家認為彈性退休制度是合理的。畢竟,它可以使退休後再就業者實現退而不休的合法化,保證退休制度的公平性,在提出後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肯定與支持。當然,不能說那些容易退而不休的人會因為靈活的退休制度而吃虧,畢竟,他們的工作還是可以得到報酬的,而且他們延遲退休後每個月都會得到比以前更多的養老金。因此,彈性退休制度更像是一種激勵政策。
除了彈性退休制度外,按工齡退休也是民間呼聲比較高的一種方案,有些人認為,無論年齡多大,只要你工齡滿30年以及社保繳費滿足相關條件後,都可以退休。我們也都知道,一般來說,普通人的職業生涯,能夠真正有效發揮勞動生產價值的時間基本上都是30年。如果工齡滿30年就退休,勞動力的利用也可以實現最優化,如此看來也是相對合理的。
目前為止,真正可以按工齡退休的只有符合條件的公務員,山西省2020年發布的通知就指出,公務員工作滿了30年,或是離法定退休年齡不到5年,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我國專家表示,延遲退休將會是漸進式的方式,不會一步到位進行「斷崖式」實行。由此來看,70年代的人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最受影響的是80後、90後甚至是00後,但也不必太悲觀。雖然推遲退休勢在必行,但國家還是會考慮各方利益,制定出一個較為合理靈活的政策,來確保對各方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