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女孩"葉璐:終身為環保事業做貢獻

2020-12-13 搜狐網

 

  主持人(史少晨):各位網友下午好,歡迎光臨綠色選擇第一訪談,今天有幸請到三位來賓。

  我們先來看一下第一位嘉賓。2004年雅典奧運會北京站、2008年北京奧運會內蒙古赤峰站火炬手、2004年十大環保志願者、北京2008奧運志願服務宣講團成員、北京市少年宮組織的「環保志願軍團」的環保大校、北京市環保小衛士稱號獲得者,如此多的稱號加於一身,這位嘉賓就是周日發布會有著北京環保女孩稱號的葉璐,很高興葉璐光臨搜狐綠色訪談室。

  葉璐:大家好,我叫葉璐,是一名高中生。

  主持人:葉璐旁邊是她的同學,也是葉璐發起的北京拔萃雙語學校志願者大隊的編輯部部長何詩文。

  何詩文:大家好,我是北京拔萃雙語學校志願者大隊中隊長何詩文。

  主持人:今天還有葉璐的父親。

  葉瑞慶:大家好,我是葉璐的父親葉瑞慶。

  主持人:剛才說到葉璐這麼多的頭銜、這麼多的稱號,葉璐從你參與環保到現在有這麼多頭銜或者逢媒體介紹的時候曾經都會介紹這麼一串頭銜,你自己有什麼感覺?有沒有優越感和與眾不同的感覺?

  葉璐:這倒沒有,平常生活很少在大街上突然碰到誰認出我來說:「你就是那個環保女孩!」,我只是非常普通的一名高中生。在我學習生活之餘從事喜歡的比如綠色奧運方面的工作。2004年首屆十大環保志願者,申奧成功當時我才十一二歲,當時有三個口號,「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這三大方面我們力所能及能為奧運做的工作就是綠色奧運,所以一開始就從事綠色,因為是自己來做,所以就是志願者,這些只不過是一個稱號而已,其它方面的榮譽倒也沒有什麼。

  主持人:剛才說到十一二歲的時候申奧剛成功,01年的時候知道三大奧運理念,一個小小的小女孩小學五六年級怎麼有如此強烈的意識?

  葉璐:我是從小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十歲了也有自己的獨立思想。2000年那年的風沙特別大,沙塵暴非常厲害,我和母親騎著自行車戴著紗巾去上學,天天這樣上學,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我想為什麼有那麼多的沙子讓我天天我帶著頭巾,看不到其它的景色。我母親利用電視、利用報紙告訴我這是內蒙古沙漠吹過來的沙子,那邊水土流失植被破壞才形成了沙塵暴。

    當時想改變我的生活,改變這個沙塵暴。我最初的想法就是改變影響我現在生活的狀況,也沒有想得特別廣。我母親也非常支持我,她是教師,當時「五·一」長假帶我去了內蒙古恩格壩沙漠植樹,不是因為我去植樹好像必須得不斷努力環境才會改變。

    當年同去的有很多小朋友,當時有一個環保志願軍都是志願者小朋友跟我們一起去沙漠種樹,當時感觸非常深,在那裡有一個日本老爺爺一直住在那裡,當時就很奇怪為什麼日本的老爺爺在這裡植樹,他告訴我們現在已經吹到日本去了,如果不再治理幾十年後日本也會成為沙漠。當時心裡一陣寒,作為一個中國人為什麼不了解現在的現狀而讓一個外國人來改變,從那兒之後陸陸續續參加環保志願的活動。

  主持人:你從小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普通十一二歲的小孩不會想到這麼多,北京環境這麼惡劣,又有沙塵暴,而你想用自己的行動去改變。我想問一下葉爸爸,您的女兒是一個從小就有這麼強烈責任感的孩子嗎?而且她提到獨立思考的能力,從小是這樣嗎?

  葉瑞慶:葉璐從小就比較有自己的主張,有自己的思想。她媽媽是老師,有意在獨立性方面培養她。上小學的過程中有意識在獨立思考方面培養她,在2000年北京風沙特別大,葉璐有這方面的想法,也在培養她的過程當中參加了環保志願軍的社會組織就有這個想法,她媽媽也有意識培養她這個想法,然後在「五·一」的時候她媽帶她去內蒙古恩格壩植樹治理風沙,這些想法都是通過最早的植樹活動來形成的。

  主持人: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就是學習好,我看到環保志願軍團是北京市少年宮的一個組織,北京市少年宮裡面還有很多科技性小組、奧數班,為什麼葉爸爸選擇了去環保志願軍團而不去其它的班?

  葉璐:我小時候也上過,小時候什麼都學過,電子琴、琵琶都學過,但是一直沒有堅持下來,只有環保志願軍這個活動延續下來了,剛興起英語、奧數、劍橋,別人沒有進入的環保志願軍團我也進來了,從小的興趣使然,喜歡參加一些社會活動。當時印象很深,有多米諾骨牌還有智力開發的活動我也特別喜歡參加。

  主持人:很多家長覺得培養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學習好,很多家長忽視了孩子的綜合素質或者個人修養的培養,葉璐到現在與人溝通的能力,語言思維能力也很強,很廣泛地涉獵這些領域。葉爸爸,葉璐參加這麼多活動,已經有七八年了,這麼多的活動有沒有影響她學習?

  葉瑞慶:說沒有也是不可能的,其實在我們當前的情況下學習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逐步進入高中,目前來講應試教育這塊還是很現實的,在學習過程中也不能放鬆,但是這些社會活動實際上也鍛鍊一個人的能力。在這方面葉璐把握的還是可以的,學習也還可以,自己也比較努力,在學習過程中也抽出時間來搞一些社會活動。通過這些社會活動挺能夠開闊人的思路,也能夠給一個人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開闊他的眼界。參加活動過程中也學習到好多方面的東西,對於學習也是很有益處的。

  主持人:接觸到很多同齡人沒有接觸到的東西。

  葉瑞慶:通過環保活動也認識了不少人,也學習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但是實際上對於她學習從某方面來說也有促進。

  主持人:聽葉爸爸說完,您是怎麼對女兒做公益活動大力支持?

  葉瑞慶:我們家從2000年葉璐開始搞這個活動,她自己努力,我們家庭也希望她在學習之餘掌握好平衡,葉璐學習上不是特別優秀,但是還是不錯的。

  主持人:何詩文評價一下葉璐同學學習,在同班同學以及周圍朋友間的人緣。

  何詩文:葉璐同學在同學交往上是很好的,也很有人緣,無論是人際交往還是學習方面都是很突出的,她接觸很多人,她的交際能力也很好,辦事能力都很不錯。

  葉璐:我工作上面跟他們有一些矛盾,如果我加入志願者的活動,需要找他們開會,他們遲到或者這件事情沒有傳達好我也很生氣,他們跟我合作中平常在課餘跟他們關係非常好,如果要辦非常嚴肅的事情如果沒有辦好還不是很客氣的,有時候工作上態度沒有平常課間業餘生活那樣好。

  主持人:你剛才說可能會遇到矛盾,你之前一直以來是自己一個人在做這些事情,現在有這麼一個環境在雙語學校有這麼多的小夥伴一起陪著你來做,是不是一開始有一些不適應?現在是一個團隊一起來做,你以前獨慣了,現在有團隊合作了這個矛盾怎麼化解?

  葉璐:我屬於從小學、中學到高中七年渡過這個時間段,我在小學跟環保志願軍,中學是自己來做,高中是跟著他們一起來做。自己來做的時候也接觸很多人,很多老師也告訴我一些指引,學校非常支持,老師也非常支持,趕上奧運之年了,我也想重新來用一個新的層次新的方向做一些關於奧運的事情,我入學以來跟我們班還有像他們也想像我一樣從事環保奧運,為奧運做一些事情,成立一個環保組織,用高中生的眼睛來看綠色奧運,而不是用大人的眼睛看綠色奧運再告訴我們。

  主持人:大家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才走到一起。

  葉璐:我參加社會活動比較多,但是我接觸的同學參加的社會活動沒有我這麼多,他們也想參與綠色奧運,所以我們才走到一起。

  主持人:何詩文為什麼關注環保?

  何詩文:我高一的時候才來北京上學,初中的時候在老家,老家的環保不是做得很好,北京當年尾氣不是特別理想,來的時候感覺北京空氣不是很好。正好我們學校有葉璐同學組織這個活動,我想參加,為北京奧運做一些貢獻,從他律走向自律,不是為了環保去環保,而是提升每個人的素質去環保,從內心裏面發出的一種本善。

  主持人:不光是葉璐發起的,而是大家發自內心的才走到一起。我看你接受採訪的時候喜歡別人叫你「環保女孩」為什麼?

  葉璐:因為從小到大我的想法會改變,通過父母來幫助我完善思想,從小我自己來植樹節水節電,如果我一個人來做改變環境作用不是很大,我想通過媒體,讓媒體幫助我告訴大家我的想法,讓大家和我一樣來關注環保。小學有一個《北京少年報》,中學有《中學生時報》通過這個平臺宣傳,我比較發表文章,在晨報上發表設立環保的文章,很多老師看到找我做一些其它的訪談或者採訪,因為我從事環保了又很小,就管我叫「環保女孩」。有的稱號「環保小衛士」,因為我是女生,「環保女孩」比較好聽。

  主持人:剛才你說到一個人的力量有限想利用媒體,來宣傳你所做的事情,是不是你起初做這個事情力不從心?

  葉璐:是。我的父親母親都非常支持我,我有一個想法當時是回收廢舊電池,我從沙漠植樹回來,環保志願軍給我們上一些環保的課,我意識到廢舊電池對於環境的危害非常非常大,一節電池能使一畝土地50年不能再用。如果再這樣隨手扔廢舊電池,環境破壞得非常快,我就想回收廢舊電池,通過自己來收集廢舊電池,告訴親朋好友。公交車是一個流動的小社會,想通過我的宣傳告訴大家廢舊電池的危害,我就立刻拿上自己做的廢舊電池回收箱就去車上了,當時我母親跟我一起去。當時十一二歲去公交車上站在公交車的前面抱一個箱子向大家宣傳,因為我年齡小,很多青年人不太接受我這種宣傳方式,或者我去到他面前宣傳他不認可,我看到很多人聽MP3,裡面用電池。剛開始人家以為我搜集廢舊電池為了賣錢不願意給我,後來通過跟他們宣傳才明白不是為了利益而是保護關係的想法。

  主持人:原來搜集上來的電池怎麼處理?

  葉璐:原來環保志願軍專門有回收的地方,把電池給它們,它們再處理。我認識環保志願者的一個老師,專門搜集廢舊電池,交給他就可以了。七八年走過來肯定也有矛盾的地方,但是還是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主持人:平你一個小女孩的力量你有什麼能力改變什麼東西?

  葉璐:堅持不懈吧,我也比較喜歡看報紙,我爺爺是集報協會的副秘書長,堅持不懈,我的力量雖然渺小,但是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可能會感動很多人。通過宣傳一兩個人進而影響到一大群人,通過這個想法來前進。

  主持人:你在環保領域做的公益活動也七八年了,在這個領域認識不少人了解不少事情,現在也有很多人很多組織或者NGO或者個人或者團體,有的組織影響比較大,有的組織不光是一個人而可能是很大的團隊,但是宣傳效果不一定很好。你對這個有什麼看法?

  葉璐:我這幾年來認識很多跟我一樣從事環保志願的活動,會連社也跟我一樣從環保志願軍我們一起開始走,像紅軍網站這些我就是做志願者,因為這幾天我也在家自己想怎麼才能把每個個體的校園湊在一起力量更大,我想聯繫他們,來商量以中學生為中心來宣傳。

  主持人:你的想法很多,但是馬上面臨高三高考,學業壓力逐漸增大,怎麼平衡學習和業餘生活和公益活動的關係?

  葉璐:很多老師也問過我,老師也關注我的學習情況,你的社會活動做得很突出,但是學業不能落下。我也面臨高考,社會活動這方面可能促進我學習方面的能力邏輯思維方面的思考,不會處於落後腿,通過一些活動了解更多人更多事情,邏輯思維有了,通過學習方面可以結合起來,不光自己的學習方面還有社會活動方面共同提高。

  主持人:有沒有想過考哪個大學或者報什麼專業?

  葉璐:早就想過了,我高二了,馬上也快高考了。從10歲開始做環保,以後想讀一些環保專業,沒想具體的大學,通過自己的努力想考一點的大學好一點的環保系,終身為環保做一些事情,還是對環保比較感興趣。

  主持人:葉爸爸,葉璐剛才說了自己想報考什麼大學什麼專業,您希望自己女兒考什麼大學或者什麼專業有沒有替她想過?

  葉瑞慶:具體還沒有想到哪個具體的大學,但是環保專業她姥爺是一個老師,喜歡集報用報的老先生,特別冀望於她的孫女既然做了七八年的環保,而且也影響我們了,想一直延續下去。如果有可能,還要學環保專業,她曾經在十大志願者的發言上說過一句話,終身為環保事業做貢獻。如果說她要能學環保專業那是最好不過的了,具體哪個學校沒有考慮過。

  葉璐:做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我做環保,環保活動給我帶來學習成績提高了,能力提高了,非常感謝環保,它能給我帶來很好的效應。我又愛好它,又喜歡它,為什麼要停止呢?繼續做下去,一起進步才行。

  主持人:何詩文,在你身邊有理想有抱負的同學,她的一舉一動對你和你周圍的朋友或者你的同學有什麼影響?從個人的經歷給我們分享一下。

  何詩文:跟葉璐同學接觸的時候她的一言一行一直在影響著我,環保這個行動是從小事開始影響每一個人,最後呼籲大家都去做這些活動。搜集舊電池或者在校內植樹或者撿一些地上的垃圾都是很小的事情,但是會影響很多同學去做。

  主持人:她有什麼缺點?

  何詩文:每個人都有缺點。

  主持人:有沒有你們做的好的事情影響到她?

  葉璐:他英語非常好,跟我交流的時候還是想通過他來學英語。

  主持人:英語不光是接觸中國人,以後做環保事業會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國外人士。

  葉璐:我從小學英語,但是不太喜歡,進步很少,現在也知道單說高考這方面英語好可以出國留學,用英語宣傳給全世界,我也意識到了非常重要,現在也抓緊在學習英語。

  主持人:這麼多年了,從你個人的角度來看周圍的人或事,你做這些事有沒有發生細微的變化?

  葉璐:我現在也不大,從十年前到現在,一個人從小養成環保習慣我不去扔垃圾不去扔廢舊電池,每周六假設去郊外遊玩也可以種一棵樹,而不是說我養成惡習隨地吐痰亂扔垃圾,我們在去改變,去撿垃圾,我們從小有這種環保的理念在心裡不去破壞環境就不用保護環境。現在想宣傳同齡人和我一樣的環保意識,比如垃圾要分類,比如要回收廢舊電池,比如不用一次性筷子,小手拉大手,宣傳給大人,大人再宣傳給同事,一個一個人聯繫起來多做環保的公益活動。

  主持人:剛才提到小手拉大手的理念,給我們介紹一下這個想法。

  葉璐:通過各方面的學習,通過上網搜集資料,通過媒體各個方面給我的資料,我現在如果宣傳也就宣傳我的同齡人,我的同齡人也是很小的一部分,怎樣才能擴大這部分?如果我宣傳到了我的退學比如何詩文,他深有感觸,可以跟他的父母聊天或者探討這些事情,他的父母可能意識到我的孩子都有這個環保意識了,那麼我更要為大人做出榜樣,我也要改掉惡習做一些環保的事情。

  主持人:您的女兒這麼多年的環保有沒有受到她的影響,或者受到她的影響之後再影響到周圍的同事朋友?

  葉瑞慶:肯定有。從她做這個環保的事情到現在為止,我們家受她的影響,從很小的事情逐步在做,比如節水,想方設法怎麼能夠節水,做了一個易拉罐的瓶子放到水箱裡面,每次衝刷可以節省一瓶水,積少成多。所有的燈泡原來我們家全都是普通燈泡,慢慢變成節能燈。我舉的這兩個例子,我們家從小處慢慢受影響,從環保的力量來做。而我周圍的人還有我父母、我的兄弟姐妹、葉璐的兄弟姐妹也很多,進而影響到一大片。從我的角度來講,我父母家裡也開始照著這個模式在做,現在更多是影響到周圍的朋友、兄弟姐妹。

  主持人:回收廢舊電池剛開始有人被動接受,現在主動接受做一些環保的小事情。01年申奧成功提出綠色奧運的理念,你當時想為綠色奧運做一些貢獻,這些年來都做了些什麼?

  葉璐:我還是學生,我如果想發明什麼環保的高科技可能做不到,還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現在不光我一個人在關注綠色管保,很多很多人跟我一樣也關注著這些,通過媒體宣傳很多人都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所以我從小不亂扔垃圾,家裡有三個垃圾箱,還有一次性筷子的問題,現在市場上很少有一次性筷子的現象。我們去吃飯如果是一次性筷子我們家人都會跟服務員說可不可以換一下,他們以為怕花錢,其實不是的,而是環保的一個細節。現在大家知道每個月少開一天車,怎麼能夠聯想到我們,我們是寄宿制學校,這方面很少接觸到。比如走讀學校,現在很多獨生子女,爸爸早上開著車送孩子去上學,如果五天上學一天坐公交車上學或者騎自行車上學,就會為北京的藍天做一點小小的貢獻。從身邊一些小小的事情做起提高自己的環保意識,而不是你有一個惡習再改正就麻煩了。

  主持人:何詩文,很多想法你們這個團隊或者想做一些事情的話是葉璐首先提出來還是大家集思廣益?

  葉璐:首先應該是葉璐同學身體力行讓我們覺得自己也要做一些行動,比如她呼籲大家建立起這個組織也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宣傳給更多的人。

  主持人:你們都做了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

  葉璐:上學期我做了一個比較大的講座,請了兩位志願者姐姐,其中有一位也是涉及到環保領域的,還有一位是北京測試賽的志願者,通過她們講了自己的故事宣傳給大家。現在不但是自己宣傳,我們每個星期都有一天是學生會環保大隊的人來做一個宣傳,關於奧運關於綠色方面,主要是宣傳方面。

  主持人:我看到報導裡面曾提到推行環保活動只有信念是不夠的,我印象很深刻,為什麼這麼說?

  葉璐:因為你有一個信念不去行動,你不去改變這個現狀是不可能的。環保是一個持續的問題,必須用行動來改變你現在面臨的環境問題。你知道了我要保護環境,我天天要節水節電,但是你不去做跟你沒有這個信念是一樣的,我希望大家還是有一個信念要力所能及做一些事情,稍微改變一點生活上的習慣就會為環境做很大的貢獻。

  主持人:你最大的心願是在中國設立一個環保節?這個願望很大。當初怎麼想的?

  葉璐:因為我跟有關部門的老師領導來做過申請,給我的回覆是北京很多很多環保節,比如植樹節都叫環保節,我的環保節能不能融到裡面設立我們年輕人的環保節。我是90年以後出生的,電子產品非常多,MP3、PXP佔用我們很多的時間,很少跟人交流,如果他們像我一樣接觸到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不會跟機器去交流,而跟人交流,做一些有利於身邊環境的事情,希望通過環保節來影響很多同齡人。

  主持人:你的想法更延伸了,不光環保節改變環境,還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這個想法很好。

  還有二十幾天奧運會就開幕了,前兩天也參加了綠色奧運發布會,現在北京也在進一步兌現綠色奧運的承諾。

  葉璐:從2001年申奧成功之後提出三大理念,我們前期做一些事情都是為奧運做一些貢獻,其實環境問題並不是短期就能改變的或者我們所生活的家園還是我們幾十年後要呆在一起的環境,對於我們改變的並不是七年後的奧運會,而是改變我們以後生活的環境,希望環境更好,環境好了才會更舒適更健康。

  葉瑞慶:我們如何來做來支持綠色奧運來美化我們身邊的環境,美化我們的家園?

  葉璐:提高自己的意識,有了這個意識以後做出行動,從自己身邊小小事情開始而不是我做一個大的事情就保護環境了。夏天很熱開空調一定要開到26度以上,比如節水,比如垃圾分類,比如用節能燈泡,比如每月少開一天車,吃飯的時候不要用一次性筷子,從身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開始做起。只要注意到做到了,每個人都做到了,環境就有所改善。

  何詩文:從身邊小事做起,從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他人。在校園裡面撿紙片,別人看到撿紙片喚起環保意識從而也會這樣去做,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這樣去做,

  葉瑞慶:環保從現在做,持之以恆。

  主持人:感謝三位來到搜狐綠色環保第一綠色訪談。

(責任編輯:趙裡鵬)

相關焦點

  • 祝光耀:保護中國海洋是對國際環保事業的巨大貢獻
    10月18日,在GPA大會召開期間,國家環保總局以邊會形式舉辦的中國保護海洋環境免受陸源汙染行動國際論壇在京開幕。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祝光耀出席會議。他指出,保護中國海洋環境免受陸上活動的影響,促進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中國政府的重要任務,也是對國際海洋環境保護事業的巨大貢獻。
  • 周運華:重拾小手絹是為環保做大貢獻
    原標題:周運華:重拾小手絹是為環保做大貢獻  「我是環保小領隊,我承諾,從小事做起,身體力行,從現在開始,少用紙巾,重拾手帕,節約地球資源,讓天更藍、水更綠、地球更加美好,為環保行動貢獻一份力量!」日前,長沙縣華潤小學120名小學生莊嚴宣誓,志願成為一名環保小領隊。
  • 節約1度電能為環保做多大貢獻?
    節約1度電能為環保做多大貢獻?     環保小知識  1度電能夠做些什麼?日常生活中,1度電能做的事情還真不少。但你知道節約一度電能為環保做多少貢獻嗎?  據專家測算,每節約1度電,相應可節省大約400克標準煤、4升水,減少約272克粉塵、997克二氧化碳、30克二氧化硫、15克氮氧化物等汙染物的排放。按照每個家庭每月節約10度電計算,全國每年大致可節約用電450億度,減排二氧化碳約4500萬噸。
  • 分分秒秒為環保做貢獻——AOC「綠活」活出綠色的精彩
    當全國各地不斷遭受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侵襲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們都開始思考應當怎樣為環境保護做出自己的貢獻。許多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也開始迎合時代潮流不斷推出更加綠色環保的產品。那麼對於電腦用戶每天都要用到的顯示器來說,選擇什麼樣的產品才可以為環保做貢獻呢?國內顯示器一線品牌AOC新推出的ECO 7「綠活」,就是這樣一款在環保方面有著卓越表現的顯示器。
  • 環保知識「搬」上牆 綠色觀念入人心 定安開展「我為環保做貢獻」集體牆繪活動
    沒多久,一幅主題為「珍惜水資源」的環保牆繪作品順利完成,這也成為該校迎接開學的一道靚麗風景線。居丁初級中學教師陳顏嬌表示,下一步,還將根據學校實際,組織學生開展不同主題的環保牆繪活動,既可以美化校園,又可以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無獨有偶,8月31日,定城鎮山椒小學也組織學生開展了環保主題牆繪活動。「我們希望通過這類的主題活動,將『生態環保』融入孩子們的思想教育,培養他們愛護環境、保護環境的觀念意識。」該校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漢堡王支持公益環保事業被授予「年度卓越環保公益企業」_產業會展...
    在論壇上,漢堡王被授予「2020年美好生活新消費」年度卓越環保公益企業。此次獲獎,是對漢堡王在公益環保方面做出卓越成績的肯定。對此,漢堡王表示:「未來,將繼續支持公益環保事業,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巨大的消費潛力,成為全球產業青睞的市場。為了滿足這個巨大市場的消費需求,產品升級迭代的速度也隨之加快。如何既保證產品品質,又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企業要面臨的考題。
  • 那個嘴上喊著環保,實際鋪張浪費的環保瑞典女孩,最終成為笑柄!
    在這篇文章,筆者要給大家帶來的話題是——那個嘴上喊著環保,實際鋪張浪費的環保瑞典女孩,最終成為笑柄! 保護環境是每個人的責任,在宣揚保護環境的同時,宣揚者自己更該以身作則才對。若是只知道說一套做一套,那還真的不配擔任環保做法的宣揚者。
  • 我為綠色做貢獻,南部縣這個小學開展「一木」環保公益活動
    6月23日上午,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萬年鎮小學在學校教導處和團總支的安排組織下集中開展了「一木」環保公益捐書活動。這是新華文軒在全省發起的公益行動,倡導中小學生捐出廢舊書報刊,交由紙張生產企業循環利用,將其所得用於中小學環保教育及教育扶貧公益事業。
  • 環保從我做起!華擎環保代言人精彩亮相!
    現在我已經開始從各方便注意環保的問題:包括包裝、廢棄電池回收、口號宣傳、行動執行……    我告誡自己每天都要努力,環保是從心開始做起來的。」從現在開始,「環保」是小石頭傾盡全力為之奮鬥的事業。    大家還記得2008年那場雪災嗎?那一年是小石頭最難過的一年,小石頭很多夥伴都因為雪災無法回家和家人團聚。中國人的思想是很傳統的,而過年這一習俗已經傳承了幾千年,對於那些在外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的人來說,回家已經成了最樸實的願望。可是那一年,就連這個最簡單的願望很多人都無法實現,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平時不重視環保而逐漸醞釀的惡果。
  • 美國人人尊重的環保女孩,為什麼在中國卻人人罵?
    前陣子一個在聯合國演講的環保衛士小女孩Greta瞬間火遍全網,頻頻攀上了國內外熱搜。
  • 9歲女孩聯合國全英文演講,自信大方,呼籲保護熊貓,踐行環保
    近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西班牙馬德裡順利召開,在此次大會中,一位9歲中國女孩黎子琳以「青年的力量·青年的責任」為主題發表了全英文演講,不僅談吐得體,而且自信大方,並成功地給現場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 東華大學綠手印環保協會團支部:青春激昂為環保矢志不渝求己任
    協會圍繞學校「以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成才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堅持「樂於助人,愛環保、愛奉獻」的志願服務精神,凝聚專業力量,發揮大學生主觀能動性,積極弘揚環保理念,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向上向善,樂於奉獻,為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傳播綠色校園文化、推進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 瑪雅·潘恩:創立環保品牌的小女孩
    瑪雅的父母在她很小時就灌輸她環保的觀念,要她敬重地球萬物,做一個好心的環境看守員。投入服飾業後,當她聽說衣服染料或是製作流程可能危害人類、動物和地球後,便開始做相關的研究。 瑪雅發現化學染劑不僅會成為許多人的過敏源,危害健康,製衣過程所釋出的有毒廢料,還會汙染空氣,危害眾生。這讓她隨即明白自己的事業一定得建立於「友好生態」的基礎上。
  • 熱衷於環保事業!貝萊林成為世界最環保俱樂部股東
    貝萊林熱衷於環保事業,之前就曾發起過贏一場比賽種3000棵樹的活動。格林森林流浪者則被國際足聯評為「世界上最環保的足球俱樂部」。貝萊林說:「宣布一件事,我已經成為格林森林流浪者的股東了。正如很多人知道的一樣,格林森林流浪者是一家以注重綠色環保文明的俱樂部。10年前,戴爾-文斯入主俱樂部的時候,就制定了一些環保準則。」
  • 汪洋:從爭議旋渦中的瑞典環保女孩談起
    瑞典環保女孩格蕾塔·桑伯格(Greta Thunberg)發起的罷課運動與環保演講在全球範圍引起了各方熱議,聯合國大會上怒視川普更是讓她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版,歡呼聲和噓聲此起彼伏。有人敬佩她的勇氣,覺得她應該得到諾貝爾和平獎;而有人則擔憂其引發的抗爭風潮會拖累整個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腳步。
  • 柳市:將環保做成事業的戶外運動者 ——訪樂清市環保公益協會會長...
    身為樂清市環保公益協會會長的李雷,擔著8袋垃圾,一馬當前,徒步十幾公裡。  一天之前,李雷獲得了2020年浙江省志願服務先進典型「最美志願服務工作者」和「2020年度溫州市社會組織領軍人物」兩大榮譽稱號。這是對他6年志願服務工作的認可和嘉獎,也激勵他為環保公益事業付出更多努力。
  • 瑞典環保女孩曾經患有精神障礙?其父的這一表態令人意外
    正當一些媒體和激進環保主義者盛讚格蕾塔,為她吶喊的時候,當事人的父親卻站了出來,對外界做出了令人意外的表態,他說自己絕對不支持女兒罷課去做環保事情,並且不認為這是一個正確的做法。他還吐露,自己的女兒曾經深受抑鬱症的折磨,她在罷課前被抑鬱症困擾了3到4年。
  • 環保成全民議題,金佰利舒潔倡導在生活中以實際行動踐行環保
    當下,環保已經成為了全民議題。在全球氣候不斷變糟的今天,每個國家都在為保護地球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和「地球一小時」環保活動中,社會組織、機構和各大企業爭相為環保發聲,倡導綠色可持續發展,號召以實際行動維護為環境保護做貢獻。
  • 格力節能商用空調GMV ECO全球首發 為世界環保做出中國貢獻
    格力新一代節能商用空調GMV ECO多聯機為格力智睿GMV家庭中央空調的「海外版」,搭載了格力自主研發的變頻變容技術,可達到「用電省一半」的效果,減少能源浪費,為全球節能環保事業做出屬於「中國造」的貢獻。「在廣交會這一國際貿易平臺上,格力舉行新一代節能商用空調GMV ECO多聯機新品推介會,用國際領先的科技引領未來,充分展現了格力掌握核心科技的實力和自主創新的企業文化。
  • 深耕綠色理念,踐行環保責任,全友家居八度榮獲「綠色設計國際貢獻...
    會上,全友家居憑藉在綠色供應和公益事業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第八度榮膺「綠色設計國際貢獻獎」。綠色設計的「奧斯卡」,來自國際社會對全友的認可它旨在表彰以綠色設計為手段,推動綠色技術、綠色材料、綠色能源、綠色裝備等應用,致力於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並做出卓越貢獻的專業人士和專業組織。自2012年全友首獲「綠色設計國際貢獻獎」以來,這已是全友第八次榮獲該殊榮,也是全球家具領域內唯一一家八度榮獲該獎項的中國企業,為行業發展樹立了標杆,傳遞了綠色發展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