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榮榮
我的小兒子馬上就四歲了,我每天給會兒子閱讀繪本。他有一個習慣,會靜靜的聽靜靜的思考,從來不打斷我的講述,待我講到最後一頁,他才會提出疑問,我會隨著他的問題探知他的知識邊界、思維模式、以及好奇的方向。
我會根據他的提問,認真的解答,他會根據我的解答以及書中的細節,再提出新的問題,久而久之,我發現,從點到面,從故事到人生,從理性到感性,多維度問答方式,是他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很好的方法。
今天睡前的故事是日本繪本《導盲犬斯特拉》。這是一個三歲多的孩子第一次接觸這個領域,我們之前沒聊過盲人、導盲犬、以及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
那麼今天我根據兒子提問推薦這本3-6歲兒童繪本《導盲犬斯特拉》。
因為導盲犬太少了,在中國有1731萬視力殘疾人士,而現存的導盲犬只有200隻左右,這個數量比大熊貓還少。
馴養一隻導盲犬真的太難了,需要經過四個過程篩選:
1、篩選幼犬
導盲犬的要求非常高,首先血統要正,無遺傳缺陷疾病,不能有太強的好奇心,性格穩重等等,還需要有冷靜的思考和判斷能力。一窩七八隻幼犬中,能有1~2隻就很幸運了。
2、在寄養家庭
在小狗狗出生45天,就被送到喜歡狗狗的寄養家庭,讓他們熟悉人類、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學會和人相處。
3、在培訓基地進行技能培訓
在一周歲的時候,狗狗要被送到培訓基地接受正規的訓練,上臺階、下臺階,過馬路等等非常多的專業技能,還要通過重重考試,考核評估畢業以後,才能正式上崗。
這個過程非常的艱難,需要培訓者和導盲犬雙方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達標。
這個期間還要導盲犬克服天性,不能分心,每天進食一次。
4、與使用者進行共同訓練
在導盲犬交付給使用者前,要進行至少一個月的共同訓練,他們要24小時在一起生活,互相了解,互相幫助,這部分就是我們在《導盲犬斯特拉》繪本開始的階段。
導盲犬斯特拉在認識小茜之前原來要經過這麼多努力,當斯特拉帶著一身的本領,去幫助雙目失明的小茜,從此他們一起上街、上下樓梯,上班下班,過著幸福的生活。
導盲犬的服役期為8年左右,它們的壽命是12-13歲,它們可以說把一生都奉獻給了人類朋友。
導盲犬與寵物犬最大的區別,就是它們經過嚴格的訓練,是知道自己有工作的,穿上工作服、帶上導盲鞍,它們就非常有使命感,本分的幫助視力殘障者不出危險的出行。
所以當它服役到第八年左右,它年紀大了,記憶力和反應力都遲鈍了,就像媽媽有一天也會變老一樣。可是媽媽變老的時候,寶寶已經長大成人獨立行事,但是當斯特拉變老了,就無法幫助小茜正常的出行。
這是一個悲傷的事情,她們就要不得不分離,小茜沒有能力照顧年邁的斯特拉,就要把斯特拉送回到基地養老。
但這也是一個成長的故事,在有限的時間裡,相互照料、相互付出、相互關愛,彼此成全。
一定不會忘記。
對於小茜來說,斯特拉不僅僅是一條幫助她出門的狗狗,更是一段最艱難時光的陪伴者,他們一起度過了很多危機和快樂的時光。他們在一起8年時光裡,有裡面有很多很多小而溫馨的故事。
斯特拉作為導盲犬一生只有一位主人—小茜。小茜眼睛雖然看不見,更不知道外界的顏色,但是她卻因為斯特拉的幫助和陪伴,感受到了季節的變化,豐富多彩的人生。
讓我想起了《尋夢環遊記》裡,那句使我當場淚奔的臺詞:「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人遺忘。在愛的記憶消失前,請記住我。」
因為人會死兩次,一次是他的肉體從這個世界上消失的時候,而另一次則是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記得他時。
只要有人記得他,他的精神就永遠不會在這個世界上消失。
離別是人生中無法避免的成長課題,和朋友、和親人、和過去的自己。
孩子害怕離別,害怕父母死去,活著的人,離別是遙遠的,但卻也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堂必修課。
為此,父母一定要適時地告訴孩子:未來的許多時刻,也終將會面對大大小小的離別,但離別不代表忘記。
現在因為導盲犬數量少,大家對導盲犬和寵物狗混為一談,超市、餐廳、銀行、交通工具等等公共場合,導盲犬被拒之門外。前幾天一段「交警扮盲人帶導盲犬坐公交」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司機和乘客都拒絕讓導盲犬上車。
導盲犬以為自己工作不稱職,默默的流下來眼淚。
當我們通過親子閱讀繪本《導盲犬斯特拉》,通過斯特拉了解了導盲犬的一生,以後在馬路上看到導盲犬,就會和孩子一起想到斯特拉,要做到不餵食、不撫摸、不呼喚、不拒絕。
作者介紹:榮榮
關注女性,賦能家庭。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係教育